如何巧解圆柱体表面积的变化问题

更新时间:2024-04-02 19: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圆柱体的拼截引起表面积的减少或增加。

在圆柱的认识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做了相同的小圆柱体,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做的几个小圆柱体,分小组动手拼,并在小组内交流发现的问题。通过同学们的自主探索,然后分小组进行汇报,学生发现表面积变化的情况是:几个小圆柱拼在一起减少了面,并且减少的面就是圆柱的底面,每两个拼在一起,减少2个面(如图1),每3个拼在一起减少4个面(如图2)……即2个拼在一起,拼一次减少2个面,每3个拼在一起拼2次减少2×2个面,每4个拼在起拼3

图1 图2

次减少2×3个面……规律:设n个相同的小圆柱体拼成较大的圆柱体,较大的圆柱体表面积比小圆柱体的表面积和减少的面积是:圆柱的底面积×[(n-1)×2]。如:把5个底面半径10厘米,高20厘米的小圆柱体拼成较大的圆柱体,表面积减少多少平方厘米?分析:5个拼在一起,拼(5-1)次,减少(5-1)×2个面,即减少的面积是:Π×102×[(5-1)×2]。同理,如果把较大的圆柱体截成n个较小的圆柱体,n个小圆柱体的表面积和比原圆柱体的表面积多的面积是:圆柱的底面积×[(n-1)×2]。

二、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引起表面积的变化。

我们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时,通 过把圆柱体平均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再把扇形拼在一起,我们发现拼成的图形接近长方体,当然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体(如图),通过拼图形同学们发现:(1)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的

一半,宽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半径。(2)圆柱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体积,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容易忽略圆柱体与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进行比较。我在教学中,把拼成的图形长方体与原圆柱体进行比较,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体多了长方体的左右两个长方形的面,这两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半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从而得出: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圆柱体表面积多了2rh。如:把一个高10分米的圆柱体截成许多相等的扇形拼在一起接近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40平方分米,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题关键是求圆柱的底面半径,增加的40平方分米就是增加的2个长方形的面

各和,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半径,宽10分米,所以半径=40÷2÷10=2分米,这样此题就转化为已知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10分米,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样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同学们很容易就解决了这类问题。

三、圆柱体沿高截掉或增加一定的长度引起表面积的变化。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道(如图)的操作题:有一个高为8厘米的圆柱体,如果把高截短3厘米,表面积减少94.2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道题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把高截短3厘米后圆柱变化情况:(1)原来圆柱截掉一部份后,剩下的圆柱体看见三个面,而上面原来是没有的;(2)截掉的一部份是圆柱体,原来没截之前看见两个面,就是减少的面积。

我们可以把剩下的圆柱体上的面面积(增加部份)和截掉部分上面的面积(减少的面积)相互抵消,则减少的面积是截掉部份的侧面的面积。这道题表面积减少94.2平方厘米,就是截掉部份圆柱体侧面的面积是94.2平方厘米,解法是:(1)半径=94.2÷(2Π×3)=30Π÷6Π=5厘米;(2)V=SH=Π×52×8=200Π=628立方厘米。规律:圆柱体沿高截掉或增加一定的长度,减少或增加的面积就是截掉或增加部份圆柱体的侧面面积。

四、圆柱体沿直径截开引起表面积的变化。

例:把一个底面半径4厘米,高5厘米的圆柱体沿直径截开成为2个完全一样的半圆柱,两个半圆柱的表面积和比原圆柱体的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我在教学这道题时,首先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

柱沿直径截成两个半圆柱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演示得到实际的图形,观察出增加的图形是两个长方形,继续观察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直径,高是圆柱的高,所以这道题增加的面积是:4×2×5×2=80平方厘米。结论:圆柱体沿直径截开成为2个完全一样的半圆柱,增加的面积是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直径,高是圆柱的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hd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