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课程纲要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3-09-15 08:21: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七年级数学课程纲

学校名称:孟庄二中 设计教师: 乔方 课程名称: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适用年级:七年级

授课时间:共80-90课时 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目标: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认识常见的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并能用语言描述出来,能对它们进行正确的分类。 2.经历展开与折叠,切截及从不同方向看等数学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4.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经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习惯和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学习与活动中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安排: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2、理解代数式的含义,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3、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并会进行运算。

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解释值的实际意义,能根据代数式的值推断代数式反映的规律。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1、经历观察、测量、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2、在现实情境中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等简单平面图形,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

3、能用数学符号表示角、线段、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直线.

4、会进行线段或角的比较,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进行角的单位的简单换算. 5、经历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了解线段、平行线、垂线的有关性质.

6、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积累操作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问题的能力.

7、借助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等工具,会画角、线段、平行线、垂线.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历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3.能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求解方程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4.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内容标准:

1、从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或预测的活动. 2、能对较大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发展数感. 3、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4、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能制作扇形统计图.

5、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征,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 6、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实施内容 课时安排 9 15 7 7 9 5 丰富的图形世界 有理数及其运算 整式及其加减 基本平面图形 一元一次方程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课程实施

(1)实施方法: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直观与“说理”相结合。创设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

程。 (2)实施形式:

①收集和分析资料:就是提倡学生通过报刊、书籍、上网、拜访有关人士的途径收集和分析资料,获取新知识。

②自主学习:就是通过学生自己自学课本,解决相关的问题。

③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自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④探究学习: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决。 4、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①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②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2)评价形式:

①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学习本册课本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回答问题的声音、做作业的质量、上课的表现等等。

②学生互评: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推磨式的方法,让组与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③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④学校评价:可以是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学生特长的发挥,对学生进行评价。 ⑤他评:指家长、社会等对学生口头的评价。如参加社会实践后、调查等活动后对学生的口头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mv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