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往年题库及答案整理

更新时间:2024-04-25 02: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试述对外开放和对内保护的必要性,如何处理二者关系(40分)

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重大举措,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长期停滞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

第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追随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选择。在当代,世界最新通讯技术的运用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变革,使各种交往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国际经济生活的时空大大缩短,使国际交往互惠更加便利;资源、劳力、技术、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普遍纳入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洪流之中,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的社会化、国际化、一体化普遍要求各国打开国门,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世界市场的扩大,要求各国实行开放政策,既发展自己,也推动全世界的发展。

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推进传统产业革命,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足、生产效益不佳等困难。这些困难如果得不到克服,已经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就有流产的危险。而要尽快妥善地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实行对外开放,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

开放也是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又一鲜明特点。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尤其是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经济联系由流通领域扩展到直接生产领域,世界各国的社会再生产相互依存,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能自我孤立,闭关自守。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体系,社会主义是开放的制度,它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这是邓小平通过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作出的战略决策,它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成果。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各国政府为在国际分工和竞争中获得最大利益,纷纷实行开放政策,广泛地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积极利用外国市场、技术、资金、资源、信息。在开发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历史的深刻总结。中国近代以来落后于世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闭关自守。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不足,科学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与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只有在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的全部社会生产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新的创造,才能顺利建设成功。

综上所述,对外开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坚持这一基本国策是必要的。

2. 试述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以及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具体作用(40分)

第一阶段: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组合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严重影响美国经济并形成了波及全球的负面冲击,最终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由于欧美地区经济明显下滑,外需大幅收缩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四季度贸易出口额负增长,出口型中小企业出现倒闭,农民工从东南沿海大批返乡,CPI快速回落。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宏观调控重点由前期的“双防”调整为“保增长”,调控政策组合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这一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凸显,采取的举措包括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通过扩大政府投资带动投资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出台多项旨在扩大居民消费的税收和财政补贴政策,包括减半征收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免住房交易相关税收,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农机具购置等,一些地方还推出了消费券;通过增值税转型由试点推向全国等措施,形成减税的效果等。货币政策一方面运用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工具进行扩张操作,2008年9月-12月连续进行下调操作,到年末准备金率下降到15%,贷款基准利率下降到5.31%;另一方面配合4万亿元投资计划,扩大信贷投放,2009年全年新增贷款9.6万亿元,增长近1倍。

扩张性的宏观政策操作在应对危机的负面影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我国GDP增速在2009年第一季度触底后的四个季度持续回升。但是,这一时期货币的过度扩张,构成了后一时期通胀压力的重要来源。

第二阶段:应对通货膨胀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组合

2010年,CPI持续上升并在10月超过104,出现了新一轮通货膨胀,同时,经济增速自二季度起有所回落。在这种形势下,宏观调控重点转向“稳物价”,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这一轮宏观调控一方面通过货币政策的紧缩抑制总需求的扩张。存款准备金率自2010年初开始上调,到2011年6月达到21%的历史最高水平,贷款基准利率到2011年7月上调到6.56%;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减免收费等政策措施降低农副产品的生产、流通成本,保障供给,以及降低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负面影响。此外,房地产调控也是这一时期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为目标,出台了限购及住房信贷的一些限制性政策。

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CPI和PPI涨幅自2011年8月起逐月回落,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的势头得以扭转。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也开始显现,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表明投资性需求得到了明显抑制。

第三阶段:稳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组合

到2011年末,物价水平已经明显回落,但同时,经济增速自2011年起形成了逐季回落的态势,特别是今年以来降幅扩大。从外部环境来看,由于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来看,投资和消费增长均呈现放缓的趋势,前期货币

紧缩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尽管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政策的具体涵义和操作均有所改变。9月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复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交通项目,表明财政政策的积极度将较2011年大为提升。货币政策方面,2011年12月以来已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6月和7月连续下调基准利率并扩大了利率浮动区间,表明宏观政策由应对通胀的紧缩性操作转向支持经济增长的扩张性操作。此外还实施了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鼓励民间投资、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宏观调控进入了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扩张性操作阶段。

1、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手段

①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引导经济活动。 (2)法律手段

①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②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另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3)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4)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3、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及时果断地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着力调整内外需结构,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需求上,促成了经济总体形势的向好。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中央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效果已经显现。财政货币政策落实好于预期。货币信贷快速增长,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的迹象有所改观。有专家测算,如果不采取扩大中央政府投资规模、增值税转型、降低行政性收费、提高居民收入等一揽子经济政策,2009年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仅有5%左右。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可拉动全年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以上。

调控总量,增强活力。有专家认为,目前应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保持财政投资力度,继续减税。同时,重点做好政策的配套和细化。也有专家提出,随着最危急时刻的过去,应适当调整政策。就财政政策而言,应把更多的财政补贴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个人创业,用于扩大内需和开拓市场。就货币政策而言,应在下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微调存贷款利率。要准确判断货币供给形势,增强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还有专家认为,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应转向进一步刺激消费和培育新的市场热点,转向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相结合,转向通过深化改革激发经济活力。有专家提出,如果经济复苏势头慢于预期,政府可以考虑在刺激民间投资、增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活力等方面出台新的刺激政策。随着经济下滑势头得到遏制,新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应

着眼于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注重促进企业进行增长方式和发展战略调整。

扩大内需,稳定外需。有专家认为,应进一步加大扩内需的政策力度。在扩张投资需求方面,投资管理的政策重点应从总量刺激转到结构调整上来,重点增加民生项目的投资;注重产业升级投资,既投资于硬资产,更投资于管理系统等软资产;在政府投资逐步落实的过程中,应注重实现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的有机结合,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改善投资环境,激活社会投资。在扩张消费需求方面,一是振兴服务业,解决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二是继续鼓励汽车和住房消费,发挥汽车业和房地产业作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作用;三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不少专家对稳定外需进行了研究,提出应加大对出口的支持力度,包括:继续清理和取消不适应形势变化的限制出口的政策和规章制度;运用财政、信贷等多种手段,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出口;利用外贸发展基金支持企业出口,为企业克服贸易壁垒、扩大出口搞好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带动相关产品出口。

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专家学者认为,应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收入所占比重,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以利于形成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动力。应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建立将部分国有企业红利转移至公共支出领域的机制。这不仅有利于改善民生、拉动消费,还有利于抑制国有企业的投资冲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增强经济活力。

将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结构改革密切结合起来,避免“开闸放水”产生通胀压力而压缩信贷又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的两难选择。加快金融改革和金融机制创新,提高金融体系效率,改变一方面银行存款非常多、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资金需求又得不到满足的局面。

调整结构,推进转型。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实现经济真正复苏和持续增长,最终要靠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转型。首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继续推动重化工业发展,并将发展新技术产业与发展重化工业结合起来。培育和支持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第三代移动通讯、生物技术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其次,推动企业转型。通过开展低成本并购,推进企业规模结构优化;促进企业进行组织创新、管理创新;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促进企业尽快实现从低成本竞争向差异化竞争、从多元化向归核化、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制胜的战略转型。

3.简述中小企业的优势和特点(20分)

(一)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机制灵活,能发挥“小而专”,“小而活”的优势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二)经营范围的广泛性,行业齐全,点多面广;成本较高,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艰巨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三)中小企业是成长最快的科技创新力量

现代科技在工业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方向上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向着大型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向着小型化、分散化方向发展。产品的小型化、分散化生产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许多中小企业的创始人往往是大企业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或者大学教授,他们经常集治理者、所有者和发明者于一身,对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可以立即付诸实践。正因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型的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在微型电脑、信息系统、半导体部件、电子印刷和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有许多中小企业仅在短短几年或十几年里,迅速成长为闻名于世的大公司如惠普、微软、雅虎、索尼和施乐等。 (四)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差;资金薄弱,筹资能力差、流动资金占GDP比例较高

在中国经济中,与世界情况相比,中国是商业银行提供流动资金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流动资金也是有风险的,比如产品是否能够销售出去。但是在中国形成这么一个概念,就是流动资金可以完全依靠银行,中国流动资金占GDP70%以上,有些国家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还有的只有中国的1/3。

流动资金贷款这么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原材料库存,中间材料库存很大;企业自有资金如公积金、保留利润等被大量用于扩大再生产、基本建设等投资,造成流动资金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但是据不完全统计,中小企业贷款申请遭拒率达

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

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

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中小企业还可划分四大区,即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广东、福建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市居多,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很重,应主要解决国有中小企业规范改制和与大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及配套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江苏以乡镇企业为主,浙江以私营个体闻名,工作重点是规范引导、扶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欠发达,推进第三产业和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发展是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区位优势明显,可借助老乡、老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两岸三地大中华圈。 1.你认为搞好国有企业,重点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

改革面临五大问题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原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现国务委员王勇表示,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还需要深化和

完善;二是规范董事会建设还处于探索完善过程中,“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在一些企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企业经营机制与市场经济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能高不能低”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四是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还没有完全分离,离退休人员管理、厂办大集体等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五是一些地方和企业存在重发展、轻改革的倾向,对突破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有畏难情绪。

今年深化国企改革,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积极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不断深化公司制和多元投资主体股份制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二是要加大建设规范董事会力度,完善外部董事选聘、培训、评价机制,严格董事履职责任,健全董事会运作机制,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与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职工民主管理有效融合的途径。

三是要继续深化企业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市场化选人用人力度,建立健全有别于行政干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分配和激励约束机制。

四是要加快解决企业办社会、厂办大集体等历史遗留问题。继续推进企业重组 四大改革重点

对于2016年国企改革,在跨年之际已经出现多方推动力量。12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家有关领导人指出,央企当前的核心工作,是“提质增效升级”。12月1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再次将焦点对准“僵尸企业”。据张喜武介绍,对于“僵尸企业”将坚持分类处置,积极推动兼并重组,强化管理一批,淘汰落后一批。

国企改革与“供给侧改革”、产能出清等有着自然的契合点。在当前国企中,确实存在着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但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社会需求现实存在,但供给看似量大充足,实质上结构不匹配等情况严重,国企作为社会生产的重要参与力量,同样存在着这些问题”。

国企改革将沿着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完善国企薪酬激励、加快国企兼并重组四大改革重点推进。具体而言,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将在国企分类监管、权力清单等领域突破,特别是突出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将成为管资本重要的推手;推进混合所有制发展,主要是通过以股权换机制,通过股权结构不断优化,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国企市场化机制的问题,为后续市场化激励机制等奠定基础;国企薪酬体系、激励机制改革有望加速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等文件有望很快出台,且“力度超出预期,值得市场期待,其中员工持股比例有望超预期”;国企兼并重组指向国企“提质增效升级”等发展方向,2016年央企改革重组仍是热点,其中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整合将是央企整合重点发力的方向。 3. 论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一:二者的矛盾性。其一,效率与平等的增长是不同步的,从长远来看,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出比传统社会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但在短期内,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常常要加剧收入的不平等。其二,效率与机会平等是矛盾的,机会平等是效率的内在要求,只有在机会平等的竞争条件下,才能促进效率的提高;但是,效率的提高必定会使收入差距扩大,一旦收入差距超出合理的限度,就会产生贫富分化,导致不公平。而收入差距不大,收入分配绝对公平,又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第二:二者的统一性。其一,效率是平等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要实现社会平等必须有一定的财富积累,而物质财富的增加又依赖于效率的提高,更进一步地说,只有提高效率,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其二,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保证。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在生产力各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效率。而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公平的社会环境;收入分配绝对公平的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使社会缺乏凝聚力和发展动力;收入分配悬殊过大的两极分化又会造成尖锐的阶级对抗,使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两种情形下,效率的提高都缺乏保障;而机会平等,收入分配相对公平有助于形成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公平与效率可以获得内在的有机统一。在收入分配的全部过程中,公平与效率是相辅相成、相互协调发挥作用的。缺乏公平的社会,不可能获得效率的持续供给,不可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效率得不到提高,也就不可能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公平。由此可知:一方面,公平是实现效率的前提,为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基本保证。效率的提高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依赖于公平的诱发。另一方面,效率是保证公平的基础,为公平提供了物质保证。只有在高效率的社会条件下,才能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在总体上实现人们的高水平需要,从而使社会在更高生产力水平上实现社会公平。

因此现在人们开始注重民生问题,将社会公平问题提到了首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民生发展的切实措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应当尽最大的努力,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改革发展模式的指导下,促使公平与效率实现最佳结合,克服收入差距过大和平均主义这两种倾向,逐步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效率的提高是实现公平的前提和手段,同时社会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必要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关系时,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要正确处理先富与后富之间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公平与效率不同的历史时期出发,才能在前进中解决矛盾,消除各种不利的因素,保证自由竞争。保证遵循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某些原则,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从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的目标。

3.在开放条件下对国内经济进行保护的必要性,并根据当前全球经济形势谈谈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中国作为一个极具市场潜力的发展中大国,国内市场是其民族经济成长,提高竞争力所独具的优厚条件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其国内市场存在着是提供给本国民族经济用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增加竞争力,还是为外国企业所利用为它们增强竞争优势服务的重大差别。这种差别是大国与小国在经济开放中政策选择差异的根本原因。因为小国出让狭小国内市场的规模经济损失与其“平等”地进入一个较大容量的市场所形成的规模经济得益相比要小得多,有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由此,由市场容量导致的规模经济效应的不同,决定了小国的市场可以开放,而大国的市场则必须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

国内市场对于经济发展滞后国家的民族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土的社会文化背景使民族经济企业对国内市场具有更为贴近的亲和力,在了解国内消费者需求状况方面具有外国企业难以企及的优势,因而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要比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更容易一些。从市场容量看,中国这样一个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潜在中都是十分巨大

的市场,是刺激国内民族经济企业扩大投资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培育企业竞争优势天然禀赋的优势;从市场需求结构看,为数众多的消费者将会具有多样化的需求分布, 也就为民族经济企业提高了在差异产品子项上利用规模经济建立竞争优势的舞台。对于中国的民族经济而言,国内市场是其生存的基本依赖,也是其走向国际市场的“演练场”。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对国内市场施以必要保护的重要性就在于要为国内民族经济提供这种生存的条件和成长发展的演练场所。只有保护国内市场才可以避免经济发达的先进国家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占领,为民族经济提供在国内市场赚取利润和在“干中学”之中成长以便将来干得更好的机会;而失去了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干”与“学”均将无从做起 ,甚至生存的机会也将失去,中国与经济发达的先进国家的差距不仅不会缩短,反而会进一步扩大。

1、 试述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并联系实际说说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的运用。

就是价值规律。

扩展一点就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

市场经济运行是指在一定的运行场所和制度环境中,在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支配下的市场经济的现实运作过程,即通过市场体系中的市场价格信号来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调整其消费与生产行为,实现供求与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的平衡的过程。

包括四层含义:

1、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市场经济中的供求、价格、信息、竞争、利益等因素在现实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不断地使供需平衡,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

2、市场经济是在一定的场所中运行的。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3、市场经济总是在具体的制度环境下运行并受其影响,从而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经济表现出不同的具体特征。

4、市场经济的运行受到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支配,是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的具体体现。

2、试述对外经济开放和对内经济保护的必要性,并结合现实谈谈怎样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3、试述决定和影响有效需求的主要因素。

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和一定市场上按照某一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与劳务的数量。需求概念总是涉及到两个变量,该商品的销售价格以及与该商品价格相对应的人们愿意并且有能力够购买的数量。

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

预期可给雇主(企业)带来最大利润量的社会总需求,亦即与社会总供给相等从而处于均衡状态的社会总需求。

相关因素

有效需求并不一定能保证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影响有效需求的主要有 3 个因素和货币供应:

①消费倾向。即消费支出对收入的比率。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多,也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收入越增加,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距越大。

②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它决定资本边际效率(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

③流动偏好。即人们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和财富的愿望强度。这种流动偏好可以出于交易动机(应付日常支出)、谨慎动机(应付意外支出)和投机动机(捕捉投资

机会),并决定对货币的需求量,又影响利率。凯恩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差距扩大,储蓄增加,从而发生消费需求不足。这时需要有投资增加以弥补差距,抵消储蓄。但由于企业家对投资前景缺乏信心(由于第二和第三因素),投资支出往往不能弥补差距,储蓄不能全部转化为投资,从而也使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足使就业量在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就停止增加甚至趋于下降,形成大量失业。当经济繁荣达到一定阶段,投资诱力减弱,企业家对投资的未来收益缺乏信心,引起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根据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凯恩斯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用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1]

在建筑市场上,有效需求就是买主希望并有能力购买的建筑产品,建设项目和有关服务的数量。

如果换成一句话,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人们愿意买,并且有能力买。 结合本案例资料,可以看出,导致我国房地产有效需求变动有以下几个因素: (1)商品价格。人们从大量经验事实中观察到,商品的价格愈高,人们对该商品的购买量愈少;反之价格越低,人们购买量愈多。本案例中,国际上对房地产价格长期的研究结论是:商品房售价为家庭年收入的合理比例是3至6倍,超过6倍就不能形成买方市场。据测算,我国房价相当于家庭收入的10倍左右。从这一点分析,我国商品房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大。

(2)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在其他条件给定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越多,对商品的需求越多。因此一个市场上消费者的人数和国民收入分配情况,显然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本案例中,居民收入与需求量成正比,而消费结构中有多少用于房地产商品也直接影响需求量。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在40%至50%之间的消费结构房地产需求会达到15%。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个人购买商品住宅的增长率的均值△Y=0.174763,△Q=0.354751;Er=2.226968。证明我国房地产需求收入弹性确实较大。城镇居民在解决温饱后将把消费热点转移到住宅消费。

进一步推断的结论为:价格的变化,以及人均收入变化,对我国商品房的需求量影响明显,因此,价格和收入是形成商品房风险的重要因素。

(3)替代品。一般而言,房地产商品是不可替代的,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房地产本身是耐用品,当其价格过高时,消费者将紧缩人均居住面积,减少其正常的需求量。 (4)偏好。经济学论述的嗜好及其变化更多地涉及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因而主要取决于当时当地的社会传统习惯,如流行的时尚,商业广告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信息影响人们的嗜好,从而影响需求。结合本案例来说,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经济实力不同的人对房屋的偏好不同。一般居民对房屋的要求是安全、耐用,而经济更好的人士更在乎环境、社区的文明程度等因素。房地产需求具有明显的阶次性,商用楼的需求取决于公司的档次;住宅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收入水平、工作性质等,一般是递阶增长的。

(5)预期。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将影响有效需求的实现。房地产市场常出现当房价下跌时,消费者预期价格还会再降,从而持币观望的情况。以上5个因素是人们总结的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如果把上述关系用数学的语言来说,称为函数关系Qd=f (P, Y, Px, Pe,T)。P, Y, Px, Pe,T分别代表影响Qd的五个因素,Qd代表需求量。

除以上5个基本因素外,针对本案例,我认为,影响房地产商品的需求量还有如下因素:

(6)国民经济波动。一般来说,国民经济波动与房地产需求呈正相关关系,当经济

处于扩张阶段,对房地产的需求上升,反之则需求下降。但房地产需求除为满足个人和家庭生活需求外还具有投资功能,是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手段。在发达国家,人们的投资意识和理财观念较强,这种需求占一定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反经济循环的特点,在经济萧条时期,房价下降,出自保值、增值的目的,个人和机构投资可能增加,其需求量可能不下降或下降较少;在经济繁荣时期,投资方向增多,房价上涨,机构投资者为抽回资金和盈利而转让房地产,使供应量增加。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初期,人们的投资意识和理财观念均不成熟,加之人们的收入水平偏低,以投资房地产作为保值增值手段的时期尚未真正到来。

(7)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将使需求增加。

(8)房地产资产租金的高低。房地产产品间价格相互关联性强,房地产资产租金的高低对增量商品房的销售有直接影响,土地出让或转让价格直接影响房地产开发成本。房地产租金水平是房地产资产收获及收益能力的标志,是影响房地产需求的重要因素。此外,房地产市场受政策因素影响大,政府在调节供需关系中起重要作用。各国政府均在解决贫困阶层的住房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我国政府实施的“安居”、“经济适用房”等政策均在调节供需关系、引导房地产开发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有效需求的决定因素

马克思认为,经济系统由两大部类构成,第1部类生产生产资料或资本品,第Ⅱ部类生产消费资料或消费品。在这里,“我们把资本主义的生产者当作全部剩余价值的所有者”,也就是说,在社会资本再生产公式中,资本所有者或资本家作出剩余价值的分配决策与其投资、储蓄和消费的决策是合一的。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要顺利进行,两大部类间进行交换的产出的价值必须相等,而且产生这一交换的彼此间的需求也必须相等。为达到这一点,在简单再生产过程中,马克思假定,第1部类和第Ⅱ部类中的工人和资本家的支出函数都是既定的,即工人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消费,没有储蓄与投资,边际消费倾向都为1。而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第1部类和第Ⅱ部类中工人的支出函数既定,边际消费倾向仍为1,但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投资(即追加资本),一部分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马克思进一步假定,在第1部类经营的资本家的支出行为取决于第1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了保持均衡,第Ⅱ部类的资本家的投资与消费行为取决于第1部类能为第Ⅱ部类的扩大再生产提供多少资本品。同时,马克思假定,剩余价值必须完全花完,没有闲置部分。所以,一旦积累或投资的份额固定下来,消费的份额就会自动地被决定,从而任何不足的总需求都被排除在该假说之外。

可见,在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中,剩余价值的实现与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形式上看,与工人的消费没有直接关系,它完全取决于资本家的有效需求;反过来,有效需求的规模又决定着剩余价值实现的大小、工资与剩余价值问分配的比例。在均衡条件下,剩余价值的生产量与实现量是一致的。从剩余价值的实现角度看,有效需求的大小由资本家的投资和消费决策决定。由于资本的本性是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的实现量主要取决于资本家的投资决策,而投资又取决于他们对未来的预期。但马克思没有遵循这个思路去解决有效需求问题,而是从剩余价值的生产出发,去分析有效需求的决定问题。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需求“本质上是由不同阶级的互相关系和它们各自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因而也就是,第一是由全部剩余价值和工资的比率决定的,第二是由剩余价值所分成的不同部分(利润、利息、地租、赋税等等)的比率决定的”。在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实现量取决于资本家的预付资本量。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预付资本越多,剩余价值的实现量就越多。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但是,这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党中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均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邦本,本固国兴。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这也是党成长壮大和战胜一切困难的传家之宝。当前,国家改革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只有重视民生才能确保社会稳定,才能给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良好环境,而为人民谋福祉恰恰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所以,转型之际必须更加重视民生。但必须看到,由于国家底子薄、地缘广阔、历史欠账多,事关民生的一系列问题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要走相当长的路,如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等等。让人民体面劳动,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这样可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个好家底。

5、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需要健康,需要安全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遵循“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目标指向,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化解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改善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不仅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成败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应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解决生存性民生问题做好民生问题,要把满足群众的生存性需求摆在突出位置,解决好就业、保障、住房、医疗、增收等问题。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年度劳动力供求形势十分严峻。就业是改革开放发展中面临的头号难题,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要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观念。把积极促进就业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地在第三产业、多种所有制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以及开拓国际市场就业岗位;强化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

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退役军人就业指导;继续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营造良好和谐的就业氛围。

②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保障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③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廉租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并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落实好支持保障性定居工程建设、税收优惠和收费基金减免政策。

④医疗卫生是民生之生命线。医疗卫生受到普遍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人们都需要医疗方面的保障。据国务院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医疗改革是不成功的,离预期的目标还相差甚远,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提高百姓的健康水平,结合国情实行“三方付费(即国家、单位、个人)、三网保险(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级就诊乡镇社区医院、区县医院和市级以上医院)”的医改模式,在医疗服务中,坚持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并逐步实现“患者选医生”的现代就医理念,把维护自身的健康权还给民众,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⑤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适当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是民生之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合理调控收入差距,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开发力度。 2、解决安全性民生问题完善社会管理是民生之盾。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是现实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和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既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及药品安全等公共安全问题,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民财产安全,又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使人民群众在祥和、安全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不断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解决发展性民生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即是核动力。要在解决好生存性、安全性民生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教育文化等发展性民主。要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性问题,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也要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网络等新兴传媒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宣传主阵地作用,凝聚加速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也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也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广大人民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他们的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宗旨在新时期的根本要求和体现,就是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公仆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简单地说,就是过好日子(富裕),大家一起过好日子(共同富裕),大家一起努力过好日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发展就是人民生存、生活状况的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实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就是以民生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三项基本要求的根本依据,是统筹兼顾的出发点与着力点。

第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理想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民生保,民心顺,则和谐生。关注和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第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每一项都关涉到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课题。只有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

3.请叙述如何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是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40分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它的产生、发展和变革,都不能从它本身来解释,而只能由它的经济基础来说明。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内容。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派生的,所以,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内容,就决定自己的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内容。

一定社会的基础是该社会的经济关系的体系,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首要的、决定的部分。而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复杂庞大的体系,由该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个部分组成。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上层建筑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思想理论根据,政治上层建筑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传播和实施提供重要的保证。政治上层建筑作为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是通过人们意识自觉建立的,它一经形成又强烈影响观念上层建筑,要求一定的观念上层建筑与它相适应。恩格斯指出:国家政权等是\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的独立力量,马上就产生了新的意识形态\。

在阶级社会,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同一社会形态存在着不同阶级的政治组织和意识形态,它反映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复杂性和经济关系的对立性。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统治阶级的思想则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无阶级社会,经济关系不具有对立性,上层建筑也不存在阶级性。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观念的、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原始氏族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平等合作、共同消费的关系为基础,社会秩序由氏族成员按历来习俗进行调整,因而没有专门的武装集团和暴力机构这样的政治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产生了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观念上层建筑。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相应地形成了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具有强制手段的政治上层建筑。每一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自己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的。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政治上层建筑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脱离社会的独立力量。观念上层建筑,特别是哲学等意识形态距离经济基础比较远,往往以曲折的形式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但它们归根结柢都是由经济基础所产生。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的性质不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决定于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它的经济基础的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则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或慢或快也要发生变革。同一社会形态内经济基础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决定了上层建筑要发生相应的量变和部分质变。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为另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所代替的根本质变,决定着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上层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变化的过程不尽相同。直接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一般较快,而观念上层建筑的变革则一般较慢。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力量,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向阻碍、威胁自己经济基础发展的其他经济关系、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政治上层建筑运用强制手段,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观念上层建筑则利用舆论工具,论证自己经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规范和控制人们的思想与行动。统治阶级凭借整个上层建筑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中,从根源和派生的关系上看,经济基础是原因,上层建筑是结果。但从具体历史过程的复杂因果链条看,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要求上层建筑同自己相适合,以利于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必须符合经济基础及其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不能长期存在下去。这就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唯物史观既反对否定经济基础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定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违背上层建

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它们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贯穿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要经历一段逐步完善的过程;直接受生产力所推动的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上层建筑相对于经济基础是比较稳定的,往往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更。结果就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相适合又不相适合的矛盾运动。在两者基本适合中出现的局部性矛盾,可以在同一社会制度的范围内加以调整。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已经变成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要求根本变革的客观趋势之间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在阶级社会,这个矛盾表现为代表先进生产关系、反映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进步阶级和代表腐朽生产关系并运用上层建筑的力量阻碍变革的反动阶级之间的激烈的阶级斗争。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推翻旧政权,根本改变旧上层建筑才能获得解决。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同样适合于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产生、它们之间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的途径都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自己的经济基础而产生,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政治前提。这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般表现为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力量进行调整和克服,而不像在私有制社会那样要根本改变社会制度才能解决。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经济基础具有不同于以往社会的巨大反作用。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互作用,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能够促进它的经济基础的迅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并向共产主义过渡。

1. 写出市场经济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涵义,并联系2011年物价变化走势谈谈国家的宏

观调控政策。(40分)

1加强农副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的.管理,因为农副产品的价格弹性很低,因此要尽量避免因为它的供不应求而导致农贸产品价格上升

2适度稳定人民币升值幅度,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无疑会影响我国的物价,而我们无法控制国外的货币政策,因此只能适度提高人民币的价值来稳定我国的物价上涨

3 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继续落实治理和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取消一批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4 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整顿收购秩序,加强收购资金监管,取缔无照收购、无证加工的行为。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取缔非法交易。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稳定社会预期。

第一,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因经济过热引发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进而演化为全面通货膨胀。

第二,继续采取有力手段,加强农业、畜禽养殖业生产,进一步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畜禽养殖业的投入,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建立价格调节基金、专项补贴基金,

完善对农产品(食品)提供者和低收入困难群体的补贴政策。

第三,重点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率,进一步控制货币供应量及过多的银行流动性。 第四,坚决打击利益集团囤积商品、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行为。

第五,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中低价位住房的供给。特别是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大城市,要重点增加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土地供给,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新建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的供给。

第六,综合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物价调控中的作用。

1、加强监测,不可掉以轻心。总体来看,今年中国整体物价水平由降转升,全面上涨。虽然正常情况下供求关系较为宽松,不会发生恶性通货膨胀。但是,新一年内强大的物价成本推动力量不可小觑。另一方面,如果出现重大异常情况,完全有可能导致供求关系逆转。两者因素叠加,就会引发物价指数出乎预料的大幅上涨。对此,有关部门不可掉以轻心,必须高度关注,未雨绸缪,及早预案,防患未然。

2、要加强对主要商品供求关系和价格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其中也包括对严重灾害天气、地缘政治变化和美元汇率的监测和预警,及时进行分析评估。全国主要大城市,都要建立重要商品的监测和预警体系。

3、对症下药,不可过早退出刺激需求战略。由于此轮物价上涨具有显著的成本推动型特点,并非经济过热所导致的供求关系紧张,因此当较高物价涨幅真的出现时,切不可盲目出手。要坚持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必须对症下药。

也就是说,依靠紧缩需求的办法不仅解决不了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问题,反而会导致经济发展需求动力不足,大量企业停工,劳动者失业,破坏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承担经济“滞胀”的极大风险。所以要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刺激需求的政策措施,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宜过早、过快退出,尤其不可贸然加息。

4、建立储备,做好应对预案,防范供求关系逆转。为了防范异常情况出现对整体物价水平的重大冲击,有关部门要做好应对预案。一旦重要食品、民用燃料、棉花等商品供应和价格因为严重异常情况出现重大变化,超出警戒数值,就要及时启动市场平衡预案,比如适度抛售储备商品等。

平衡市场预案的基础在于基本的重要商品储备,尤其是食品储备和燃料储备。国家和所有大中城市都要建立分级基本食品储备和其他重要商品储备。银行和财政资金使用,要向这方面倾斜。此外,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应当利用国内、国际两个方面资源。要与外汇储备实物化结合起来。

5、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财政补贴,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在意识到新一年内物价上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需要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对于弱势群体增加补贴。与此同时,千方百计提高就业率,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率。因为,更高或充足的就业,才是对抗物价上涨的最好手段。

如何理解按劳分配制度的特点和公平性问题。(40分)

按劳分配,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没有能够达到产品极大丰富的程度,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还存在着差别,劳动还未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等原因,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条件有所不同,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第一,按劳分配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只是以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企业生产的商品必须经过交换,企业生产商品的局部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作为分配标准的“劳”还不是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而是通过商品交换被社会所承认的劳动,即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第二,按劳分配还不能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来计量,而只能按照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来计量。

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都是采取价值形式,按劳分配也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劳动者提供劳动,起先获得的是价值形态的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购买所需要的商品。正是由于按劳分配是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因而价格的变动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到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

第四,按劳分配还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只能在局部的范围内实行。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对劳动者进行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社会。正因为分配的主体不是社会,所以,也就无法做到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分配。每个企业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实现劳动者提供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3. 在你眼中,“入世10周年”给中国经济和百姓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20分)

1、经济总量世界第二

2011年席卷欧洲的债务危机,让世界齐刷刷地将目光瞄向了中国。这与两年前全球遭遇金融危机时的情形何其相似!指望中国拯救世界显然并不现实,但这个现象却明白无误地彰显了今日中国经济在世界的重要地位。

中国经济十年间的变化到底有多大?从2011年初即层出不穷的纪念“入世十年”活动中,从商务部长到专家学者,念叨最多的就是这样一组数据:中国从入世之初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快速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贸易国。GDP从2001年的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的近40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超过10%。而世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打到25%,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2、中国制造行销全球

据财经作家吴晓波考证,“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这个词是2001年之后才真正走红的。2001年之后的中国,因加入WTO带来的大量订单,令中国制造繁荣一时,成群结队的中国农民涌入长三角、珠三角,低廉的劳动成本使得“中国制造”行销全世界。如今,从美国人的被子到意大利人的皮鞋,从俄罗斯人穿的衣服到科特迪瓦人使用的餐具,几乎都能发现“Made in China”的影子。

十年间,中国真正成了世界工厂。而当大量商品涌入他国时,也引来了贸易保护的争议,所以就有了温州鞋在西班牙遭焚烧等极端事件的出现。2009年11月,“中国制造”形象广告开始在美国主要媒体播放,传达“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真相。事实上,中国制造也是世界分享利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代工的中国工人获利微乎其微。以苹果手机为例,每卖出一台iphone,苹果公司独占58.5%的利润,中国工人获得的利润只有1.8%。 3、不再怕和老外打官司

对爱国者数码科技公司总裁冯军来说,2011年的秋天注定不同寻常。10月9日,爱国者电子从去年开始起诉东芝惠普侵权USB plus技术获得初步结果,西安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东芝专利侵权成立。这是中国企业在技术专利标准上第一次胜诉国际品牌。

自入世以来,中国企业遭遇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而企业的应对方式也有了颠覆性

转变,从早前面对国外反倾销起诉的不知所措甘当沉默的羔羊,到有组织地积极应诉,再到某些领域主动出击起诉他国企业侵权,在应对贸易保护和知识产权方面,中国企业十年内完成了三连跳。贸易保护重灾区浙江、广东、福建等外贸大省,面对频频找上门的洋官司,应诉率从2002年的40%提高到90%,对个别国家和地区甚至达到了100%。从害怕“狼来了”到“与狼共舞”,路透社称,这表明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不断增加的自信。

4、中国企业走出去

十年前,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所罗门美邦曾预言,加入WTO以后的前五年,中国将会出现4000万人失业,国内企业将遭到毁灭性打击。十年过去了,当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收购瑞典巨头沃尔沃的时候,当华为、中兴等通讯设备制造商把生意做到五大洲的时候,所罗门美邦当年的预言已经成为笑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不仅没有被冲垮,反而越来越多地开始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专家认为,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大踏步地走出去。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3172.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17位。2010年,投资流量再创新高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 5、汽车、电信资费越来越便宜

14万元一辆的捷达,如今只要8万元;动辄数千元的手机,如今一两百元就能买到。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变化,却是中国入世带来的最显著红利之一。

十年内,汽车关税从3位数降至13.4%,这曾让很多人担心中国汽车业会全军覆没。入世后,奇瑞、吉利们得到了合法的准生证,政府不再对汽车限价,令汽车越来越快地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公司都来到了中国,而过去十年,国产汽车年产销也从200多万辆增长到1800万辆,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汽车第一产销国。电信等行业亦殊途同归,截至2011年9月,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数2.8亿,移动电话用户数9.5亿。手机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的必备品。不过,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拥堵也正成为蔓延全国的“城市病”之一。 6、全球同步看大片

当2002年1月26日,《哈利·波特和魔法石》在上海举行中国首映式的时候,或许没人会想到,这部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力作会见证中国文化出版业入世十年的发展历程。入世之初,中国承诺将每年进口10部大片的数量提高到20部,压力之下,中国电影人不得不开始了破釜沉舟,快速产业化成为中国电影的必然选择。国产电影从2002年的100部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年票房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的超过百亿,增速全球第一,票房挤进全球前十。

一方面,中国观众可以看到全球同步上映的大片;另一方面,中国电影越来越以“大片”之姿走向全球。 7、外资银行触手可及

“假如你有1万美元,会选择存在哪家银行?”十年前问这个问题,和五年前的选项会有很大不同。

按照入世承诺,自2006年12月11日起,中国开始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相关限制,汇丰、渣打、花旗等在华主要外资银行一夜之间获得了国民待遇,而普通老百姓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但与之前担心的人们会把钱都存到外资银行去相反,经历了“五年狂奔”的中资银行,因不断改善的服务和灵活的信贷产品,反而得到了更多的青睐。信用卡、按揭贷款、分期付款购物等业务方式,都成为了老百姓新的消费习

惯。

8、纺织业、农业等历经风雨

“漫长的寒冬”“沉默转型期”“反倾销调查”“困境仍在”“深层弊端”??打开中国入世十年史,你会发现,没有一个行业像纺织业一样被如此多的“灰暗词汇”所拥抱。作为最早开放的行业,纺织服装业曾被认为将在入世后获益最大,因为困扰多年的出口配额将在2005年1月1日寿终正寝。但没想到的是,随后铺天盖地的反倾销调查和贸易壁垒浪潮又盯上了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棉价原料供应和价格的起伏、出口仍依赖贴牌为主的模式、人民币汇率因素等,都困扰着中国纺织业的前行。

相比之下,中国农业的入世答卷亦在令人欣慰之余藏着隐忧。在粮食总产“七连增”并连续4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农民收入连续增长的背景下,却是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现实。诚如有报道所言,长期以来,中国粮食供求始终处于一种脆弱平衡的状态。以大豆为例,中国大豆进口量已占到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可见,粮食安全未来仍将是中国农业常抓不懈的命题。 9、学会按国际规则办事

“你可曾知道,原来中国的外贸数字是国家机密?”2011年11月,在纪念中国入世10周年的一个论坛上,WTO前副总干事斯道勒说。

十年前,很多政府管理部门还习惯红头文件管理的模式,对经济事务的介入和干预很多。而入世,首先要求政府入世。这就客观上倒逼政府管理部门加快改革进程,逐步与国际接轨,建立开放公平的竞争环境。入世之初,就开始按照WTO规则清理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十年间,共清理了3000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贸易体制和政策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审批流程简化,政策越来越透明,民间行业性协会逐渐取代半政府性质的商会??诚如美国《华尔街日报》所评述的,中国入世进口的是“全球秩序”。而在斯道勒看来,入世使中国的政策更加透明,立法和行政更加适应WTO规则,“这些都表明中国是按照国际准则办事的。” 10、悄然更新的发展观念

杨澜曾经问过中国入世谈判代表之一的龙永图,15年的WTO谈判中,为什么每当西方提出知识产权或者环境保护这样的条款时,中国的代表往往反应会异常激烈?龙永图的答复很坦率:“当时我们想,什么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90%都在你们跨国公司手里面,都在西方国家手里面,保护知识产权就保护你们吗?这样想好像很理直气壮。再就是保护环境,你们过去一两百年工业化把世界的环境糟蹋成这个样子了,你们发达了,你们现在有钱了,我们发展中国家刚刚要建设,你们又说要保护环境?”

如果说入世十年中国的最大变化,或许可以归为不断与时俱进的观念上的更新。朱镕基曾说,入世谈判从黑发人谈成白发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害怕入世”。实际上,入世十年后,保护知识产权、环保意识等当年谈判时很害怕的条款,现在已经深入人心。 A卷

1. 试述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并请联系现实谈谈我过当今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

1 .财政政策的选择。当前我国应实行适度松动的财政政策 , 以扩大有效投资。但要做到这一点, 关键是增收。增收的办法主要有 : ( 1) 发行债券( 2)增加税收。

2 .金融政策的选择。当前我国应实行适度从紧的金融政策, 存贷款利率水平应小幅度上调, 企业从银行获取信用贷款要从严掌握, 但对企业和个人在市场上的直接投融资活动应放松、放宽。

3 .就业政策的选择。解决当前我国结构性失业的问题 , 是政府的根本职责之一 ,

政府有责任将失业率控制在可容忍的限度之内(一般是失业率不超过6 %), 而不能只单纯倡导转变就业观念。当前扩大就业的关键 , 是扩大城镇居民尤其是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的就业岗位。从现实情况看,较为有效的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办法主要有:缩短工作时间, 实施提前退休制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行业, 增加对科教和职工培训的投资, 扩大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招生规模, 设立自主就业补助基金等。

4 . 收入政策的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呈现出高收入、高效益的特点。同时经济改革的大量成本, 包括住房改革、高等教育改革、医疗保险改革、养老保险改革、失业保险改革以及物价上涨等, 都需要居民个人或家庭负担相应费用, 而我国实行的传统的

5 . 外汇外贸政策的选择。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对外开放 , 这种情况恐怕已大大削弱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 既不利于引进外资和缓解扩大外汇储备的压力 , 也不利于我国资本的输出。因此 , 我国应当在完善金融监管法规和制度 , 特别是在保留必要的国家对外汇交易和国际资本运营进行限制和干预的基础上 , 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放资本市场 , 使人民币尽早成为可完全兑换的货币。此外 , 我国还应当采取一些有利于外贸出口的措施 , 包括扩大外贸企业经营自主权;鼓励外贸企业积极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 , 特别是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有关国家购并企业 ;搞好出口退税工作 , 尤其是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等 , 以有效缓解外贸出口下降的幅度。 2. 中国经济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趋利避害。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联系日益密切,从而也加剧了各国经济安全的敏感度。我国必须在加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的优化调整、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立法与机制建设、深化改革现代金融体系以及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提高我国抗击国际经济冲击的免疫力等方面着力,切实维护好国家的经济安全。

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经济,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增强,才能有效化解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这是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我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立足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协同拉动经济发展,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冲击奠定坚实基础和条件。

要抓紧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进行立法和机制建设。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法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政府对国家经济风险的控制和手段、国内和国际经济的互利、互惠、互补的范围和标准等作出规范,使外资在我国的经济活动有法可依,并严格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把国内复杂庞大的市场体系纳入法制轨道,既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又促进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经贸活动。要抓紧建立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机制,保障国家的产业、金融、信息安全;抓紧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充分利用WTO规则,采取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符合国际经贸规则、惯例的保护措施,保护本国的产业、市场和国家的经济利益。

深化改革现代金融体系。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是市场经济的动脉。采取深化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改革,增强和发挥央行的调控能力等措施,才能使金融活动有序运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

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与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才能自主地掌握本国经济命脉,维护国家主权,才能在发展对外经贸关系中维护好国家的经济安全。应进一步贯彻落实“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优化贸易结构,始终坚持“积极、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原则,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增强,在此基础上,不断落实积极“走出去”的战

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有效掌握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增强我国独立自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实力,切实维护好国家的经济安全。

同时,我们还应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我国的战略性资源等等,切实维护好国家的经济安全。 1. 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调控的基本经验 (40')

2.试论述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并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谈谈你的看法 (40')

3. 2013年6月,政府出台对家电节能的补贴政策,相比于以前的翘首企盼,这次很多商家表示并不希望政府有继续的补贴政策。

从2008年至今,国家出台一系列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政策,使得家电工业在几年内有了20%的提升,有人认为短期刺激是违反长久以来形成的消费规律的,会加剧需求波动。

结合资料,谈谈你的看法。(20')

1、简述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并结合当前经济背景谈谈调控的重点。 2、简述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及开放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的约束。 3、材料题:

材料:“市长吻批文,投资背后潜藏怎样严峻的形势。”

材料大意就是说一方面要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为了保增长,还是扩大投资,导致很多产业产能严重过剩。 请就上述材料谈谈看法。

3、 请简述国家如何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并结合近期政策分析

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整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整作用主要有:调整贷款利率和贷款领域限制,来达到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运行平稳增长的要求。比如:现阶段我国提高银行的准备金率,因对金融危机而扩大内需贷款等。其次,调整贷款规模,调整贷款比例,比如:对一二三产业的贷款限制与激励。限制一产,提高一产贷款门卡,大力发展农业基础地位,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例,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建立高科技产业投资运行机制,减少高科技产业投资风险,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要注意到货币政策等经济宏观调整手段,有延时性和后果不确定性等特点。要保证经济平稳的按照既定目标发展还要辅助以其他手段。如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以及经济手段中的财税手段,价格控制手段等。

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还有利率、汇率和窗口指导等。

法定准备金率。当需求不足,失业增加时,中央银行(我国的人民银行)可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这样就扩大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基础,会刺激投资增长。反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可以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从而使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减少,抑制了投资的增长。一般认为,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中最猛烈的手段,不宜轻易使用。目前,我国为了抵抗当前的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不断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例如最新的一次应该是2008-12-25从14.0%下调至13.5%。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并影响利率的一种手段。当总需求不足而出现通货紧缩时,中央银行就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商业银行将所持有的一部分债券卖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向商

业银行付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相应的增加,从而增加可以放贷的规模,促使利率下降,并促使投资增加、需求增加。反之,当通货膨胀较为高时,为控制货币供给增长,中央银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商业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向中央银行付款,这样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减少,贷款规模也会随之相应减少,并促使利率上升,从而促进投资减少,总需求就会减少,从而有利于价格的稳定或下降。当前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2009年将是我国经济发展非常困难的一年,财政收支紧张的状况十分突出。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09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总规模在2000亿元左右。

贴现率。所谓贴现率,就是商业银行用政府债券或其他合格票据作担保,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制服的利率。当总需求不足时,就降低贴现率,从而可以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刺激投资。反之,当通货膨胀需要抑制时,就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就会缩小,投资就会减少,总需求就会减少。

利率。在我国,大部分存贷款利率都是由政府控制的,因此,利率的调整就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了。通过调整各种存款、贷款利率,就可以调控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或消费活动,从而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目标。当总需求增长过快时,应提高利率,反之,则降低利率。从长远来看,随着利率政策的改革,更多的利率将要由市场决定。

汇率。在我国,汇率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2005年汇改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的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从2005年7月21日起实施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可住单一

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的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这种制度下,通过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就可以调控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比例关系。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国都不能独善其身. ①中国人民银行是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②他的职能是发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经理国库,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③央行可以制定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三率。国家可以增发国债刺激内需,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4、 近年来国家出台不少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文件,请分析政策背景

一、民营经济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重大贡献 二、民间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活力与动力的主要源泉 (一) 鼓励、引导和扩大民间投资, 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 (二) 鼓励、引导和扩大民间投资, 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三)鼓励、引导和扩大民间投资, 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民生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柱和创造社会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据初步统计,2009年1月至11月,民间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56.4 %,已是半壁江山。如何调控、引导和发展好民间投资,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是投资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若干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鼓励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

策措施,紧密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际需要,在扩大市场准入、推动转型升级、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等方面系统提出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份专门针对民间投资发展、管理和调控方面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出台《若干意见》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久之策。

从当前看,出台《若干意见》是丰富和充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巩固经济向好回升势头。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沉着应对,迅速出台并不断完善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有效实施两年内中央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带动总额4万亿投资的计划,我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总体回升向好。在此过程中,政府投资对于稳住全社会信心、拉动投资和稳定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仅仅依靠政府投资和信贷增长等刺激性政策拉动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在靠刺激性政策增加投资能力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2010年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也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在保持一定范围和力度政府投资的同时,需要更加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启动民间投资,切实将民间储蓄的优势转化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形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机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从长远看,出台《若干意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应对?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金融危机剧烈动荡后的缓慢复苏之中,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因为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发生改变和逆转。

从国际环境看,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在全球化调整发展中拥有新的优势。二是金融危机后,各国致力于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将成为推动全球新一轮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在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竞争中具有新的机遇。三是新兴大国地位上升,我国等新兴大国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是判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效果的关键。

目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二是不同收入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地区收入差距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社会财富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分好这块“蛋糕”就变得越来越关键——不仅是做大“蛋糕”的根本目的,也是继续做大“蛋糕”的必要条件。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就提出来了,到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

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化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导产业跨区域有序转移,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015年中国渡过WTO十五年保护期后将有哪些变化

1、削减关税。全面削减关税,平均税率由221%减至17%;对于农产品税项5年内减至145—15%;取消所有出口补贴。

2、开放农产品市场。对小麦、粟米、稻米及棉花实施“关税比例配额制”以开放市场;逐渐撤消由国家控制的豆油贸易。

3、限制对美国出口(包括纺织品)急增。控制中国对美出口品在配额取消后急增的特别条款有效期12年;禁止中国向海外其他国家倾销的条款有效期15年。 4、开放零售市场。向外资公司开放更多分销权及售后服务。

5、开放专业服务。向外资公司开放的专业服务包括法律、会计、医疗等。 6、开放影音产品市场。容许更多外语片进口,每年最少20部,较目前增加一倍。 7、开放汽车业。汽车关税税率由现时的80—100%,每年分阶段削减,2006年为25%;允许美国机构提供购车贷款。

8、开放电讯业。向外资开放电讯市场,允许外商在电讯服务领域持有49%股权,并于2年后增至50%;外商可全面投资互联网市场。

9、开放银行业。加入WTO后2年外资银行可为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加入WTO后5年全面开放。

10、开放证券业。允许外资金融公司在基金管理企业中持股33% 2015年中国必须对外开放各行各业

允许外资进入中国所有行业,包括目前国家控制的矿业、交通、直销等。

楼市从严调控不动摇

“应严惩有关房地产市场谣言的传播和炒作,我认为,说明年3月份房价要暴涨就是蓄意的

炒作,就是谣言。”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

他在13日举行的中国社科院《中国住房发展报告》发布会上指出,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初步实现了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等目标。但近期房地产市场各项指标普遍回暖的趋势值得警惕。为此,必须继续重申从严调控不动摇,并有针对性地储备调控政策,包括细化限购政策,堵塞和纠正各种企图改变政策的行为,以及扩大房地产税试点等。 房价快速上涨受抑制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出现降中趋稳的总体趋势。房地产投资先降后稳,拖累了宏观经济,但全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实现7.7%,摆脱了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而且,2012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初步实现了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等目标。 “今年的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低于前两年,1-10月份是15.7%,增速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但是宏观经济还是增长7.7%,这打破了许多人认为宏观经济还是要靠房地产来支撑的幻想,也意味着明年对房地产调控不会有所松动。”倪鹏飞说。

“2012年住房市场调控实现了住房价格相对下降的次优目标。”倪鹏飞认为,住房市场调控的最优目标是理性回归,也就是说房地产绝对价格有明显下降,但是今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做到。“总体来看,房地产调控目标实现了价格相对下降,也就是相对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来说,房价的增长或者说房价的波动是相对下降了。”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指出,2012年没有实现“房价理性回归”最优目标的原因是,应对宏观经济下降过速的微调政策涉及房地产领域,加上地方政府执行政策变相放松,引起市场预期逆转,导致市场出现恐慌情绪。 未来或现“大稳定小震荡”

“我们认为2013年住房市场的总体趋势是稳中有进,大稳定中有小的震荡,具体表现为:住房市场量价有可能有些调整,但是即使出现一定增长,可能也远远低于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长。”倪鹏飞说。

之所以这样判断,他持三个理由。其一是宏观大环境为继续从严进行房地产调控创造了条件。二是从短期基本面来看,供求阶段性释放,减弱了供求矛盾。三是从长期背景来看,住房发展的潜力仍然较大。

但倪鹏飞同时指出,2013年住房市场也面临总体反弹和局部崩盘同时发生的风险。“如果处理得不好,宏观调控执行得不好,有可能出现一些城市房价继续上涨,另一些城市不仅下降了,而且是泡沫破灭、崩盘的风险。”倪鹏飞特别强调,他指出的是风险,是可能性,“但不是现实,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明年3月份要暴涨。” 有针对性地储备调控政策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指出,2013年房地产调控的目标任务和政策策略还是要争取实现“理性回归”,至少也要争取实现价格相对下降的次优目标。同时,要坚决防止第三种局面,就是房地产市场整体反弹和局部崩盘的风险。为此,必须继续重申从严调控不动摇,并有针对性地储备调控政策。

“房地产调控应实施持久战,把抑制投机投资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坚决制止变相放松调控政策。”《中国住房发展报告》说。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提出了9个方面具体建议。其中包括:需求方面,要细化和严密限购政策,堵塞和纠正各种企图改变政策的行为;金融政策方面,要取消期房预售制度(可先行试点),完善差别化的金融政策;税收政策方面,将扩大房地产税试点作为稳定当前预期和深化住房综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等。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vg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