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正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德廉知识在线学习判断题

更新时间:2023-09-14 16:18:01 阅读量: 初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德廉知识测试判断题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A.对 B.错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A.对 B.错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党对长期执政条件下滋生腐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都要反对腐败,认识是清醒的。

A.对 B.错

4我们党旗臶鲜明、一以贯之反对腐败,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明显进展,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A.对 B.错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

A.对 B.错

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谋取利益。 A.对 B.错 7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A.对 B.错

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A.对 B.错

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A.对 B.错

10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择优吸收的原则。 A.对 B.错

11党员的党龄,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A.对 B.错

12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是党员应享有的权利。 A.对 B.错

— 1 —

13共产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A.对 B.错

14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A.对 B.错

15凡是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是撤销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决定。A.对 B.错

16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采用记名投票的方式。

A.对 B.错

17一般情况下,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由党组直接决定,不需要支部大会讨论决定。 A.对 B.错

18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同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决定。

A.对 B.错

19各级党组织在决定或批准开除党员党籍的时候,应当全面研究有关的材料和意见,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A.对 B.错

20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A.对 B.错

21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由它选举的委员会的任期不变。 A.对 B.错

22党的基层组织中,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五年。 A.对 B.错

23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总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 A.对 B.错

24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A.对 B.错

25党的领导干部是可以终身制的。但年龄和健康状况不适宜于继续担任工作的干部,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退、离休。

A.对 B.错

26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A.对 B.错

27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一律给予纪律处分。 A.对 B.错

28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严格禁止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违反这些规定的组织或个人必须受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追究。 A.对 B.错

29对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的处分,必须由本人所在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一半以上的多数决定。 A.对 B.错

— 2 —

30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单独领导下进行工作。 A.对 B.错 31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向中央一级党的国家机关派驻党的纪律检查组或纪律检查员。

A.对 B.错

32由领导机关任命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职务是终身的,不能变动和解除。 A.对 B.错

33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A.对 B.错

34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

A.对 B.错 35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由选举产生。

A.对 B.错

36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是党员应享有的权利。

A.对 B.错

37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A.对 B.错

38党的纪律检查组组长或纪律检查员可以列席派驻机关党的领导组织的有关会议,他们的工作必须受到该机关党的领导组织的支持。 A.对 B.错

3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A.对 B.错

40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A.对 B.错

41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A.对 B.错

42对于严重违犯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同级党的委员会在查明核实后,应根据情节严重的程度,作出进行改组或予以解散的决定,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

A.对 B.错

43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A.对 B.错

44《廉政准则》是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制定的。 A.对 B.错

45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 A.对 B.错

— 3 —

46党员领导干部执行《廉政准则》情况应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A.对 B.错

4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以依据《廉政准则》,结合各自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定。

A.对 B.错

48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同级党委(党组)共同抓好本准则的落实,并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A.对 B.错

49《廉政准则》规定,县(市、区、旗)直属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科级党员负责人参照执行准则。

A.对 B.错 50因无法拒绝,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的,所接受的礼物应当一律登记、交公。 A.对 B.错

51在特殊情况下,到新地方任职的干部,由于暂时难以安排住宿和办公用房,暂时用公款包租客房供领导干部个人使用是可以的,但需要有必备条件。 A.对 B.错

52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者退休后所从事的与原任职务没有任何关联的从业行为不属于应受到约束的范畴。

A.对 B.错

53领导干部因被问责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拟重新任用的,在作出决定前无需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A.对 B.错

54禁止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A.对 B.错

55禁止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A.对 B.错

56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者退休二年后,可以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的民营企业的聘任。 A.对 B.错

57党员领导干部不准买卖股票或者进行其他证券投资。 A.对 B.错

58党员领导干部不准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 A.对 B.错

59某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严某挪用住房公积金500万元购买理财产品,一年后获利50万元,严某将挪用资金归还,获利部分用来为本单位职工发放福利,严某的行为没有违反《廉政准则》。

A.对 B.错

60某县副县长高某的儿子高中毕业后自费到加拿大读大学,高某的妻子辞去工作到加拿大照顾儿子,因属个人隐私,高某可以不向党组织汇报。 A.对 B.错

— 4 —

61某建筑开发企业老板李某为感谢某市副市长对其生意的帮助,出资安排副市长全家到海南三亚度假一周,该副市长没有违反《廉政准则》。 A.对 B.错

62某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万某退休一年后接受当地一民营矿业公司聘请,担任该公司技术顾问,万某的行为违反了《廉政准则》。 A.对 B.错

63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对 B.错

64对须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的相关干部选拔任用事项,未经答复,不得提交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 A.对 B.错

65《廉政准则》规定,禁止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A.对 B.错 66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党员领导干部可以通过知悉或者掌握的内幕信息为本人或他人谋取利益。

A.对 B.错

67禁止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买卖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 A.对 B.错

68《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可以以借用的名义长期占有或者使用财物,但不能划归自己的名下。

A.对 B.错

69《廉政准则》规定,公务活动包括国内公务活动和对外公务活动。 A.对 B.错

70《廉政准则》规定,内幕信息是指尚未公开的信息。 A.对 B.错 71掌握内幕信息以及与股票发行、交易有关系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准买卖一定范围的股票。 A.对 B.错

72个人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是指个人或者与他人合伙在国(境)外经办商业或者其他企业、从事商业和其他经营活动等。 A.对 B.错

73个人在国(境)外投资入股,是指在国(境)外以个人入股的形式经办企业、从事商业和其他经营活动等。

A.对 B.错

74兼职是指工作人员在完成本单位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或经本单位同意占用一部分工作时间为聘请单位服务。

A.对 B.错 75有偿中介活动是指通过为销售方和购买方、服务人和服务对象等合作双方沟通信息、介绍业务而收取钱财的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经纪人的行为,是一种经济活动。A.对 B.错

— 5 —

148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A.对 B.错 149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适当领取兼职报酬。 A.对 B.错

150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

A.对 B.错

151机关内设机构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时,可以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 A.对 B.错

152厅局级副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任职人选。 A.对 B.错

153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视情况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 A.对 B.错 154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A.对 B.错

155给予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奖励,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决定或者审批。 A.对 B.错

156公务员违纪的,应当由处分决定机关决定对公务员违纪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公务员本人,公务员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A.对 B.错

157公务员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A.对 B.错

158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管理相对人的处罚。 A.对 B.错

159某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李某因挪用公款受撤职处分,李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A.对 B.错

160行政诉讼一审的形式是实行合议制、开庭审理、公开审判,不适用调解。 A.对 B.错

161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但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A.对 B.错

162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复议,国务院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A.对 B.错

— 11 —

163赔偿请求人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须以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为前提。 A.对 B.错

164申请人可以书面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口头申请行政复议。 A.对 B.错

165国务院有关部委等制定的部门规章有权设定一定范围内的行政许可事项。 A.对 B.错

166经人民法院三次合法传唤,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A.对 B.错

167依国务院部、委规章授权的组织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A.对 B.错

168行政拘留不属于行政处罚,属于司法措施。 A.对 B.错

169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A.对 B.错

170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A.对 B.错

171公务员只能在公务员队伍中进行内部交流。 A.对 B.错

172公务员降级、撤职处分解除后,原级别、原职务自动恢复。 A.对 B.错

173根据公务员法规定,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但不可以再享受失业保险。

A.对 B.错

174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单位可以与其本人协商后将其辞退。

A.对 B.错

175公务员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应予以辞退。 A.对 B.错

176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A.对 B.错

177公务员的录用范围是: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A.对 B.错

178竞争上岗的方式是公务员法对传统委任制的改革,地方党委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职务应当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 A.对 B.错

179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

A.对 B.错

— 12 —

180公务员申诉的受理机关审查认定人事处理有错误的,原处理机关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A.对 B.错

181公务员之间有直系血亲关系,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的职务。

A.对 B.错

182机关因错误的具体人事处理对公务员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A.对 B.错

183行政监察机关在检查、调查中应听取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的陈述和申辩。 A.对 B.错

184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监察决定、监察建议可以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送达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人员。

A.对 B.错

185上一级监察机关的复核决定和国务院监察机关的复查决定或者复审决定为最终决定。

A.对 B.错

186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公务员属于县监察局的监察对象。 A.对 B.错

187监察机关有权责令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停止违反法律、法规和行政纪律的行为。A.对 B.错

188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结果,对拒不执行法律、法规的,可以作出监察决定。A.对 B.错

189派出的监察机构或者监察人员对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可以进行调查处理。

A.对 B.错

190监察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国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聘请特邀监察员。

A.对 B.错

191监察机关采取“两指”措施,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察机关领导人员批准。A.对 B.错

192监察机关在调查违反行政纪律行为时,可以暂予扣留、封存能够证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文件、资料、财务账目以及其他有关的材料。 A.对 B.错

193公民对于任何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监察机关提出控告或者检举。 A.对 B.错

194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

A.对 B.错

— 13 —

195监察机关依法提出的监察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采纳。 A.对 B.错

196监察对象包括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A.对 B.错

197监察人员办理的监察事项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视情况由有关领导决定是否回避。

A.对 B.错

198监察机关依法作出的监察决定,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执行。 A.对 B.错 199某县团委书记是县监察局的监察对象。 A.对 B.错

200监察机关作出的监察决定,有关部门必须执行。但监察建议则没有约束力,有关部门可自行决定是否采纳。

A.对 B.错

201监察机关在履行检查职责过程中,有权要求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就监察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被监察的部门和人员有义务如实回答,不得拒绝或者拖延。

A.对 B.错

202上级监察机关必要时可以办理所辖各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 A.对 B.错

203监察机关的领导人员可以列席本级人民政府的有关会议。 A.对 B.错

204监察机关撤销已经立案的案件,应当告知被调查单位及其上级部门或者被调查人员及其所在单位。

A.对 B.错

205对监察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监察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作出决定的监察机关申请复审。

A.对 B.错 206村委会组成人员属于行政监察对象。 A.对 B.错

207监察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人人平等。

A.对 B.错

208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办理下一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但不可以办理所辖各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 A.对 B.错

209监察机关在办理违反行政纪律案件中,可以提请有关行政部门、机构予以协助。A.对 B.错

210监察机关对控告、检举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功人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A.对 B.错

— 14 —

211上一级监察机关认为下一级监察机关的监察决定不适当的,不能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A.对 B.错

212泄露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对 B.错

213必须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现实需要出发,突出德在干部标准中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树立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正确导向。 A.对 B.错 214交通协管员不是行政监察对象。

A.对 B.错 215城管人员是行政监察对象。

A.对 B.错

216上级党组织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作出的处理决定,下级党组织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暂缓执行。

A.对 B.错

217对于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的党员,期满后仍不符合恢复党员权利条件的,再延长一年留党察看期限。

A.对 B.错

218受到改组处理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后,还可以担任其原来的领导职务。

A.对 B.错

219对于受到解散处理的党组织中的党员,应当逐个审查,其中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对 B.错

220故意违纪受处分后又因过失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从重处分。 A.对 B.错

221对于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但是本人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应当给予其严重警告处分。其中,在党外组织担任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

A.对 B.错

222被法院判决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党员,可以不开除党籍。 A.对 B.错

22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的党的工作人员,是指党的各级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和党的基层组织中专职、兼职从事党内事务的党员。A.对 B.错

224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A.对 B.错

225党组织在党员死亡之后发现其曾有严重违纪行为,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只需作出书面结论,不再给予党纪处分。 A.对 B.错

— 15 —

438党委推荐、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落选后,不能再次推荐为同一职务人选。

A.对 B.错

439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报上一级职位的,需在本级职位任满两年;越一级报名的,应当在本级职位任满四年。

A.对 B.错

440自愿辞职,必须写出书面申请,按照领导干部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审批。任免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予以答复。未经批准,不得擅离职守;擅自离职的,给予纪律处分。

A.对 B.错

441引咎辞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不能重新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A.对 B.错

442不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职级待遇。 A.对 B.错 443书记办公会议不能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A.对 B.错

444如遇特殊情况,可以用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A.对 B.错

445不准在机构变动和主要领导成员工作调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 A.对 B.错

446因工作能力较弱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降职使用。 A.对 B.错

447降职使用的干部,其待遇按照新任职务的标准执行。 A.对 B.错

448党委(党组)每年都应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一次自查,并形成专题报告报上一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 A.对 B.错

449《干部任用条例》对工作部门的规定同时适用于办事机构、派出机构和其他直属机构。

A.对 B.错

450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A.对 B.错 451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 A.对 B.错

452对用人上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对用人上的违规违纪行为查处不力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A.对 B.错

— 31 —

453拟提拔使用干部的考察材料中应当反映检查情况和民主评议结果。 A.对 B.错

454授意、指使、强令组织人事部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或者阻挠、制止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对选人用人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 A.对 B.错

455组织人事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群众举报或者新闻媒体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必须进行调查处理,也可会同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处理。

A.对 B.错 456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不能同时使用。

A.对 B.错

457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

A.对 B.错

458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是指市县党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时,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 A.对 B.错

459对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和市县党委近期新任用的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对民主评议中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二分之一,或者用人风气总体评价“好”、“较好”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二分之一的人员,经组织考核认定,要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应当取消其资格。 A.对 B.错

460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级党委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报告工作,并负责审核下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 A.对 B.错

461市、县、乡党政正职在同一岗位任期不到3年进行调整的,应当按照要求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 A.对 B.错

462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中最根本的一条。 A.对 B.错

463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 A.对 B.错

464凡是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大事,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干部的重要任免、调动和处理,群众利益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上级领导机关规定应由党委集体决定的问题,应该根据情况分别提交党的委员会、常委会、书记处、党组集体讨论决定,而不得由个人专断。

A.对 B.错

— 32 —

465在党内组织秘密集团是分裂党和颠覆党的犯罪行为。 A.对 B.错

466反对某个同志的某个意见,不等于反对这个同志,反对某个领导机关的某个同志,不等于反对这个组织,不等于反领导,更不等于反党。 A.对 B.错

467党的各级委员会要按期改选。党员数量少的单位,可不实行差额选举或实行预选。

A.对 B.错

468由于上级领导人员的缺点和错误,使下级的工作出了问题,上级要主动给下级承担责任,首先作自我批评。

A.对 B.错 469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 A.对 B.错

470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A.对 B.错

471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A.对 B.错

472要厉行勤俭节约,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A.对 B.错

473要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省委常委不集中、不在同一时间到一个市县(市、区)、一个点、一条线路调研。

A.对 B.错

474经中央批准可以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

A.对 B.错

475要精简文件提高质量,凡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已作出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再制发文件。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一律不发。 A.对 B.错

476《十条办法》要求,内容相近、时间靠近、与会人员重叠的会议,可合并套开或接续召开。

A.对 B.错

477《十条办法》要求,要扎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省委决策和省委常委部署重要工作之前,都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调研和论证,做到不调研不决策。 A.对 B.错

478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根本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A.对 B.错

— 33 —

479对党的路线和党的领导采取对抗、消极抵制或阳奉阴违的两面派态度,是党的纪律所不容许的。

A.对 B.错

480在特殊情况下,允许用其他形式的组织取代党委会及其常委会的领导。 A.对 B.错

481党委成立的研究处理任何专题的组织,必须在党委领导之下进行工作,不得代替党委,更不得凌驾于党委之上。

A.对 B.错

482党委会讨论重大问题,要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中发生了分歧,既要认真考虑少数人的意见,又不可议而不决,耽误工作。 A.对 B.错

483坚持集体领导,在一定程度上是降低和否定个人的作用。 A.对 B.错

484禁止用党的领导人的名字作街名、地名、企业和学校的名字。 A.对 B.错

— 34 —

295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党委(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严格考察。 A.对 B.错

296党委(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 A.对 B.错

297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时,必须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A.对 B.错

298同一地方(部门)的党政正职一般不同时易地交流。 A.对 B.错

299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或者交流决定的,依照法律及有关规定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

A.对 B.错

300担任县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 A.对 B.错

301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各级纪检机关(监察部门)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都承担有监督的责任。 A.对 B.错

302党委推荐、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落选后,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可以推荐为其他职务人选,但不得在下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推荐为同一职务人选。

A.对 B.错

303某单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该单位行政一把手有权决定任命中层干部。 A.对 B.错

304某单位所属副局级干部职务被列入向上级党委(党组)备案的干部职务名单,因管理权限归该单位所有,可先任命,后向上级人事部门备案。 A.对 B.错

305配备某单位领导班子的副职时,主要看该单位一把手意见。 A.对 B.错

306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 A.对 B.错

307属上级党委(党组)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本级党委(党组)不能提出选拔任用的建议。

A.对 B.错

308党委(党组)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党委(党组)全体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A.对 B.错

309建立组织(人事)部门与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等有关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就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沟通信息,交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联席会议由组织(人事)部门召集。

A.对 B.错

— 21 —

310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 A.对 B.错

311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能力较弱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降职使用。降职使用的干部,其待遇保留不变。 A.对 B.错

312实行聘任制的领导职务,主要是指党政机关中一些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胜任的,不需要由国家权力机关依法选举或者任命的领导职务。A.对 B.错

313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由上级党组织提出考察对象。 A.对 B.错

314确定考察对象时,应当把民主推荐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防止简单地以票取人。

A.对 B.错

315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 A.对 B.错

316《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后备干部中选拔。

A.对 B.错 317领导班子换届,由本级党委常委会根据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反馈的民主推荐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

A.对 B.错

318考察中了解到的考察对象的表现情况,一般由考察组向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成员和本人反馈。

A.对 B.错

319对决定任用的党政领导干部,由党委(党组)指定专人同本人谈话。 A.对 B.错

320党委推荐、由人大常委会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在人大常委会未获通过,不可以在另一次人大常委会上继续推荐。 A.对 B.错

321《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A.对 B.错

322问责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事宜,或者由问责决定机关直接办理相关事宜。

A.对 B.错

323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都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A.对 B.错

— 22 —

324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涉嫌犯罪的,问责决定机关可依法处理。 A.对 B.错

325对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由党委(党组)、政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酌情安排适当岗位。

A.对 B.错

326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了特别重大事故,不论是否造成重大损失,都必须对部门领导干部实行问责。 A.对 B.错

327党政领导干部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导致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对其实行问责。

A.对 B.错

328应当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在被调查过程中,积极配合并主动承担责任的,可以从轻问责。

A.对 B.错

329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因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及其他紧急情况下,经上一级党组织批准的用人行为,不列入责任追究范围。但事后应当履行有关干部任免程序,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A.对 B.错

330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发生隐瞒、歪曲、泄露考察情况的,应追究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A.对 B.错

331在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中,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不可以同时使用。

A.对 B.错

332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工作中发现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应按有关规定调查处理,处理结果应当向组织人事部门通报。 A.对 B.错

333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可以提出申诉,申诉期间,暂停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 A.对 B.错

334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后拟重新任用的,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得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A.对 B.错

335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处理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综合考虑其一贯表现、资历、特长等因素,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职级待遇保持不变。

A.对 B.错

336要求提拔本人近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的,追究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的责任。

A.对 B.错

— 23 —

337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A.对 B.错

338党的各级领导班子讨论决定事项,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不予考虑。 A.对 B.错

339党组织对于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事关全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情况及重大问题,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和程序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或请示。 A.对 B.错

340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一般事项和重大事项,自觉接受监督。

A.对 B.错

341地方各级党委、纪委的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在届中和换届前一年在规定范围述职述廉一次。

A.对 B.错

342党员署真实姓名检举的,党组织应当视情况将处理结果告知该党员,听取其意见。

A.对 B.错

343地方各级党委委员,有权对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决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询问或质询。

A.对 B.错

344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有权向上级党组织提出要求罢免或撤换所在委员会和同级纪委中不称职的委员、常委。

A.对 B.错

345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有权向上级党组织提出要求罢免或撤换所在委员会不称职的委员、常委。

A.对 B.错

346罢免或撤换要求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署真实姓名提出,并有根据地陈述理由。A.对 B.错

347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应当对所在委员会常委、委员和派驻机构、派出的巡视机构的负责人进行监督。

A.对 B.错

348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决定重要事项,应当进行表决。表决采用口头、举手、无记名或记名投票等方式。

A.对 B.错 349党员有权了解本人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结果。 A.对 B.错 350党的各级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 A.对 B.错

351按照议事规则应当由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可以列入会议议程。 A.对 B.错

— 24 —

352党的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要关心全局工作,积极参与集体领导。

A.对 B.错

353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应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支持领导班子成员在职责范围内相互协调地开展工作。

A.对 B.错

354对于应当经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而未经集体讨论,也未征求其他成员意见,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的,除遇紧急情况外,应当区别情况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责任。A.对 B.错

355对下级请示不及时答复、批复,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A.对 B.错 356述职述廉时可以邀请群众代表参加会议。 A.对 B.错

357询问人在对有关部门所作的说明不满意的情况下,可以书面形式署真实姓名对同一问题提出质询。有关部门应当作出书面解释或答复。 A.对 B.错

358党员应当正确行使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并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同时必须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不得侵犯其他党员的权利。 A.对 B.错

359企业、农村和街道、社区等党的基层组织应注意维护流动党员的民主权利,保障其正常行使。

A.对 B.错 360党员有权阅读所有党内文件。

A.对 B.错 361党员有权向党组织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的违纪违法事实。A.对 B.错

362受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对 B.错

363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 A.对 B.错

364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视情况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

A.对 B.错

365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写明党员享有的申诉权以及受理申诉的组织等内容并由受处分党员签署意见。

A.对 B.错

366对于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留党察看期间确已改正错误的,期满后应当恢复其党员的权利。

A.对 B.错

367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有权向党组织申请暂缓执行。 A.对 B.错

— 2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7f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