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实习报告

更新时间:2024-03-21 02:18: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基础工程实习报告

篇一:基础工程实习报告 xxxxxxxxxxxxxxx学院 xxxxxxxxxxxxxxxx实习 班级: 学号: 姓名: 企业老师: 指导教师:总结报告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目录 1.实习概况

-------------------------------------------------------------------2 2.实习主要内容

-------------------------------------------------------------3

第 1 页 共 20 页

沉降、位移监测

---------------------------------------------------------3

基坑外侧的土体侧向位移(土体测斜)---------------------------5 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监测

------------------------------------------7 3.实习小结及体会

----------------------------------------------------------7 4.参考文献

-------------------------------------------------------------------7 一、实习概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从最初的5~7m发展到目前最深已达20m多。由于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对于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往往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首

第 2 页 共 20 页

先,靠现场监测据来了解基坑的设计强度,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第二,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下土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第三,可及时发现和预报险情的发生及险情的发展程度,为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充当耳目。 本人现在在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分公司实习。主要从事基坑监测工作以及一些简单的施工管理。

实习时间:20XX年9月3日—20XX年12月30日 实习地点:福州闽江北岸中央商务中心b4地块 实习目的:学习更多学校以及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丰富自我,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并为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二、实习主要内容

工程概况:海西金融大厦位于闽江北岸中央商务中心b4地块,占地面积23.44亩,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该项目总投资14.73亿元,建设一栋48层高的商务办公楼;项目建成后将为海西投资兴业的企业提供一座现代、智能、环保的高科技办公楼宇。计划20XX年12月竣工。 实习简介:本人主要从事基坑监测方面工作。正常情况下隔天测一次,第2天总结数据后出报告,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土体塌方,赶工开挖,地下水位或沉降变化过大等)每天1次或者有时必须一天2次。

第 3 页 共 20 页

实习过程及项目:基坑监测

深基坑施工,必须要有一定的围护结构用以挡土、挡水。浅基坑的围护结构以前常用的是钢板桩或混凝土板桩;深基坑则大多采用现场浇灌的地下连续墙结构或排桩式灌注桩结构,并配以混凝土搅拌桩或树根桩止水。开挖时,坑内必须抽去地下水,7~15m深的基坑,中间必须配二到三道水平支撑,水平支撑采用钢管式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围护结构必须安全可靠,并能确保施工环境稳定。从经济角度来讲,好的围护设计应把安全指标取在临界点附近,再靠现场监测提供的动态信息反馈来调整施工方案。以下内容是基坑监测应该做到的项目:

(1)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道路和建筑物的沉降、位移。

(2)围护桩地下桩体的侧向位移(桩体测斜)、围护桩顶的沉降和水平位移。

(3)围护桩、水平支撑的应力变化。 (4)基坑外侧的土体侧向位移(土体测斜)。 (5)坑外地下土层的分层沉降。 (6)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监测。 (7)地下土体中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 (8)基坑内坑底回弹监测。 (一)沉降、位移监测。

第 4 页 共 20 页

1.人员:3人。

一人操作仪器(该人员应有丰富的经验,为小组的领军),一人计数,一人扶标尺。

2.仪器:DsZ2苏光自动安平水准仪(陪测微器),脚架,标尺,尺垫,记录本。沉降观测结束后要及时对所测数据进行计算整理,根据沉降量绘出沉降曲线图,这

样根据曲线图就可以大致预测出建筑物的沉降趋势。 3.观测点的布置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或利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基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执行。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方便观测的地方,相邻点之间的间距应为15—30m左右,分别分布在建筑物的四周。 4.监测程序 1.接受委托;

2.现场踏勘,收集资料;

3.制定监测方案,并报设计、监理和业主认可; 4.展开前期准备工作,设置观测点、校验设备、仪器; 5.观测点和设备、仪器、元件验收; 6.现场监测;

第 5 页 共 20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cw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