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及答案汇总

更新时间:2023-05-16 21:5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现代市场经济

2 .所有制结构

3.企业制度

4.市场机制

5.社会保障制度

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资源配置方式可分为()和()。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基础上的现代市场经济。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特征是()。

4.激进式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5.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体现在=

6.划分企业制度的标准是()。

7.企业的效率来自()和()。

8.在现代公司中,对经营者进行外部约束的机制有=

9.从客体上市场可分为()和()。

10.市场失灵包括=

11.政府管制可分为()和()。

12.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

13.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是

()。

14.社会保障制度包括

()。

15.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有

()。

三、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激进式改革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化。

2.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2.讲述渐进式改革的特征。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4.市场经济中政府为何要干预经济活动。

5.分析市场的含义。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发展阶段,是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体制。

2 .所有制结构——一个社会中存在的所有制形式及其每种所有制形式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3.企业制度——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总称。

4.市场机制——市场中的价格、供求及竞争之间的相互关联机制约。

5.社会保障制度——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在劳动者和全体成员因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等时,向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制度。

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2.公有制。

3.自由竞争加社会公平。

4.自由化、私有化、稳定化。

5.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其主导作用。

6.所有者形式。

7.制度的效率和管理的效率。8.市场约束和法律约束。9.商品市场、要素市场。

10.微观上的效率、宏观上的不稳定,分配不公平。11.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

12.国民经济稳定增长。1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4.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15.对外贸易、对外资金往来、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外劳务合作等。

三、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激进式改革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化。

(1)激进式改革的内容。(1分)

(2)激进式改革的特点。(2分)(3)激进式改革的实质。(2分)

2.国有企业的改革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1)国企改革与经济稳定(1分),(2)国企改革与社会稳定。(2分)(3)国企改革与公有制与共产党的领导。(2分)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含义,(3分)自主性(1分)、平等性(1分)、竞争性(1分)、开放性(1分)、法制性(1分)。

2.讲述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强制中的一诱致性(2分),双轨过度(2分)、体

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相结合(2分)、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相结合(2分)。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公有制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4分)。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部门(4分)。

4.市场经济中政府为何要干预经济活动。主要是存在市场失灵,市场失灵表现为:微观上的效率(3分)、宏观上的不稳定(3分),分配不公平。(2分)

5.分析市场的含义。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地方(2分),市场是流通领域的总和(2分),市场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2分),市场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2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

(1)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4分)。(2)宏观经济政策选择。(6分)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2)企业治理结构的内容(4分),(2)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6分)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 渐进式改革

3.现代企业制度

4. 宏观调控

5. 按要素分配

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和()两个阶段。

2.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是()。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在于

4.中国的过渡经济是()和()的双重统一。

5.所有制结构可分为()和()。

6.从所有者形式上企业制度可分为()()和()。

7.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8.产权清晰包括()和()。

9.金融市场可分为()和()。

10.政府的经济职能可概括为()。

11.19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的管制放松是指()。

12.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三大工具是

13.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应坚持的原则是

14.在我国基本养老金由()共负。

15.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有

三、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渐进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2.国有经济比重的降低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吗?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2.简述中国过渡经济的特点。

3.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4.分析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理论基础。

5.分析价格机制的内容和作用。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你对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认识。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二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2 . 渐进式改革——改革是分阶段,逐步推进的。

3.现代企业制度——以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核心,以公司为主要形态的企业制度。

4. 宏观调控——国家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5. 按要素分配——按要素的投入量和贡献进行分配。

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自由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

2.社会市场经济。

3.所有制基础不同。

4.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双重统一。

5.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6.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

7.现代企业制度。

8.法律的清晰和经济的清晰。

9.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10.提高效率、实现稳定、公平分配。11.经济性管制放松。12.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1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4.企业和个人共负。15. 对外贸易、对外资金往来、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外劳务合作等。

三、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渐进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1)渐进式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进行的。(2分)(2)渐进式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分)(3)渐进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1分)

2.国有经济比重的降低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吗?

(1)不会。(1分)(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2分)(3)国有经济的作用。(2分)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1)自有的企业制度(2分)(2)完善的市场体系(2分)(3)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2分)(4)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2分)(5)完备的法律制度(1分)

2.简述中国过渡经济的特点。

(1)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双重统一。(2分)(2)建立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基础上(2分)(3)过度经济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分)(4)是一个复合过程。(2分)

3.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内容。(4分)(2)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存在的客观必然性。(4分)

4.分析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理论基础。

(1)市场失灵。(1分)(2)市场失灵的表现。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7分)

5.分析价格机制的内容和作用。

(1)价格机制的定义(1分)(2)价格机制的作用。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引导作用,对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7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4

1.谈谈你对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认识。

(1)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问题的表现(2分)(2)造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4分)(3)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4分)

2.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2)企业治理结构的内容(4分),(2)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6分)

5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三

一、 名词解释(每组4分,共20分)

1.市场与市场经济

2.非公有制经济

3.现代企业制度

4.“富国”产业与“富民”产业

5.抓重放轻与抓大放小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试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2. 如何理解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及其关系。

三、 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据报载,在安徽小阜阳市从2003年3月份开始相继出现因食用劣质奶粉而导致婴幼儿生病甚至死亡的事件。鲜花般娇嫩的幼小生命,刚来到世间几个月就枯萎、凋谢了。罪魁祸首竟是本应为他们提供充足“养料”的奶粉。为此,国务院做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把奶制品列为重点检查的品种之一,婴幼儿配方奶粉三项强制性国家

标准正式出台并实施。从此,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营养含量指标、标签内容一目了然。自2004年4月安徽阜阳市开展伪劣奶粉专项整治以来,公安机关共立案38起,摧毁制售劣质奶粉窝点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7名。

事隔4资料来源:部分资料来源于周立民:《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新华网合肥4月20日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

1.上述材料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中哪些问题

?

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如何健全与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进程与成就。

2.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三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市场:狭义市场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市场指商品交换关系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即一切经济活动都要经过市场这个“中介”才能进行的经济叫市场经济。

2.非公有制经济:个体与私营经济;外商经济;港澳台经济

3.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企业财产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其典型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4.富国产业:产值大、税收多、产业关联度低、产业链条短,辐射带动不足的产业,如能源化工产业

富民产业:产值小、税收少、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较大的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产业

5. 抓重放轻:抓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放开搞活竞争性行业

抓大放小:抓大企业,发开搞活小企业

二、简答题

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分工经济

第二,市场经济是一种交换经济

第三,市场经济是一种由市场联结起来运转的经济

第四,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

第五,市场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

第六,市场经济是一种追求价值的经济

第七,市场经济是一种具有自我利益的经济

第八,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

第九,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经济

第十,市场经济是以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经济

第十一,市场经济是一种系统经济

第十二,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

2. (1)宏观调控的涵义及其基本目标。

(2)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3)四大目标的不可兼得性。

三、材料分析

1.反映了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主体行为不规范问题;企业发展中短期行为;反映了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可结合案例具体展开分析。

2.一是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政府监管;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

1.答案要点:

(1)进程: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1978—1984年)

第二阶段: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阶段(1984—1992年)

第三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3年)

8

第四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2003年--至今)

(2)成就

(1)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2)人本主义理念和人力资本经营理念及培养机制初步形成

(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 答案要点:

(1).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不承担特殊职能的企业从国有经济领域退出(2)深化改革对策

第一,为国有企业重新定位,抓住改革的实质

第二,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企业,实行“抓重放轻”的改革战略

第三,引进竞争机制,淘汰一部分国有企业

第四,利用非公有制经济优势,盘活国有资产

第五,规范改制行为,杜绝“翻牌”公司

第六,走出职工下岗的误区,善待职工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试卷四

一、简答题(本部分共四道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分配制度及其依据。

2.为何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

3.如何理解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及其关系。

4.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二、辨析题(本部分共两大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先判断对与错,然后简单说明理由):

1.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意味着政府将完全不再介入社会的经济运行。

2.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并且应当多样化。

三、材料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结合所学知识或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摘自:胡锦涛2005年2月19日讲话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3)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四、论述题:(本部分共一题,每题20分,共20分):

联系实际,谈谈你认为我国为什么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10

试题四答案要点。

一、简答题: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特征(4分);

(2)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6分)。

2、(1)产权界定的内涵及其内容(4分);

(2)产权界定是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的原因(4分)。

3、(1)宏观调控的涵义及其基本目标。(3分)

(2)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6分)

(3)四大目标的不可兼得性。(1分)

4、(1)可持续发展的涵义(6分);

(2)可持续发展的意义(4分);

二、辨析题:

1、错误(2分)。

(1)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存在“市场失灵”(4分);

(2)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及其内容(4分)

2、正确(2分)。

(1)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含义(3分);

(2)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关系(2分);

(3)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的原因(3分)。

三、材料题:

(1)社会保障的涵义、功能(4分);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6分)。

(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3)建立健全中国特色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途径。

四、论述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要性。(6分)

(2)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6分)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其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总原则。(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89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