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内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18:02:1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XXX基坑支护内支撑梁拆除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XX。基坑围护长度约200米(以基坑内边线计),围护面积约2570平方米。本工程设计室内标高±0.000=3.72m,拟建场地整平标高为-1.22m(黄海高程2.5m)。基坑大部分底板开挖至-7.05m高程,深度为5.83m,由于基坑周边密布承台,大部分开挖计算深度深度取6.33m。

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直径800、1000的钻孔灌注桩作围护桩,采用850@1200的水泥搅拌桩作止水桩及被动土区的加固桩。围护桩顶做钢筋混凝土冠梁及内支撑,外支撑:100根直径800和80根直径1000竖向灌注桩组成。顶面标高为-1.22米。内支撑:9根立柱桩和腰梁与围护桩主筋进行连接,支撑面标高为-1.22米。 二、 支撑梁结构特征

1、支撑截面尺寸 宽х高(mm) 冠 梁 1000х800

2、冠梁、支撑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三、支撑梁拆除的技术条件

1

冠 梁 1100х800 支撑梁 800х800 腰 梁 800х800

根据“先撑后拆”的设计要求,要拆除内支撑梁前,必须满足下述技术要求,方可开始拆除工作。

1、 基础浇捣完成,并经养护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

2、 筏板基础外侧砖胎模砌好后,在砖胎模与围护桩间的空隙,用500厚C30素混凝土充填,形成连续的传力带。

3、按换撑梁平图布置图(基护—8)完成板式换撑梁浇捣工作,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的80%;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

2)按设计及施工规范,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对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作业和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

4)拆除混凝土支撑前,应将支撑梁附着物体清理干净,对支撑梁上残留的混凝土垫层、模板、油毡亦认真清理,防止落物造成二次伤害。

2、施工机械准备

1)配备三台空压机、一台镐头机用于凿碎混凝土支撑梁。 2)配备一台装载机专门装运破碎混凝土块。 3、劳动力准备

2

配备10名工人进行支撑拆除工作。 4、施工现场要求

1)做好塔吊的维修工作,保证能连续吊运拆除的混凝土碎块。 2)由电工在支撑梁拆除区域,设置专用配电箱,并对电箱设置防雨防潮设施。

3)基坑降水管线、电缆线均应布排整齐、固定牢固,并由专人检查,拥有良好的作业状况。 五、施工工艺

本工程支撑梁拆除顺序先腰梁后主梁进行。

施工工艺:支撑设临时观测点→人员机械就位→先凿开斜向主撑梁两端与冠梁(腰梁)交接处→观察基坑变形情况、拆混凝土支撑作业→清运破碎混凝土块。

1、内支撑的拆除与地下室筏板基础的施工交叉进行,在支撑的拆除区内必须严格按支撑设计时已考虑的各种工况逐步进行,必须严格执行“先撑后拆”的原则。

2、支撑拆除时,应先将支撑梁与腰梁分离,观察位移情况。开始不易开口太大,控制在5cm以内作业,然后按先拆联系梁,后拆主撑梁的方法,分段凿除,利用塔吊吊运等方法拆除水平内支撑。

3、板式钢筋混凝土传力梁与地下一层楼板强度达到设计的80%后,方可进行拆除工作。

4、板式传力梁主筋应和围护桩主筋焊接,另一端按受拉要求锚入地下室外墙板不小于30d。

3

5、支撑拆除时的注意点

1)拆撑期间,项目部应提请基坑监测单位加强对围护体和周围建筑物的监测。

2)支撑拆除采用机械结合人工破障,钢筋、混凝土等碎块由塔吊吊至地面装车外运。

3)沿纵向主撑梁、联系梁每段对称拆除,对梁长中部及立柱两端1米处必要时可设型钢临时支顶,防止支撑梁下落造成基础柱插筋变形。

4)对支撑的格构立柱节点,不得全部凿完,外围保留30cm。支撑梁内钢筋采用氧气焰进行切割,严禁用炮头机强行打断,防止节点破坏。

5)为保护已浇基础面和—1层板面混凝土质量,在拆除支撑梁时,可由专人采用旧模板在梁的投影下衬垫,防止砸坏面层。

6)对于已拆墙体及后浇带暴露钢筋部位,亦应以较坚韧的遮盖物进行保护。 六、施工工期 计划用时7天。 七、机械设备及劳动力 1、施工机械及工具

空压机3台 镐头机1台 氧焊切割器2把 装载机1台 钢丝网兜1付 手工凿2把 大榔头6个 小榔头8个 2、劳动力投入

4

拆除操作有员:10人 管理人员:3人 八、安全施工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操作规程和本专项施工方案。

2、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上岗,爬高必须系安全带。拆除作业时严禁人员位于支撑梁下。

3、接受建设、监理及治安部门对现场质量、治安、环保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4、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主电线路必须由专职电工负责。移运性用电设备必须用电缆供电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其他任何人不得随意推拉闸刀。

5、现场照明灯具的架设高度要符合有关安全规程的要求,不低于2.5米。

6、在拆除区域设置临时警戒线,并由专人负责看护,闲人不得进入。

7、经常与监测单位联系,了解拆除内撑作业期间围护桩后土体水平位移及竖向立柱的竖向位移,基坑周边道路的沉降位移状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安全措施。 九、文明施工措施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胸卡和安全帽,严禁酒后进入现场。 2、所有机械必须根据性能,分期分阶段定期检修、保养,并记录备案。机械运行设路基箱,保护好混凝土面层,运行过程防止压坏柱、

5

墙、板插筋。

3、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定机、定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严格实行操作证制度,交接班制和奖罚制度。

4、拆除的混凝土碎块及钢筋及时清运,确保拆撑现场工完场清,便于后续工序的开展。 十、应急措施

1、由于基坑施工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险情,为能及时排除险情确保安全,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监控小组,支撑拆除过程中进行24h监控。监控内容包括:围护桩的水平位移,周边土体、道路变化,立柱桩沉降观测。现场若发现突变沉降应停止作业,有组织撤离人员及机械,防止事故的发生。拆离疏散应从安全梯走至地面,严禁往基坑支撑梁下逃生。

2)当围护桩位移超过预警值时,使用现场准备的砂袋压载,防止支护结构位移的发展。

3)当支护结构的位移增大时,必要时可使用挖土机迅速回填反压,以阻止位移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位移较大处设置超前支护,待稳定后方可继续进行拆除施工。

2、为了确保安全施工,针对假设出现的几种险情,制订如下应急措施:

1)、围护桩滑移的应急措施

根据监测信息,若发现围护桩位移超过警值勤,应立即采取下

6

列措施:

⑴停止拆撑作业

⑵位移较大并有发展趋势时,可在坑内增设内撑。内撑为水平撑或斜撑,可用型钢或坚固的木料支撑。

⑶桩间土防护采用钢丝网混凝土土护面。 ⑷在坑内紧急垒堆砂袋或回填压载。 2)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应急措施

造成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直接原因就是围护结构位移或坑底土体隆起,因此其预防措施是: ⑴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⑵对围护桩位移或土体隆起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方案。 3)地表裂缝的应急措施

⑴及时查明地表裂缝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裂缝的发展。 ⑵及时用浓水泥浆灌缝。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lj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