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概论(第四版)讲义

更新时间:2023-03-08 08:07:2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商品学讲义

第一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特定的功能性或有用性 (2)价值:交换时的衡量尺度 3、商品的构成

(1)核心产品—商品具有的满足某种用途的功能 (2)形式部分—商品的具体形态

(3)延伸部分—人们在购买时获得的附加利益 4、商品的属性

(1)自然属性:成分、结构、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生态学性质 (2)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其他属性 5、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其决定因素:(1)人的需要和物的属性的结合(1)使用价值大小取决于两者的吻合程度 6、 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的个别使用价值与社会规模使用价值 (2)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与消费使用价值 (3)商品使用价值的结构系统:(1)静态系统(2)动态系统 7、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是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相交叉、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地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开发、形成、维护、评价和实现过程规律的一门学科。 7、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3) 分类与编码的原则、方法、应用及国别比较 (2)分类商品的成分、结构及性能 (3)商品质量的要求、指标、标准的建立、分析与改进 (4)商品的标准化与计量技术

(5)质量信息的分类、收集、处理与预测 (6)商品法律、法令、规章及突破TBT的对策 (7)质量管理组织与体系的策划、建立、运行、审核与改进 (8)商品的质量控制技术 (9)包装的质量要求、环保要求及检测技术 (10)储运质量的保持技术与管理 (11)质量认证的基础、方式、标志与国际互认(12)宏观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 (13)环境(生态、绿色)标志认证与环境管理 8、 商品学的学科性质

(1)交叉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 (2)应用学科—为技术经济管理服务 (3)边缘学科—研究内容前沿、冷僻 9、 商品学的学科流派

(1)技术商品学派—从商品的自然属性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 (2) 经济商品学派—从商品的社会属性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 10、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 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再生

11、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1) 科学实验法(2)现场实验法(3)技术指标法 (4)社会调查法(5)对比分析法(6)系统分析法 商品学的发展史

? 18世纪初,德国加工业发展迅速,两头在外,产生了对商品学的需求 ? 18世纪后期,德国大学开设商品学课程,并开展研究 ? 1793年,约翰·贝克曼教授编著出版了《商品学导论》 ? 19世纪起,传入意大利、俄罗斯、日本、中国等 ? 在后续发展中形成了技术论商品学和经济论商品学 ? 1980年代起,技术型和经济型商品学交融 ? 现代商品学形成了系统论商品学

第2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2.1 商品分类及其作用 一、商品分类的概念

? 根据一定目的,为满足商品生产、流通、经济管理及人们生活等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类

标识或特征,将商品集合总体科学地、系统地逐级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品类、品种、细目直至最小单元的过程

二、商品分类的作用

? 为政府部门、行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和信息化管理奠定科学基础 ? 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 便于企业商品经营管理 ? 方便顾客选购和消费商品

? 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

? 有利于国际信息资源共享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2.2 商品分类原则和方法 一、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可延性原则、兼容性原则、综合实用性原则 二、商品分类的方法

? 线分类法(层级分类法)

? 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有分为若干类目,

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 线分类法的特点

? 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性好、逻辑性强、适合于手工和计算机处理 ? 缺点:结构弹性差

? 面分类法(平行分类法)

? 把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类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

组类目构成一个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 面分类法的特点

? 优点:较大的弹性、适应性强

? 缺点:不便于手工处理、会出现没有实用价值的分类 ? 克服两种分类方法缺点的途径 ? 结合运用

? 以线为主、以面为辅

2.3 商品分类标志

一、分类标志:进行商品分类的依据和基准 二、选择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惟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包容性原则 三、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 按商品的适用性,可分为:

? 普通适用分类标志—商品种类共存特征,如原材料、生产方法、用途等,用作商品大类、

中类、小类等高层次类别的划分

? 局部适用分类标志(特殊分类标志)—部分商品共有的特征,如化学成分、颜色、产地、

用途等,用于某些商品细目的划分

? 实际分类体系中往往是两种标志结合使用 常用的分类标志有

按用途分类;按主要原材料分类;按制造方法(加工工艺)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 按商品产地分类;按生产部门归类;按外观形态分类 2.4 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

一、商品代码 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储存和处理,用来表示特定商品项目的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

? 商品项目:依商品的基本特征而划分的商品种群 ? 一定信息:分类信息、标识信息 二、商品代码的功能

对商品进行归类、对商品进行标识、进行信息交换 三、商品代码的类型

1.按照表示信息的内容不同分

? 商品分类代码

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系统(HS) 主要产品分类(CPC) 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 商品标识代码

EAN/UCC-13代码 EAN/UCC-8代码 EAN/UCC-14代码 2.按照采用符号组成不同分

全数字型商品代码 全字母型商品代码 数字字母混合型商品代码 文字型商品代码 文字与数字、字母组合型商品代码 一、商品编码

? 根据一定规则赋予某个商品项目以相应的商品代码的过程 ? 商品编码需要在商品分类基础上进行 二、商品编码的基本原则 1.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原则

唯一性原则 简明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可扩充性原则 稳定性原则 统一性和协调性原则 2.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原则

惟一性原则 无含义性原则 稳定性原则 3.特殊情况下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

商品变体的编码 组合包装的编码 促销品的编码 三、商品编码方法

? 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方法

顺序编码法 些列顺序编码法 层次编码法 平行编码法

? 商品标识代码的分类方法GS1

? 标识代码

? 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零售、非零售 ? 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物流单元 ? 全球可回收资产标识GRAI

? 全球位置编码GLN—法律与功能实体、物理位置 ? 全球单个资产标识GIAI ? 全球服务关系代码GSRN

? 附加属性代码—应用标识符AI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

㈠ 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目录(CCCN)

? 1985年3月,我国采用了CCCN ? CCCN的组成简介

? 分类原则:按照商品的原料来源,结合加工程度、用途和工业部门划分 ? 分类规则:21个大类(Section)、99章(Chapter)、1011个税目(Heading) ? 编码规则:4位数字(Heading No.),前2位为章号,后2位为章内顺序号 ? 第50章蚕丝:适合缫丝的蚕茧(50.1)、生丝(50.2)、废丝(50.03)、丝纱线(50.04)、

丝机织物(50.07)

㈡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 SITC的编码结构

? 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

? 435个分组细分成1573个附属目 ? 351个分组不分细目

? 共有1924个基本统计项目

㈢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HS Code)

? 1992年,我国依据HS编码编制《进出口税则》 ? HS编码的基本组成

? HS编码正文

? HS的税目(4位)和子目(2位),包括编号和准确名称描述 ? HS的类释、章注释、子目注释 ? 解释总规则

? HS编码的辅助文献

? HS解释 ? 字母索引

? 协调制度归类意见汇总 ? 号列对照表

? HS编码的分类和编目

21类 97章 1241税目 5019个子目

㈣主要产品分类(Central Product Classification,CPC)

? CPC主要用途

? 主要目的:对全部产品进行分类 ? 涵盖了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 包括了服务和大量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 ? 即可用于国际贸易,也可用于国内贸易

? CPC的特点

? 协调多种国际经济分类

? 包括了对各种服务的分类和说明

四、我国商品分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分类和代码” ? 国家标准“全国工农业产品分类和代码”(GB/T7635-87) 2.5 商品条码

一、条码的分类和特点 ㈠条码的分类

⒈按条码有无字符符号间隔分类

? 连续型条码(Continuous Bar Code)—没有条码字符间隔的条码 ? 非连续型条码(Discrete Bar Code)—有条码字符间隔的条码 ⒉按照字符符号个数固定与否分类

? 定长条码(Fixed Length of Bar Code)—条码字符个数固定的条码

? 非定长条码(Unfixed Length of Bar Code)—条码字符个数不固定的条码 ⒊按照扫描起点的可选择性分类

? 双向条码(Bi-directional Bar Code)—左右两端均可作为扫描起点的条码 ? 单向条码(Uni-directional Bar Code)—只能从起始端开始扫描的条码 ⒋按照条码码制的不同分类

EAN条码 UPC条码 三九条码 库德巴条码

二五条码 四九条码 11条码 EAN-128条码 其他条码 ㈡条码的共同特点

? 条码符号图形结构简单

? 每个条码字符由一定的条和空组成,占有一定的宽度和印刷面积 ? 每种编码方案均有自己指定的字符集

? 每种编码方案与对应的装置的性能要求密切相关 ㈢条码技术的特点

条码标签易于制作、扫描操作简单易行、准确可靠(首读率达到98%以上) 信息采集速度快、经济性好、灵活、实用、自由度大 ㈣条码的工作原理(以EAN—13为例)

? 以数字0~9来表示信息

? 为了便于识别和防止混淆,供人识别的字符采用OCR-B字符 ? 条码上印刷数字的目的是当扫描器失灵时可以人工输入条码信息

? 但是,由于扫描器识别10进制的数字过于复杂,甚至不能实现,必须使用2进制 ? 2进制时,亮的模块为0,暗的模块为1,只要对比度足够强,扫描时容易区分 ? 10个数字用2进制表示,有4位2进制足够

? 为了照顾到印刷和识别的特点、编制的规律性,使用了7个模块的字符 二、条码技术的作用

促进外贸出口、有利于商业管理的现代化、为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为实现自动化管理创造条件、为EDI在全球的实现和发展提供保障 三、条码技术的应用

商店自动销售管理系统(POS) 商业信息的电子数据交换(EDI) 邮政业务系统 物流管理 图书管理办公自动化等 四、消费单元条码

? 消费单元

? 通过超级市场、百货商店等零售渠道直接售给最终用户的商品单元 ? 消费单元EAN条码的类型 ? 标准型 ? 缩短型

五、储运单元条码

? 储运单元(物流单元)

? 由若干消费单元组成的稳定的和标准的产品组合

? 是装卸、仓储、收发货、运输等业务所必须的一种产品单元

? 储运单元的类型

? 按储运单元包装的消费单元是否相同分类

? 单一式储运单元 ? 混合式消费单元

? 按储运单元内所含的物质数量是否相同分类

? 定量储运单元 ? 变量储运单元

? 定量储运单元条码

? EAN—13条码结构(与消费单元条码形式相同但编码不同) ? ITF—14条码结构

五、中国商品条码

通用商品条码:GB/T 12904-91 标准书号条码:GB/T 12906-91 消费单元条码:GB/T 15425-94 标准期刊条码:GB/T 16827-1997 储运单元条码:GB/T 16830-1997 2.6 中国标准书号与连续出版物号 一、中国标准书号

? 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国际标准书号中心(ISBN)共同制定 ? 图书编码的方式

(1)按普通商品进行编码

(2)直接采用图书的ISBN代码

二、中国连续出版物号

? 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国际标准期刊号中心(ISSN)共同制定 ? 期刊编码的方式

? 按普通商品进行编码

? 直接采用图书的ISSN代码

第3章 商品品种

3.1 商品品种的概念

? 商品品种的概念

– 按照某种相同特征划分的商品群体,或者 – 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群体

? 商品品种的运动和发展受到外界客观规律的限制,如技术学规律、经济学规律等 ? 商品品种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1)一般品种规律:对所有商品都适合的规律。

– 品种最佳扩大规律

– 品种最佳组合和构成规律 – 品种更新规律

– 品种结构与消费结构相符合规律

(2)特殊品种规律:只适用于某类商品或类似种类商品的规律。

上述一般规律在具体种类商品中的特殊体现 ? 当前商品品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没有从根本上把握或认清品种及其规律 – 品种与物质文化需要不相符

– 品种不完善或构成不合理影响经济活动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 品种提供与消费需求的符合程度研究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3.2 商品品种、质量与效益

? 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规律

– 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存在于每种商品使用价值中的社会必要值 – 商品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过程中的比较、竞争和选择实现的 – 商品使用价值在开放型经济中体现出国际化趋势

? 商品使用价值的作用规律

– 商品生产者必须根据社会必要标准制造和销售商品 – 商品生产者无法规避商品使用价值规律

– 通过社会标准机制引导和鞭策生产行为,同时影响消费行为

? 商品竞争阶段与商品使用价值规律的关系

– 商品竞争的四个阶段:数量、价格、质量和多样化 – 数量竞争阶段:数量与市场占有率竞争 – 价格竞争阶段:市场份额争夺 – 质量竞争阶段:使用价值比拼 – 多样化竞争阶段:品种角力

– 新产品开发阶段:产品更新换代、全新产品

? 质量、品种、效益与使用价值

– 质量—满足需求的深度—反映个体使用价值 – 品种—满足需求的广度—反映群体使用价值 – 效益—投入产出的比较—反映企业经济效果 – 质量、品种、效益是有机的统一体

3.3 商品品种类别与结构

? 商品品种的分类与类别

– 商品品种分类合理化的意义

一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生活水平的标志 生产发展的必要保证 扩大和加速商品流通法人前提 有利于开展竞争 节约社会财富 维护消费者利益

? 商品品种类别

生产品种和经营品种 复杂品种和简单品种

粗品种和细品种 必备品种和美化品种 分行业品种

品种结构

– 在一定范围的商品集合体中,各类商品及每类商品中不同品种的组合状况及其相对

数量比例的客观描述

– 商品品种结构应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及其变化 – 品种结构研究包括现品改进与淘汰、新品研发

? 商品品种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规律

– 品种齐全而不冗余

? 相对齐全原则

? 品种结构应随时调整变化 ? 重点保证主要品种

? 企业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

? 商品品种合理增长的规律

– 经济水平越高,品种越丰富

– 品种越丰富,需求得到满足,经济越发展 – 品种不能盲目增加和无限发展

– 以最少的品种满足人们尽可能多的需求

? 商品品种新陈代谢的规律

– 生命周期规律是大多数品种的普遍规律 – 部分品种会历久弥新 – 部分品种会死而复生 – 品种更新有最佳速度 – 品种更新收到行业影响

– 加速品种更新换代是一般规律

? 更新与完善品种的作用和意义

增加社会生产效益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是改进和提高商品品质的重要因素

人民生活水平的决定因素 国际范围内的显著地位 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

第4章 商品质量

4.1 质量的概念及其演变 一、质量的定义

? 质量的第一类(技术性)定义

? 以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需要的产品

? 质量是指产品在使用期间能够满足使用者需要的适用性 ? 质量就是符合顾客的要求

? 质量意味着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信息质量、过程质量、部门质量、人员质量、体系质量、

目标质量等等

?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的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特性的综合 ? 质量的第二类(经济性)定义

? 质量就是商品上市后带给社会的损失,但由商品功能本身所产生的损失除外

? 损失限于:

? 功能波动损失—机械性能不稳定 ? 弊害损失—机械噪声

二、质量概念的演变

工业社会初期,质量=性能

第一次扩展,质量=>顾客适用性 第二次扩展,质量=>工作质量 质量检验=>质量预防=>工作质量 单纯质量=>系统质量=>全面质量 技术=>生产=>经营=>全面

生产=>流通=>经济=>社会=>生态 现代商品质量观

? 从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多角度考察质量 ? 从动态、发展的观点研究质量 ? 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并重

? 现代商品质量观的三个层次

? 自然质量:物质性特征

? 无形质量:各种与商品有关的服务 ? 社会质量:满足全社会利益的特性

4.3 商品质量特性和质量指标

? 商品质量特性

? 对商品质量的抽象要求的技术经济语言描述 ? 使得生产者、经营者可以度量,具有操作性 ? 仅限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不含赋予特性 ? 商品质量特性有很多,须抓住关键特性

? 多数质量特性难以定量测定,实践中往往以代用质量特性表征质量特性

? 商品质量指标

? 表示商品质量特性的数量指标 ? 是技术性指标和可靠性指标的综合

? 适用性指标、工艺性指标、机构合理性指标、安全卫生性指标、可靠性指

标、经济性指标、使用寿命指标、生态学指标、美观性指标

? 质量特性值

? 测量或测定质量指标所得到的数据 ? 分为计量值和计数值两类

? 提高商品质量的意义

各国政府都重视提高商品质量 质量问题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问题 商品质量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 商品质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 商品质量的提高可以几月社会整体资源 4.4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 有形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使用性能 安全卫生性 使用寿命 可信性 环境友好性 审美性 经济性 信息性和可追溯性

? 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 功能性 时间性 文明性 安全性 舒适性 经济性 4.5 商品质量的形成和发展

? 有形商品质量的形成与发展

? ? ? ? ? ? ? ?

? 朱兰质量螺旋

? 朱兰质量螺旋揭示的客观规律

? 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

? 产品质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 质量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与外部环境有密切联系 ? 人的素质及对人的管理是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的保证

? 质量环

? 服务质量的形成和发展 服务的市场开发 服务的设计

服务的提供 服务业绩分析与改进 4.6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影响质量的因素

1. 市场:新产品和改进产品不断出现 新的工艺和技术不断涌现

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 消费者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

2. 资金

随着竞争的加剧,边际利润越来越低 自动化和机械化需要大量的投资 质量成本越来越高 3. 管理:营销部门提出产品要求 设计部门提供产品设计 工艺部门制定生产工艺

制造部门加工装配产品 质检部门检查产品质量 销售部门提供售后服务

4. 人

? 知识经济时代对工作人员的知识要求迅速提高

? 知识经济时代对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快速改变、性质发生变化 ? 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使得人的系统管理更为复杂

5. 激励:物质回报依然有效 工作中的归属感、认同感、成就感

工作中的管理参与 工作与职业生涯的协调性

6. 材料:材料品种增多,检测难度加大 材料来源广泛,检测工作量加大

材料库存复杂,管理难度加大 检测手段和管理方法日益现代化

7. 机器和机械化

机器的使用越来越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机器的维护、修理、保养对质量至关重要 要综合权衡机械化和人之间的权衡 8. 现代信息方法

? 计算机等信息方法的出现使得大规模的数据收集、储存、检索和处理成为可能 ? 现代信息方法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有效、全面的预测信息 9. 不断提高的产品质量要求

? 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

? 许多产品要求具有在恶劣使用条件下的极限性能要求 ? 产品的日益提高的质量要求对生产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质量问题的复杂性

全球化生产 细致的专业分工 全球市场对质量理解差异性 全球使用条件的差异

第5章 商品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㈠过程

?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的活动

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本法

? ISO/IEC Guide 2: 1991的更进一步阐述

? 品种控制(Variety control):为满足普遍需要,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的尺

寸大小或类型数量的最大选择 ? 适用性(Fitness for purpose):产品、过程或服务在规定条件下满足规定用

途的能力

? 兼容性(Compatibility):不同产品、过程或服务可在规定条件下被一起使用

来满足有关要求,而不会引起不能接受的干扰的适应性 ? 互换性(Interchangeability):一种产品、过程或服务能够代替另一种来满足

同样要求的能力 ? 安全(Safety):不存在不可接受的伤害的危险性,即将人员和货物的要避

免的伤害危险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 环境保护(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保护环境免受由产品、过程或服务

的影响和操作造成的不可接受的损害 ? 产品保护(Product protection):保护产品在使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免受

气候或其他有害条件的损害

? 标准化的意义

获得最大社会效益和佳秩序 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服务环境和态度,改进过程的适用性 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有助于保护环境和保证人类健康和安全 保护消费者利益 促进沟通和理解 品种控制和简化

? 标准化的作用

? 是现代化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必要前提,是巩固和发展专业化生产的必要条件 ? 是建立最佳秩序、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 ? 是提高商品质量和合理发展商品品种、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技术保证

? 是合理利用国家资源、保护环境、增产节约、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经济效

益的有效手段

? 是积累实践经验、推广应用新技术、促进技术进步的桥梁 ? 是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纽带和国际贸易的调节工具

标准化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㈠标准化是国际贸易强有力的推动工具

? 协调作用:使各国的国家标准化从不同角度上趋于一致

保护国际范围广大消费者利益,减少技术障碍 可以协调不同国际组织的技术标准统一

? 促进作用

出口生产采用技术标准的三种情况:按本国标准生产;按国际标准生产;参考进口国标准生产

? 保护作用

订立严格的规章制度,限制不符标准的产品进口;增加强制性标准;实行国家产品标志制度

? 仲裁作用:买卖双方约定标准、国际标准、出口国标准、进口国标准、第三国标准

㈡标准化为进出口服务:为表示与传达商品质量提供简化工具;为保证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㈢标准化为技术引进服务:可以推广先进技术;可以促进技术贸易

? 商品标准化的形式和方法:简化 、统一化 、系列化 、通用化 、组合化 、模数化 加强国外标准化工作研究的措施

长期、不间断地开展国外标准研究;引进国外标准必须经过研究和消化 按与国际接轨思路开展标准化工作;处理好标准化与多样化之间的关系

外贸人员应了解国内外标准化新成果

? 我国在标准化中应当采取的措施

加强标准情报工作 收集和翻译外国标准 标准化机关做好企业的标准服务工作 加强本国标准化 向国际标准靠拢 争取成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 商品标准化的经济效果

? 经济效果:制定和贯彻标准所获得的有用效果和所付出的的劳动消耗之比 ? 经济效益:制定和贯彻标准所获得的有用效果和所付出的的劳动消耗之差

标准编号体系

? 我国国家强制性标准编号的组成 ? GB 15039 — 94 国徽

标准名称 发布年代 连接符号 顺序编号 国家标准代号

? 国家标准代号—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组合

? 工农业方面的标准:GB ? 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GBJ

? 顺序编号—流水号,号码不够可加分号

? 发布年代—1994年以前两位号,1995年起4位号

第七章 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

一、质量认证概述

㈠质量认证的含义:由第三方确认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特定要求并给予书面保证的程序 ㈡质量认证的构成和特点

? 质量认证的主要特点

? 认证的基础是标准或技术规范

? 认证的对象是产品,含硬件、软件、流程性和服务 ? 认证由第三方进行

? 认证是证实的方法,证实的表示是证书和认证标志

二、质量认证的类型与标志 ㈠质量认证的8种形式

? 型式试验

? 型式试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抽样检验 ? 型式试验加认证后监督—工厂抽样检验

? 型式试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

? 型式试验加工厂质量体系评定,再加认证后监督—质量体系复查加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 ? 工厂质量体系评定,以及认证后质量体系复查 ? 批量检验 ? 100%检验

CCC标志

? 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

? (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 2002年5月1日起使用

四、质量认证的程序

制订认证用的商品标准 申请 现场检查 颁发证书 例行监督

一、质量体系认证独立存在的意义

? 具有经济意义

? 使需方建立信心,促成交易和成为伙伴关系 ? 能使生产厂改进质量能力 ? 能够减少认证费用

? 具有技术意义

? 自动化和柔性生产技术的出现,使得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品种日

益增多,产品质量认证的难度不断加大

二、质量体系认证的程序和管理 ㈠申请评审

? 对申请方的要求 ? 对认证机构的要求 方圆标志

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 食品安全

安全体系 管理体系

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质量体系认证的发展状况 ㈠检验检疫机构在中国质量认证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 我国的官方机构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其各省分局

? 国际质检总局由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动植物检疫局、卫生检疫局合并组成 ? 国家质检总局的涉及进出口主要业务

食品卫生注册 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认证 出口商品质量认证 进出口质量体系认证

? 国家质检总局在中国质量认证中的重要地位

法定的认证地位 有力的优惠政策 显著的企业效益 有利于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对外经贸 有利于公司质量决策

有利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有利于不断改进质量 ㈡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及开展的认证工作简介

? CQC是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隶属于中国检验认证集

团的专业认证机构

? 2002年4月,原分属5个部委的6家机构重组成立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 2007年3月,原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公司与认证中心重组,组建了新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 CQC的主要认证业务㈡

? 质量体系认证

ISO9001认证;ISO14001认证;HACCP认证—食品安全;OHSMS18001认证—职业健康安全

IQNET认证—国际认证联盟;ISO13485认证—医疗器械;SA8000认证—社会责任

? CQC的主要认证业务㈢

? 国际认证

CB认证—电工产品国际认证;CE认证—欧盟认证

RoSH认证—电工电子设备有害物质限制认证;PSE认证—日本电气产品安全认证

? 认证培训

? CQC的地位优势

具有合法的地位和公正性 具有保持认证能力的有效措施 具有达到国际标准的审核员 具有规范的认证工作方法

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和国际影响 具有网络化的评审分支机构 具有综合的认证职能

第8章 商品检验

8.1 商品检验概述 1、商品检验的概念

(1)GB/T19000-2008/ISO9000: 2005 定义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时结合测量、试验或估量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教材定义 商品的供货方、购货方或者第三方借助某种手段或方法,按照合同、标准或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惯例,对商品的品质、安全及卫生性能、规格、质量、数量(重量)以及包装等方面进行检查,并作出合格与否或通过验收与否的判定,或出具第三方有关证书的业务活动。 2、商品检验的目的 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

避免或解决各种风险损失和责任划分争议 便利商品交接结算 3、商品检验的任务

全面地研究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和外观,正确地确定商品的质量 拟定商品的质量指标 科学的制定商品检验方法

确定商品包装、保管、运输的条件 4、检验的具体工作

度量—测量、检查、实验、计量 比较—将度量结果与规定的要求相比 判断—做出是否合格的结论

处理—接受或拒收、是否转入下道工序、是否重新检验等 5、从事商品检验应具备的条件

具有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达标的人员队伍 具有完善和可靠的检测手段

具有明确的、可作为依据的检验标准 具有一套科学、严格的检验管理制度 6、商品检验的种类

按检验主体不同划分;生产检验(第一方检验);验收检验(第二方);公证检验(第三方) 按受检数量不同划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免于检验

按商品的流向不同划分:国内商品检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定检验、公证鉴定、监督管理)

7、商品检验的工作程序 一般检验程序

定标→抽样→检查→比较→判定→处理 进出口检验程序

受理报验→抽样制样→检验鉴定→签证放行 8.2 商品的抽样与抽样检验 1、抽样的定义

从整批商品中抽出部分商品(样本)进行检查,把对样本进行检查所得到的结果与商品标准相比较,做出整批商品是否合格的结论 2、抽样方法

随机抽样—每次抽取样品时受检批中的每个单位商品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的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 系统随机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

3、抽样检查的优点

检查数量少,省时省力,经济合算 检查人员集中精力仔细检查 迫使卖方或生产方保证产品质量 适用于破坏性测试 搬运损失少

对企业生产部门和检查部门工作是促进 4、抽样检查的缺点

由于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存在着接受“劣质批”和拒收“合格批”的风险 质量检验信息少,容易出现片面性 5、检验的样本单位和检查批 总体:一批待检验商品的全体 单位产品: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 样本:被抽到的单位产品的全体 样本单位:样本中的每个单位产品

检查批:做为检查对象而汇总起来的所有单位产品 6、抽样检查方法的类型

按合格判定规则分:计数抽样检查方法;计量抽样检查方法

按抽样检验形式分: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法;非调整型抽烟检验方法 按抽取样本次数分:一次抽样;二次抽样;多次抽样;逐次抽样方法 7、商品检验的项目 质量检验

数量和重量检验 包装检验

进出口食品卫生检验、检疫 8、质量检验

(1)外观质量检验

外观形态、尺寸规格、样式、花色、造型、表现缺陷、表面加工装饰水平、嗅觉、味觉、视觉等 (2)内在质量检验

成分检验:有效成分、杂质、有害物质等

化学性能检验:耐酸碱性、溶解性等 物理机械性能:强度、硬度、弹性等

使用性能检验:机器成品率、电视机效果等 (3)特定质量项目检验

食品卫生检验:有害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 动物检疫检验 危险货物安全检验

对运输工具的安全防护质量检验

环境质量检验:废气、废水、噪声检验 9、数量检验

个数检验:电视机的台数 长度检验:布匹的延长米数 面积检验:平板玻璃的平方米数 体积检验:木材的立方米数 容积检验:容积的升数 10、重量检验 计重方式

毛重、净重、以毛作净、公量重 计重单位

公吨、千克、英制长吨、美制短吨、磅、盎司等 计重方法

衡器计重、水尺计重、容量计重、流量计重 溢短装条件

10、包装检验:对装运危险货物的包装容器必须进行检验 危险货物包括9大类

爆炸类;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或有机过氧化剂; 有毒物质和有感染性的物质;放射性物质;腐蚀品;其他危险货物 包装检验的典型项目

跌落试验、堆码实验、气密试验、液压试验 11、进出口食品卫生检验检疫

细菌检验:沙门氏菌、炭疽菌、猪丹毒等 霉菌检验:黄曲霉素等20余种 农药残留检验:DDT、六六六等

食品添加剂检验:防腐剂、发色剂等 有毒有害金属检验:铅、镉、砷、汞等 有害物质检验:抗生素、雌激素、荧光素等 杂质检验:猪毛、蚂蚁、蟑螂、老鼠等 食品用具和玩具、铅笔检验:铅、镉检验 12、商品检验的依据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有强制性检验标准或者其他必须执行的检验标准的,依其规定的标准检验—法定检验

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有强制性检验标准或者其他必须执行的检验标准的,但是合同约定有标准或者样品的,依合同检验—委托检验

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有强制性检验标准或者其他必须执行的检验标准的,且合同未定标准或标准

不明的,依生产国标准、国际标准或者检验检疫部门指定的标准检验—委托检验 商品的检验依据示意图 合同检验 法定检验 法定检验 委托检验 合同标准明确 按较高的标准检验 合同无标准或标准不明确 按法定标准检验 按法定检验标准检验 无委托检验 非法定检验 按合同标准或样品检验 依生产国标准/国际标准或检验检疫部门指定的标准检验 无检验 8.3 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 1、感官检验法 (1)视觉鉴定

柔和光线下的鉴定,如茶叶的鉴定 强光下的鉴定:鸡蛋的鉴定

(2)嗅觉鉴定:茶叶香气评审、肉类气味鉴定

(3)味觉鉴定:茶叶滋味审评、烟叶气味鉴定、食品滋味鉴定、白酒滋味鉴定 (5)听觉鉴定 (6)触觉鉴定

感官鉴定法的优点:简便、迅速、无需复杂的仪器和试剂

多数不受地点限制、某些指标只能通过感官鉴定

感官鉴定的缺点:受鉴定者敏感性和经验影响、受主观因素影响、鉴定结果无法量化 克服感官检验缺点的方法:制定参考样品做为参照标准、集体评审、积分法 2、化学分析法

(1)定性分析—检查状态 (2)定量分析

有机分析和无机分析

常量、半微量、微量、超微量分析

容量分析(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沉淀法) 仪器分析检验

优点: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易于实现自动化 缺点:准确度不高、需要有标准物校准物理检验法 仪器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法、比色分析法、发射光谱分析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 微生物检验法

度量衡检验法、光学检验法、热学检验法、机械性能检验法、电气安全性能检测 生物学检验法

方法种类:解剖法、试验法

应用领域:微生物学检验、食品卫生检验 8.4 商品的品级 商品分级

根据商品质量标准(包括实物质量标准)和实际质量检验结果,将同种商品区分为若干等级的工作。

商品种类不同,分级(等)的质量指标内容也不同 商品分级的作用

有利于生产部门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限制劣质商品进入流通渠道 有利于消费者和用户选购商品;有利于促进公平的市场竞争 商品分级方法

百分计分法(正项得分法)——如食品:限定计分法(负项得分法)——工业品 限定缺陷法(缺陷否决法)——工业品

第9章 商品包装

9.1 包装概述 1、包装的概念

GB/T4122.1—2008的定义 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方法的操作活动。 2、商品包装的概念 商品的包装物

依据内装的商品特性、形态、数量以及物流、销售和消费需求,采用特定包装材料和技术方法,按照流通和消费要求设计和创造出来的造型、色彩、图案、文字以及商标(品牌)、标志相结合的实体。

3、构成要素

包装材料——物质基础;包装技术——关键因素

包装结构造型——具体形式;包装装潢——美化手段

4、基本功能:容纳功能、保护功能、方便功能、促销功能 5、商品包装标准:以包装的有关事项为对象制定的标准 6、我国包装标准体系:基础标准、专业标准、包装标准 7、商品包装标准化:制定、贯彻和修改商品标准的整个过程 8、商品包装标准化的内涵:定型化、规格化、系列化、最优化 9、商品包装标准化的途径:商品包装模数化——积木化 9.2 包装材料

1、包装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安全性能、保护性能、易加工操作性能

外观装饰性能、生态环保性能

2、主要包装材料的特点与应用

纸和纸板;塑料;金属材料;玻璃和陶瓷;其他包装材料 9.3 商品包装设计的原则

适用性、安全性、方便性、美观性、促销性、经济性、标准化、环境友好性 9.4 商品包装技术

泡罩包装与贴体包装;真空包装与充气包装

收缩包装;无菌包装;硅窗气调包装;防潮包装;缓冲包装 9.5 商品包装装潢

造型设计;图案设计;文字设计;色彩设计 9.6 商品包装标识与商标 1、销售包装标识

标注在商品销售包装上的产品标识,可以用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物

包括应当标注内容和选择标注内容 2、运输包装标识

在运输包装上印刷的,用简单的文字、图形表示的特定记号和说明事项 包括收发货标志、储运图示标志、危险货物标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gw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