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两马家

更新时间:2023-10-30 01: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清末民国两马家

来源:积石山史话 2013-04-01

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今积石山县有两个声名显赫、对西北影响巨大的家族,这就是大河家的马占鳌家族和癿藏的马海晏家族。

马占鳌家族原居临夏县莫尼沟何家庄,清末马占鳌降清后迁居大河家。主要人物有马占鳌、马安良、马国良、马廷勷、马廷贤、马廷斌等。

马占鳌生于1830年,字魁峰,回族,少时,在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苦心钻研伊斯兰教经典,毕业后回家。从24岁起,到大河家清真寺掌教开学。马占鳌善于言词,敢作敢为,严于律己,由此深得群众拥戴,名扬乡里。清同治初年,河州回、东乡等族人民不堪忍受捐输差役和民族压迫,相继反清。东乡马悟真、南乡(今和政)闵殿臣、八坊马永琳相继举事,反清战火遍燃河州。同治二年(1863年),马占鳌相约马海晏(1837年~1900年)在西乡举起反清大旗,起兵反清。这时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整个西北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清运动。八月,马悟真、闵殿臣等向马占鳌求援并公推其为统帅,于同治三年正月攻克河州城,并迅速向黄河、洮河沿岸推进。马占鳌以河州为中心,在黄、洮两河间从事反清活动,并与宁夏马化龙部、西宁马文义部、肃州马文录部连成一气,纵横陇右。

同治七年(1868年)十月,清廷派陕甘总督左宗棠率湘军三路进剿西北反清军。同治十年(1871年)屠杀宁夏马化龙及其部众,随之大举进攻河州。十月,清军过洮河攻占三甲集,清军与反清军在太子寺(今广河)一带拉开战幕,进行了著名的太子寺战役。此役击毙清兵部将140余人,其中参将以上17人,失去军械无数,是左宗棠进入西北六年来一次最惨重的失败。

太子寺战役后,马海晏等众将想乘胜继续追击,但马占鳌力排众议,说服各头领,乘胜降清。左宗棠分别以军功记名,将马占鳌所部改编为马队三旗,任命马占鳌为督带,兼中旗管带,马悟真、马永瑞为左、右旗管带,马海晏、马安良等为旗官,归河州镇节制,同清军一起,镇压农民反清起义。不久,马占鳌等捕杀了在河州一同反清的撒拉族头领马彦龙、马聋子、狗齿牙子等,闵殿臣因拒绝降清,被马占鳌捕获后送往兰州处决。之后,马占鳌随甘军董福祥出入战场,所部成为董军主力部队之一。马占鳌由反清统帅成了镇压反清者的工具,成了效忠清王朝的重臣。官至提督衔总兵,赐号\勒而津巴图鲁\。马占鳌家族也从此发迹。

光绪十二年(1886年)二月二十一日,马占鳌在大河家别墅病故,终年56岁,受封建威将军。 马安良他原名七五,字翰如,经名阿卜都里默直底,生于1855年,马占鳌之长子。马安良少时习武,在17岁时,其父所率回族反清军在\太子寺战役\大败清军后,遵父命,率其他9人到左宗棠大营请降,被左宗棠视为\大器\,赐名\安良\,并以副将衔随董福祥转战河陇,西出阳关,在西宁、酒泉等地镇压少数民族反清斗争及在收复新疆过程中,\执锐披坚\打先锋。光绪十二年(1886年)马占鳌逝世后袭父职,任督带,驻循化、贵德等地。时隔两年,河南发生水灾,马安良捐银千两。在家乡黄河南岸建修翻水车一轮,灌溉80余亩。清廷以其\法令严明\、\威信昭著\,被誉为西北\长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廷命董福祥率马安良等

回军马队十营入卫京师。第二年十月,为镇压河湟地区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反清斗争,董福祥派马安良进兵河州,剿杀参加反清斗争的民众800余人,时兰州道台黄云称其\立功实为突出\,奏准清廷授花翎副将总兵衔,赏穿黄马褂,升任巴里坤镇总兵(未到任)。接着又办理河州\善后\,杀137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八国联军入侵京津,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十一月马安良奉命护跸,深得慈禧器重,赐黄马褂,免跪拜礼,并许执刀骑马护卫左右。十二月三日,董福祥被革职留任,其部众裁减,准马安良留马队三营回河州以\自卫\。十四日封马安良为新疆伊犁镇总兵。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月和议告成,马安良、马福祥返甘。后清廷先后调马安良任新疆巴里坤镇、宁夏总兵,均未到任。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清廷饬令甘肃编练新军,马安良部被编为第一标,任标统。翌年发生武昌起义,马安良奉命东征,借机在河州、狄道(今临洮)、循化等地扩充马步十四营共6000余人,组成\西军精锐军\,派部将马麒、马麟、马同及三子马廷勷率队前往。是年十二月,马安良退兵回兰,将西军大部交马麒率回河州。民国元年(1912年)3月,清帝退位。4月6日,袁世凯任命马安良为甘肃提督,7月11日,国民政府任命马麒为凉州总兵,8月7日任命马廷勷为甘、凉道观察使,马安良势力达到顶峰。11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兰州成立国民党甘肃总支部,公推马安良为支部长。民国4年(1915年)8月,筹安会为袁世凯称帝通电各省,马安良与拉卜楞寺活佛嘉木样及部分旅京甘人上表\劝进\。袁世凯称帝后,授马安良\一等大绶嘉禾章、一等宝光嘉禾章、二等文虎章、陆军上将、勋四位\,并为牵制各路军阀,令送公子入京侍卫。马安良送三子马廷勷入京,联络各界,以图发展。民国6年(1917年),中华革命党人师世昌奉孙中山之命来甘进行护法运动,联合同盟会会员蔡大愚、赵子普、秦钟狱等,计划发动新建右军在临洮起义。7月,蔡、赵、秦等应约赴河州,与马安良父子商议西军策应之事。事败后,马安良派营长韩有录护送蔡取道去四川。民国7年(1918年)10月,北洋政府裁撤甘肃提督,改设甘肃护军使,以马安良任之。民国9年(1920年)底,甘督张广建离甘,邀马安良去兰\代理职务\,行至锁南坝,病发,返河州去世。

马国良马占鳌次子,马安良胞弟,曾任国民军暂编第27师副师长。

马廷勷字少翰,马占鳌之孙,马安良的第三子,人称\三少君\,生于1889年。1903年中秀才,1909年选拔为贡生。历任凉州镇总兵、凉州镇守使等职。民国15年(1926年),任国民军暂编第二十七师师长。冯玉祥在南口与奉军作战时,马廷勷派其弟马廷贤旅前往参战。此战冯军不利,马廷贤随国民军回甘。后马廷勷与马麒联合奉系张作霖反冯。张委马麒为甘肃督军,马廷勷为甘肃省省长。民国17年(1928年)马仲英在河州举旗反冯时,适值马廷勷为叔父马国良奔丧到大河家,国民军刘郁芬部怀疑马廷勷是马仲英事件的幕后策划者,遂对马耿耿于怀,并生翦除之心。民国17年(1928年)冯玉祥电调马廷勷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顾问,派戴靖宇为凉州镇守使。后来马廷勷在马麒的支持下反扑国民军,攻破凉州,烧杀淫掠,使凉州城遭到破坏。占领凉州后,又攻打永登,图谋攻取兰州,被国民军孙连仲部全部解决,他只好经青海、甘南逃往四川成都。经四川军阀邓锡侯部师长马育之疏通,马在南京面见蒋介石。民国18年(1929年)6月,蒋与冯关系破裂,蒋利用马联络西北回族反冯力量,便任命马廷勷为第十五路军总指挥,马廷贤为第一

纵队司令,马仲英为第二纵队司令。同年冬,蒋介石撤销第十五路军总指挥部,调马廷勷为总司令部上将参议。冯玉祥侦悉马廷勷投靠蒋介石后,将马廷勷诱捕于郑州车站,在焦作活埋。 马廷贤马安良第四子,马廷勷胞弟,字立汤,人称\四少君\。马廷贤原在马廷勷所统领的西军中任职,官至二十七师副师长。民国17年(1928年)5月,河湟地区发生了马仲英兵变。马仲英号称\黑虎吸冯军\,自任\司令\。马廷贤被马仲英任命为\副司令\。之后,马仲英变兵三围河州城,使国民军伤亡惨重,变兵气势日盛。6月,马仲英将变兵改称\西北边防联盟军\,自任\司令\,以马廷贤为\副司令\,继续同国民军战斗。11月,甘肃军务督办刘郁芬为了消弥兵变,从各地调集兵力,增援河州。共6个师5万余兵力向马仲英、马廷贤部发起攻击,在国民军迫击下,变兵部分缴械投降,部分放下武器返回家园,部分溃散后藏匿于山中,迫使马仲英、马廷贤率7000余人流窜外地。民国18年(1929年)初,冯玉祥与蒋介石的矛盾日益激化,蒋介石遂大力网罗西北地区的倒冯势力。4月,马廷贤去北平投机钻营,通过关系投靠了蒋介石,被蒋介石任命为\讨逆军\第十五路军第一纵队司令。次年4月,冯玉祥部将吉鸿昌、孙连仲等,先后率军离开西北,东下河南参加中原大战,甘、宁、青防务出现空虚。马廷贤乘机回到宁夏,策动已投降国民军的旧部韩进禄旅3000余人,再次发动兵变。宁夏省主席马鸿宾派兵追剿,马廷贤与韩进禄遂率部翻越六盘山,于5月6日攻破天水城。进占天水后,自称\西北回民联军总司令\,收编一批土匪武装,分驻天水、秦安、清水、甘谷、武山、西河等县。后又进占成县、徽县、武都、文县、礼县。

马廷贤占领陇南14县后,私自委任县长,设立款局、粮台、兵站,大肆搜刮盘剥人民,人民苦不堪言。6月,马廷贤打出了\回汉联合,甘人治甘\的旗号,出面联络甘肃各地反冯势力,图谋组成联军,驱逐国民军势力出甘肃。甘肃地方势力派代表人物经过协商,同意马廷贤号召,在天水成立\甘肃联军总司令部\,马廷贤为总司令兼陇南路司令。到8月5日攻占定西县城。马部在定西受到马麟部攻击,孤军奋战,人员伤亡,只得退出定西城,回到天水。攻打国民军的战斗,便告结束。民国20年(1931年)后,马廷贤势力被川军击败,将其逐出陇南。兵败后去北京避难,之后到天津定居十多年。1947年返回原籍积石山刘集陶家村。土改中被人民政府镇压。 马廷斌字全钦,马占鳌之孙,马国良之子。详见本书《创办\魁峰\马全钦》一文。 马海晏家族,原居临夏县莫尼沟,清朝同治末期降清后迁居癿藏,主要人物有马海晏、马麒、马麟、马步青、马步芳、马步荣、马步援、马继援等。

马海晏字清庵,回族,自幼习武,善骑射,会拳脚、枪法,尤精于\流星锤\,攻读《古兰经》,致力于伊斯兰教教务活动,与马占鳌过从甚密。清同治六年(1867年),马海晏与河州闵殿臣起兵反清,推马占鳌为帅,攻占河州后,责成马海晏驻守河州。同治十年,陕甘总督左宗棠指挥湘军分三路进兵,进攻河州。时马海晏为马占鳌军中主将。十月,在三甲集西太子寺(今广河县城)与清兵展开大会战,爆发著名的太子寺之役。在新路坡阻击战中马占鳌采用\黑虎掏心\战术,马海晏率300多名敢死队员奋勇应战,立下大功。此役击毙清军部将140余人,取得太子寺战役的大胜利。之后,马海宴与马占鳌乘胜降清,被任命为旗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

京,清政府调董福祥统领的甘军入卫京师,同时令马海晏带简练军入京,驻防直隶(河北)一带。不久又调守永定门。同年6月12日奉调攻打西什库天主教堂和使馆区,因清廷采用\明攻暗保\手段,未能攻破。天津失陷,清廷下令停攻使馆,堵击进犯北京的侵略军,全力保卫北京。接令后,马海晏率部在通州、杨村、廊坊一带设防,浴血奋战,尤为残烈的是廊坊阻击战,给侵略军以沉重打击。7月21日,慈禧携光绪帝逃离北京,马海晏奉旨护驾。马海晏在23日接旨后星夜急追,于8月15日在宣化追上皇宫车驾。74岁高龄的马海晏因连夜奔波,辛劳过度,在宣化病故。慈禧顾念其效忠有功,追赠记名总兵,遗职由长子马麒接任。马海晏为其家族的发迹奠定了基础。

马麒生于1869年,河州(今临夏县)莫尼沟人,马海晏长子。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接任父职任旗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经马安良保荐,任花翎副将衔循化营参将。在\西军精锐军\中任帮统。民国元年(1912年),马麒从马安良所部的精锐西军中分化出来,脱离其节制,独树一帜,组建宁海军,同年八月被北洋政府任命为西宁镇总兵。民国15年(1926年),马麒任宁海护军使。同年九月改编宁海军,马麒任第二十六师师长。民国19年,南京政府任命马麒为青海省主席。次年8月,马麒病卒于西宁。

马麟马海晏次子,马麒胞弟。生于1876年。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随兄参与河湟地区反清斗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马麟随父奋勇抗击。马海晏病故后,马麒继父职,统领清军,马麟在其军中任哨官。宣统元年(1909年)马麒任循化营参将,马麟任步营管带。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辛亥革命爆发后,马麟到陕西与马麒一起抗击革命队伍。后到宁夏银川屠杀革命党人唐纪芳、刘福大和群众300余人,被清廷任命为宁夏洪广营游击,未到任,而随马麒到西宁。民国初立,马麟四处托人说情,并将金佛和黄金200两转送甘肃都督赵惟熙,使马麒取得西宁镇总兵兼蒙番宣慰使职,马麟任宁海军参谋长兼右营统领。其间,以廉价收购皮毛运到包头、天津高价出售,购回枪支弹药,扩充宁海军实力。民国4年(1915年),马麟率马队一千余骑,镇压青海西南部阿木曲乎部落,乘胜征罚命价银和赔偿银计一万余两,后电告袁世凯,上交命价银600两和少数赔款,余入私囊。民国6年(1917年),因清宗室吕光煽动藏族上层进行复辟,马麟受命为司令,率部征讨,使青海贵德各族居民及商户多受其害。民国7年(1918年)至民国13年(1924年),马麟先后多次率部镇压拉卜楞及果洛地区藏族人民的反抗,焚毁阿木曲乎等寺院,屠杀僧俗群众,掠夺大批武器弹药及帐房物品、牛羊马匹、金银财物、寺院金佛等,并罚白银20万两。民国10年(1921年),马麟镇压果洛贡麻仓部落,屠杀藏族人民,寺院遭破坏,法物、佛像、供器遭抢,并罚白银100万两。经几次镇压,果洛、拉卜楞一片荒凉。民国17年(1928年),马麟被甘肃督办刘郁芬任命为河州宣慰副使,诱降马仲英,未果,但收抚宁海军流落人员2000余,壮大了实力。民国18年(1929年),青海建省,马麟任建设厅厅长。民国19年(1930年),应代理甘肃省主席王祯之请,马麟进驻兰州,先任甘肃省剿匪司令,后改任甘肃省保安总司令,旋编建甘肃暂编骑兵第一师,自任师长。民国20年(1931年)8月,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麒病故,蒋介石任命马麟继任。这时的青海经济非常萧条,财政极为紊乱,军费占财政收入的80%,由其

侄马步芳直接掌管。为解决财政困难,马麟成立青海金库,发行维持券,五次券额达650万元,并铸造大板铜元合银币20万元,从中大肆贪污。民国21年(1932年),英帝国主义分裂西藏的阴谋再次萌动,唆使西藏亲英势力挑起事端,进犯玉树。马麟出兵打败了亲英藏军的进攻,打击了英帝魔爪和西藏分裂势力。民国22年(1933年),马麟将南京政府拨给青海省的10个月经费暗运癿藏私宅,对职工工资\双七折\扣发,停发学校全部经费长达一年零九个月。民国24年(1935年)4月,马麟发行省钞100万元,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其间,马麟将获取的黄金、白银向癿藏转移,被马步芳派人抢劫一空。马步芳从中掣肘,使马麟声名扫地,迫不得已于民国25年(1936年)8月电请国民党中央,请病假半年。此事被马步芳侦悉,密令译电员在请假电文末尾加进\政务由马步芳代理\一语。蒋介石照准。民国27年(1938年),马麟被调任为国民政府委员,任命马步芳为青海省政府主席。1941年,受马步芳排挤,回癿藏作寓公。

从民国9年(1920年)开始,马麟在临夏大兴土木,修建癿藏清真大寺和自己的公馆,到民国11年(1922年),大寺已建成,同时修成一进六院的大庄院、小关别墅、癿藏花园、居集公馆和居集街道等。民国30年(1941年),马麟回癿藏,廉价购取大片土地,修建了周围五华里的\凤林园\,强购农民土地2.21万亩,在小关、东坪寺、红崖寺强占森林3000多亩,在响水坪、起台沟经营牧场两处,饲养大小牲畜1300多头。在临夏、青海、兰州修建庄院、公馆8处,房屋2000余间。在临夏市设立\十大商行\,有铺面50余间。有佃户1200多户。民国34年(1945年)1月26日在癿藏病故。

马步青字子云,生于1901年,马麒长子,马步芳胞兄。自幼养尊处优,安于享乐。仰承祖荫,平步青云,历任营、团、旅、师、军长等职。一生金迷纸醉,骄奢淫逸,凡事优柔寡断,穷于机谋,无所建树。民国25年(1936年)秋,马步青部在皋兰县水埠河东北至宁夏中卫县沙坡头800多华里黄河沿线堵截红军,先后在一条山、红梁山、古浪县城与红军激战,使红军伤亡甚众。移防西宁后,军权被马步芳夺取,并窃用其名向国民党中央呈辞军职,被批准。马步青忿然返临夏寓居。回临夏后,抢购土地,大兴土木,修建占地150余亩的\东公馆\,修建占地500多亩的\蝴蝶楼\。在武威时创设青云中学1所,在各县创设小学43所;回临夏后创立青云中学并创立青云小学12所。临夏解放前夕,马步青携眷逃往国外。1977年2月9日在台北病故。

马步芳字子香,生于1903年,经名胡赛尼。马麒次子,马步青胞弟。生于积石山县癿藏镇。幼年学习阿拉伯经文。民国4年(1915年)随父从戎时年12岁,先后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署少将参谋、营、团、旅、师、军长和国民党军第四十集团军总司令,青海省政府主席,西北军政长官、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职。是民国时期西北军政界重要人物。他处事自恃,多计谋。民国9年(1920年)任骑兵营营长驻防巴燕戎时,就积极扩军。民国14年(1925年)任宁海军骑兵团团长。民国18年(1929年)国民军孙连仲部进入西宁,马步芳讨好孙连仲,竭力钻营,后又投靠蒋介石,掌握青海军权。民国19年(1930年),蒋、阎、冯中原大战爆发,孙连仲率部东下,马麒接任青海省主席,马步芳部由化隆调往西宁,任青海暂编第一师师长。民国20年(1931年)出兵甘肃河西,击败马仲英占领甘州,用计残杀马仲英守城残部200余人。同年2月,西藏地方政府亲英集团武

装进犯玉树,马步芳派其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部所属部队阻击,于次年6月15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8月,马麒病亡,蒋介石任命马麟继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马步芳任青海省政府委员。是年,成立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马步芳任理事长,并设立蒙族小学10所。还出任回教教育促进会会长,次年改为委员长制,并改称\青海省回教促进会\,马步芳任委员长。先后成立青海回民高小220所,初小350所,发展回民教育。民国22年(1933年),蒋介石任命孙殿英为青海屯垦督办,在孙军由华北西移时,马步芳与宁夏的马鸿逵、马鸿宾,在宁夏联合阻击孙部西进。马步芳担任预备队总指挥,青海先后出兵约2万人。民国23年(1934年)3月,孙殿英败走山西,马步芳于4月16日率部回到西宁。同年,蒋介石升任马步芳为新编第二军军长,并将所辖新编第九师改编为第一百师。民国24年(1935年)6月,青海省政府成立保安处,马步芳任处长,并着手编训保安团队,全省划分为15个保安区,共编107个保安团,有团丁15万余人。有各种旧式步枪5万余支,马枪6000余支。

民国25年(1936年)8月,马步芳乘马麟向蒋介石发电请病假之机,密令译电员在电文末加进\政务由马步芳代理\一语,被批准。马麟出国赴麦加朝觐,马步芳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并就任\西北剿匪第二防区司令\。同年10月,马步芳调其正规部队及民团在河西对北上红军进行疯狂的堵击,历时7个多月。马步芳对被俘红军战士进行残酷迫害和奴役,仅在张掖活埋西路军被俘人员2600多人,枪杀675人,烧死56人,扒心、挑喉、割舌等残害27人;在西宁活埋1800多人。红军九军孙玉清军长被俘后亦遭杀害。解至西宁的400多名被俘女红军,强迫分给部属作妻妾、奴仆,部分幸存的西路军前进剧团人员被编入\新剧团\。3000余人编为补充团,押送到循化、化隆一带做苦力。红军西路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遭重大损失,但也给马步芳军以沉重的打击。是年,新编第二军改编为陆军第八十二军,马步芳任军长。抗日战争开始后,马步芳派马彪骑兵师赴抗日前线,在山西运城、河南淮阳、皖北的寿县、风台等地重创日军。民国27年(1938年)3月,国民政府任命马步芳为青海省政府主席,始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同年,马步芳任国民党青海省党部主任委员。是年冬,马步芳派喇平福去果洛强争草头税,激起康赛和康干部落反抗,击毙驻军10数人,喇平福被处死。马步芳又派骑兵第二旅两个团前去镇压,屠杀藏民数千人,后又数次派兵镇压。

民国29年(1940年),青海地方干部训练团成立,马步芳任团长。民国30年(1941年),马步芳将青海回教促进会办的高级中学改为昆仑中学,自任校长。从民国29年(1940年)起到民国31年(1942年),马步芳先后多次对玉树、同仁、同德西部藏族牧民和哈萨克族牧民进行残酷屠杀,抢劫财物、焚烧寺院,使广大牧区人民遭受严重灾难。民国32年(1943年),马步芳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辖第八十二军和骑五军。同年2月在西宁风景区周家泉占据民宅、民田1000余亩,征调民工8000余名,费时一年之久,修私邸一处,命名为\馨庐\。马步芳在青海多处设置私人公馆和帐房,如西宁玉巷公馆、周家泉公馆、湟中县上五庄和水峡公馆、海宴三角城帐房和香庄帐房、大同县的鹞子沟帐房等。民国34年(1945年),马步芳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46年,马步芳成立湟中实业公司,自任董事长。随后又成立西北工矿公司、西北畜牧公司和湟中实业银行

等。第二年,马步芳命令冶成荣由南京领获甘肃、青藏两公路工程改善费法币10亿元,在上海设立专作黄金交易的顺丰公司。至此,马步芳全面控制了青海工矿、贸易、商业、金融。民国36年(1947年)4月,马步芳奉蒋介石之命,派其子马继援率领第八十二师开往陇东参加反人民战争。是年,整编八十二师恢复八十二军番号,马步芳又着手扩编新军,从7月份开始陆续编成一九○师、二四八师、骑兵第十四旅、第三五七师、新编第一师,并派韩起功到临夏等地大肆抓兵,先后抓兵1.3万多名,新编成第一二九军,临夏人民惨遭兵款勒索和摧残。他还在临夏霸占水地2.2万余亩。

民国38年(1949年)5月18日,国民党政府委任马步芳代理西北军政长官。7月27日,国民党政府正式任命为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企图固守兰州,以保西宁,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抗。8月24日,解放大军逼近兰州,马步芳回西宁。8月26日,兰州解放。27日,马步芳逃往重庆,转飞广州去香港。同年10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以马步芳擅离职守,给以\撤职议处\的处分。第二年,马步芳去沙特阿拉伯,然后到埃及定居。曾出任国民党政府驻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大使。1975年,在沙特阿拉伯麦加病故。

马继援回族,字少香,经名努日。生于1919年,积石山县癿藏镇人,马步芳之子。在其父势力下,少年得志。19岁时即委以青海省回教促进会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之职。民国27年(1938年)高中毕业后担任军官训练团大队长,翌年升任八十二军独立骑兵师第三旅上校旅长。民国30年(1941年)又升任为八十二军少将副军长。民国32年(1943年)马继援升任八十二军军长。民国33年(1944年)赴重庆中央训练团党政班和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一期受训,毕业后即兼任青海省政府委员。民国34年(1945年)兼任\三青团\青海支团干事长。民国35年(1946年)八二军改编为整编八二师,马继援继任师长。民国37年(1948年)率部赴陇东阻击解放军。民国38年(1949年)7月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8月奉命率兵抵兰州阻击解放军。兰州战役中,马继援全军溃败后到青海西宁。9月1日青海解放前夕逃亡香港。之后与马步銮、高文远、赵珑等去台湾。初任台湾国民党国大代表、国防部办公厅主任,后任国家安全局中将顾问、总统府资政等职。现居台北市。

马步荣生于1912年,字子仁,马麟长子。民国18年(1929年)后任西宁宁海军银褐马队营长。民国22年(1933年),到宁夏与马步芳堵击孙殿英。马麟任青海省主席后,任骑五军副军长,未就职。民国25年(1936年)还乡。民国34年(1945年)与其弟马步援分家,住居集。1949年8月临夏解放。马步荣认清形势,归向人民政府。1953年抗美援朝运动中,踊跃捐献银元1万元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在皖北救灾中,捐献银元500元。后迁居临夏市,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员会委员。

马步援生于1916年,马麟次子,1937年在永登任国民党骑一师师长之职,旋在骑五师步兵旅旅长马呈祥处任副官长,因与马呈祥不和,离职回家。1938年夏赴重庆国民党军事高教班受训。1945年马麟去世前回家。1949年8月临夏解放前夕逃往国外,下落不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cj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