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更新时间:2023-05-16 22: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控制设备和指示设备相互联接系统,其目的是能够实现远程感知和控制,形成物与物、物与人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以互联网为核心,但又更加智慧的,服务于生产及生活系统。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于1999年提出,在2005年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技术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物联网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应用越来普及。对物联网产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0年全省物联网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10亿元,同比增长63.3%。 从产业规模上,至2015年,全省物联网产业业务收入将突破4000亿元,培育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物联网企业5家以上,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物联网企业10家以上。从创新能力上,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专利与标准。有专家预计,在今后的数年内,全国物联网产业会大规模普及,会产生一个数万亿元规模的物联网技术市场。

二、物联网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急需大量的相关研究人才和技术人才,我国制订了物联网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计划,《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 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 (教职成函〔2011〕1 号)批准了11 个省市自治区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90129)。

物联网专业在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也越来越多的开设。全国700余所高校申报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并且已有100多所高校获批通过。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急需大量的相关研究人才,高等学校争相开设的物联网专业,培养的大都是这一类型的人才,主要为企业培养物联网技术系统设计,系统及设备的硬件设计制造及软件代码编写等方面的人才。同时,在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推广等,还需要大量中低端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这类工程技术类人才。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在工程技术领域,还需要大量的一线技术人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设备的规范和统一,为中职学生成为物联网工程技术一线技术人才创造了可能,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也成了当务之急的事。

实际上,已有中职学校开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或专业方向。具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内就有6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办物联网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定位

具初步调研,现在中职校开办的物联网专业,大都是在原有的电子技术类专业或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基础上开办的物联网专业方向,其培养方案中所设的培养目标存在差异较大性较大,层次和方向定位不准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也都是在原有的电子技术类专业或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两门物联网方面的相关课程,其培养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都远远达不到行业企业的要求。

我们认为,中职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依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要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及中职的办学层次,应在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定位。具体的,

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中职物联网专业的办学定位应该确定在应用层面上,培养物联网企业所急需的一线技术人才,能够依据规范选择适当的设备设计简单的物联网应用系统;能够依据设计,组织施工,安装调试物联网应用系统;能够对既有的物联网应用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对接企业岗位,中职物联网专业应培养物联网电子产品的生产与制造人员;物联网工程系统集成与项目实施与管理人员和物联网工程项目售前、售后服务与运维人员。

四、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就是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位,调研企业中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工作情况,分析岗位群工作任务、相关工作过程,了解胜任岗位工作所应具有的知识和能力,从而选择教学内容,构建适当的课程,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

(一)物联网行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

既然中职物联网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中职物联网专业的学生就应适应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具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经过对物联网行业企业的调研,以及对岗位和工位群的工作分析,我们认为中职物联网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应具备初步的电子技术知识、传感器知识、网络知识、计算机知识、通讯知识、信息处理知识和物联网系统工程等基础知识,初步了解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层、传输层与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门知识,了解国际国家关于物联网标准和施工规范,并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中职物联网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具备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计算机技术基本技能、网络技术的基本技能,简单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力,依据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物联网项目组织施工、安装调试的能力,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二)中职物联网专业的课程结构

中职物联网专业的课程应围绕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职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采用基础课程加专业课程再加的专业综合课程结构。

基础课程由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组成。文化基础课程有语文、数学、德育、体育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专业基础课程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应用概论等,用以学习物联网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专业课程可以设置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无线传感网络、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和物联网组建技术等课程,用以学习物联网专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综合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物联网的专业知识,掌握了基本技能以后,系统性的完成一个或几个典型的物联网应用工程,在这过程中学习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构建、管理和维护,以掌握职业核心能力。

在设置课程时,应将学生的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应贯穿始终。重视文化基础课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课程和专业综合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企业意识、岗位意识、工程意识和规范意识,同时还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89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