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练习 精彩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3-03-08 06:10:4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优化课堂练习 精彩课堂教学

昆山市第二中学 凌敏

[摘要]: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意义,课堂练习要充分体现层次性、创新性、开放性和生活实用性,教者要用心设计课堂练习,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化“被动练习”为“主动练习”,使课堂教学精彩呈现。

[关键词]:课堂练习 优化 主动性 能动性 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是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语言,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主旨,感受表达方式,掌握学习规律和方法而精心设计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言语实践活动。承担着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和熏陶情感等任务,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和重要策略之一。因此,我们不但应当强调课堂训练,而且更应当强调提高课堂训练的效率,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的关键。那么怎样提高课堂训练的效率呢?教师应努力优化课堂练习,具体措施如下: 一、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性:

1

所谓层次有两种理解: 1.知识层次

知识从其纵向的层次结构上可分为基础性知识、理解性知识,运用性知识。字、词、句、段、篇的训练要融于其中。教学中我们应兼顾知识的各个层次,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练习,不可偏颇。如:导入新课之后就可让学生将《导学练》上第一部分“字词积累”完成,并当场校对,纠正错误,加强记忆。或者以幻灯片形式出示生字词,注音、形似字辨析、多音字组词、运用课文中的生词组词成句等,既检查了预习,又起到积累字词的效果,同时也是熟悉文本的过程,一举多得。除了对学生应掌握的字、词、句设计必要的基础性训练外,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设计一些理解性练习和运用性练习。此类练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在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体会语言特点、学习某种写法等。因此,不宜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如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第二题:“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教学中,可设计以下环节:先让学生找一找,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

2

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从句子的修辞方法、表达作用、思想内涵等几方面说出理由,从而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轻松地完成了课后练习。 2.学生的知识水平层次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他们本身又存在极大的差异性。练习中应面向全体学生,追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他们建立多层次的弹性练习机制,设计适合于各种水平层次学生的练习,尽量知识性、趣味性并重,力求人人都有信心“动”起来。如教学字词时,起线练习为“读读写写”,进而设计一些辨析、选词填空、解释重点字词、巧填字格等练习,让学生完成起线要求后选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练习。由于练习的设计遵循“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原则,学生间练习既有内容上的联系,又有难度上的区别;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的机动性,体现了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和差异定向、激励上进的原则,消除了差生对练习的畏难情绪,保护了优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挥,既发挥了训练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练习要注重开放性

3

新课程理念下的练习应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练习。形式上,应从传统的“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转向多样化,可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可将书面练习与操作练习、口头练习相结合,个体练习与团队练习相结合,收敛性练习与开放性练习相结合,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等。可将练习融于听、说、读、写多种形式之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文本内容的理解延伸、语文技能的培养与课堂活动相贯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愿学、乐学,让课堂精彩生动起来。如教学《苏州园林》、《凡尔赛宫》等说明文可充分运用多媒体设施,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当一回小导游,给图片配上导游词,既练了笔,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如教学散文诗、散文等可来一回“诗文配画”练习,可让学生为课文画插图。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可让学生三五成群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并让学生进行点评、打分等。这样的练习,形式多样且富有趣味性。因此,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变“苦练”为“乐练”,变“被动练习”为“主动出击”,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内容上应从侧重“温故”转向“探究创新”,“注重语

4

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活用知识,培养能力,体现和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有远见,这个远见就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可以片段练习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我在教学童话《七颗钻石》、《皇帝的新装》时,创设了与原文不一样的情境让学生进行想象练习,或对课文进行续写、改写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强,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束缚,从而促使学生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练习要具有生活实用性

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练习要适当向课外延伸,课内外结合,以体现“大语文教育”的思想。新课标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我们的语文课堂练习也应充分伸展其触须,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延伸拓展,使课堂教学的

5

节奏和社会发展的脉搏一起振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跨入广阔的社会语文空间的桥梁。如教学八年级上册中有关家庭亲情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回忆点滴生活往事,感受挚爱亲情,当堂制作亲情卡,写上自己对家庭成员的祝福,或写下最使自己感动的一件事等。又如学习有关红军长征的课文时,可以设计“比比谁的故事多”环节,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长征故事,深刻体会长征精神的内涵,同时还可以设计“当今社会还需要长征精神吗?”这样的讨论题,结合时事政治来思考,理解。诸如此类的课堂练习不仅进一步解读了文本,还融合了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国家大事、时事政治等,体现了高度的生活实用性。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设计练习,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新。有效的练习不在于多少,在于教师的“用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成探求新知的动力。总之,优化课堂练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教师要

6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2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