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演员表演基础训练课程

更新时间:2023-03-08 06:05:3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演员表演基础训练课程

A素质训练篇

a.天性解放训练 (鬼脸传递,吹牛练习,傻瓜练习,追逐练等) 通过练习解决孩子先天羞涩,不好意思,怯场等问题,使之敢于当众孤独,作为青少年表演培训的基础尤为重要。指导教师首先要和孩子建立互信的亦师亦友关系,只有在和孩子建立充分的互信关系后,才能使孩子们放松,这是素质训练的第一步,也是未来表演之路重要的一项,只有当孩子身心放松了才能让身体的各项感官都能准确的接受各种外界讯号,及老师给出的指令,随之做出准确直观的下意识反应。反之如果缺失了互信了解的过程,孩子的逆反心理则不可避免,尤其是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独苗,长辈及父母的溺爱会使孩子在陌生环境中产生自我保护意识,及排斥心理。所以,指导教师应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先通过1-2次课时和孩子建立沟通和了解,去除孩子封闭的自我心理,做到信任老师,并自然的融入培训班这个小家庭中,接受并把其他小朋友都能当做自己的朋友。

1. 鬼脸传递,在做这个练习时,指导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围坐成一个圆圈。由指导教师先做一个鬼脸,然后转向他身旁(左侧或右侧均可)的小朋友,要求仔细观察指导教师做鬼脸的“形状和感觉”,并把它模仿下来。在他觉得自己已经模仿下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改变成为另一个样子的鬼脸,然后再转向自己身旁的小朋友,让他们来模仿。第二个小朋友先模仿下来,然后再变成他自己创造出来的鬼脸,再传递给第三个小朋友。以此类推,一个接一个地传递下去,指导教师来把握停止时间。开始做这个练习时,小朋友们会觉得非常可笑,看到一个鬼脸就会发出笑声,这也是大家放松了的一种表现形式。指导教师要加以鼓励正在做鬼脸的小朋友,并观察其他依旧不自信,且不愿意去做鬼脸的孩子。继续对缺乏自信和不愿意做的小朋友,加以鼓励和诱导。在一轮练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可以总结刚才练习过程中曾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要求,也可以询问不自信和不愿意参与鬼脸传递的小朋友在做的过程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不敢做不愿做? 根据孩子的答案先给予解答并鼓励,然后再重新开始练习。反复几次,直到大家基本上不再哄笑,都能认真地模仿别人的鬼脸和积极地创造出自己的鬼脸为止。此练习在素质训练阶段可以在每次课程开始时拿出5-10分钟作为热身训练使用。 2. 吹牛练习,做这个练习时,每位小朋友都必须上台,用3至5分钟的时间面向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介绍的内容不能是自己真实的情况,而是编出来的。比如,男孩可以介绍自己某星际动画片中的某个英雄形象的卡通角色,目前正在执行什么任务,接下来又要飞

到哪个星球执行拯救任务之类的,女孩可以想象自己是白雪公主或某可爱的形象,在一个美丽的环境当中,穿着非常漂亮的衣服和大家一起玩耍等。总之要让小朋友们尽可能的展开想像脱离自我,并充满自信。 其他小朋友作为听众时可以给予鼓励或者当时提问,使之正在做练习的小朋友可以继续延伸和丰富自己的介绍。该练习同样可以和鬼脸传递一样,反复在接下来的课时里拿出来训练,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检验孩子们处于当众孤独时的心理变化,起到逐步自信的作用。

3. 傻瓜练习,首先孩子们站成一个圆圈,指导老师也一同参与一起做,并且首先从指导老师开始。开始做时,首先按照自己心里给予的暗示,做 出一个形体动作幅度较大、甚至是变了形的、丑陋可笑但节奏鲜明的动作。同时伴随着动作发出有节奏的声音。然后在圈内走动,并在选中了一个对象后, 就停留在这个人的面前并不断地重复这个动作,直到对方把他的动作模仿了下来。这时已经模仿了老师动作的小朋友就可以走进圈内,老师则到圈内的小朋友的位置上,停止自己的动作。走进圈内的孩子重复着从老师那里模仿来的动作,再根据自己心中所想,在之前模仿中转变自己创造出的动作并发出相应的声音。当他自己的动作已经非常成型之后, 他又可以寻找另一个新的对象,走到对方的面前,让下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动作模仿下来,当那个被选中的小朋友已经完成了对他的动作的模仿之后,那个小朋友就可以走到圈内,继续之前的步骤。练习就是在这样一个人模仿一个人之后变化为自己的动作,再寻找另一个

人来替换情况下继续,直到所有的小朋友都做完为止。在做这个练习时,孩子们会像在做传递鬼脸练习时一样,由于奇怪的动作与声音怪异而大笑,当然也有些孩子一时不知从何入手去模仿和再传递。老师此时又要亦师亦友的耐心引导和热情鼓励大家去做。一旦孩子们解了练习的要求之后,就可在一堂课多堂课内反复去做,直到孩子们在做这种练习时不论出现什么样奇形怪状的动作与声音,和下面小朋友如何哄笑,心理上都不觉得害羞、恐惧,反而更有兴趣地去坚持自己的动作,并积极的有更新的创造为止。反复做这一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应不断了解孩子们的感受,并尽可能的引导大家解除羞涩,鼓励大家发挥创造性。尤其女孩子天生放不开在做这样的练习时,老师要更有耐心地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

4. 追逐练习,同样可以作为初期的热身课程,在练习之前先在小朋友们中挑选一名追赶者。练习开始时要求追赶者必须追上一位小朋友并拍打到其身体的一个部位;而被追赶的小朋友要尽量躲开这个追赶者,不让被拍打到。在练习中,如果有小朋友被追上并被拍到了,就成了追赶者再去追赶别人,其他小朋友则必须躲避这个新的追赶者。这个练习同样可以反复多做,也可以适时升级发展为由追赶者边追赶边唱歌,或是边追赶边讲故事,直到拍打到了另一个小朋友,而这时被拍到的小朋友不仅要去追赶别人,而且还要继续把歌唱下去,或者是把故事接着 讲下去,直到又拍打到另一位小朋友,这样歌声或者是故事也在变换了的追赶的孩子们中传递了下去,升级后的练习也为后续在行进中的对话训练做铺垫。在做此

练习时,要根据教室的实际大小和参加游戏的孩子们人数来定制,更加注意在追逐跑动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缺乏控制力,而带来的运动伤害。

b.注意力集中训练(对视练习,镜子练习,大西瓜小西瓜游戏等)通过练习解决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使之可以在多场合下的表演或镜头前,避免外界及其紧张情绪的干扰,做到专心专注,为认真与对手交流奠定基础

1. 对视练习,两个小朋友相互面对站立约半米左右,平视对方。要求两个人保持目不转睛的盯住对方的双眼,以一方憋不住笑出来或眼睛转移其它方向,而结束练习。老师可先由一组小朋友为范例,提出要求,待大家都理解后方可将孩子们并成两排同时进行,或以打擂的模式排队接替进行,最终看谁可以获胜。通过练习初步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和控制力,老师通过观察,可为接下来的游戏练习和孩子们的分组做准备。

2. 镜子练习,两个小朋友一组,相互面对面站立。开始时,小朋友甲想像自己是一面镜子, 而小朋友乙则是照镜子的人。此时老师提出要求做一些与照镜子有关的来自生活中的动作,梳头、刷牙,洗脸、模仿妈妈化妆等,甲则必须认真地模仿乙的动作,尽可能地做到与乙同步。要想完成好这个练习,老师要提示乙在做动作的过程中,尽量能使小朋友甲能够感觉到从一个动作到另一个动作的转换

过程。所以小朋友乙的动作要有机合乎逻辑,以便使小朋友甲能够与自己配合得十分密切一致,达到几乎是同步的感觉。不能淘气或刁难对方,做些不有机,脱离生活的动作,使得对方跟不上自己的动作转换。当甲乙两位小朋友在一轮练习后可以做到密切配合状态时,练习就可以结束了。接下来甲乙小朋友对调,乙换做镜子,而甲轮换为照镜子的人,重新开始这一轮练习,同样完成后即可停止。每一轮练习结束后,老师适时的和孩子们交流,如何才能做到步调一致,和镜子里的自己同步等问题,让孩子们在边做练习的过程当中边体会其中的乐趣和规律,使之做到注意力完全集中。那么镜子练习,也可由两人变为四人和多人练习。变化为两个小朋友照镜子,另外两个小朋友作为镜中人去模仿。照镜子的两个小朋友可以有角色扮演的方式去有机的组织动作和简单的情节,例如父子,母女,姐妹,相互之间帮忙穿衣服、梳头,系鞋带,喂饭,系红领巾等等。练习的过程和要求等同双人的镜子练习。当大家在双人和四人的练习当中都能够熟练的掌握并模仿后,老师可择时来一次更多小朋友参与的镜子练习,把教室分两半,告诉大家把教室中线想象是一面超大的镜子,孩子们分为两组,甲组孩子们为镜子,乙组的孩子们照镜子。甲组的孩子要先确定一个乙组照镜子的孩子作为模仿对象来模仿。练习开始后,乙组照镜子的小朋友可以在这面超级大镜子前随意走动,并做出与照镜子有关的动作,同时也可以像四人照镜子练习中的角色扮演相互结合,如大家一起配合扫除,擦玻璃,跳皮筋,做广播体操等等。这时作为镜子的

甲组同学们,必须认真地模仿乙组对应的小朋友的动作,还要模仿对方的神情状态,以及他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动作时的心情,并加以模仿。这个升级后的多人镜子练习,对场地和孩子们之前的练习掌握程度有一定要求,老师可择时择机组织开展,并观察和指点孩子们在完成动作行为的同时,要去更多模仿对方的神态,举止表情,这些也都融合了人物模仿元素在内的。在镜子练习双人与多人的练习反复几次课程后,老师可再给出一个,哈哈镜的反向的镜子练习,两位小朋友一组,面对面站立;甲为哈哈镜,乙则想像自己是照哈哈镜的。练习开始后,乙小朋友可以想像自己在照哈哈镜,动作幅度可以大些,高矮胖瘦的变化和夸大的表情等。为哈哈镜的甲,要完全把动作和表情反向作出。一轮结束后甲乙交换再进行一轮,此练习老师可酌情在多人和双人练习中,反应和模仿能力更为突出的孩子中选出二人来,作为示范练习来训练并完成。 3. 大西瓜小西瓜游戏,人数没有限制,小朋友们围圆圈站立,同样由老师先参与并开始。老师在游戏开始时可随意先说“ 大西瓜” 或是“ 小西瓜”,但如果说“ 大西 瓜”,则两手必须做一个小西瓜的姿式。如果说的是“ 小西瓜”,那么两手则 必须做一个大西瓜的姿式。按顺时针方向,下一位小朋友如果听到老师说的是“ 大西瓜”时,就必须说“ 小西瓜”,于此同时两手做出大西瓜的姿式。接下来的小朋友则又要说“大西瓜”并做出小西瓜的姿式。以这样顺序依次做下去。如果有谁说错了,或者是说“ 大” 时姿式也是大,说“ 小”时姿式也是小的小朋友就要受罚, 表演一个小节目,然后再继续回到练习。

具有奖惩性质的游戏训练,也会提前让孩子们能够准备一些自己擅长的小节目,或朗诵或歌唱舞蹈,这样也为基础素质训练增添元素。以上的练习,都需要孩子们在专注的状态下完成,只有注意力集中了练习和游戏才能达到要求和标准,老师要不断的观察,鼓励,和及时的指正。

b.想象力训练(编故事接龙练习,人的一生模仿练习等)

通过编讲故事练习,和人的一生模仿练习,展开孩子的想象力使之能够通过想象和借鉴,来超越已知的身边的人或事,为后续角色创造和扮演奠定基础)无论是舞台还是镜头前表演,青少年及儿童演员都离不开假定性这个重要元素,所以想象力的训练是必不可缺的,而这其中也包含了表演的三要素,真听,真看,真感觉。

1. 飞行练习是全班参与的想象力练习,在这个初步的练习的中老师起到了绝对性的引导作用,并可根据自己所在的城市和环境来设定内容,如教室有地毯的情况下可让孩子们仰卧在地毯上,两脚并拢,两臂伸开平放在自己的体侧,双目闭拢。练习开始前,老师先要求小朋友们使自己放松安静的躺好,并要松弛下来不可再嬉戏玩笑。然后让大家想像自己的身体逐渐变大,胳膊和腿都变长了,并且变

成了一架飞机,渐渐地腾空而起,慢慢地越飞越高??老师开始提示: 例如,飞机在河南郑州市的某个小学上空盘旋,大家可以看到足球场,国旗,校长和老师,还有自己的同班同学,大家都在向你挥手。紧接着飞机飞到开封市的上空,可以看到包公祠,龙庭,清明上河园等景和里面密密麻麻的游人,突然闻到开封第一楼的包子香,刚想下去吃个包子、谁知紧接着飞机突然掉头朝北京飞去,速度很快,天空中的鸟儿都被甩在了身后,不一会就到了天安门,正巧某个国家的领导人来北京访问,长安街上很多的小朋友在夹道欢迎,手里都拿着鲜花。紧接着又飞跃了长城,十三陵水库等。这个时候肚子真的有些饿了,才想起妈妈要自己回家吃饭,所以飞机开始掉头,飞快的向自己家的方向飞去,又经过了一些城市,最后降落在教室里。在做这一练习时,老师起初在提示时不宜过急,给小朋友充分的想象空间,等大家逐渐适应了以后,可适时提速,并可机动的选择在哪些地点加快或减慢速度,起到节奏的变换,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当练习结束后,老师可以先让全班的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的感受,哪些有趣,哪些惊恐,除了老师提示的场景和视像外还有没有其它景象出现,其中还包括了谁,他们都在做什么? 接下来再了解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有哪些同学是没能随着老师的提示去想象的,那他们在想些什么,是不能做到放松还是不肯相信这个练习,并及时给予引导和指正。

2. 植物生长练习 也是全班可同时进行的想象力练习,小朋友们围成圈或并排站好,拉开距离间隔,使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植物生长空间。接下来教师提示让孩子们想像自己变成了一粒种子。孩子们可以先蹲下来把身体紧缩在一起,找到自己是一粒小小的种子的感觉。接着老师开始继续提示:一场大雨过后,种子在得到了雨水的滋养后准备开始萌动发芽了,提示大家先感觉到自己这颗小种子埋在了很深的土壤里,土的压力使自己动弹不得,但随着水分浸湿了自己,温度也在不断地升高了。于是开始觉得自己要生长了,渐渐地冒出芽来,想象自己在艰难地冲出土壤,终于冲了出来,感受到了,天空,阳光,风。伸展一下自己的肢体,于是越长越高,躯干长出来了,枝叶也茂盛了。阳光是那么的耀眼,枝干上开出了花朵,蜜蜂和蝴蝶在枝头上飞舞,传播着花粉,于是花朵渐渐地孕育出了果实,有人把果实采摘了去。紧接着秋天的风霜来临了,树叶开始凋落、飘零。再接下来冬天到了,枝干枯萎了,变成了残枝,最后被风雪埋在了土里??在做这一练习时,老师可以提示孩子们随意想像自己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或植物的种子,去模仿生活中所见过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和不同的季节中的状况,另一方面,还要去感觉这一过程中作为一颗种子和树的心理和身体变化,通过身体形态变化体现出来。这个练习同样也可以反复重做,再重做的过程里,老师可以酌情在更加具体的细节上,给孩子提示,让孩子更仔细更充分的去感受提示下的变化,如:这时一只画眉鸟落在了枝干上,她在高兴的嘎嘎叫……让孩子更重的去体会小鸟落在枝

干上后的感受,通过想象,体会,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3. 小鸡破壳生长练习 单人练习,内容及要求和种子成长练习类似。老师首先提示孩子们想象自己是一颗未孵化的鸡蛋,突然之间懵懵懂懂的有了意识,并感知自己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局促的团在一起,翅膀和腿都伸不开。逐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清晰,并想要冲出去看看世界。但是不知从哪出去,用翅膀试试,用头顶顶,最后用爪子抓破了蛋壳站了起来。因为一直待在蛋壳里,脚和腿都还不听使唤,根本站不起来,东倒西歪的。逐渐适应了才慢慢起身,发现朦胧中外面的世界是亮的,想要挣脱这个壳看看外面的世界,翅膀用力双腿一蹬,壳裂开了。第一次见到阳光睁不开眼,慢慢的,慢慢的适应了,看清楚了这个世界,也看清了自己。 老师可以先用讲述的形式来给孩子做一个具象的描述,然后可以通过自告奋勇的举手方式,优先让准备好的孩子来表演,并可以在第一个做练习的孩子表演过程中,加以语言描述来帮助孩子完成从鸡蛋到破壳表演的变化和体会。

4. 打电话练习,可分为单人练习和双人练习,单人练习要求小朋友模拟及想象给自己的父母或家人朋友打电话,单人练习内容,如:询问父母何时来学校接自己放学、或父母出差多日,给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很想念她们,或是给自己身边的同学打电话沟通课后作业和一起游戏等。双人练习则要求两位小朋友共同参

加。但先由一个小朋友独自想象先打电话,接下来再换另一个小朋友想象来接听电话,且都是即兴的通话内容。双人练习内容如:约定时间早上一起上学,跟同学借课外读物,周日去动物园看动物等,双人练习做完后老师可和孩子询问真实沟通和想象中沟通的异同之处,并在双人交换练习后更深刻的感受和想象,通话中的内容和对方的语气状态,尽量做到在想像中真的听到对方的谈话,并且能够真实的回馈反应。

5. 讲故事练习?(又称编故事练习) 是多人集体练习,老师可组织孩子们围坐圆圈,给出一个简单的事件情节,含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指定一个小朋友开始顺着这个走向继续编下去。早前在天性解放训练阶段的吹牛练习,和编故事练习要求相似,在想象力训练阶段则更加需要孩子们开启儿童少年时期特有的童真及创造性,从而把想象力最大化。那不同于吹牛练习的是,孩子们不仅要去想象编撰自己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要去认真听取别人的故事,跟上上一个小朋友的思维然后再展开自己的想象。这同时融合了注意力集中训练,和想象力训练的元素在内。当故事开了头之后,老师则可机动的选择在一个小朋友故事进行中的某个阶段,拍掌示意暂停,点名选择或顺序依次接龙,下一个小朋友来继续故事的讲述,而下一个小朋友必须照前一个的讲述者的故事情节有所发展延伸,不能另起炉灶重新开始,老师可以适当把握节奏

和故事的走向,并要求孩子们尽可能的把故事的细节描述的具体,从而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练习的内容可先从孩子身边熟知的环境,人和事开始,慢慢的可以上升到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 6. 编讲故事边表演练习 结合了上述的讲故事练习后,在几次反复的课程训练后,老师可让孩子们在编讲故事的同时边把故事中的人或事通过故事的描述表演出来。首先还是围圆圈而坐,老师照例先选择一个小朋友开始编故事,但在故事开始后老师就可以示意选择班上其他的孩子参与进来,根据编故事小朋友的描述,来把其中的人物和事件通过表演呈现到大家面前。

例如,讲故事的小朋友如果说: 喜羊羊有一天在大森林,遇到了灰太狼和他的棕熊朋友,他们俩正在为一件事情打赌而争论不休……。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有三个小朋友同时上来,模仿扮演喜羊羊,灰太狼和棕熊,尽可能的去模仿卡通人物的状态和形体感觉,并配合着讲故事小朋友的讲述继续发展下去。同样讲故事的孩子也在继续轮换,配合着表演的孩子们,尽可能的把一个或童话,或卡通动漫的故事完整的编讲边演出来。通过天性解放和注意力集中的训练,使孩子们绝大部分可以做到放得开,注意力集中,相信自己的讲述和表演,但不乏会有少数的小朋友哄笑,不自信。老师可适时的暂停,对不自信的孩子加以指导和鼓励,从而使大家都能够做到真的去听,真的去看,真的去感觉,使故事和表演生动的结合,从而达到该阶段的教学要求。

7. 人的一生练习 这个练习可由老师在几个课时的编故事边表演后先布置作业,等孩子们经过准备之后再到课堂上来做。练习的要求是:每个小朋友先后通过四次表演,能看出一个人 从少年到老年的变化。第一次表演是少年,第二次表演是青年,第三次表演是中年,第四次表演即是老年。开始这一练习前,老师应在课后布置的作业中提出相应的要求。先从身边人模仿,父母,哥哥姐姐,熟知的邻居长辈们入手,从他们的身上去观察,借鉴他们身上的或青年或中老年的人物形态特征,再展开自己的联想,想象如果是自己到达了那个年纪时的状态和样子。在这个练习的初步阶段老师可先只要求孩子们模其形象拟其神态,能够基本展现出一个完整的人生状态缩影即可,随后的课程反复训练时可再逐步要求孩子们,除了能展现人物各个阶段的外在形态特征,再加以内在的体会。例如:一个人在看书,在少年时期看书经常是三心二意,不时溜号,青年时期工作后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且急于从书中寻求解答,中年时期人生过半,通过经历和经验承认书中自有黄金屋和颜如玉,老年时期耄耋后,会心的赞许书籍才是人生最好的良师益友。通过对做一件事情的态度和理解来区分人生的变化。老师在这个进阶的练习中也可以先由示范的角度来给孩子们讲解练习要求,并选几个在之前练习中完成人物形象比较出色的孩子为典型,来加以指点说明,从而让大家更形象的理解,人物各个阶段外在变化和内心变化的过程,为后续人物模仿阶段做铺垫。

c. 语言基础训练(口齿训练绕口令由慢及快,百家姓咬字归音练习,

古诗词朗诵,由静到动的朗诵,台词哭笑练习)

台词是作为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中最重要的传递方式,通过口齿绕口令的快慢练习,和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百家姓归音咬字练习,再到古体诗词朗诵由静到动的训练,使孩子们能够初步有控制有艺术处理的说话,并要做到说的清,说的准,为过渡到角色塑造交流阶段,奠定台词基础。语言基础训练部分中的绕口令和百家姓部分可作为课外练习作业,在每次主课结束时有老师布置,在下次主课时以回课的形式检查,待孩子们完全熟练背诵后,可由老师要求加快速度念诵,并要保持在说的清的基础上加速,不可一味追求速度,而囫囵吞枣分不清,听不清。

口齿训练——绕口令

1.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2.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 3.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4. 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 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

5 .东洞庭、西洞庭,洞庭山上一根藤。藤上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定铜铃静。

6.大柴和小柴,帮助爷爷晒白菜。大柴晒的是大白菜,小柴晒的是小白菜。

大柴晒了四十四斤四两大白菜,小柴晒了三十三斤三两小白菜,大柴和小柴,总共晒了七十七斤两两大大小小的白菜。

7. 三哥三嫂子,上山摘枣子,一摘摘了三斗三升酸枣子。三哥三嫂子,请借我三斗三升酸枣子,明年我也上山摘枣子,也摘三斗三升酸枣子,再还给三哥三嫂子,三斗三升酸枣子。 8. 断头台倒吊短单刀,歹徒登台偷短刀。 断头台塌盗跌倒,对对短刀叮当掉。

9. 山前有四十四颗死涩柿子树,山后有四十四只石狮子。

山前的四十四颗死涩柿子树涩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颗死涩柿子树。不知道是那山前的四十四颗死涩柿子树涩死了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还是山后的四十四只石狮子咬死了山前的四十四颗死涩柿子树。

10.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我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鼓词儿,越说越唱我越带劲儿。

11. 正月里,正月正,有姐妹二人去逛灯,大姑娘名叫粉红女,二姑娘名叫女粉红。粉红女穿着一件粉红袄,女粉红穿着一件袄粉红。粉红女抱着一瓶粉红酒,女粉红抱着一瓶酒粉红。姐俩儿走到无人处,她们推杯换盏饮刘伶。女粉红喝了粉红女的粉红酒,粉红女喝了女粉红的酒粉红,粉红女喝了个酩酊醉,女粉红喝了个醉酩酊。粉红女见着女粉红就打,女粉红追着粉红女就拧。女粉红撕了粉红女的粉红袄,粉红女撕了女粉红的袄粉红。姐俩儿打罢搁下手,她们自个儿买线自个儿缝。粉红女买了一缕儿粉红线,

女粉红买了一缕儿线粉红。粉红女是缝反缝儿缝粉红袄,女粉红是缝儿反缝缝袄粉红。

12. 在苏州有一个六十六条胡同口,那么住着一个六十六岁的刘老六, 他家有六十六座好高楼,在那楼上有六十六篓桂花油, 篓上蒙着六十六匹绿皱绸,绸上绣着六十六个大绒球, 楼底下钉着那六十六根檀木轴,在那轴上拴着六十六条大青牛, 牛旁边蹲着那六十六个大马猴。 这个刘老六他坐在门口正把那牛头啃,打南边来了这么两条狗,两条狗抢骨头抢成仇,碰倒了六十六座好高楼;碰洒了六十六篓桂花油;油了那六十六匹绿皱绸;脏了那六十六个大绒球;拉躺下六十六根檀木轴;吓惊了六十六条大青牛;吓跑了六十六个大马猴。 这正是狗啃油篓篓油漏,狗不啃油篓篓不漏油!

口齿训练——百家姓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拼音及补充部分,老师可酌情增减) 赵周冯蒋朱何孔金戚柏云奚鲁苗俞酆费雷滕郝乐皮伍顾和姚祁米计谈熊项杜席贾江

(zhào)钱(qián)孙(sūn)李(lǐ(zhōu)吴(wú)郑(zhang)王(wáng(f?ng)陈(ch?n)褚(chǔ)卫(wai(jiǎng)沈(shěn)韩(hán)杨(yáng(zhū)秦(qín)尤(y?u)许(xǔ(h?)吕(lǚ)施(shī)张(zhāng(kǒng)曹(cáo)严(yán)华(huà\\ huá(jīn)魏(wai)陶(táo)姜(jiāng((((

qī)谢(xibǎi)水(shuyún)苏(sxī)范(fàn

aǐū)

)))彭邹窦潘(

(zōu)喻(yù(d?u)章(zhāng(pān)葛(gěp?ng)郎(lá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ǔ)韦(w?i)昌(chāng)马(mǎ(miáo)凤(fang)花(huā)方(fāng(yú)任(r?n)袁(yuán)柳(liǔ(fēng)鲍(bào)史(shǐ)唐(táng(fai)廉(lián)岑(c?n)薛(xuē(l?i)贺(ha)倪(ní)汤(tāng(t?ng)殷(yīn)罗(lu?)毕(bì(hǎo)邬(wū)安(ān)常(cháng(la\\yua)于(yú)时(shí)傅(fù(pí)卞(biàn)齐(qí)康(kāng(wǔ)余(yú)元(yuán)卜(bǔ(gù)孟(mang)平(píng)黄(huáng(h?)穆(mù)萧(xiāo)尹(yǐn(yáo)邵(shào)湛(zhàn)汪(wāng(qí)毛(máo)禹(yǔ)狄(dí(mǐ)贝(bai)明(míng)臧(zāng(jì)伏(fú)成(ch?ng)戴(dài(tán)宋(s?ng)茅(máo)庞(páng(xi?ng)纪(jì)舒(shū)屈(qū(xiàng)祝(zhù)董(dǒng)梁(liáng(dù)阮(ruǎn) 蓝(lán)闵(mǐn(xí)季(jì)麻(má)强(qiáng(jiǎ)路(lù)娄(l?u)危(wēi(jiāng)童(t?ng)颜(yán)郭(guō

梅(m?i)盛(shang)林(lín)刁(diāo)

钟高樊虞昝经干丁郁包崔程裴荀甄芮汲井乌牧车全秋宁甘祖景叶郜印蒲索卓池胥闻谭姬

((((((((((zhōng)徐(xú)丘\\邱(qiū)骆(lu?) gāo)夏(xià)蔡(cài)田(tián) fán)胡(hú)凌(líng)霍(hu?) yú)万(wàn)支(zhī)柯(kē) zǎn)管(guǎn)卢(lú)莫(m?) jīng)房(fáng)裘(qiú)缪(miào) gān)解(xia)应(yīng)宗(zōng) dīng)宣(xuān)贲(bēn)邓(dang) yù)单(shàn)杭(háng)洪(h?ng) bāo)诸(zhū)左(zuǒ)石(shí)

(cuī)吉(jí)钮(niǔ)龚(gōng) (ch?ng)嵇(jī)邢(xíng)滑(huá) (p?i)陆(lù)荣(r?ng)翁(wēng) (xún)羊(yáng)于(yū)惠(huì) (zhēn)曲\\麴(qū)家(jiā)封(fēng) (ruì)羿(yì)储(chǔ)靳(jìn) (jí)邴(bǐng)糜(mí)松(sōng) (jǐng)段(duàn)富(fù)巫(wū) (wū)焦(jiāo)巴(bā)弓(gōng) (mù)隗(wěi)山(shān)谷(gǔ) (chē)侯(h?u)宓(mì)蓬(p?ng) (quán)郗(xī)班(bān)仰(yǎng) (qiū)仲(zh?ng)伊(yī)宫(gōng) (nìng)仇(qiú)栾(luán)暴(bào) (gān)钭(dǒu)厉(lì)戎(r?ng) (zǔ)武(wǔ)符(fú)刘(liú) (jǐng)詹(zhān) 束(shù) 龙(l?ng) (ya)幸(xìng)司(sī)韶(sháo) (gào)黎(lí)蓟(jì)薄(b?) (yìn)宿(sù)白(bái)怀(huái) (pú)台\\邰(tái)从(c?ng)鄂(a) (suǒ)咸(xián)籍(jí)赖(lài) (zhu?)蔺(lìn)屠(tú)蒙(m?ng) (chí)乔(qiáo)阴(yīn)郁(yù) (xū)能(nài)苍(cāng)双(shuāng) (w?n)莘(shēn)党(dǎng)翟(zhái\\dí) (tán)贡(g?ng)劳(láo)逄(páng) (jī)申(shēn)扶(fú)堵(dǔ)

冉郤濮边郏温柴慕宦向戈暨都匡广殴蔚师晁冷那曾养巢查游盖

((((((((((rǎn)宰(zǎi)郦(lì)雍(yōngxì)璩(qú)桑(sāng)桂(guìpú)牛(niú)寿(sh?u)通(tōngbiān)扈(hù)燕(yān)冀(jìjiá)浦(pǔ)尚(shàng)农(n?ngwēn)别(bi?)庄(zhuān)晏(yànchái)瞿(qú)阎(yán)充(chōngmù)连(lián)茹(rú)习(xíhuàn)艾(ài)鱼(yú)容(r?ngxiàng)古(gǔ)易(yì)慎(sha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ē)廖(liào)庾(yǔ)终(zhōng(jì)居(jū)衡(h?ng)步(bù(dū)耿(gěng)满(mǎn)弘(h?ng(kuāng)国(gu?)文(w?n)寇(k?u(guǎng)禄(lù)阙(qua)东(dōng(ōu)殳(shū)沃(w?)利(lì(wai)越(yua)夔(kuí)隆(l?ng(shī)巩(gǒng)厍(sha)聂(nia(cháo)勾(gōu)敖(áo)融(r?ng(lěng)訾(zǐ)辛(xīn)阚(kàn(nā)简(jiǎn)饶(ráo)空(kōng(zēng)毋(wú)沙(shā)乜(nia(yǎng)鞠(jū)须(xū)丰(fēng(cháo)关(guān)蒯(kuǎi)相(xiāng\\xiàng(zhā)后(h?u)荆(jīng)红(h?ng(y?u)竺(zhú)权(quán)逯(lù(gài\\gě)益(yì)桓(huán)公(gōng

口齿训练—— 古诗词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口齿训练——哭与笑

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鲜明的,而舞台上和镜头前则是剧本虚拟的规定情境,之前课程的想象力和感受力训练环节,都在帮助孩子树立信念和提高感受力。接下来要把真听真看那些生活中下意识的感受和自然反应,通过有意识的强调和气息处理,使得能在舞台或镜头前呈现出台词中的哭笑的元素。

笑声练习,可以集体参与。老师同样先让孩子们并排或围圈,并领着孩子们做简短的口齿练习热身后,调整呼吸随着呼吸的节奏,在吸气时提起脚跟,呼气时落下脚跟。随着呼吸与身体的起落,在呼

气时发出“ 哈、哈、哈” 的声音。然后,加快呼吸,并连续地 发出“哈哈哈”的声音。这时大家可以在自然放松的笑声中相互嬉戏逗乐,使笑声得以自然延续,直到觉得腹部已经笑得很累时就可以停下来。休息片刻后, 再反复进行。练习开始时是从呼吸和发声仅是技巧,老师则要引导孩子,把生活中开心大笑和小朋友嬉笑逗乐感受记住延续下去,逐渐达到真正觉得有笑的欲望,并且又能控制自己的呼吸,使笑声连贯响亮。

由笑到哭的练习,这个练习是在放声大笑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开始时,让孩子们们先放声大笑,笑到一定的程度后,采用倒抽气的方式,即在吸气时发出呜咽的声音,而 在呼气时又发出“ 哈、哈、哈” 的声音。这样在吸气时发出的呜咽声与呼气 时发出的哈哈声相互交替,使“ 哈哈” 声也会带上哭音,并逐渐完全转化成 哭声。这一练习,在解决了呼吸等技术上的问题后,一定要让孩子们在内心中有很具体的视像。例如,自己刚刚拿到了一所梦寐以求的重点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非常高兴,都快蹦起来了。但突然又想到爸爸没有工作,每天在家照顾患病多年的妈妈,要想上这样的学校需要很多学费,仿佛突然被泼了冷水,不自觉的难过起来。老师要提示并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和感受力,以情带声,从而做到笑到哭。

边笑边说,老师可以先提供一段古诗词或寓言,开始时,先以笑声练习进入,待到笑声与呼吸已经把握住了之后, 就可以笑着去说古

诗词或寓言了。要求笑声持续不断,台词语言尽可能地清晰,感觉要真实。在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笑声和气息的控制后,就可以用不同的载体来完成边笑边说了。

边哭边说,同样老师可以先提供一段古诗词或寓言。开始时,让孩子们无论是用口腔还是用鼻孔吸气时都要发出声音,在吐气时要发出“ 呃、呃” 的声音,这样先有了哭的感觉后,就可以保持这种声音的同时说台词,边哭边说。在掌握了方法之后,就可以在有了内心感受的基础上,边哭边说了。

B人物模仿与交流

a. 身边人物模仿训练(自选身边熟悉的人并找到标志性的人物特点) 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找到他们身上的语言,形体,生活习性等特点,通过模仿并再现,此练习是人物塑造的最初阶段。

1. 同过观察父亲或母亲(任选其一),找到父母身上的人物外形特征,走路的样子,说话的语气语调,口头禅等。根据观察组织一段约三分钟以内的单人模仿练习,要求要有父母鲜明的形象及特点,可把自己跟父母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趣的,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状态模仿并表现出来,可以运用小道具来帮助模仿塑

造。

2. 通过观察模仿爷爷奶奶(其他长辈),找到老年人身上的外形特征,走路的步速,说话的快慢,口音。同样根据观察组织一段约三分钟以内的单人模仿练习,要求要有鲜明的老年人状态及特点,尽可能把老年人生活中走路,说话节奏慢,视力不好,或其他老年人的特征展现出来。

3. 通过观察模仿同龄人(或哥哥姐姐),找到自己这一群孩子身上的状态和特征,说话节奏快啊,好动,不耐烦等,观察组织一段三分钟内的单人模仿练习,要求有小朋友身上的特点。观察同龄人应该是距离自己生活中最近的,大家可以展开观察,把自己身边好玩有趣的小朋友的人物形象,必须是观察对象身上最有特点的行为和状态,模仿并展现出来。

b. 想象中的人物模仿训练

(想象和间接了解的人物特点和语言,习惯动作和生活习性等)

让孩子们的思维跳脱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通过想象和模仿来展现一个离自己生活较远的人物及人物特点,培养想象力的同时并加以模仿再现。

通过小朋友自己曾经听说的,或看到的,现实中存在的,或是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发挥组织一段三分钟之内的想象中人物模仿练习,要求能够让大家看完之后联想到已知的人或是猜到有特殊性的人,同样可以借助小道来完成人物

模仿。

c. 身边人物模仿与交流(模仿扮演身边的人物,并在规定的情境内相

互交流)

如同过家家一样,让孩子们模仿并扮演家庭环境中的成员,或者其它熟知的环境成员,在与对手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小小的事件,来体现各自人物关系。经过了单人的身边人物模仿环节,孩子们初步有了对身边人物特点的捕捉能力,接下来老师可组织双人或多人的身边人物模仿交流练习,时常控制在3至5分钟内,要求看到每个人物身上的性别年龄,个性,职业特点,情绪状态及人物与人物之间交流的碰撞点,即事件。

1. 父与子(一个模仿父亲,一个模仿儿子),儿子放学回家后急不可耐的扔下书包去玩IPad,爸爸在看报纸,二人都同时低头看着,父亲突然问儿子作业是不是还没有写,儿子不语,父亲又问,儿子依旧不语,父亲放下报纸,走到正玩在兴头上的儿子身边夺过ipad,说道玩物丧志快写作业去。儿子想去夺回来但没有父亲高,够不着。顿时觉得委屈,说自己在学校自习时已经写完了,父亲冤枉自己了。父亲了解了情况后也觉得没搞清楚不该怪罪儿子,只是希望儿子下次要有礼貌,长辈在问话时要积极回答。儿子转哭为笑,父子和解。

2. 母与女 (一个模仿妈妈,一个模仿女儿) ,妈妈不在家,女儿偷偷的把妈妈的高跟鞋拿出穿,对着镜子臭美,忽然妈妈下班了。女

儿一着急摔在了地上,赶紧把鞋藏在了身后,妈妈进屋见状问女儿为何坐在地上,女儿吱呜不语表情痛苦,妈妈以为女儿生病伸手去扶她起来,女儿就是不起,不得已之下把身后的高跟鞋拿出来递给妈妈,并承认错误。妈妈不但没责备女儿,反而帮她揉揉脚,告诉她等回头一定买一双适合她穿得小皮鞋送给她,母女相拥。

d. 想象中的人物模仿与交流(根据想象模仿人物,并在规定情景内相互

交流)通过模仿想象中的人物和对手交流,跳脱自己熟悉的小环

境,通过揣摩与扮演并与其他人物交流。经过身边人物的模仿与交流环节后,使孩子们基本可以在模仿身边已知人物的同时做到人物和人物之间的交流,接下来想象中人物模仿与交流是在单人想象模仿基础上的延伸,把想象及间接的知道的人物和人物间做交流。此时可完全开发孩子的想象空间,不仅可以把身边听说的人和事二人多人一组,通过练习呈现出来,还可以把更广阔的卡通,科幻形象通过组织加以自己的想象,天马行空的组合在一起。要求还是要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个性特征,把握住个人人物特征再与同台其他形象的人物对手交流。

e. 寓言故事讲述训练(自选和命题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训练)使孩子们能

够通过语言表达及台词传递,在一个故事中区分一个或几个人物形象,并加以表演,使之能够绘声绘色的传递故事和人物。

1.农夫与蛇

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2.老鼠与青蛙

老鼠不幸被青蛙所爱。青蛙愚蠢地把老鼠的脚绑在自己的脚上。开始,他们在地面上行走,走了走,一切正常,还可吃着谷子。当来到池塘边时,青蛙把老鼠带到了水里,他自己在水里嬉戏玩耍,高兴得呱呱叫。可怜的老鼠却被水灌饱,淹死了。不久,老鼠浮出水面,但他的脚仍和青蛙绑在一起。鹞子飞过这里,看见了老鼠,冲向水中,把他抓了起来,青蛙跟着被提出了水面,也成了鹞子的美食。这是说,与别人关系太亲密,在灾难降临时,往往会受到牵连。 3.狼与小羊

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狼见到后,便想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吃掉他。于是他跑到上游,恶狠狠地说小羊把河水搅浑浊了,使他喝不到清水。小羊回答说,他仅仅站在河边喝水,并且又在下游,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狼见此计不成,又说道:“我父亲去年被你骂过。”小羊说,那时他还没有出生。狼对他说:“不管你怎样辩

解,反正我不会放过你。”这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也是无效的。 4.口渴的乌鸦

乌鸦口渴得要命,飞到一只大水罐旁,水罐里没有很多水,他想尽了办法,仍喝不到。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气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来,而大水罐却推也推不动。这时,乌鸦想起了他曾经使用的办法,用口叼着石子投到水罐里,随着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渐地升高了。最后,乌鸦高兴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这故事说明,智慧往往胜过力气,一切都要靠智慧。但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也不要照着老方法 。 5.狐狸和葡萄

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一只狐狸看见了,馋的直流口水。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他边走道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6.乌鸦和狐狸(续)

一只乌鸦捡到了一片肉,她用嘴叼着,飞到了一棵大槐树上,正准备休息一下,在树上找个好地方将肉吃掉。这时,由远处跑来一只狐狸。当他看到了乌鸦,便停了下来。狐狸瞧见了乌鸦嘴中的那片肉,馋的直流口水。但他得盘算,如何才能将那片肉吃到

自己的嘴里。乌鸦看到了狐狸,头脑早有警觉。她始终不会忘记祖先的教导:以后千万不要上狐狸的当。他说的多好听,绝不能给他唱了,一唱准上当。所以,乌鸦用自己的嘴紧紧衔着那片肉。他们两个,一个在树上,一个在地下,沉默了好一会。还是狐狸先开口说话了。“我说 树上那位臭刁鱼郎,你从哪里弄条死鱼来了?那玩艺儿多脏啊?”乌鸦一听,气不从一处来。心想,你可不如你们的老前辈啦。连我这乌鸦小姐都不认识,真是有眼无珠。于是张口就骂:“瞎啦……”可后边的话还没容骂出来,自己嘴里的那片肉就掉了下去,狐狸一张嘴就给接住了,并将它吃掉了。然后,便对乌鸦说:“Good bye!” 就得意地跑开了。乌鸦眼睁睁地看着狐狸把自己的肉吃了,并跑远了。她好一会才缓过来神儿,把她气的张开翅膀就追了上去。一边追,一边骂,:“你这个该死的东西,到处骗人,前边有猎人拿枪正等着你呢!”刚说完,只听狐狸“嗷”的一声,躺在地上打了两个滚儿就不动了。原来狐狸吃的那片肉,是人们用毒药泡过,药耗子用过的。不知被谁将它扔在路边,被乌鸦捡到了。乌鸦想:好险啊,以后可不能乱捡人们扔的东西吃了。

c角色塑造与交流

成语寓言故事人物塑造与交流

而刀口锋利得仍然像刚在磨石上磨过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牛的肌体组织结构之间有空隙,而刀口与这些空隙比起来,薄得好像一点厚度也没有。用没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肌体组织间运行,当然绰绰有余罗!所以十九年过去,我的刀还跟新的一样。虽然我的技术已达到了这种程度,但我在解剖牛的时候,还是丝毫不敢马虎,总是小心翼翼,心神专注,进刀时不匆忙,用力时不过猛,牛体迎刃而解,牛肉就像一摊泥土一样从骨架上滑落到地上。这时,我才松下一口气来,提刀站立,顾视一下四周,心满意足地把刀揩拭干净,收藏起来。\梁惠王听了,高兴地说:\好极了,听了你的这一席话,我从中悟到了修身养性的道理。\寓意:世间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办事就可以得手应心。

愚 公 移 山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得绕着走,很不方便。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有一天,他召集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出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大家都很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问。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

的那些石头、泥土往哪里送呢?\大家说:\这好办,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堆。\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他的邻居是个寡妇,她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刚刚换完奶牙,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呢?\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看你这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是顽固不化,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听了这些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一直挖下去,就去向上帝报告。老愚公的精神把上帝感动了,他就派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一座放到朔方东边,一座放到雍州南边。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面,汉水的北面,就没有高山阻挡了。寓意:只要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

守 株 待 免

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有一次,一只兔子跑

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免子。打这天起,他干脆放下农具,连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这棵树下,希望还能捡到死兔子。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笑料。寓意:收获从劳动中来。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

囫 囵 吞 枣

有个客人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对脾却有损伤;吃枣子对脾有益处,对牙齿却有损害。\有一个傻瓜年轻人听了这话,思考了很久,说:\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吃梨子的时候,只嚼不吞,它就不能损伤我的脾了;吃枣子的时候,只吞不嚼,它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俯后仰。寓意:世间的事大都有利有弊。兴利除弊要有恰当的办法。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只能惹人发笑。

南 辕 北 辙

魏王想去攻打邯郸。正出使别国的季梁听说后,走到半路赶紧折回来,衣服上的皱折顾不得整理平整,脸上的尘垢也顾不得洗干净,急急忙忙去见魏王,说:\这回我从外地回来,在太行山脚下碰见一个人,正坐在他的马车上,面朝北面,告诉我说,他要到楚国去。我对他说:'您去楚国,楚国在南面,您为什么面向

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他: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寓意:做人做事,必须有正确的方向。方向错了,条件越好,花的力气越大,离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就越远。

综合素质汇报

通过以上课程循序渐进的训练,并依据各个孩子资质及授课范围内的掌握与理解,个人,多人及分组展现多个阶段,多形式的汇报演出,或有针对性的剧本段落来检验孩子们对各项训练的综合掌握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x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