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阿莫西夫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10-23 15:5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6.阿莫西夫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 3、理解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相关链接】 1、题目解读

“恐龙无处不在”,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被压扁的沙子”,是前一篇内容的延续,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走近作者

阿西莫夫(1920-1992 ) ,出生在苏联彼得罗维奇小镇,3岁时随父母移居美国纽约。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8岁那年,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在1941年的《理智》第一次提出了著名“机器人兰原则”,1942年开始创作《基地三部曲》(1996年获雨果奖),1972年科幻小说《神仙们自由》获当年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300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 【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掌握字词,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鸟臀( ) 褶皱( ) 潮汐( ) 劫难( ) 追溯( ) 遗骸( ) 2、解释词语。

遗骸: 追溯: 劫难: 致密: 天衣无缝:

3、各用一句话概括两篇短文说明的内容。

4、我的疑问(请将你的疑问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合作探究解决):

【合作探究】 一、文本理解

(一)读《恐龙无处不在》,思考:

1、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2、作者由“恐龙无处不在”,产生了什么疑问?得出了什么结论?

3、本文的说明对象到底是什么?

4、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二)读《被压扁的沙子》,思考:

5、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6、作者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他为什么这么认为?

二、综合探究

[学习建议]:分小组探究,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最后由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表 述出来。

7、从说明的角度、行文思路、在探索奥秘过程中的思考问题方式等方面比较两篇短文异同。

说明的角度:

行文思路:

思考问题的方式:

8、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为什么?

【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地震预测的新方法

①地震是自然 中对人类 最大的 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仅地震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就超过45亿美元。因此,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震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便成为地震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②要准确预报地震,必须分析十几种甚至上百种异常情况。为此,必须观测与地震范围相关的地域。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析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发生前,在卫星的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升高。例如, 1984年 3月19日中亚帕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日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

2

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在移动。如 1989年 7月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伊东的位置在向南移动。到震前2-3天,位移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来的位置13.6厘米。此外, 1989年 10月 17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个月,美国科学家意外地在无线电波探测仪中,接收到了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④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1、根据第①段文字的意思,将“危害、灾难、灾害”三个词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地震是自然 中对人类 最大的 之一。

2、第②段文字中画线部分是一个长句,请改成意思与原句相同的两个短句。 (1)___________ _____ 提供了有利条件; (2)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了有利条件。

3、第③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_______ 4、文中“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有:

(1) (2) 5、本文主要说明了( )

A.地震造成的巨大危害 B.预测地震的方法

C.预报地震的方法 D.预测地震所采用的仪器设备 【当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

褶皱( ) 劫难( ) 遗骸( ) 蟾蜍( ) .....两栖( ) 深渊( ) 追溯( ) 衍射( )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骼。

( )

(2)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 ) (3)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 ) 4、对文中相关知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B.“泛大陆”是指板块将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 C.斯石英原子间结合极为致密,不会转化为普通的沙子。 D.在火山活动地区没发现过斯石英的事实,可以证明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

(2)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 (3)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

【收获平台】

3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wu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