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08 06:18:3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组加点字的读 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匮乏/喟叹 桂冠/冠冕堂皇 款识/栉风沐雨 B.囹圄/聆听 着落/不着边际 慰藉/杯盘狼藉 C.血缘/血晕 伺候/舐犊情深 蛮横/飞来横祸 D.差价/信差 勒紧/悬崖勒马 摈弃/摒除杂念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杜牧的诗,以清新俊逸、豪健峭拔、风流倜傥的风格著称;李商隐的诗,以深情绵邈、构思缜密、华彩丰赡的特色闻世。这两位诗人的珠联璧合,成为一时雅望所至。

B.我们面对甲流的曼延,既要高度重视,又要持科学的态度,不必过于恐慌。很多事情,往往过犹不及。

C.我进入校区的第一眼就看到在一泓水面上耸立着一座徽式仿古牌坊,牌坊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幅楹联——人伦道德桐林 盛,理学文章酿水悠。

D.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在遥远的西南边陲,这位成就非凡的科学家愣是把一所小小的地方大学办成了全国瞩目的一流学府,这所大学甚至被誉为“东方剑桥”、“民主保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的印象中,他以前是一个多愁善感、落落寡合的人,今日一见,完全变了一个人。

B.我站在窗口,阅读着那些生长在江边密密麻麻的吊脚楼,灰暗的表面,纤细的结构,巧夺天工的设计。 C.《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所著的一部书,杂记他从前的种种见闻,寄托他的黍离之悲。

D.许多儿童的确具有绘画天赋,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学习过素描,但笔下的人物却有鼻子有眼,形象生动逼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皮影戏源于何地?大多数民间研究者认为,黄河大三角洲秦晋豫交接处——这块中华民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也应是皮影戏的主要诞生和发源地。

B.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其发展将扩展人类的能力边界,对促

技术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乃至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C.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蜂产品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青岛、烟台等地,进入了一些大 中城市的超级市场。 D.“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地为 用户高精度定位、导航等服务。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真正的生活品质, , 。 , 。 ,

。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神的表现。

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

在内则居陋室而依然能创造愉快多元的心灵空间 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

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 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漫画,补写句子,揭示漫画的寓意。(4分) 懂得少的人, ;懂得多的人, 。

因为懂得少的人, ;懂得多的人, 。

7.微信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但只有朋友圈内的好友才能看到并点评;而平台上博主发布的内容,则可以让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看到并作出评论。假如你在高三毕业典礼上拍了几张照片,并想抒发一下感受,你更倾向于发布在哪个平台?请简要阐述理由。(不超过50字)(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文学与史识:如何享用历史资源 南 帆

所有过往的事件都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历史,历史是一个巨大而庞杂的矿藏。人们时常潜入堆积如山的陈年旧事,修复记忆,提炼传统,并且以史为鉴,认定自己的楷模和规范。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个人,历史无不提供了自我认识的参照坐标。因此,如何享用历史资源时常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历史学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文学是另一种。 人类早期的某一个段落,历史学与文学曾经浑然一体。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既是历史

事件的记载,又存在强烈的美学特征。历史学与文学的分道扬镳意味着另一个文化阶段的开始。显而易见,历史学更多地负有特殊的责任。从“史官”的设立到修史的慎重严谨,历史学的记载、叙述以及形形色色的褒贬时常与涉及江山社稷的大是大非联系起来。孟子曾经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是历史叙事不露声色的政治倾向。因此,历史学热衷于注视各种宏大的巨型景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政治风云,外交形势,社会制度,革命运动,诸如此类的显眼事件往往是历史学的注视焦点。多数时候,帝王将相理所当然地充当了历史著作的主要人物。 相对地说,文学认领的是各种具体的人生故事,现实主义之后的文学明显地转向了底层,转向了普通大众的悲欢离合。文学带来的喜怒哀乐源于日常生活的各种经验、细节,而不是高瞻远瞩的宏论。一首小令或者一篇美文仅仅抒写了些许人生感慨;即使像《红楼梦》、《战争与和平》这种鸿篇巨制,人们读到的仍然是一个个人物的曲折命运,而不是包罗万象的历史全景。为了强烈的戏剧效果,为了逼真的现场气氛,文学甚至享有一个特权:虚构。现今,历史学与文学的分工日益清晰:当前者精确地提供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数据或者翔实陈述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文学正在栩栩如生地想象一条街道,一幅肖像,或者一批人物之间的恩怨情仇。

然而,这并不是文学与历史相互分离的证明。相反,“历史”始终是文学围绕的一个中心词。这不仅表现于一批以历史故事为主轴的“演义”小说,不仅表现于迄今盛行的历史小说或者历史戏剧,更为重要的是,“历史”的理解、再现时常成为鉴别文学价值的内在尺度。“诗史”是杜甫赢得的一个崇高赞誉,巴尔扎克自称要做法国历史的书记员,恩格斯在典型人物背后察觉到某种“历史潮流”,并且提出了“美学的”与“历史的”相结合的批评标准??或许,亚里士多德关于诗比历史著作更富于哲学意味的观点已经包含了重要的启示:文学不负责陈述已发生的事情,“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显示的是另一种史识。如果说,历史学擅长居高临下地处理历史,那么,文学考察的是历史与人生的复杂互动。没有完全脱离宏观历史的具体人生,正如没有完全脱离具体人生的宏观历史;但是,文学主要承担这个命题的上半部分。历史如何造就各种不同的人生,同时,每一个体如何在自己的位置上理解和承受来自历史的压力。

文学兴趣不衰的探索表明,历史从未关闭。每一种探索的视角都有理由期待自己的发现,即使是“大话”、“戏说”式的解构。然而,解构存在的后续问题在于,哪些更为深刻的历史阐释脱颖而出?李白轻功卓绝,关云长拔剑自刎,宋江与李逵存在同性恋关系??这些乏味的想象又有多少真知灼见?如果践踏已有的历史解释无非是博得一笑——如果历史仅仅被视为炮制笑料的作坊,那不啻于双重的辜负:既辜负了解构主义的理论锋芒,也辜负了历史隐含的真正价值。

8.结合文本,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历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巨大而庞杂的矿藏,它为民族、国家还有个人提供了自我认识的参照坐标。 B.历史从未关闭,对历史即使是“大话”“戏说”式解构,也是有理由期待自己的发现的,这是文学兴趣不衰探索得出的结论。

C.我们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既是历史事件的记载,又存在强烈的美学特征的情况中可以看出,历史学与文学是浑然一体的。

D.相对历史学而言,文学在创作中享有“虚构”这样一个特权,其目的和作用是为了收到强烈的戏剧效果,为了逼真的现场气氛。

9.下列对原文中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因为历史的叙事具有不露声色的政治倾向的特点,所以当孔子写好了《春秋》这本书之后,一些乱臣贼子都非常恐惧害怕。 B.有些鸿篇巨制,像《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等,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物的曲折命运,还有包罗万象的历史全景。

C.大话、戏说李白轻功卓绝,关云长拔剑自刎,宋江与李逵存在同性恋关系,这些想象是乏味的,是在践踏已有的历史解释。 D.杜甫的作品被誉为“诗史”,巴尔扎克要做历史书记员,恩格斯在典型人物背后察觉到某种“历史潮流”,都表明历史对于文学很重要。

10.文中画线句说“历史学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文学是另一种”, 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历史和文学分别是如何再现历史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在小日子里生长与飘零 程耀恺

董桥偶于市上得到一枚闲章,材质也许不敢恭维,印文却是绝妙好辞:“我是个村郎,只合守篷窗、茅屋、梅花帐。”这十五个字,印在纸上,无论怎么读,感觉都是一首诗,而诗眼就在“只合”二字上,这个村郎,肚子里肯定贮了些墨水,却不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你若以为他是一个胸无大志、不求上进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篷窗、茅屋、梅花帐,是他的选择。

我也是个村郎,因为时代发生了骤变,“篷窗、茅屋、梅花帐”像云彩一样飘逝了,我够不着了。这时候,城市吸纳了我,没办法

,我只有在城市里过日子。城里的日子,有采采流水的好日子,有蓬蓬远春的美日子,有举步维艰的难日子,有平淡无奇的小日子,也有鲜花着锦的大日子。在这当中,我偏偏选择了小日子,我只合过小日子。

别看这小日子,就是“白菜豆腐保平安”,没这么简单。过小日子,还有不管风吹浪打,自有风景可看的一面;过小日子,还有在你不想走的路上来来往往,在你不想呆的地方安家落户,与你不相识的人同舟共济的一面。说到底,过小日子的真谛,就是不拘酸甜苦辣,自然而然地生活。

诚如托尔斯泰所言,各家各有

各的幸福与不幸,小日子从来就不是千篇一律。至于我的小日子,说得好听点,就是锅碗瓢勺交响曲;说得直白些,便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只不过,因为我粗识几个字,在开门七件事之外,我也买些书籍与刊物,这样一来,烹文煮字也就和我的小日子水乳交融在了一起。 过小日子,当然要精打细算了,但绝不仅仅是精打细算。有朋自远方来,曾经共患难,而今相去三千里,相隔三十年,最难风雨故人来,开茅台,泡龙井,倾其所有款待,也在所不惜。又譬如,买一件羊毛衫,通常要问问价,说不定还要货比三家。若是添置电脑、数码相机之类,那就只在贵的里挑,拒绝便宜货。花钱的事,正如女人的面霜,往脸上抹不心疼,

但绝对不会往身上抹。总而言之,铢积寸累,是小日子的本色;一掷千金,是小日子的彩色。如此说来,小日子不是富,小日子也不是穷,贫困与富有,在小日子里,是没有重量、没有颜色的词儿。小日子好比量体裁衣,无所谓峨冠博带,称心如意才是根本。

像我这样过着小日子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生活在两重世界里的人。八小时之内,我是必然王国里的臣民,只知道为生存而生存;八小时之外,我是自由王国里的臣民,可以为看云而看云。我当臣民的时候,就听天由命;我当百姓的时候,就笑骂由心。我知道,一个人活着,就得忍耐我们必须忍耐的,也要创造我们必须创造的。幸亏还懂得这一点点小道理,才不致被两重世界撕裂开来,依旧是个完整的过小日子的人。

有一阵子,我在广州的一家公司做事。公司为房地产商做策划销售,我们就让甲方打广告,说什么“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买某某花园,就是买高兴!”我做策划做得久了,卖房子卖得多了,就明白买房子这件事,不见得有多少高兴,有点高兴,终归也要被折腾成落花流水。后来我退出了江湖,回到老房子里,回到小日子里,我下了决心,固守我的老巢,我深知小日子经不起折腾。小日子就像一只提水的木桶,外边至少要有一道箍儿箍着,才不致散板,不折腾就是小日子的箍儿,有了这道箍儿,小日子就能循序渐进,就能风平浪静。

跨过了青年的混乱,越过了中年的不安,迈过了老年的苍凉,我的人生,就在小日子里生长与飘零,如同一片树叶,在森林里生长与飘零。 (选自《思维与智慧》)

11.文章第段写董桥的一枚闲章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上下文,理解画线句的含意。(4分)

(1)花钱的事,正如女人的面霜,往脸上抹不心疼,但绝对不会往身上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个人活着,就得忍耐我们必须忍耐的,也要创造我们必须创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在广州一家房产公司工作的经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赏析文章的结尾。(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笔下的“小日子”充满了思辨色彩,请从文中找出一组,结合现实谈谈你的感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送会稽金生序 [明] 宋濂

余居京师十余年,四方贤士从余游者众矣,晚得某生之才。余爱之既甚,凡见其乡里及所与交游之人,无不爱也。今年,某生以其友太学郭生睿来见,郭生与某同邑,出其文数十篇,读之,善驰骤可喜,与之语,义理蔚然,余又爱之。既而郭生又以其同舍会稽金文举访余,且称文举交朋友有义,见人有才者,事之惟恐不至;善为诗,太学之论诗者必称之。余又以爱郭生者爱焉。

天下之人,不肖者常多,而材者常少。不肖者如野蒿山枥,不培而自长;才者如灵芝瑞木,举世不一二见。灵芝瑞木之不易得如此,见者苟不爱之,非无目之人,必无识者也,是岂人情哉?自昔国家盛时,材士布列于朝,与其同时者且犹爱之,况今丧乱之余,斯道之不绝者如发,则才之生于此时者尤不易得,其可不加爱乎?余怪世之士为识不宏,见有才者,位尊则忌其蔽吾名,年少则恶其分吾誉,交排竞讦,伤至公之道。益知某与郭之交荐其友为可爱,而喜文举爱才之心为足取也。

及文举将归省其亲某生为之求言余故以爱才之说告之使见文举者若睹灵芝瑞木然而毋蹈余之所怪也。

【注释】驰骤:指才思敏捷,善于驾驭文字。义理蔚然:指言辞有文采,华美。枥:通“栎”,劣质木材。讦(ji):攻击别人的短处,句中“排” 与之同义。

1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之论诗者必称之 称:称道,称赞 B.举世不一二见 举:整个,全部

C.年少则恶其分吾誉 恶:厌恶,嫉妒

D.而喜文举爱才之心为足取也 取:取得、得到

17.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凡见其乡里及所与交游之人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B.余又以爱郭生者爱焉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与其同时者且犹爱之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D.余怪世之士为识不宏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8.下列对文章内容主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写给会稽金文举的序,属于赠序,赠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散文文体,一般是在送朋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金文举是郭睿的同乡同学,很有朋友之义,又爱才,善为诗,当时太学里那些论诗的人都称赞他的诗写得好,也喜爱他的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6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