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架模板施工方案百度

更新时间:2024-05-03 10: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模板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市xx镇, xxxxx公司厂区内,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846.72M2,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层层高为5.9米,二层层高为4米,最大柱截面700mm×500mm、最大梁截面800mm×350mm。本工程建筑等级为三级,主体结构合理使用权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火灾危险性定为丁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二.施工准备:

模板施工过程中,需要木工、架工和钢筋工协调作业,架子工必须按技术交底和脚手架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方法搭设脚手架,使之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保证作业安全,木工要保证模板的刚度使之无侧移、无变形,且应与钢筋工协商作业。对于支模所需的脚手杆,扣件和各种模板及预埋件一定要齐全后方可施工。

满堂脚手架搭设前,应在RC楼面上再垫木板。本工程二层楼面模板施工,应该在一层地面C15垫层浇筑完后进行。

三、施工方法:

1.施工顺序:

放线→搭设支模架→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安装板底模→安装梁柱节点模

(1)放线:

模板安装前,根据测量标记在柱上弹出的标高、中心线和模板安装控制内边线,并按满堂架设计要求定出安模架立杆位置线。

(2)搭设支模架:

当支模架支承在楼板面上时,应在立杆下部设置木垫块(150×200)。

(3)安装梁底模:

梁跨≥4m时,按梁跨全长度2‰起拱。

梁底模下设50×100方木@250,就位于支撑上后,用广线拉通线校正底模中心线和边线以及标高,校正无误后将底模固定支模架上。

(4)安装梁侧模:

当梁底模安装校正后,再拼装梁侧模两面,安装时应注意侧模模型的上口高度控制,同时须加设木龙骨间距为:@400,并将侧模与底板连接,板模盖侧模,用铁钉固定,模板装完后,应检查梁模中心线及标高、断面尺寸,用木方加固。

(5)安装板底模:

支架必须稳固、不下沉。按设计要求间距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支模架搭设时应拉通线控制高度及垂直度,并抄平检查。

楼板模板铺设下设木龙骨间距@300,板模应从四周向中间铺设,楼板模板应与支承的木龙骨、梁侧模连接,用铁钉钉牢。板模盖梁侧模,模板板缝采用胶带粘贴,然后经检查合格后涂刷脱模剂。

1

楼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洞,先弹出位置线在模板上保证位置准确后预埋,用铁钉或其它方法固定。

楼板底模安装好后,应复核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拼缝、预埋件和预留洞的准确性,进一步核实梁、柱位置。

(6)安装梁柱节点模:

梁模板与柱模及板模接头处的空隙均用木胶板或松木板拼缝严密,并采取加固牢固;检查其平整度是否与大面相同及垂直。复核检查梁侧模是否加固牢固,有无漏设支撑。 四、模板支设的质量要求:

1.施工时模板就位要准确,穿墙对拉螺栓要全穿齐、拧紧,保证墙、柱断面尺寸正确。

2.模板应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

3.墙、柱下脚口接缝必须严密,砼振捣密实,防止漏浆、“烂根”及出麻面。

4.支撑系统要合理,防止梁侧、柱、墙面砼鼓出及“爆模”。 5.柱、墙、梁板模安装完后,必须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进行工序交接制度,然后进行检验批报验工作。

6.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2

项 目 轴线位置 板表面标高 柱、梁 全高≤5m 层高垂直度 全高>5m 相邻板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2m长度以上) 五、板模支设的质量控制措施

允许偏差 5 ±5 +4,-5 6 8 2 5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 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 钢尺检验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1.所有的结构支架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

2.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

3.为防止砼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影响脱模,在浇筑砼之前,应清理模板的表面(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

4.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模板自身就位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

5.浇筑砼时振捣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面板,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3

6.楼板最早加荷时间应经核算确定,但不得早于楼(屋面)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72h。当掺缓凝剂或气温低于15℃时,应适当延长时间。

7、门式脚手架安装应沿深度方向整齐摆设。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剪刀斜拉杆安装到位。连接棒不能用其它管件代替。

8、门架摆设垂直,不歪斜。上下层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垂直度<1/100,绝不能>5cm。

9、地面必须夯实或用C10砼浇筑,并用木块或方木垫好,防止下沉或弯形。

10、门式脚手架下道接杆其距楼面30cm设置扫地杆,然后沿竖向每隔1.5米设置一道水平拉杆,用Φ48钢管锁牢。

11、沿深度方向连续剪刀撑,与地面形成45~60度夹角,由楼面一直驳到顶部,与立杆用万向扣锁牢。

12、80×80方木搁栅摆设整齐,均匀,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13、可调上下托螺丝拧紧,以防浇筑混凝土变形。 14.为确保质量,应相应制定奖惩措施。 六、模板拆除

模型拆除应在结构同条件养护的砼试块达到规范所规定的拆模强度,方准拆模,见附表

1、柱模拆除不能损坏砼表面及楞角,必须由管理技术人员掌握拆模时间。梁、板模,由技术组根据试块试压强度报告,书面报监理

4

同意后,通知班组拆模时间。但在施工工程中应注意后浇带处支架及模板拆除应满足GB50204-2002规范要求。

2、上层楼(屋面)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其下层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再下一层的模板支柱可拆除一部分,但对于跨度为4m及4m以上的梁,所保留的支柱其间距不得大于3m。

表1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准值的百分率(%) ≤2 板 >2,≤8 >8 ≤8 梁、拱、壳 >8 悬臂结构 — ≥100 ≥100 ≥50 ≥75 ≥100 ≥75 3. 模板拆除顺序,先柱模→梁板模。 七、成品保护

1.坚持模板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

2.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模板及砼表面。 3.搭设、拆除模板时,外架严禁乱动乱拆。 4.安装楼层模板,对板面钢筋进行保护不准乱踩蹋。 八、安全技术要求

5

1.木工机具必须定专人操作使用。圆盘锯严禁在支模的板上使用。

2.使用冲击电钻钻眼必须两人配合,严禁乱接、乱拉电线。 3.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穿“三鞋”施工支拆模型。

4.在电梯井内及临边支拆模板前,设置1.2米高栏杆或搭设安全网后方准施工。

5.楼层满堂脚手架,支模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交底搭设,满足施工的要求。作业时禁止工人在梁底板和支模架上行走,应铺设操作板设栏杆后再作业,确保安全。

6.搭设满堂脚手架,应每隔4米设置剪刀撑,浇筑砼时架体的稳定性。

7.拆模区域要设置警戒线,派专人看管,严禁非操作员进入。拆梁板模时,操作人的站位要正确,以防拆下的模板掉下伤人。

8.拆下模板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不超过1.5米,以防倒下伤人。 9.浇筑砼工程中要有专人看模,发现异常及时加固后方准继续浇筑砼。

10.浇筑梁板砼时,软管由两人抬着不停移动,严禁板面砼堆积厚度不超过50cm,避免压塌支撑体系。

11.模板严禁堆放在外架上,以防压塌外架或从架上掉物伤人。 12.模型支撑架、柱、梁加固等,严禁与外架连接。

13、作业孔及临边设置防护措施,脚手架应高于作业面1.2米。

6

九、文明施工要求

1.保持现场的场容场貌,材料分批分类分场堆码整齐,施工现场每层楼模板安装完毕浇筑砼前,楼层内的垃圾应清理干净。

2.在楼层模板拆除完后,楼层内的废料,垃圾均应清理出楼层,运至垃圾堆放处堆码好。

3.严禁在楼层内拉大小便。不得任意损坏施工场地内的任何机具、设备和施工标语牌等。

4.楼层内模板下口漏浆及时用水冲洗并收集到一堆,以便今后楼层的清理工作。

5.严禁在生活区、施工现场乱扔垃圾杂物,生活垃圾及杂物按工地规定地点堆放。

6.员工宿舍卫生必须每日有专人清扫干净。并做好个人卫生。 十、梁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计算参数

结构楼板厚=150mm,梁宽b=300mm,梁高h=800mm,层高=5.90m; 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侧模厚度=18mm;

木材弹性模量E=9000.00N/mm2,抗弯强度fm=13.00N/mm2,抗剪强度fv=1.40N/mm2 ;

支撑采用钢门架宽度L=1200mm,门架纵向间距=900mm,梁边至板支撑的距离=0.50m;

门架顶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200mm。

7

(二)、梁底模验算 1、

梁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

荷载类型 标准值 单位 梁宽 梁高 系数 设计值

①底模自重 0.3 kN/m2 × (0.35 + 1.70) × 1.2 = 0.74 kN/m

②砼自重 24.0 kN/m3 × 0.30 × 0.8 × 1.2 = 6.912 kN/m

③钢筋荷载 1.5 kN/m2 × 0.35 × 1.00 × 1.2 = 0.63 kN/m

④振捣砼荷载 2.0 kN/m2 × 0.35 × 1.4 = 0.98 kN/m 梁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 q1 = 9.262 kN/m

梁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 q2 = 8.282 kN/m

8

2.梁底模板验算

底模厚度h=18mm,板模宽度b=300mm; 第一层龙骨间距L=150mm,计算跨数=五跨;

木模板抵抗矩W=bh2 /6 =300.00×18.002/6=16200mm3 木模板惯性矩I=bh3/12=300×183/12=145800mm4 (1) 抗弯强度验算

计算简图

弯矩系数KM=-0.105 M=KM·q1L2

=-0.105×12.43×0.152×106=-29361N.mm=-0.03kN.m

σ=M/W=29361/18900=1.55N/mm2

9

梁底模抗弯强度σ=M/W=1.55N/mm2小于13.00N/mm2,满足要求。

(2) 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V=0.606

V=KVq1L=0.606×12.43×0.15×1000=1130N=1.13kN τ=3V/(2bh)=3×1130/(2×350×18)=0.27N/mm2

梁底模抗剪强度τ=3V/(2bh)=0.27N/mm2小于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括振捣砼荷载,则计算荷载q2=11.45kN/m。 挠度系数Kυ=0.644 υ=Kυq2

L4/(100EI)=0.644×11.45×1504/(100×9000.00×170100)=0.02mm

[υ]=150/400=0.38mm

梁底模挠度V=0.02mm小于0.38mm,满足要求。 3.第一层龙骨验算

第一层龙骨采用木枋 b=80mm,h=80mm 木枋抵抗矩W=bh2/6=80×802/6=85333mm3 木枋惯性矩I=bh3/12=80×803/12=3413333mm4

(1) 抗弯强度验算

门架宽度L=1200mm,梁宽C=350mm,γ=350/1200=0.29 a 、梁传荷载计算

10

q=q1×第一层龙骨间距/梁宽=12.43×0.15/0.35=5.33kN/m Mq=qcL(2-γ)/8=5.33×0.35×1.20×(2-0.29)/8=0.48kN.m

计算简图

b 、板传荷载计算

P板重量=1.2×(板厚度×25+模板重)+1.4×活载=1.2×(0.15×25+0.30)+1.4×2.50=8.36kN/m2

板传递到第一层龙骨的荷载P=0.25×0.15×8.36=0.31kN a =0.5×(L-c)=0.5×(1.20-0.35)=0.43m Mp=P×a=0.31×0.43=0.13kN.m

Mmax=Mq+Mp=(0.48+0.13)×106=610939N.mm=0.61kN.m σ=M/W=610939/85333=7.16N/mm2

11

第一层龙骨抗弯强度σ=M/W=7.16N/mm2小于13.00N/mm2,满足要求。

(2) 抗剪强度验算

V=0.5×q×梁宽+

P=(0.5×5.33×0.35+0.31)×1000=1246N=1.25kN

τ=3V/(2bh)=3×1246/(2×80×80)=0.29N/mm2

第一层龙骨抗剪强度τ=3V/(2bh)=0.29N/mm2小于1.40N/mm2,满足要求。 (3) 挠度验算

q’=q2×第一层龙骨间距/梁宽 =11.45×0.15/0.35=4.9N/mm υq=q’cL3×(8-4γ2+γ

3

)/(384EI)=2967321600000×8/11796480000000=1.93mm υp=PaL2×(3-4×

(a/L)2)/(24EI)=191862000000×2/737280000000=0.65mm 最大挠度υ

max

=υq+υp=1.93+0.65=2.58mm

[υ]=1200/400=3.00mm

第一层龙骨挠度V=2.58mm小于3.00mm,满足要求。 4、第二层龙骨验算

门架纵向间距900mm,计算跨数二跨;

第二层龙骨采用单木枋: b=80mm, h=80mm。

W=1×80×802/6=85333mm3,I=1×80×803/12=3413333mm4 ;

12

计算简图

(1) 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系数KM=-0.375

P=V=1/2×q×梁宽+P=(0.5×5.33×0.35+0.31)×1000=1246N 最大弯矩为

Mmax=KMPL=-0.375×1246×900=-420390N.mm=-0.42kN.m σ=M/W=420390/85333=4.93N/mm2

第二层龙骨抗弯强度σ=M/W=4.93N/mm2小于13.00N/mm2,满足要求。 (2) 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V=1.875

V=KVP=1.875×1245.60/1000=2.34kN

τ=3V/(2bh)=3×2.34×1000 /(2×80×80)=0.55N/mm2

第二层龙骨抗剪强度τ=3V/(2bh)=0.55N/mm2小于1.40N/mm2,满足要求。 (3) 挠度验算

挠度系数Kυ=3.029 P’=V=1/2×q×梁宽+P板传

=0.5×4.91×0.35+0.31)×1000=1172N

13

υ= Kυ P’L3/(100EI)

=3.029×1172×9003/(100×9000.00×3413333)=0.84mm

[υ]=L/400=900/400=2.25mm

第二层龙骨挠度V=0.84mm小于2.25mm,满足要求。 5、门架承载力验算

传至每个门架立柱的力的系数=4.375

传至每个门架立柱的力NQK1 =4.375×1.25=5.45kN

每个门架立柱的活载(1.0kN/m2):NQK2 =1.4×0.6×0.90×1=0.76kN 每个门架立柱荷载NQK =NQK1+NQK2 =5.45+0.76=6.21kN 单MF1219榀门架与交叉支撑等配件沿高度重量=0.304÷1.9=0.160kN/m

每个门架立柱沿高度重量=0.080kN/m,钢管重量=0.0384kN/m 门架和水平拉杆重量NGK

=(5.00-1.00-1.9)×0.080+2×2.10×0.0384=0.33kN 门架总承载力=1.2×NGK+NQK =1.2×0.33+6.21=6.60kN 查(JGJ128-2000)规范每个门架立柱的承载力(kN)=40.16÷2=20.08kN

门架承载力6.60kN小于20.08kN,满足要求。 6、门架支承面受冲切承载力验算

门架立杆设配套底座 100×100mm,支承面为(按C25考虑)混凝土楼板。

支承楼板厚=150mm

14

M=340097N.mm=0.34kN.m

σ=M/W=340097/54000=6.30N/mm2

楼板底模抗弯强度σ=M/W=6.30N/mm2小于13.00N/mm2,满足

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V=0.607

V=KVq1L=0.607×8.38×0.40×1000=2034N=2.03kN τ=3V/(2bh)=3×2034/(2×600×18)=0.28N/mm2

楼板底模抗剪强度τ=3V/(2bh)=0.28N/mm2小于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振捣砼荷载,则计算荷载q2=4.88N/mm 挠度系数Kυ=0.632 υ=Kυ

q2L4/(100EI)=0.632×4.88×4004/(100×9000.00×486000)=0.18mm

[υ]=400/400=1.00mm

楼板底模挠度V=0.18mm小于1.00mm,满足要求。 3.第一层龙骨验算

第一层龙骨采用木枋b=80mm,h=80mm; 木枋抵抗矩W=bh2/6=80×802/6=85333mm3; 木枋惯性矩I=bh3/12=80×803/12=3413333mm4。 (1)抗弯强度验算

25

门架宽度1200mm,门架间横向间距=600mm; 第一层龙骨间距400mm,计算跨数二跨; 第一层龙骨受均布荷载

q=q1×第一层龙骨间距/计算宽度=8.38×0.40/1.0=3.35kN/m

计算简图

弯矩系数KM=-0.094 最大弯矩为

Mmax=KMqL2=-0.094×3.4×1.22=-452653N.mm=-0.45kN.m

σ=M/W =452653/85333=5.30N/mm2

第一层龙骨抗弯强度σ=M/W=5.30N/mm2小于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26

剪力系数Kv=0.531

V=KVqL=0.531×3×1.2×1000=2137N=2.14kN τ=3V/(2bh)=3×2137/(2×80×80)=0.50N/mm2

第一层龙骨抗剪强度τ=3V/(2bh)=0.50N/mm2小于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q2×第一层龙骨间距/计算宽度=4.88×0.40/1.0=2kN/m=2N/mm

挠度系数Kυ=0.183 最大挠度为υ

max

=KυqL4/(100EI)

=0.183×2×12004/(100×9000×3413333)=0

.24mm

[υ]=1200/400=3.00mm

第一层龙骨挠度V=0.24mm小于3.00mm,满足要求。 4、第二层龙骨验算

第二层龙骨采用单枋b=80mm,h=80mm; 抵抗矩W=1×80×802/6=85333mm3 惯性矩I=1×80×803/12=3413333mm4 门架纵向间距600.00mm,计算跨数三跨。 (1)抗弯强度验算

P=1.031×3.35×1200=4147N

27

计算简图

弯矩系数KM=-0.158 最大弯矩为

Mmax=KMPL=-0.158×4147×600=-393165N.mm=-0.39kN.m

σ=M/W=393165/85333=4.61N/mm2

第二层龙骨抗弯强度σ=M/W=4.61N/mm2小于13.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剪力系数KV=1.158

V=KVP=1.158×4147=4803N=4.80kN

τ=3V/(2bh)=3×4803/(1×2×80×80)=1.13N/mm2

28

第二层龙骨抗剪强度τ=3V/(2bh)=1.13N/mm2小于1.4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挠度系数Kυ=1.317

P=4.88×1.031×(0.6+0.30)×1000=4528N υ=KυPL3/(100EI)

=1.317×4528×6003/(100×9000.00×3413333)=0.42mm [υ]=600/400=1.50mm

第二层龙骨挠度V=0.42mm小于1.50mm,满足要求。 5、门架承载力验算

传至每个门架立柱的力的系数=1.658

传至每个门架立柱的力NQK1 =1.658×4147=6.88kN 每个门架立柱的活荷载

(1.0kN/m2):NQK2=(0.6+0.30)×0.60×1=0.54kN

每个门架立柱荷载NQK =NQK1+NQK2 =6.88+0.54=7.42kN 单MF1219榀门架与交叉支撑重量=0.1600kN 每个门架立杆沿高度重量

NGK=(5.00-0.15-1.90)×0.08+(1.2+0.60)×0.0384=0.31kN

门架总承载力=1.2×NGK+1.4×NGK=1.2×0.31+1.4×7.42=10.75kN

查(JGJ128-2000)规范每个门架立柱的承载力(N)40.16÷2=20.08kN

2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nj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