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方法

更新时间:2024-03-15 20: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脱硫方法大全

(1)吸附剂载体以偏硅酸钠、硫酸铝为基本原料,采用凝胶法按偏硅酸钠、硫酸铝、导向剂、黏结剂顺序加料,在90℃晶化条件下制备;吸附剂以M2为活性组分,在浸渍温度为70oC,浸渍时间为4 h,焙烧温度为350℃ ,焙烧时问为6 h的条件下制备。按此条件所制备的吸附剂吸附效率达99%-100% ,吸附容量达76~83g/kg,烟气经过吸附处理后硫体积分数降低到0.O1%以下,达到GB13271—91的最高要求。经过5个循环稳定性实验,吸附剂的吸附率仍保持在99.O% 以上,吸附容量在76 g/kg以上。

(吸附再生干法烟气脱硫吸附剂的制备)

(2)利用粉煤灰、CaO及添加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而生成水合硅酸钙,从而合成脱硫剂,并通过对所制得的脱硫剂进行脱硫性能试验,研究高效脱硫剂的制备工艺,包括配比、添加剂的种类、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

粉煤灰(简称FA) 是电厂的副产品,是煤经高温燃烧后的产品,主要化学成分是

Al2O3 ,SiO2 ,Fe2O3 ,CaO 等,CaO 本身是脱硫剂,而Al2O3 ,SiO2 ,Fe2O3 具有催化作用.利用粉煤灰、CaO与水发生消化作用,由于粉煤灰可以发生火山灰效应生成水合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其反应如下:

mCa(OH)2 + SiO2 +(n-1)H2O = mCa·SiO2·nH2O mCa(OH)2 + Al2O3+(n-1)H2O = mCa·Al2O3·nH2O

这一系列水化产物以不化硅酸钙为主,其产物孔隙率高,比表面积也大,因而在反应中活性比Ca(OH)2高,与此同时,飞灰在碱性环境中溶出物可增加钙对SO2的吸附活性,从而提高了钙的利用率和对SO2的吸收效率.

(高效干法脱硫剂的研究与开发)

(3)有机脱硫剂:

单乙醇胺(MEA)在醇胺中碱性最强。它与酸性组分反应迅速, 能很容易地使H2S含量降至5mg/m3以下。它既可脱除H2S,也可脱除CO2。一般情况下, 对两者无选择性。因分子量相对较小, 故具有最大的酸气负荷。化学性质较稳定, 但在脱硫过程中能和CO2发生副反应, 使溶剂部分丧失脱硫能力。还可与COS或CS2发生不可逆反应, 造成溶剂损失和某种固体副产物在溶液中的积累。

二乙醇胺(DEA)是仲醇胺,它和MEA的主要差别是它COS及CS2的反应速度比MEA慢, 因而由与有机硫化物反应而造成的溶剂损失可降低。用于炼厂气及人造煤气脱硫较为

有利。DEA对H2S和CO2也没有选择性。

甲基二乙醇胺(MDEA)是一种叔胺, 虽然它和H2S的反应能力稍差, 但在H2S和CO2共存时, 对H2S的选择性优越于其它烷醇胺类。因而自80年代以来在气体脱硫工业上应用日益广泛, 成为当前最受重视的一种醇胺。

YXS-93,CT8-5,以及HA-9510脱硫溶剂都是一种多组分复合型高效脱硫剂, 以甲基二乙醇胺为主要组分, 加有消泡剂、缓蚀剂、抗氧剂、稳定剂等助剂而制成。具有对H2S选择性好、脱除率高, 性质稳定, 不易降解, 不易发泡, 使用浓度高而不腐蚀设备, 硫容量大, 可降低循环量, 从而降低能耗等优点。

YXS-93的特点:

1. 溶剂凝固点低, 便于配制, 加入方便, 装置运转平稳, 易于操作, 溶剂无发泡现象, 溶剂降解少, 腐蚀轻。

2. 净化效果好, 炼厂气经脱硫后, 含量小于, ,符合指标要求。

3. 溶剂选择性好, 吸收的〔大量减少, 再生酸气中含量或浓度大大提高, 可提高一,为硫回收装置降低操作费用及提高硫回收率创造了条件。

4. 由于该溶剂使用浓度高及选择性好, 能大幅度降低溶液循环量, 从工业应用看可降低一, 由于溶剂循量小, 艾毛吸收量少, 气体脱硫装置能耗大大降低, 节约了再生蒸汽、冷却水和电能。节能效果可达一。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转化吸收型脱硫剂:

转化吸收型脱硫剂属于一种新型催化剂, 它主要是由金属氧化物组成。含H2S低的气体(含量高时可用惰性气体稀释),与适量的含氧气体(如空气或富氧气体)与催化剂接触, 将H2S直接氧化成硫,沉积在催化剂上。目前,这种脱硫剂的问题尚未很好解决。今后要努力寻求易再生的金属氧化物,或者寻找工业上可行的再生方法,如用非氧化性气体定期清洗载硫的脱硫剂,使脱硫剂再生。 分子筛脱硫剂:

分子筛是碱金属铝硅酸盐晶体。由于它对有机硫化物,同对硫化氢一样具有很大的化学亲合力,因此分子筛不仅可以除去H2S,尤其是对有机硫及COS等其它含硫化合物有较好的去除效率,分子筛脱硫剂将在有机硫脱除方面起重要作用。 生物脱硫:

近年来,由于生物工程技术发展迅速,预计未来几年炼油厂生物脱硫技术可实现工业化。新的生物脱硫技术将采用好氧性微生物,好氧性反应通常比厌氧性反应速度快,所产生的是水溶性硫化物,即硫酸根离子。目前要进行两方面工作培养具有高活性脱硫基团的微生物并能在生物的反应器中稳定生长设计合理的生物反应器和工艺流程,包括混合技术、分离技术以及副产物处理等。生物脱硫为从气体物流中净化硫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高效脱硫剂的应用与发展) (4)荷电干式喷射脱硫法:

该法的作用原理是,吸收剂以高速通过高压静电电晕充电区后,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吸收剂颗粒很快在烟气中扩散,形成均匀的悬浮状态,从而增加与SO2反应的机会。此外由于离子的电晕,可增强其活性,缩短反应所需滞留时间,从而有效提高脱硫率。该法的缺点是,脱硫率低,吸收剂利用率不高。 电子束法:

电子束是采用高能电子束照射烟气,使烟气中的N2、O2和水蒸气被激活,电离甚至裂解,产生大量离子及自由基等活性离子。由于它们的强氧化性,使SO2被氧化为SO3,这些高价的硫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雾状的H2SO4,产生的酸再与预先注入反应器中的NH3反应生成硫铵。 脉冲电晕法:

该法是利用等离子体产生的高能电子将HO-H 及O-O 健打开,使之成为自由基或活化粒子,这些自由基或活化粒子可与SO2及NOx反应。由于这些等离子体在常温下只提高电子的温度,而不提高离子的温度,故该法的能量效率比电子束法至少高两倍。此法可同时脱除烟气中的SO2、NOx及重金属。

(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5)一种生产低硫柴油的脱硫催化剂日本催化剂和化学品公司将使一种可生产低硫(小于

10μg/ g ) 柴油燃料新的脱硫催化剂LX-NC1推向工业化,这种催化剂基于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学技术研究院(AIST) 开发的技术,这一技术将有助于炼制商满足日本提出的2007 年开始执行含硫小于10μg/ g 的规范。

新催化剂LX-C1具有常规Ni和Co促进的硫化钼的基础晶格结构,但是设计增加边缘面上MoS2 的数量,从而形成层状MoS2催化剂簇的活性中心,其结果是在晶格的每一个Ni (Co)位置上都有MoS2活性中心。另外,高度结晶的MoS2纳米晶体层也被用于催化剂2载体界面上,从而有更高的稳定性,并可抑制活性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在中型试验中,采用含硫1.54 %的进料和4.9MPa 氢压,新催化剂LX-NC1用于生产含硫50μg/ g柴油燃料时,可达到与常规催化剂相同的脱硫活性,而操作温度低(17 ℃) ,液时空速(L HSV) 为1. 0 ,氢/ 油比为250 。该公司已完成试验验证,LX-NC1 可用于常规加氢处理装置生产含硫小于10μg/ g 柴油燃料,并已开始将此催化剂推向市场。 (6)金属氧化物法:

使用金属氧化物吸收SO2 ,吸收剂加热可再生出浓的SO2 ,便于加工为硫的各种产

品。在湿法吸收中,产品也可直接出售或进一步加工处理。常用的金属氧化物有:MnO2 、ZnO、CuO、MgO等。

利用软锰矿配成料浆湿法回收SO2 ,电解可得产品锰,副产稀酸。保证较高的锰含量,可以副产工业硫酸锰,其纯度达到国家标准。在干式吸收系统中,使用氨再生氧化锰,产品为硫酸铵。

在炼锌厂中,可用除尘器烟尘制成ZnO 料浆作为吸收剂,可获得95 %以上脱硫率。料浆过滤后,滤液可继续用来调浆,滤渣与锌精矿混合后送沸腾焙烧炉。焙烧炉烟气进催化制酸系统。

氧化铜作为吸收剂,用于干法吸收SO2 ,吸收剂在700 ℃又可再生。如以H2、CO、CH4还原再生,还原温度几乎与吸收温度为同一水平,使流程更为简化。

氧化镁法中,吸收塔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加入氧化镁的水溶液,与来自下部的烟气中CO2接触后生成吸收SO2能力很强的Mg(HCO3)2 ,吸收SO2生成MgSO3和Mg(HSO3) 2 ,加入MgO生成MgSO3固体析出,用热解法分解可得99 %以上的高浓度SO2。

电化学法脱硫技术:

此法由美国亚特兰大乔治亚技术学院开发。电化学槽装有静止的熔解盐电解质,并设有多孔气体扩散电极。当烟气通过阴极时,SO2扩散进入电极孔隙,在很低的电势(约0.5V)作用下与O2生成SO42 -离子,迁移至阳极被氧化为SO3。SO3扩散出阳极孔隙而被回收,干净的烟气放空。该法的关键是找一种对电解质呈惰性的适用载体物质。

吸附法:

通过吸附剂把SO2吸附于表面,然后以加热或其它方法释放出硫化物,使吸附剂恢复吸附表面,获得再生循环使用。吸附法可在普通温度下使用,再生简单,因而引人注目。对吸附剂的要求是比表面大,须耐磨损并易获得。当前普遍采用的仍属比表面大的活性炭,分子筛在工业上也有应用。活性炭吸附分低温(20~100℃)、中温(100~160℃) 、高温(>250 ℃)吸附。低温主要为物理吸附,中温主要为化学吸附,高温几乎全是化学吸附。

吸附剂再生的方法有加热再生法、水洗再生法。加热再生法活性炭损耗较,所以有些工艺中使用较廉价的褐煤系半焦代替。一次脱吸后,活性大大提高。水洗再生法生成稀酸,工业应用中产生的稀酸浓度可达30 % ,其进一步的浓缩和应用是本法经济上的主要问题。国内研究的活性炭2磷铵法烟气脱硫,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二次脱硫总效

率95 %以上,生成复肥。

日本公害资源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排烟脱硫用的新型炭质吸附剂,其吸附能力与活性炭大体相同,而其价格只有活性炭的一半,且此法可回收生产单质硫,应用前景较广。

活性炭-磷铵法烟气脱硫:

四川省环保所和西安热工所开发的活性炭-磷铵法流程为: (1) 活性炭脱硫制酸; (2) 稀硫酸分解磷灰石; (3) 用氨中和得复肥; (4) 用复肥脱除活性炭未能吸收的SO2 ; (5) 再通空气氧化,并加氨中和生成磷酸氢二铵及硫铵。

此法适用于电厂与磷铵厂离得较近的地方。脱硫率95 %以上,磷酸回收率达90 % ,SO2 只要达到0. 22 %时就可保证有盈余。

(低浓度SO2 烟气脱硫技术分析)

(7)以硅胶作为吸附剂基质,经活化后,用预担载活性组分的可溶性盐,包括Fe(NO3)3、FeCl2、

Zn(NO3)2·6H20、CuSO4·5H20、MnSO4·H20,作为活性组分的前驱物,与一定量的无机促进剂混合配制成待用浸渍液。制备过程为:首先将吸附剂基硅胶进行活化,称取一定量,放入样品瓶内,放置在可控温度的振荡器中。用酸式滴定管缓慢滴加,加入正好使载体完全浸渍所需的溶液量的等体积溶剂,根据所需浸渍液中活性组分离子的含量,计算出加人活性组分前驱物的质量。 计算欲称取前驱物的量:

W=a×V×(M1/M2)×(Wo/Vo) 式中:

a— —表示欲配制吸附剂所需的担载离子的质量分数,% ; M1,M2— — 表示前驱物、金属离子的分子量; V0— — 表示与吸附剂 等体积的浸渍液体积,mL; V——表示配制浸渍液容量瓶的体积,mL。

前驱物按计算出的质量称取,溶解在溶剂(去离子水或乙醇等)中,用容量瓶配制好浸渍液。将已配制好的浸渍液按预先测定载体吸入溶液的能力,然后加入正好使载体完全浸渍所需的溶液量。被浸渍的载体在恒温振动器中振荡后,经快速干燥,放置在马弗炉中焙烧,待用。

分析方法:总硫含量分析,采用WKL一3型微库仑定硫仪液体微量进样,测定总硫含量。硫醇硫、硫醚硫、噻吩硫的定量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吸附前后硫醇硫、硫

醚硫、噻吩硫的含量变化。 吸附过程:

配制含硫醇、硫醚、噻吩分别为1000 g·g的混合碳氢化合物的汽油模型化合物,取一定体积加入定量的吸附剂中,在恒定温度下,振荡,计时,测定汽油中硫含量的变化。 (8) 二氧化钛的纳米颗粒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增强了其对降解物的吸附能力。本实验研

究了TiO2催化剂对SO2和NOX的同时吸附情况,如图6-1,SO2和NOX的初始浓度分别为3050 mg/m3和890mg/m3时,在60℃,暗态、无水蒸汽和氧气条件下,至吸附穿透,SO2和NOX吸附效率分别为22.1%和13.6%。与前面我们所研究的室温下(20℃)催化剂对SO2和NOX的单独吸附曲线(图4-1,图5-2)对比,催化剂对SO2同时吸附与单独吸附的脱除效率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一方面SO2和NOx共存时,NOx对SO2的吸附效率没有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在本实验暗态、无水蒸汽的条件下,催化剂对SO2分子的吸附应该是由其与TiO2颗粒表面分子间范德华力所引起的,即物理吸附过程,而物理过程是可逆的,分子受热会引起其从吸附剂表面逸出的现象,但在本实验温度20℃到60℃的变化中,SO2分子表面的受热并没有引起其脱附现象的发生,说明纳米TiO2颗粒对SO2分子的吸附是强吸附。

(光催化氧化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

(9) V2O5·CoO/AC催化-吸附剂

(H2循环再生对烟气脱硫V2O5-COO/AC催化-吸附剂的二次脱硫活性的影响)

(10) Mg(OH)作为脱硫剂的优点:

a)无毒、温和,不腐蚀水处理设备; b)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回收或综合利用。

Mg(OH)2的脱硫机理:

Mg(OH)2法脱硫,是以Mg(OH)2作为碱性脱硫剂,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MgSO3·6H2O。其一部分循环使用,另一部分用空气O2氧化生成MgSO4,液态硫酸镁可再加工利用。反应机理是SO2,首先与水接触,生成H2SO3,H2SO3与循环液中的MgSO3反应生成Mg(HSO3)2。Mg(HSO3)2与Mg(OH)2反应得到MgSO3,再经空气氧化生成MgSO4。 反应式如下:SO2+ H20 = H2SO3, H2SO3+2MgSO3=Mg(HSO3)2, Mg(HSO3)2+Mg(OH)2=2MgSO3+2H2O,

2MgSO3+O2=2MgSO4。

Mg(OH)2溶解性差,但MgSO4、MgSO3溶解性好。只要溶液pH值控制在6.0~6.5(不可<5.0)的范围内,同时控制亚硫酸镁浓度和循环液量等条件,就可稳定操作、避免结垢和堵塞管道,脱硫率达95%左右。(Mg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11)脱除烃类所含硫化物的脱硫吸附剂,包含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和镍、钼双金属组分。该脱硫吸附剂采用了对硫化物具有强吸附性的氧化钛,脱硫率高,可处理较高硫含量的汽油(有机硫含量不大于100μg/g);不使用贵金属,价格便宜;可在低温、非临氢条件下脱除烃类中的有机硫化物和硫化氢,使脱硫汽油的硫含量小于0.2g/g。适用于汽油、烃类气体、氢气以及氢气和烃类混合气体的脱硫,尤其适用于汽油燃料电池系统的汽油原料脱硫。(发明名称:一种烃类脱硫吸附剂)

(12)用海绵铁为主要材料制成用于脱除硫化氢气体脱硫剂。本发明的其组分和含量为:海绵铁:40%~50%;木屑:14%~20%;消石灰:1%~10%;石膏:30%~40%。 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海绵铁含铁量较高且成分稳定,杂质含量少脱硫效果好,平均脱硫效率达到95 以上。利用海绵铁带有微孔状的特性增加与硫化氢接触面,这在工业上是一个新应用。(2)由于海绵铁颗粒本身具备很多微孔,孔隙率高,与硫化氢气体的反应接触面积大,而且微孔中可以吸纳较多的硫,从而硫容量大于40 ,因此使用周期长。(3)海绵铁高效脱硫剂可以采纳间歇再生和连续再生,再生效果好。(发明名称:一种烃类脱硫吸附剂) (13)负载型Zn/活性炭脱硫剂

将活性炭浸渍一定浓度的硝酸锌溶液,静置2h,先于50℃低温隔夜干燥,再升温至110℃继续干燥7h,最后于一定温度氮气(N2)惰性气体保护下煅烧2h,以使硝酸锌分解,得到Zn/活性炭脱硫剂。改性活性炭比普通活性炭多了元素锌,其脱硫效果将有所改变。

脱硫效率随气体与脱硫剂的接触时间的变化,其中硫化氢监测方法为醋酸锌碘量法 1)负载型Zn/活性炭脱硫剂的脱硫效率随脱硫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到一定时间吸附剂会达到饱和;

2)负载型Zn/活性炭脱硫剂的脱硫效率随脱硫剂高度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成线性关系; 3)单独用活性炭脱除硫化氢,其脱除效果明显不如负载型Zn/活性炭脱硫剂。

(负载型Zn/活性炭脱硫剂的试验研究)

(14)改性凹凸棒粘土剂脱除SO2:

采用单因素法,在传统搅拌混合下,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酸碱浸溃等对改性凹凸棒粘土脱硫剂穿透硫容与最大硫容的影响。然后在超声波混合作用下,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时问、超声温度以及活性组分(CaO)、促进剂(V205)的复配比例。

结果表明:(1)甘肃临泽凹凸棒粘土富Al、Mg、Fe,且其比表面积较大。(2)改性凹凸棒粘土脱硫剂最佳制备条件:煅烧温度300℃ ;煅烧时间2.0 h;酸碱浸渍最佳pH9~10;混合采用超声波,超声时间30min;超声温度4O℃;CaO质量分数30%;V205质量分数5%。采用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改性凹凸棒粘土脱硫剂进行脱除SO2实验,其最大硫容为38.16% 。(3)改性凹凸棒粘土脱除SO2的性能比工业Fe203脱硫剂强。(4)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改性凹凸棒粘土脱硫剂脱除SO2后,将SO2转变为SO42-,从而达到完全脱除SO2的目的,这与红外光谱分析的结果一致。

(改性凹凸棒粘土脱硫剂脱除SO2)

(15)将Ca(OH)2、粉煤灰和水按一定比例加入消化器中,恒温搅拌一定时间,烘干后制成活性吸收剂。从三个燃煤电厂取得粉煤灰用于制备脱硫活性吸收剂,在不同条件下不周重量比水台。研究影响活性吸收剂物理性能的因素如下:温度、时间、FA/Ca(OH)2重量比、加压消化和研磨。结果表明,飞灰和Ca(OH)2的水合物具有很高的脱硫活性,当飞灰/Ca(OH)22重量比为9:1,水合凝胶时间为6 h,所制得的吸收剂经脱硫反应后转化率有所提高,活性较纯Ca(OH)2增长了约5倍。发现温度和水合时间增加,总表面积增加。总体上表面积对重量比的差别不敏感。

(高活性吸收剂脱硫脱氮的研究)

(16) 通过分析活化条件对γ—Al2O3膜/污泥活性炭表面孔结构和酸碱性的影响,研究了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γ—Al2O3膜/污泥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影响的机理,探讨提高γ—Al2O3膜/污泥活性炭脱硫性能的活化条件。用BET(Bmnauer—Emett—Teller)分别对γ—Al2O3膜/污泥活性炭的孔结构进行了研究,用化学法研究了γ—Al2O3膜/污泥活性炭表面的酸碱性。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升高,γ—Al2O3膜/污泥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增大,增强了物理吸附SO2气体的能力,超过600℃,γ—Al2O3膜/污泥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有所减少;碱性官能团的浓度随活化温度升高而显著地增加,有利于酸性气体SO2的化学吸附。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γ—Al2O3膜/污泥活性炭的BET比表面积呈递减的变化趋势,碱性官能团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使得吸附脱硫性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活化条件影响γ—Al2O3膜/污泥活性炭吸附脱硫机理)

(17) 近年来液相催化氧化法作为湿法烟气脱硫的一个新的分支,成为烟气脱硫的一个热点。考虑到Fenton氧化系统的H202分解速度快,氧化速率也较高,许多无机硫化物,从元素硫到硫化物、硫的含氧化物及硫化氢等都可以用该技术氧化为硫酸盐,本文在纯铁法烟气脱硫的基础上,通过用铁粉及H202组成的类Fenton体系进行脱除SO2的实验研究,提出烟气脱硫的新思路。

(类Fenton试剂用于烟气脱硫的高效可行性研究)

(18) 首先,将TiO2负载到活性炭纤维(ACF)上,即在室温下(20-25℃)将准备好的ACF完全浸渍在TiO2溶胶中,取出后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把多余的溶胶分离出来。通过不同的分离时间,即0、2、5、8 min,获得不同负载量和比表面积的TiO2/ACF复合材料。在室温下(20-25℃),负载在ACF上的溶胶体系中的钛酸丁酯不断水解、缩聚,溶液的粘度增大,最后形成不可流动的凝胶,即溶胶在ACF表面形成了有一定硬度和网络结构的TiO2凝胶。在超临界干燥之前,须将负载TiO2 醇凝胶的活性炭纤维在超低温条件下陈化一段时间,以完善网络结构。 采用南通华安超临界萃取有限公司生产的HA121-50-01超临界萃取装置作为超临界 干燥设备。首先确定对TiO2凝胶的超临界干燥工艺条件,然后应用该工艺条件对所制备的TiO2/ACF复合材料进行干燥,并根据具体情况对超临界干燥工艺条件进行适当调整。经过超临界干燥以后的TiO2/ACF复合材料,其TiO2晶型处于无定型结构,经过450℃高温煅烧后,锐钛矿的含量及晶化程度明显增加,从而增加了光催化活性。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气凝胶的微孔结构、网络状况。

(纳米TiO2与活性炭纤维复合降解空气中甲醛)

(19) 烟气活性焦干法脱硫其主要特点:脱硫过程不消耗工艺用水,适用于水资源缺乏地区;脱硫剂以煤炭为原料生产,可再生循环利用;脱硫副产品硫酸、硫磺等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具有较高经济效益;适宜集成净化,在脱硫的同时还能脱硝及脱除有害重金属等。活性焦(activated coke)是以煤为主要原料经特殊生产工艺生产的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特殊活性炭产品。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使用的活性焦,是一种直径2.5-9mm、长度2.5-10mm的圆柱状活性焦。与活性炭相比,要求烟气脱硫用活性焦不仅吸附能力强,而且机械强度高、燃点高、透气性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并可多次解吸脱附循环使用,主要性能如下表:

(烟气活性焦干法脱硫工艺及其在电厂中的应用)

(20)活性炭吸附法SO2被活性炭吸附并被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饱和后的活性炭可通过水洗或加热再生,同时生成稀H2SO4 或高浓度SO2,可获得副产品H2SO4,液态SO2和单质S,即可以有效地控制SO2的排放,又可以回收硫资源。该技术经西安交通大学对活性炭进行了改进,开发出成本低、选择吸附性能强的ZL3O,ZIAO,进一步完善了活性炭的工艺,使烟气中SO2吸附率达到95.8%,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硫化碱脱硫法由Outokumpu公司开发研制的硫化碱脱硫法主要利用工业级硫化纳为原料吸收二氧化硫工业烟气,产品以生成硫磺为目的。华南理工大学的石林经过研究表明过程中的各种硫的化合物含量随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将溶液pH值控制在5.5-6.5 之间,加入少量起氧化作用的添加剂TFS,则产品主要生成Na2S2O3,过滤、蒸发可得到附加值高的5H20·Na2S2O3,而且脱硫率高达97%,此种脱硫新技术已通过中试,正在推广应用。

(烟气脱除二氧化硫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21)真空碳酸钾法脱硫

(20)活性炭吸附法SO2被活性炭吸附并被催化氧化为三氧化硫(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饱和后的活性炭可通过水洗或加热再生,同时生成稀H2SO4 或高浓度SO2,可获得副产品H2SO4,液态SO2和单质S,即可以有效地控制SO2的排放,又可以回收硫资源。该技术经西安交通大学对活性炭进行了改进,开发出成本低、选择吸附性能强的ZL3O,ZIAO,进一步完善了活性炭的工艺,使烟气中SO2吸附率达到95.8%,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硫化碱脱硫法由Outokumpu公司开发研制的硫化碱脱硫法主要利用工业级硫化纳为原料吸收二氧化硫工业烟气,产品以生成硫磺为目的。华南理工大学的石林经过研究表明过程中的各种硫的化合物含量随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将溶液pH值控制在5.5-6.5 之间,加入少量起氧化作用的添加剂TFS,则产品主要生成Na2S2O3,过滤、蒸发可得到附加值高的5H20·Na2S2O3,而且脱硫率高达97%,此种脱硫新技术已通过中试,正在推广应用。

(烟气脱除二氧化硫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21)真空碳酸钾法脱硫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4m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