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百大经典例题 - 不等式性质

更新时间:2023-03-08 08:07:2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31、a?b?0?a?b;a?b?0?a?b;a?b?0?a?b.

32、不等式的性质: ①a?b?b?a;②a?b,b?c?a?c;③a?b?a?c?b?c; ④a?b,c?0?ac?bc,a?b,c?0?ac?bc;⑤a?b,c?d?a?c?b?d; ⑥a?b?0,c?d?0?ac?bd;⑦a?b?0?an?bn?n??,n?1?; ⑧a?b?0?na?nb?n??,n?1?.

37、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x和y的取值构成有序数对

?x,y?,所有这样的有序数对?x,y?构成的集合.

3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x??y?C?0,坐标平面内的点??x0,y0?. ①若??0,?x0??y0?C?0,则点??x0,y0?在直线?x??y?C?0的上方. ②若??0,?x0??y0?C?0,则点??x0,y0?在直线?x??y?C?0的下方. 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x??y?C?0.

??yC?①若??0,则?x?0表示直线?x??y?C?0上方的区域;?x??y?C?0表

示直线?x??y?C?0下方的区域.

??yC?②若??0,则?x?0表示直线?x??y?C?0下方的区域;?x??y?C?0表

示直线?x??y?C?0上方的区域.

40、线性约束条件:由x,y的不等式(或方程)组成的不等式组,是x,y的线性约束条件.

目标函数: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y的解析式. 线性目标函数:目标函数为x,y的一次解析式.

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 可行域: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

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 41、设a、b是两个正数,则几何平均数.

北京家教 上海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a?b称为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ab称为正数a、b的2 42、均值不等式定理: 若a?0,b?0,则a?b?2ab,即22a?b?ab. 2a2?b24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①a?b?2ab?a,b?R?;②ab??a,b?R?;

2a2?b2?a?b??a?b?③ab??????a?0,b?0?;④??a,b?R?.

2?2??2?44、极值定理:设x、y都为正数,则有

22s2⑴若x?y?s(和为定值),则当x?y时,积xy取得最大值.

4⑵若xy?p(积为定值),则当x?y时,和x?y取得最小值2p 典型例题一

例1 比较x?3与3x的大小,其中x?R. 解:(x?3)?3x

23?x2?3x?3,

33?[x2?3x?()2]?()2?3,

2233?(x?)2?,

243??0, 4∴ x?3?3x.

说明:由例1可以看出实数比较大小的依据是:①a?b?0?a?b; ②a?b?0?a?b;③a?b?0?a?b.

2典型例题二

例2 比较x?1与x?x的大小,其中x?R 解:(x?1)?(x?x)

北京家教 上海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642642 ?x6?x4?x2?1,

?x4(x2?1)?(x2?1), ?(x2?1)(x4?1), ?(x2?1)(x2?1)(x2?1), ?(x2?1)2(x2?1),

∴ 当x??1时,x?1?x?x; 当x??1时,x?1?x?x.

说明:两个实数比较大小,通常用作差法来进行,其一般步骤是:第一步:作差;第二步:变形,常采用配方,因式分解等恒等变形手段;第三步:定号,贵州省是能确定是大于0,还是等于0,还是小于0.最后得结论.概括为“三步,—结论”,这里的“变形”一步最为关键.

642642典型例题三

x1?1)与(x?)(x2?x?1)的大小. 22x122分析:直接作差需要将(x?1)(x??1)与(x?)(x?x?1)展开,过程复杂,

222例3 x?R,比较(x?1)(x?式子冗长,可否考虑根据两个式子特点,予以变形,再作差.

xx?1)=(x?1)(x2?x??1) 22x?(x?1)(x2?x?1)?(x?1),

211(x?)(x2?x?1)?(x?1?)(x2?x?1)

221?(x?1)(x2?x?1)?(x2?x?1),

2x122∴ (x?1)(x??1)?(x?)(x?x?1)

22111?(x2?x?1)?x(x?1)??0. 222x122则有x?R时,(x?1)(x??1)?(x?)(x?x?1)恒成立.

22解:∵(x?1)(x?2[来源学科网]说明:有的确问题直接作差不容易判断其符号,这时可根据两式的特点考虑先变形,到

比较易于判断符号时,再作差,予以比较,如此例就是先变形后,再作差.

北京家教 上海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典型例题四

例4 设x?R,比较

1与1?x的大小. 1?x1x2?(1?x)?解:作差, 1?x1?xx2?0, 1)当x?0时,即

1?x∴

1?1?x; 1?xx2?0, 2)当1?x?0,即x??1时,

1?x∴

1?1?x; 1?xx2?0, 3)当1?x?0但x?0,即?1?x?0或x?0时,

1?x∴

1?1?x. 1?x说明:如本题作差,变形,变形到最简形式时,由于式中含有字母,不能定号,必须对字母根据式子具体特点分类讨论才能定号.此时要注意分类合理恰当.

典型例题五

例5 比较18与16的大小

分析:两个数是幂的形式,比较大小一般采用作商法。

1618181618161916116916解:18?()?()()?()

16162816282?982916 ?()<1,82?1618>0,?1816<1618.说明:求商法比大小的变形要围绕与1比大小进行.

?(0,1)北京家教 上海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典型例题六

abba例6 设a>0,b>0,且a?b,比较:a?b与ab的大小。

分析:比较大小一般方法是求差法或求商法,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然后确定大小。

aabbaa?bb?a?()a?b 解:ba?abbab当a>b>0时,>1,a?b>0,?()ababa?b>1 >1

1,a?b<0?()当b>a>0时,0<<aa?baabb?()>1即ba>1,

bab又?ab>0,?ab>ab

baaabaababa?b说明:求商法的基本步骤是:①求商,②变形,③与1比大小从而确定两个数的大小.

典型例题七

例7 实数a、b、c、d满足条件:①a?b,c?d;②?a?c??b?c??0;③

?a?d??b?d??0,则有( )

A.a?c?d?b B.c?a?b?d C.a?c?b?d D.c?a?d?b

(天津市2001年南开中学期末试题)

分析:先由条件②③分析出a、b与c、d的关系,根据条件利用①用数轴数形结合比出大小.

[来源学+科+网Z+X+X+K]解:∵?a?c??b?c??0,∴a、b与c同侧 ∵?a?d??b?d??0,∴a、b与d异侧 ∵a?b,c?d

∴把a、b、c、d标在数轴上,只有下面一种情况

由此得出c?a?d?b,∴此题选D.

北京家教 上海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说明:比较大小时可以借助于数轴,利用推出的一些结论在数轴上标出它们的相对位置,这样容易看出几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尤其是比较的个数较多时适用.

典型例题八

例8 已知①?1?a?b?1;②1?a?b?3,求:3a?b的取值范围.

分析:此题是给代数式的字母的范围,求另外代数式的范围.分为两步来进行:(1)利用待定系数法将代数式3a?b用a?b和a?b表示.(2)利用不等式性质及题目条件确定3a?b的范围.

解:设:3a?b?x(a?b)?y(a?b)?(x?y)a?(x?y)b

?x?y?3???x?y??1?x?1 ???y?2由①+②×2得:?1?2?(a?b)?2(a?b)?1?3?2

即:1?3a?b?7.

说明:此题的一种典型错误做法,如下:

??1?a?b?1,1?a?b?3,?0?2a?4,即:0?a?2

??1?a?b?1,?3?b?a??1

??4?2b?0即:?2?b?0

?0?3a?6,0??b?2,?0?3a?b?8

此解法的错误原因是因为a与b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量,而不是各自独立的,当a?b取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时,a?b不一定能取到最值,所以用以上方法可能扩大变量的范围.

避免出错的方法是通过待定系数法“整体代入”,见解题过程.

[来源学科网]典型例题九

例9 判断下列各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若ac?bc,则a?b. (2)若a?b,则

2211?. ab北京家教 上海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3)若a?b,c?0,则

cc?. ab(4)若a?b,c?d,则a?c?b?d. (5)若a?b?0,a?c,则a?bc. (6)若a?b,m?N?,则a?b.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来判断命题的真假.

mm21??0?222解:(1)ac?bc?c?0?c2??a?b,是真命题.

ac2?bc2??(2)可用赋值法:a?3,b??2,有也可这样说明:

11?,是假命题. ab11b?a??, abab∵ a?b,只能确定b?a?0,

1111但ab的符号无法确定,从而?的符号确定不了,所以?无法得到,实际上有:

abab11a?b,ab?0??.

ab11a?b,ab?0??.

ab[来源:Z。xx。k.Com]11???cccca?b?(3)与(2)类似,由a?b?,从而????是假命题. ?ab?ababc?0??(4)取特殊值:a?5,b?1,c?2,d??3.

有a?c?b?d,∴ 是假命题.

定理3的推论是同向不等式可相加,但同向不等式相减不一定成立.只有异向不等式可相减,即a?b,c?d?a?c?b?d.

?a?b?0?2??a?ab?a?0??2(5)?a?bc, ∴是真命题.

a?c???ab?bc?b?0??(6)定理4成立的条件为必须是正数.

举反例:

北京家教 上海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a?3,b??4,m?2,则有am?bm.

说明:在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性质定理成立的条件.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可通过举反例.

典型例题十

例10 求证:a?b,11??a?0,b?0. ab分析:把已知的大小关系转化为差数的正负,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完成推理. 证明: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得

a?b?a?b?0??1111a?b??ab?0 ????0??0?abbaab?a,b异号???a?0,b?0.

a?b?典型例题十一

例11 若a?b,c?d,则下面不等式中成立的一个是( ) (A)a?d?b?c (B)ac?bd (C)

ab? (D)d?a?c?b cd解:由不等式的性质知:(A)、(B)、(C)成立的条件都不充分,所以选(D),其实(D) 正是异向不等式相减的结果.

a?b??a??b???d?a?c?b.

c?d?d?c?说明:本的解法都是不等式性质的基本应用,对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要逐条掌握准确,以便灵活应用.

典型例题十二

例12 若?1?????1,则下面各式中恒成立的是( ). (A)?2?????0 (B)?2??????1 (C)?1?????0 (D)?1?????1

北京家教 上海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分析 本题考查是否能正确使用不等式的性质来进行变形,应看到,已知条件中含有两个内容,即?1???1,?1???1和???,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得?1????1,

????0,继而得到?2?????2且????0,故?2?????0,因此选A.

典型例题十三

例13 若a?b?c,则一定成立的不等式是( )

A.ac?bc B.ab?ac C.a?c?b?c D.分析:A错,当a?b,负号的关系,所以也不对.

故选C,因为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任意数(此题是?c),原不等式成立. 说明:这类题可以采用特例法:令c?0即得C成立.

111?? abcc?0时有ac?bc;同样B错;D没有考虑各数取零和正

典型例题十四

例14 已知:a>b,e>f,c?0,求证:f?ac<e?bc.

[来源:Z,xx,k.Com]

分析:要证明的式子中,左右均为二项差,其中都有一项是两字母积的形式,因此在证明时,对两项积要注意性质的使用,对两项差的证明要注意使用同向加性或异向减性来处理.

??ac<?bc.证明:?a>b,c>0,?ac>bc,

又f<e,∴由同向加性可得:f?ac<e?bc.

?f?ac<e?bc.说明:此题还可采用异向减性来处理:f<e,ac>bc,做这类题过

程并不复杂,关键是记准性质,并能正确地应用.

典型例题十五

例15已知集合I?R,A?x|x?5x?14<0,B?x|x|?y?2,y?A,求:

?2???A?B.

分析:要求A?B,需要先求集合A和B,从已知来看,A的范围容易求,B的元素由y?A可以推算,但在推算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不等式的性质.

解:?x?5x?14?0且I?R,

北京家教 上海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2 ??2?x?7.

?A?xx2?5x?14?0??x?2?x?7?.

?y?A,??2?y?7. ??4?y?2?5.?|x|?y?2, ??4?|x|?5,?|x|?5. ??5?x?5.

???B??x?5?x?5?. ?A?B?{x?2?x?5}.

说明:本题中的条件I?R,意在明确集合A中的元素为R,若去掉此条件,会出现不确定的情况.比如,?2?x?7的实数和?2?x?7的整数显然是有区别的.另外,这里集合B的元素是通过集合A的元素求出的,解题时,一定要看清.

典型例题十六

例16 设a和b都是非零实数,求不等式a?b和

11?同时成立的充要条件. ab11?成立的条件则是a与b同ab分析:本题是求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的充要条件,因此,这两个不等式不能分开来讨论.如果分开讨论,则a?b成立的条件就是a?b本身;而号,且a?b,但这个条件只是

11?的一个充分条件,并且与第一个不等式a?b是矛盾ab的.所以必须研究这两个不等式同时成立的条件.显然,应该从求它们同时成立的必要条件入手.

解:先求a?b,应具备什么条件.

1111?同时成立的必要条件,即当a?b,?同时成立时,a与babab?a?b,?a?b?0,??由?11,得?b?a

??0.???ab?ab由a?b?0可知b?a?0,再由是不等式a?b与

b?a?0知ab?0,即a与b异号,因此a?0?bab11?同时成立的必要条件. ab北京家教 上海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再求a?b,

11?同时成立的充分条件. ab事实上,当a?0?b时,必有a?b,且是不等式a?b,

1111?0,?0,因而?成立.从而a?0?babab11?同时成立的充分条件. ab11因此,两个不等式a?b,?同时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0?b.

ab11说明:本题结果表明,a?b与?同时成立,其充要条件是a为正数,b为负数.这

ab11与?成立的条件ab?0,b?a不要混淆.解本题是从必要条件入手的,即若a?b,ab1111?同时成立,则要研究从不等式?和a?b看a与b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从中得出abab11结论(a?0?b),再把这个结论作为一个充分条件去验证a?b及?能否同时成立.从

ab而解决了本题.

典型例题十七

例17 已知函数f(x)?ax2?c满足:?4?f(1)??1,?1?f(2)?5.则f(3)应满足( )

(A)?7?f(3)?26 (B)?4?f(3)?15 (C)?1?f(3)?20 (D)?2835?f(3)? 33分析:如果能用f(1)与f(2)将f(3)“线性”表示出:f(3)?mf(1)?nf(2),就可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由f(1)、f(2)的取值范围,推出f(3)满足的条件.

解:∵f(1)?a?c,f(2)?4a?c,

11[f(2)?f(1)],c?[f(2)?4f(1)] 331故f(3)?9a?c?3[f(2)?f(1)]?[f(2)?4f(1)]

385 ?f(2)?f(1)

33∴a?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得

北京家教 上海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5520???f(1)??333????1?f(3)?20.

8840??1?f(2)?5???f(2)?3330???4?f(1)??1?故选(C).

说明:(1)也可设f(3)?mf(1)?nf(2),由代定系数法求得m??(2)下面的错误是值得引以为戒的∵f(1)?a?c,f(2)?4a?c,

58,n?. 33?4?f(1)??1??4?a?c??1?c?a?4? ? ?1?f(2)?5??1?4a?c?5??0?3a?9?0?a?3???1?c?7

1?c?a?4?又 f(3)?9a?c.

0?a?3?0?9a?27,????7?f(3)?26.

1?c?7??c??1?故选(A)

上述推理错误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将条件

??4?f(1)??1?0?a?3化为?使a、c的取值范围扩??1?f(2)?51?c?7??大所致.事实上,作为点集

与N?(a,c)0?a?3,1?1?7??之间的关系是

M??N,如图点集N是图中乱世形OABD所围成的区域,点集M是由平行四边形MNBP

所围成的区域,这样就直观地表现了M??N,揭示了上述解法的错误.

北京家教 上海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gw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