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交通规划与设计期末考试A

更新时间:2023-09-22 15:16: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山大学工学院二〇〇六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卷)

系、所、中心/专 业: 04级交通工程

课 程: 交通规划与设计 姓 名: 学 号: 成绩评定 评卷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2007年6月21日上午

警 示

题次 分数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100 《中山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第六条:“考试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 四阶段法 2. 随机用户均衡 3. 道路网密度 4. 聚类分析法 5. 交通阻抗 6. 全有全无分配

二、是非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城市快速路具有车辆速度快、延误小的特点,因此应大力发展,其比例越高越好,才能体现城市交通的进步。 2. 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符合人与车交通分行,机动车与非机动交通分道的要求。 4. 交通规划所说的起讫点是和实际道路网络中的交叉口相对应的。 5. 大中城市应限制自行车交通的发展,以便为机动车辆提供足够的行驶空间,在快速轨道交通车站和轮渡站可不设自行车存车换乘停车场以避免交通拥挤。

6. 应避免设置错位的T字型路口。已有的错位T字型路口,在规划时应改造。。

二、简答题(18分) 1. 简述重力模型的基本形式及其分类。 (6分) 2. 有人认为Dial算法假设近路时间阻抗于交通量无关,即不考虑拥挤效应,因此是一种非平衡随机交通分配方法。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并给出你的理由。(6分) 3. 研究表明城市交通存在“三个汇集”:出行时间的汇集、交通方式的汇集与拥挤道路的汇集。第三个汇集的一种表现是城市道路越是宽敞的道路越拥挤,试问这一论点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6分)

四、下表1给出了现状OD,表2给出了规划年的产生量和吸引量。 (1) 计算第1次迭代的增长率系数。(6分)

(2) 用平均增长率法求第1次迭代后的OD矩阵。(6分) 表1 表2 O/D 1 2 3 小计 1 200 150 100 2 100 250 150 3 100 200 150 小计 O/D 1 2 3 小计 1 1250 2 900 3 1100 小计 1000 1000 1250

五、棋盘状布局是一种常见的城市道路布局。就该道路网布局回答以下问题: (1) 证明如果网络足够大,这种布局的网络连接度为4。(8分) (2) 这种网络布局的非直线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8分)

六、道路通行能力是有限的,不妨设路段a的通行能力为ca。试分析下面的数学规划模型是否表达了一个平衡模型。(8分)

mins.t.??axa0ta(ω)dωp?Prs?fp?qrs,

fp?0.xa?ca?0.这里ta(ω)为路阻函数,qrs为OD出行量,Prs为连接rs所有路径集合。fp为路径交通量, xp?如果路段a是p的一部分则δa,p?1;否则δa,p?0。

七、(Downs-Thomson Paradox)假设城市A和B之间的高峰期出行量为1000。出行者可选择自行驾驶,其旅行时间为t1?10?10(f1c1),其中f1为自行驾驶的出行量,c1为道路的通行能力;出行者还可选择乘轻轨列车。假设轻轨列车为一私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只有乘客坐满时才开车,因此其旅行时间(包括等待时间)为

?fpp?δa,p,

t2?20?f2300,式中f2为乘坐轻轨的出行量。显然f1?f2?1000。假设出行者路径的选择产生用户均衡。

(1) 试求不同的c1下出行者对两种交通方式的出行量。(8分) (2) 为什么称之为悖论?该问题对大运量公共交通有何启示? (8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8y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