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

更新时间:2023-10-11 17: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做首领。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子无敢食我也: (2)兽见之皆走: ..(3)吾为子先行: (4)故遂与之行: ..2.翻译下列句子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

3.根据故事内容给题目写出相应的成语。 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1)“何不试之以足?”(2) 曰:“( )宁信度( ),无自信也。”

译文: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后,他忘记带量好的尺码。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了带量好

1

的尺码。”于是返回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也走了,他最终没买到鞋。有人问:“你为何不用脚试试呢?” 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 通 (2)反归取之 通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 ) (2)何不试之以足( ) (3)至之市而忘操之( )( )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

列子学射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②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②守而勿失:记住他,不要忘记。

译文:列子学射箭,射中了,于是(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射箭)。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可以。”(列子)回去后再练习了三年,又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只有射箭是这样的,治国修身也是这样。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

(1)请于关尹子( ) (2)又以报关尹子(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没有再获得,而他自己也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兔走触株( ) (2)因释其耒而守株( ) (3)冀复得兔( ) (4)而身为宋国笑(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宋人为什么不会再得到兔子?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

3

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以为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树木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来(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未穷青之技( ) (2)秦青弗止。 ( ) (3)响遏行云。( ) (4)薛谭乃射求反( ) 2.翻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一毛不拔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译文:一猴子死了,被带到地府见到了冥王,求冥王让他转世为人。冥王说:“想要做人,就必须把你身上的毛拔干净。”说完就叫夜叉动手拔猴子身上的毛,只拔了一根,猴子就忍受不了拔毛之痛,冥王笑着说:“畜生,看你连把根毛都受不了了,要怎么做人!”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方拔一根( ) (2)既欲做人( ) (3)拔之( ) (4)不胜痛叫( ) 2.翻译画线句子。

3.文中有一成语是 ,它的意思是:

(答案)

狐假虎威 1.(1)不(2)跑(3)你(4)因此 2.(1)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 (2)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 3.狐假虎威

4

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的权威,招摇撞骗的人,也说明做事如果不加以分析,往往被假象迷惑。)

郑人买履 1.(1)坐-座 (2) 反-返 2.D 3.(1)尺码(2)履(3)到、往;尺码 4.(1)(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 (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5.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言之成理即可) 列子学射 1.(1)向(2)告诉

2.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

3.说明了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守株待兔 1.(1)跑 (2)放下 (3)希望 (4) 自己

2. 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薛谭学讴 1.(1)尽 (2)不,没有(3)阻止 (4)道歉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再也不敢说要回家。 3.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八)一毛不拔 1.(1)才,刚;(2)已经;(3)代词,代“猴毛”;(4)忍不住 2.看你一毛不拔,又怎么能做得人?

3.一毛不拔;原意是一根毫毛都不肯拔出来,形容十分吝啬自私。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

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 )(2)破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hn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