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间艺术走进幼儿美术活动

更新时间:2023-03-08 08:07:3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让民间艺术走进幼儿美术活动

课题名称:让民间艺术走进幼儿美术活动

负责人:左娟

所在单位\碑林区东木头市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园 民间艺术 美术活动

课题以《纲要》和《指南》为依托,结合陕西地方特色及幼儿年龄特点,探求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开展的有效途径,探索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实施方案。旨在让幼儿通过活动欣赏和喜欢民进艺术,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同时发展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背景及界定

民间艺术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用来反映人民大众生活、思想情感与愿望的一种艺术形式。民间艺术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中国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了解民间艺术,我们可以将民间艺术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1、民众性;2、原发性;3、民族性;4、地域性。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主要选择了剪纸、刺绣、编结与泥塑等方面内容。

在我国传统的社会中,行行色色的民间艺术一直伴随着孩子的童年。孩子们在与民间艺术尤其是民间玩具的亲密接触中成长起来:婴儿手摇着拨浪鼓、摇铃,戴着奶奶缝制的虎头帽,穿着虎头、猪头鞋,玩着各种小布偶,长大一些放风筝......然而今天的孩子,每天早早上幼儿园,在一天紧张的活动安排之后,忙于参加各种兴趣班:钢琴、

英语、舞蹈、绘画、主持人......孩子们被迫追赶时代的脚步,几乎没有时间玩耍。就算有一点点时间,充斥在他们生活中的玩具便是芭比娃娃、变形金刚、遥控汽车......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很少能看见专门的民间工艺活动,幼儿教材中也很难寻觅民间工艺的踪影。孩子们玩着高档的电动玩具,很少能接触到最原生态的草编,泥塑;看着进口动画片却很少听说过皮影戏。我们不禁要问:难道民间艺术只属于过去的时代,只属于过去孩子的生活?曾经给过去孩子带来无限欢乐的泥巴玩具、捏面人、折纸、剪纸、皮影木偶,真的已经过时了吗?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把它们带入孩子的生活?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探索与研究。

要让孩子从小认同、欣赏民间艺术,必须为孩子营造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环境,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园活动是实现幼儿教育的主要途径,理应承担起培养孩子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兴趣这个重任。本课题组试图对本园幼儿进行民间艺术认知现状调查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陕西地方特色,选择合适内容,探求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开展的有效途径。我们拟以本课题为突破口,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幼儿园 民间艺术 美术活动

研究范围:碑林区东木头市幼儿园各年龄斑

课题含义:通过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开展,探讨民间艺术在幼儿园美术领域的开展方法、内容、方案,同时提高教师的民间艺术素养。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政策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捏面人等。\

理论依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主张\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布鲁纳发现学习法,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发现知识、探索实物。

意义:

1、民间艺术走进幼儿园美术活动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文化的传承。

2、民间艺术所蕴含的乐天、向善、达观精神有利于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3、民间艺术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4、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5、民间艺术的优势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幼儿园课程存在的缺憾。

6、民间艺术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民间艺术素养。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课题组成员进行有关民间艺术的学习。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及时收看并反映陕西地方民俗题材的电视节目, 拜访民间艺人,学习民间艺术并增强对其了解。同时了解分析各地幼儿园已开展的民间艺术相关活动,为课题的研究积累经验。

2、资料和数据收集,主要搜集有关陕西地方民间艺术和艺术品。为了选用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并能扩展幼儿艺术视野的教材, 我们认真挖掘、筛选、整理在民间流传的积极、健康、生动的民间艺术, 并常常留意有关信息, 收集有关书籍、影视牒片、电脑光盘,至于实物, 更是处处留意收集, 归类收藏。

3、设计调查问卷,在本园一线教师中征询有关民间艺术融入美术活动的意见、建议

4、制定研究计划、方案、细则。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

1、进行家长和孩子对民族民间文化认知和态度的调查,了解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知情况。

2、根据调查结果调整活动方案,并就方案的可行性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做研讨。

3、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同时进行教育活动课例研究。

4、组织幼儿参观书院门步行街,感受了解民俗文化,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5、创设富有民间艺术氛围的环境,实验班布置民间艺术区域,民间艺术与民俗节日相结合。

6、各实验班开展民间艺术为主题的活动,根据不同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和组织形式。

7、对研究内容进行专题研讨,并根据研讨结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方案,完成活

动设计、活动观察、教学反思、教育论文。形成、修订、完善过程性研究成果。

8、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搜集民间艺术作品,分类整理,在幼儿园举办\小小民间工艺展\,引导孩子分类欣赏,提升对民间艺术装饰性审美的感知。

9、根据不同的传统节日设计活动要求,指导家长带孩子感受民间艺术。

10、完成中期成果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整理优秀活动设计、教育论文、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等。

2、课题组成员交流,谈自己关于民间工艺在幼儿园开展的体会,整理成书面材料。

3、归纳整理研究资料,组织课题展示活动。

4、进行作品展览:整理优秀的幼儿作品,举办\我们的民间艺术作品展\。

5、组织教师撰写自己研究内容的总结,完成课题报告,召开结题会。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在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活动深入挖掘、总结和分析。

2、问卷调查法:有针对性地在一定范围内发放问卷,对需要了解的信息进行调查,收集好问卷后,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

3、观察法:在课题研究阶段,使用观察法,组织教师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观察幼儿活动行为,在活动中的表现,调整教育策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gw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