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04 20: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章 工程材料

一、判断题

1. 冲击韧性就是试样断口处单位面积所消耗的功。(√) 2. 一般来说,金属材料的强度越高,则其冲击韧性越低。(√) 3. 一般来说,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4. HBW是洛氏硬度的硬度代号。(×)

5. 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铸造性能。(×) 6. 硬度试验中,布氏硬度测量压痕的深度。(×)

7. 硬度试验中,洛氏硬度测量试样表面压痕直径大小。(×) 8. 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9. 布氏硬度用于测量淬火后零件的硬度。(×) 10. 洛氏硬度用于测量退火后零件的硬度。(×) 11. 晶体缺陷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引起晶格畸变。(√) 12. 理想晶体的内部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有各种晶体缺陷。(×) 13. 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14. 纯金属结晶时形核率随过冷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加。(×) 15. 金属型浇注比砂型浇注得到的铸件晶粒粗大。(×) 16. 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晶粒粗大。(×) 17. 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晶粒粗大。(×) 18. α-Fe属于面心立方晶格晶格类型。(×) 19. 金属Cu、Al都是面心立方晶格。(√) 20. 金属实际结晶温度小于理论结晶温度。(√)

21. 在铁碳合金平衡结晶过程中,只有成分为0.77%C的合金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22. 一般来说,金属中的固溶体塑性较好,而金属间化合物的硬度较高。(√) 23. 铁素体和奥氏体都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

24. 奥氏体是硬度较低、塑性较高的组织,适用于压力加工成形。(√) 25. 渗碳体是硬而脆的相。(√)

26. 铁和碳以化合物形式组成的组织称为莱氏体。(×)

27. 铁素体是固溶体,有固溶强化现象,所以性能为硬而脆。(×)

1

28. 钢铆钉一般用高碳钢制作。(×)

29. 金属在固态下由于温度的改变而发生晶格类型转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30. 纯铁在770℃时发生同素异构转变。(×)

31. 表面淬火既能改变钢的表面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心部的组织与性能。(×) 32. 共析钢加热奥氏体后,冷却时所形成的组织主要取决于钢的加热温度。(×) 33. 低碳钢或高碳钢件为便于进行机械加工,可预先进行球化退火。(×) 34. 在退火状态,45钢比20钢的强度和硬度都高。(√)

35. 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快,得到的组织细、强度、硬度高。(√) 36. 球化退火主要用于过共析成分的碳钢和合金钢。(√)

37. 淬火钢重新加热到Ac1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温、空冷称为回火。(×) 38. 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都能改变钢的表面成分和组织。(×) 39. 渗碳钢渗碳后不需要进行淬火处理。(×) 40. 淬火+低温回火称调质。(×) 41. Q275与Q295均是碳素结构钢。(×) 42. ?c<0.45%为中碳钢。(×) 43. 45Mn钢是合金结构钢。(×)

44. 钢中合金元素越多,则淬火后硬度越高。(×) 45. 08F是优质碳素结构钢。(√)

46. 所有合金元素都能提高钢的淬透性。(×) 47. 制造手用锯条应选用T12钢淬火+低温回火。(√) 48. T8与20MnVB相比,淬硬性和淬透性都较低。(×) 49. Cr12钢是一种不锈钢。(×)

50. 在不锈钢中,随着钢的碳的的质量分数增加,耐腐蚀性能增加。(×) 51. 可锻铸铁在高温时可以进行锻造加工。(×) 52. 普通灰铸铁通过球化退火可变成球墨铸铁。(×) 53.铸铁的减震性比钢好。(√)

54.灰铸铁中的碳,主要以渗碳体形式存在。(×) 55.蠕墨铸铁牌号以RuT表示。(√)

56.当铝合金加热到α相区,保温后在水中快速冷却,其强度和硬度并没有明显升高,而塑性却得到改善,这种热处理称为固溶热处理。(√)

2

57.固溶处理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称为时效强化或沉淀硬化。(√)

58.铝合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人工时效时,其效果也不同。(√) 59.普通黄铜是由铜与锌组成的二元合金。(√) 60.普通黄铜有单相黄铜和双相黄铜之分。(√)

二、 单项选择题

1. 布氏硬度值用_ A 表示。

A. HBW B. HBS C. HRA D. HRC

2. 最合适用HRC来表示其硬度值的材料是_C 。

A.铝合金 B.铜合金 C.淬火钢 D.调质钢

3. 在图纸上出现以下几种硬度技术条件的标注,其中_ B 是正确的。

A. 500HBS B.230HBW C.12~15HRC D.799HV 4.耐蚀性是金属材料的 C 。

A.力学性能 B.物理性能 C.化学性能 5.布氏硬度测量压痕的 A 。

A.直径 B.深度 C.对角线长度 6. 强度、塑性测量 A 在特制的标准试样上进行。

A.需要 B.不需要 7.强度是金属材料的 A 。

A.力学性能 B.物理性能 C.化学性能

8.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于下,产生 B 而不破坏的能力。

A.弹性变形 B.塑性变形 9.HV是 D 的硬度代号。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肖氏硬度 D.维氏硬度 10.洛氏硬度值用_D 表示。 A. HBW B. HBS C. HV D. HRC

11.晶体中的位错属于_C 。

A. 体缺陷 B.面缺陷 C.线缺陷 D.点缺陷

3

12.金属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类型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类型的过程,称为_C 转变。

A.物理 B.化学 C.同素异构

13.α-Fe和γ-Fe分别属于_B 晶格类型。

A.面心立方晶格和体心立方晶格 B.体心立方晶格和面心立方晶格 C.均为面心立方晶格 D.体心立方晶格

14.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 A 。

A.越低 B.越高 C.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D.不受影响

15.为细化晶粒,可采用 C 。

A.快速浇注 B.低温浇注 C.加变质剂 D.以砂型代金属型

16.金属实际结晶温度 C 理论结晶温度。

A.高于 B.等于 C. 小于

17.金属Cu的晶体结构是 B 。

A.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B. 面心立方晶体结构 C.密排立方晶体结构

18.在体心立方晶体结构中,晶胞中的原子数为 A 个。 A.2 B. 4 C.6 19.铁素体的晶体结构为 A 。

A.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B. 面心立方晶体结构 C.密排立方晶体结构

20.奥氏体的晶体结构为 B 。

A.体心立方晶体结构 B. 面心立方晶体结构 C.密排立方晶体结构 21.金属间化合物的特点是_D 。

A. 溶点高,硬度低 B.熔点低,硬度高 B. 熔点低,硬度低 D.熔点高,硬度高

22.在铁碳合金相图中,发生共析转变后组织为 A 。 A.珠光体 B. 奥氏体 C.莱氏体 D. 铁素体 23.奥氏体是碳在_A 固溶体。

A.Y-Fe中的间隙 B. α-Fe中的间隙 C.α-Fe中的有限 D.Y-Fe中的无限

24.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_C 。

A.强度高,塑性好,硬度低 B.强度低,塑性差,硬度低 C.强度低,塑性好,硬度低 D.强度高,塑性好,硬度高

4

25.渗碳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_ B 。

A.硬而韧 B.硬而脆 C.软而韧 D.软而脆

26.具有共晶反应的二元合金,其中共晶成分的_ A 性能好。 A.铸造 B.锻造 C.焊接 D.热处理 27.钢铆钉一般用 C 制作。

A.高碳钢 B.中碳钢 C.低碳钢 D.铸钢 28.碳钢中的Fe3C是 A 。

A.金属化合物 B.间隙固溶体 C.置换固溶体 D. 纯金属 29.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称为 A 。 A.珠光体 B. 奥氏体 C.莱氏体 D. 铁素体 30.在简化铁碳平衡图中,ECF线是 A 线。

A.共晶线 B. 共析线 C.溶解度曲线 D.液相线 31.为使低碳钢便于机械加工,常预先进行_ B 。 A.淬火 B.正火 C.球化退火 D.回火

32.为使高碳钢便于机械加工,常预先进行_C 。

A.淬火 B.表面处理 C.球化退火 D.回火

33.完全退火适用于_ A 。

A.亚共析钢 B.共析钢 C.过共析钢 34.为使65钢具有高的弹性,应进行_B 。

A.淬火+低温回火 B. 淬火+中温回火 C. 淬火+高温回火 D.直接油冷 35.为使T8钢得到回火马氏体,应进行_ A 。

A.淬火+低温回火 B. 淬火+中温回火 C. 淬火+高温回火 D.直接油冷

36.用低碳钢制造在工作中受较大冲击载荷和表面磨损较大零件,应采用_B 表面热

处理。

A.表面淬火 B.渗碳 C.氮化 D.氮化离子

37.为提高切削加工性能,45钢应采用 A 热处理工艺。 A.完全退火 B.球化退火 C.回火 D.淬火+低温回火 38.为提高切削加工性能,T10钢应采用 B 热处理工艺。 A.完全退火 B.球化退火 C.回火 D.淬火+低温回火

5

39.为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GCr15钢应采用 D 热处理工艺。

A.完全退火 B.球化退火 C.正火 D.淬火+低温回火

40.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经过表面渗碳后,再进行 A 。 A.淬火+低温回火 B.回火 C.淬火+中温回火 D. 调质 41.制造手用锯条应选用_ A 。

A.T12钢淬火+低温回火 B.Cr12MoV钢淬火+低温回火 C.65钢淬火+低温回火

42.汽车、拖拉机齿轮要求表面高耐磨性,心部有良好的强韧性,应选用_A 。

A. 20CrMnTi钢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B.40Cr钢淬火+高温回火 C.55钢渗碳+淬火 43.60Si2Mn板簧的热处理工艺是_B 。

A.淬火+低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高温回火 D.再结晶退火 44.一般机床主轴宜采用以下那种材料 D 。

A.W18Cr4V B.HT300 C.YG3 D. 40

45.在下列刀具材料中,硬质合金材料牌号是 C 。 A.W18Cr4V B.T8 C.YG3

46.在下列刀具材料中,滚齿刀材料牌号是 A 。 A.W18Cr4V B.T8 C.YG3 47.滚动轴承钢的牌号为 C ;

A.T12 B. T8A C.GCr15 D.20CrMnTi

48.现需制造一汽车传动齿轮,要求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心部具有良好韧性,应采用以下哪种材料及工艺: C 。

A.T10钢经淬火+低温回火; B.45钢经调质处理; C.20钢经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49.要制造直接25mm的螺栓,要求整个截面上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应选用_B 。 A.45钢正火处理 B.40钢调质处理 C.60Si2Mn钢淬火和中温回火 50.汽轮机叶片的材料应选用_ A 。 A.1Cr13 B.40Cr C.65Mn D.W18Cr4V

51.固溶处理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而 B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52.普通黄铜由 A 组成的二元合金。

A.铜与锌 B.铁与碳 C.铜与镍 D. 铜与锡

6

53.固溶处理后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随时间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称为 A 。 A.时效强化 B.固溶强化 C.淬火强化 D.水韧处理

54.机床导轨用灰铸铁制造,为了提高其耐磨性可采用_ 。 A.渗氮处理 B.整体淬火 C.渗碳处理 D.表面淬火 55..机架应选用_ B 。

A.白口铸铁 B.灰口铸铁 C.麻口铸铁 D.可锻铸铁 56.蠕墨铸铁牌号以_D 表示。

A.HT B.QT C.KT D.RuT 57.普通车床床身一般采用_ B 作为毛坯件。

A.锻件 B.铸件 C.焊接件 D.型材 58.灰口铸铁中,石墨的形态是_A 。

A.片状 B.球状 C.团絮状

59.可锻铸铁中,石墨的形态是_C 。

A.片状 B.球状 C.团絮状

60.为了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生产上常采用 C 处理。

A.表面淬火 B.高温回火 C.孕育 D.固溶

7

第2 章 铸造

一、判断题

1.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越大,液相线和固相线距离越宽,流动性也越差。(√) 2. 不同合金的流动性差别较大,铸钢的流动性最好,铸铁的流动性最差。(×) 3. 减小和消除铸造内应力的主要方法是对铸件进行时效处理。(√)

4.常用金属材料在铸造时,灰口铸铁收缩率最大,有色金属次之,铸钢最小。(×) 5.共晶成分的合金流动性比非共晶合金好。(√) 6.铸造圆角的主要作用是美观。(×) 7. 金属型铸型能一型多次使用适用于有色金属的大批量生产。(√)

8.为了保证良好的铸造性能,铸造合金,如铸造铝合金和铸铁等,往往选用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

9.在过热度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流动性最好,收缩也小。(√) 10.铸型材料的导热性越大,则合金的流动性越差。(√)

二、单项选择题

1. 不同合金的流动性差别较大,___C___的流动性最差。

A.铸铁; B.硅黄铜; C.铸钢。

2. 常用金属材料在铸造时,___C____ 收缩最小。 A.有色金属; B.铸钢; C.灰口铸铁。

3. 分模造型时,如果上、下砂箱未对准,或者上、下半模有错移,会造成__A____铸造缺陷。 A.错型; B.偏型; C.变形; D.冷隔。 4.合金的流动性差,可能使铸件产生的缺陷是 C 。 A.粘砂

B.偏析

C.冷隔

D.裂纹

5. 手工砂型铸造时,___A___用于造型,以形成铸型型腔。

A.木模; B.零件; C. 芯盒; D.型芯。 6. ___C___是生产管、套类铸件的主要方法。

A.熔模铸造; B.压力铸造; C.离心铸造; D.砂型铸造。 7. 在铸造生产的各种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D 。

A.金属型铸造 B.熔模铸造 C.压力铸造 D.砂型铸造

8

8.砂型铸造时,造型方法可分为: C

A. 整模造型和分模造型 B. 挖砂造型和刮板造型 C. 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 9.砂型铸造时,铸件的尺寸___C ___。

A.等于模样的尺寸; B.大于模样的尺寸; C.小于模样的尺寸。 10.铸铁的铸造工艺性比铸钢的要好,其主要原因是: B 。 A.铸铁的浇注温度高,凝固温度范围小,收缩率大 B.铸铁的浇注温度低,凝固温度范围小,收缩率小 C.铸铁的浇注温度低,凝固温度范围大,收缩率小 D.铸铁的浇注温度高,凝固温度范围大,收缩率大

9

第3章 锻造

一、判断题

1. 碳钢中碳的质量分数愈低,可锻性就愈差。(×) 2. 冲孔和落料都是属于变形基本工序。(×)

3. 自由锻的精整(修整)工序是使金属产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以达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艺过程,如镦粗、延伸(拨长)、切割和冲孔等。(×) 4. 金属在其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变形称为热变形。(×) 5.再结晶能够消除冷变形时产生的加工硬化现象。(√) 6. 金属铸件可以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 7.冲压件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塑性。(√)

8.锻造时始锻温度太高会出现过热、过烧现象,故应使始锻温度越低越好。(×) 9.细晶粒组织的可锻性优于粗晶粒组织。(√)

10. 金属在室温或室温以下的塑性变形称为冷塑性变形。(√)

二、单项选择题

1. 钢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会越弯越硬,直接断裂,而铅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则始终处于软态,起原因是_ A 。

A. Pb不发生冷变形强化,不发生再结晶,Fe发生冷变形强化,不发生再结晶 B. Fe不发生冷变形强化,不发生再结晶,Pb发生冷变形强化,不发生再结晶 C. Pb发生冷变形强化,发生再结晶,Fe发生冷变形强化,不发生再结晶 D.Fe发生冷变形强化,发生再结晶,Pb发生冷变形强化,不发生再结晶 2. 冷变形金属进行低温退火的目的是_B 。 A.软化金属 B.消除内应力 C.使金属发生再结晶 D.细化晶粒 3. 冷变形强化使金属_C 。

A.强度增大,塑性增大 B.强度减小,塑性减小 C.强度增大,塑性减小 D.强度减小,塑性增大 4. 金属在其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变形称为_ B____。

A.热变形; B.冷变形; C.冲压; D.锻造。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lj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