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13 08: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 )和学习中所需要的( ),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 )和 ( )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 )的基础课程。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 ),培养学生的( ),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的未来( ) ( )( )奠定重要的基础。

4、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

5、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 )、数学的( ),(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 )和(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 )、(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 )处理好( );要重视( ),处理好( );要重视( ),处理好(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 )和( )。

6、教学活动是师生( )、( )、( )的过程。学生是( )。

7、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 ),调动学生的( ),引发学生的( ),鼓励学生的(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 )。 8、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 )( )、( )、( )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 )、 ( )、( )、( )、( )、( )等活动过程。

9、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 )和( )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 )和( )。教师要发挥( )作用,处理好( )与( )的关系,引导学生( )、( )、(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体会和运用( ),获得基本的( )。 10、评价学生的主要目的是( ),激励( )和改进( )。评价不仅要关注( ),

1

更要关注( )。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 )产生很大的影响。

1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对学生的( )、( )、( ) 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

),培养学生的( 、 、 )积累学生的( )提高学生( )。是一类以( )为载体,以( )为主的学习活动。

12、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 )、( )、( )、( )、( )、( )、( )和( )。 ( )和( )

13、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 )抽象出( ),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 );想象出物体的( )和( )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 )、依据语言的描述( )等。

14、几何直观主要是指( )

15、( )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 )和( )。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用于( );演绎( )。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 )的基本途径。 ( )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16、( )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 )是创新的基础, ( )是创新的核心 ( )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 )

17、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 )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处理好( )与( )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 ),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 )、( )、( )。激发学生的( ),鼓励学生( ) ,创造性的使用( ),积极开发利用各种(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 ( )。关注学生的( )

2

18、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 ),而且要把( ),( 、 )( )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

21、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 )与( )的统一,应体现( )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

24、( )( )( )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

25、第一学期的评价应当以( )评价为主,第二学期采用( )的方式,第三学段可以采用( )方式。

26、( )是对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要符合( )的特征,另一方面要( ) 27、教材的编写特点( )( )( )( )( )( ) 28、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 )中的各种资源。包括( )( )( )( )( ) 29、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 )的,如师生交互及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 )( )( )( )( )等。

30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有( ) 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 )

31、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 )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 )如( )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 )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32、( )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33、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 ”)与(“ ”),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 ),处理好( )与 ( )的关系。 34、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 )而应以( )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 )。 35、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 )活动,使学生经历( ) 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36、情感态度的评价主要方式有( )( )( )

37、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 )和客观世界中的( )

38、数感主要是指关于( )( )( )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 )

3

符号感主要指能够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 )( )( )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 )和( ) 得到的结论具有( )性。 二、选择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D )。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 D )。 A、组织者 B、引导者 C、传授者 D、合作者

3、这次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方式,构建( D )结构。 A、文科课程B、理科课程C、综合课程D、分析课程与综合课程

4、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 A )等四个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A、情感与态度B、合作与交流C、经历与体验D、技能与操作 5、评价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 B )、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A、评价过程系统化 B、评价方法多元化 C、评价过程简单化 D、评价方法优化法

6、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 C )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A、数据与整理B、推理和证明C、方法和语言D、计算与估算

7、在各个学科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A )四个学习领域。

A、实践与综合应用 B、分析与综合应用 C、推理与综合应用 D、操作与综合应用

8、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观察、( B )、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 A、技能 B、试验 C、操作 D、交流

9、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是( A )学段中的目标要求。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4

10、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 D ) A、式与方程 B、数与式 C、图形与位置 D、探索规律

11、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 C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A、生活习惯 B、学习习惯 C、生活经验 D、分析习惯

12、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A )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学科之间 C、分析思考 D、合作交流

1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B )。 A、重要途径 B、重要方式 C、重要手段 D、重要过程

14、( C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A、教案 B课标 C、教材 D、教具 15、教材编写应以( C )为基本依据。 A、学生 B、教师 C《标准》 D、师生

16、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 B )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师生

1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他能反应出学生( A )的历程。 A、发展与进步B、分析与应用C、成长与提高D、探索与创新

18、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应反应各部分内在之间的联系与综合,这将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 C )。

A、整体提高 B、整体进步 C、整体认识 D、整体发展

19、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 C )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A、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 B、分析方式与综合能力 C、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 D、探索方式与合作能力

20、在第二学段中,教学时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 C )。 A、学法多样化B、教法多样化C、算法多样化D、作业多样化

21、学校可以开展课外数学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 B ),发展学生的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3i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