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整理

更新时间:2024-05-06 18: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整理

一.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了解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 (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三.简述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

对事业无私奉献。(2)对学生,真诚热爱。(3)对同志,团结协作。(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③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答: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的目的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所做出的小结与评价,主要由

班主任负责。操行评定的目的在于:(1)教育儿童奋发向上,肯定优点,找出缺点,指出努力的方向.鼓励儿童上进;(2)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以便与老师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儿童;(3)有利于班主任总结工作经验,找出问题,改进工作。

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四维的活跃,既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的掌握知识。 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答:明确的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 6、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明显的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

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②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③学习兴趣与习惯④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加 义务教育是什么?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表现。

(1)个体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2)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3)人的心理成熟、社会性成熟相应后移与个体生理成熟的年龄相应提前,使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有哪些?课外活动因其自身特点,有着独特的教育作用:(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关系。(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 十三.我国小学德育的内容是什么?我国小学德育的内容是:(1)热爱祖国的教育;(2)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3)热爱人民的教育;(4)热爱集体的教育;(5)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6)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7)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8)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9)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10)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我国传统的小学课程以分科为主,存在很多弊端,试分析这一现状。

第一,单独一门学科不能反映客观世界本身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性,难以使学生形成有关认识客体的完整图景和初步的科学世界观。第二,课程分科过细,脱离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三,分科教学的课程门类较多,交叉重复现象较为严重,造成时间和精神的浪费,结 果势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四,分科教学的课程结构不合理,有的学科被片面强调,有的学科形同虚设,学生的教养、创造力、操作能力被忽视,无法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前三种需要为缺失需要,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两种是成长需要,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到时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人们很少能得到安全的满足,较低级的需要至少部分满足后才能出现相对高级的追求。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需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教师应该通过外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这种行为转化为内部动机,使学习成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

答: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科学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简述小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测验法;量表评价法;表现性评价法;轶事记录评价法;成长记录袋。 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的策略。

精选教材内容;合理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遗传素质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答: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组织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引导和培养、塑造功能。(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功能。 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及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同,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又具有个别差异性。这种个别差异性主要表现在:(1)不同的少年儿童的同一方面,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各不相同。(2)同一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上有差异性。(3)不同的少年儿童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 教学过程具有哪些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力相结合。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1)普及性。小学教育的普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受完九年义务教育;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所有的入学儿童负责,爱护、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其内容应包括国家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相应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其在完成这一教育任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强制性。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量,这就是义务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具有了强制性的特征。

小学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我国社会发展对政治、思想与道德提出的要求;教育目的对学生德育所要求达成的结果做出的总的规定;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教师课外辅导应注意的问题

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目的明确,着重启发;组织学生互相帮助,对差生的辅导可适当组织优秀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共同提高,但不宜占用优秀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善于总结积累经验。 布鲁纳德认知发现说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答:学习观;教学观;对教学的启示: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入的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结构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教学本身应有的新异性,同时跨度应适当,其难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以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胜任感,最后应根据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同时应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联想;情感与动机状态;个性因素;

教学中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这样能防止练习中可能产生的盲目性,从而提高练习的自觉性;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达到最高水平,具有创造性。

基础教育的入门性基础教育的入一是各项教育任务的要求是基本、初步的、浅近的,是小学生可接受的;二是凡要求学生掌握的,必须是扎实的、牢固的,这样的基础才是坚实的。

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教育的民主化。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教育的多元化。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5)教育技术

的现代化。它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学校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基本理

(1)以教学为中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学校的产生使教学与生活分化开来,教学成为学校的独立活动。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其他机构的根本所在。(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在各种教育途径中,教学所占时间最多,工作比重最大,计划性、系统性更强,更能发挥学校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的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前苏联20~30年代,我国建国后的经验教训都说明,否定以教学为中心,教育质量就没有保证。而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则可以确保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教学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式。

答:强化法、代币疗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对现实的有效知觉;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小学德育的方法。

答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品德评价法。 小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小学生注意力特点有哪些?

答:①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有一定的发展②注意的品质较差③注意不够稳定,常常带有情绪色彩。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以课时为时间单位,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

课;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①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②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③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 结合 ④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个性品质

(1)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教师应该情绪乐观、稳定、兴趣广泛,对他人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2)有较强的自信心、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首先,教师应相信通过自己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提高教育质量,获得成功;其次,教师要有主动进取的精神,发挥自己的潜能。(3)善于合作,兼容并包。教师工作是个体性和协作性的统一,教是要善于合作,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小学德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⑤ (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德育促进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以保证所培养的人的发展方向,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2)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的可塑性更强,他们很容易受各种思想、道德的干扰和影响。因此,必须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他们沿着社会主义要求的方向健康成长。(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学校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小学德育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十五.教学的含义有哪些?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

答: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29、简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②低年级儿童对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学习的活动感兴趣;中年级以后,游戏因素在儿童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反映了儿童从学前期的学习向学龄期的学习转化的特点。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答: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和转换。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他更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答: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发挥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作用;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建立健康的班集体的舆论和合理的班集体规范。 皮亚杰7-12岁儿童思维发展的特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7-12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

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 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促进家校合作的途径主要包括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沙龙、组织家长委员会、电话互访、设立家长开放日等多种方法。 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①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②进行内部评论与外部评论③以分析概括为基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夸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地思想。

一是自然地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二是强调教育要遵循的自然发展规律;三: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 有四种典型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相互作用论。

①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个体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决定的。②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基本观点是个体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③ 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理论观点是,个体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④ 相互作用论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多数心理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其理论观点是遗传对个体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的制约。

简述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

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简述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答:①受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②受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③受文化历史传统的影响④受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哪些主观努力? 答: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答: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这些现象是所有人都具有的;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的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规律。两者都研究心理现象,因此是相通的。 教师学习小学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有意识的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有助于教师科学的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 46、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类,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学习层次结构。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接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①前习俗水平。这时期又分两个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②习俗水平,又分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分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答: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答:1 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3、尊重家长、团结协作 2、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4、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型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 身心发展的个体互补性 加涅的 8 层次 5 分类

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 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 。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前三类是人和动物共有,后五类是人类所特有。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后来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把它们看做是五种学习类型。分别是: ①智慧技能。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做” 。②认知策略。学会学习的核心部分。 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 2.习俗水平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 ‘直到青年、成年。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 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年和成人的道德推理就属于这级水平。 3.后习俗水平 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答:1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践经验及个性特点

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

①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②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

人③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方案。 教学评价的分类。

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②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③根据评价主体可为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④根据评价的方法可认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⑤根据教学评价涉及的层次与范围可分为宏观评价、中观评价和微观评价 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 、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教学原则定义,有哪几个原则?原则的定义,注意事项?

重点启发性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

答:归纳总结式束、比较异同式结束、练习检测式结束、悬念式结束、活动式结束、拓展延伸式结束、表扬激励式结束。 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答:主体参与策略、合作探究策略、知情融合策略、个性发展策略 二十、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班级活动的特点。 答:自愿性、自主性、差异性、广泛性、灵活性 学习策略。

(一)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1 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4、画线、5 排除互相干扰 2 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多样化 6 整体识记与分段识记)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法诀、谐音联想法、视觉联想、 语义联想)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组织策略:1、列提纲 2、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 系图)3、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二)元认知策略(调节策略、监视策略、计划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策略、学习环境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 略)

教学设计4原则、7步骤、5要求、4内容、6依据,教案的内容 6点 答:原则: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步骤:1 教学目标的阐述 2 教学重难点分析 3、教学准备 4、教学课时计划 5、教学设计过程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 要求:1 导入环节 2 问题设计 3、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4、练习设计 5、教学后记 内容:1 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内容

的设计 3、教学措施的设计 4、教学评价的设计 依据:1 学科性能 2 教学任务和要求 3、教学内容的特点 4、教学原则的要求 5 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6、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教案的内容: 1、设计教学目标 2、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3、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 4、设计教学评价 5、编写出教案 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4 情感沟通法 5 目标管理法

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答: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 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 研究的组织与实施、3 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教育研究的原则?

1 客观性原则、2 系统性原则、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 教育性原则 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答: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小学班主任的作用?

答:第一、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第二,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第三,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第四,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三九、新课程改革下的有效情境创设应注意几点?

4 点 答:1、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让情境生成学习材料问题 2、巧妙设计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3、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寻找知识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 4、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情境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8 点

答: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操作、表演、演示、活动)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朗读、描述、比喻) 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6、利用儿歌谜语创设教学情境 7、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8、运用想像创设教学情境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1)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教学方法定义?几种方法,注意事项,重点是谈话法。

答: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是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二)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 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 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知识。谈话法的基 本要求是: 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第二,提

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

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班级活动的形式。

答:1 论理式班队活动 2、交流式班队活动 3、文艺式班队活动 4 竞赛式班队活动 5、纪念式班队活动 6、实践式班队活动 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特征,

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个案法 特征: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类型:按研究目的分(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 按研究的功能分(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按研究的对象分(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按使用的方法(历史研究、描述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防止脱离知识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两种倾向,实现教学的教育性。

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4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答: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发挥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作用;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建立健康的班集体的舆论和合理的班集体规范。 皮亚杰7-12岁儿童思维发展的特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7-12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 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促进家校合作的途径主要包括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沙龙、组织家长委员会、电话互访、设立家长开放日等多种方法。 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①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②进行内部评论与外部评论③以分析概括为基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夸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地思想。

一是自然地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二是强调教育要遵循的自然发展规律;三: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 有四种典型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相互作用论。

①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个体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决定的。②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基本观点是个体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③ 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理论观点是,个体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④ 相互作用论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多数心理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其理论观点是遗传对个体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的制约。

简述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

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简述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答:①受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②受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③受文化历史传统的影响④受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哪些主观努力? 答: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答: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这些现象是所有人都具有的;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的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规律。两者都研究心理现象,因此是相通的。 教师学习小学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有意识的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有助于教师科学的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 46、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类,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学习层次结构。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接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①前习俗水平。这时期又分两个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②习俗水平,又分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分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答: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答:1 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3、尊重家长、团结协作 2、注重礼仪、遵守公德 4、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型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 身心发展的个体互补性 加涅的 8 层次 5 分类

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 ④言语联结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 。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前三类是人和动物共有,后五类是人类所特有。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后来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把它们看做是五种学习类型。分别是: ①智慧技能。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做” 。②认知策略。学会学习的核心部分。 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 2.习俗水平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 ‘直到青年、成年。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 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年和成人的道德推理就属于这级水平。 3.后习俗水平 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答:1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践经验及个性特点 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

①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②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

人③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方案。 教学评价的分类。

根据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②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③根据评价主体可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④根据评价的方法可认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⑤根据教学评价涉及的层次与范围可分为宏观评价、中观评价和微观评价 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 、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教学原则定义,有哪几个原则?原则的定义,注意事项?

重点启发性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课堂教学总结的基本方法

答:归纳总结式束、比较异同式结束、练习检测式结束、悬念式结束、活动式结束、拓展延伸式结束、表扬激励式结束。 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

答:主体参与策略、合作探究策略、知情融合策略、个性发展策略 二十、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班级活动的特点。 答:自愿性、自主性、差异性、广泛性、灵活性 学习策略。

(一)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1 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4、画线、5 排除互相干扰 2 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多样化 6 整体识记与分段识记)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法诀、谐音联想法、视觉联想、 语义联想)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组织策略:1、列提纲 2、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 系图)3、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 (二)元认知策略(调节策略、监视策略、计划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策略、学习环境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 略)

教学设计4原则、7步骤、5要求、4内容、6依据,教案的内容 6点 答:原则: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步骤:1 教学目标的阐述 2 教学重难点分析 3、教学准备 4、教学课时计划 5、教学设计过程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 要求:1 导入环节 2 问题设计 3、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4、练习设计 5、教学后记 内容:1 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内容的设计 3、教学措施的设计 4、教学评价的设计 依据:1 学科性能 2 教学任务和要求 3、教学内容的特点 4、教学原则的要求 5 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6、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教案的内容: 1、设计教学目标 2、进行学习任务分析 3、设计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 4、设计教学评价 5、编写出教案 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4 情感沟通法 5 目标管理法

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答: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

(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 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 研究的组织与实施、3 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教育研究的原则?

1 客观性原则、2 系统性原则、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 教育性原则 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答: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小学班主任的作用?

答:第一、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第二,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第三,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第四,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三九、新课程改革下的有效情境创设应注意几点?

4 点 答:1、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让情境生成学习材料问题 2、巧妙设计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3、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寻找知识经验的联系,创设情境。 4、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情境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应用?8 点

答:1、借助实物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操作、表演、演示、活动)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朗读、描述、比喻) 4、借助新旧知识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6、利用儿歌谜语创设教学情境 7、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8、运用想像创设教学情境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1)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教学方法定义?几种方法,注意事项,重点是谈话法。

答: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是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二)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 列

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 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知识。谈话法的基 本要求是: 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

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班级活动的形式。

答:1 论理式班队活动 2、交流式班队活动 3、文艺式班队活动 4 竞赛式班队活动 5、纪念式班队活动 6、实践式班队活动 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特征,

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个案法 特征: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类型:按研究目的分(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 按研究的功能分(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按研究的对象分(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按使用的方法(历史研究、描述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防止脱离知识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两种倾向,实现教学的教育性。

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4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新课程中教学行为:1对待师生关系,强调尊重和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成长核心因素)4对待其他教育者强调合作

终身学习:1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2终身学习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3教师终身学习累积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4终身学习提高在教学中的探究创新精神5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责任意识

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1学会学习2通晓自己所教的学科3学习有关教育问题4学习信息技术。终身学习的方法(参加系统的终身学习,参加校本学习,参加各类成人教育,借助媒体学习)

教师的法定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教师职业道德:1爱国守法依法指教2爱岗敬业乐于奉献3关爱学生严慈相济(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4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5为人师表文明廉洁(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尊重同事尊重家长,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用职务之便谋取暴利)6终身学习提升能力(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更新知识结构努力掌握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九、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法。

答:一方面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的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 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反思教学经验4.进行专门训练

9教育机智方法:以变应变法,借题发挥法,实话实说法,暂时悬挂(冷处理法),爱心感化法,幽默调侃法

10教育反思:对教育实践过程及情境的回顾,对教育活动中自我认识的回顾,自己行动的动机和情感体验判断(教师通过反向的回顾思考,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观念认识和体验自觉进行再思考再认

教师职业的责任:1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2学生学习过程的建立者3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4学生健康心里的培育者5教育信息的开发应用者

教师职业价值: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桥梁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这、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的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管理者,示范者,父母和朋友,研究者 8影响学生的因素:内部因素(自己本身):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里记忆力,外部因素(教师、家庭、社会)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和兴趣,情节和意识,气质性格和认知方式

1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主要依据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启发性原则(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的能力)巩固性原则(重视组织好学生学习)循序渐进原则(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知识能力发展得顺序)因材施教原则(对待个别差异,针对学生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运用知识于实际能力)量力性原则(适当把握教学难度)

6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政治方向)疏导原则(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表扬和激励为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因材施教原则(从思想品德和品德发展实际出发根据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知行统一原则(组织学生参加实际锻炼)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

7德育过程的基本素养: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2德育过程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2后进生的转化:摸清情况分析原因,掌握心里特点调动积极因素,关心热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培养学生兴趣,抓反复反复抓常抓不懈

1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

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未来性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权利主体的人(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2学生是发展中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人(乐观估计学生天性、允许学生犯错误、保证学生安全维护学生权益)3学生是主体的人(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关心学生促使每个学生主动生动的活泼学习为学生选择适合的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4学生是独特的个体,是具有个性特征的人(了解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ot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