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关活动中心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4-05-16 01: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编制依据 1.1图纸 工程编号 GG137 名 称 某机关活动中心扩建工程基础结构平面图 日期 2010.3.17 2010.4.11 2010技24 某机关活动中心扩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专家组审查意见 1.2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北京市建筑施工文明安全施工管理暂行规定》 1.3 土建施工主要规程、规范 1.31 国家类规程、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基坑土钉墙支护技术规程》 CECS 96:97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1.3.2行业类规程、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CECS 22:90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JGJ27-8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88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 1.3.3 其他类规范、规程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01-21-95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 CECS 22:90 《建筑桩基设计规范》 JGJ94-9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YB9258-97 1.3.4 主要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BGJ108-8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1.3.5 有关文件

《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 (91)京建施字第124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现场管理环境保护作基本标准》 (91)京建施字第126号 《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保卫工作基本标准》 (91)京建施字第127号 公司有关文件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京建施〔2009〕841号 《安全工作管理办法》 《大气污染控制程序》 《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 《噪声控制程序》

《施工机械现场环境管理程序》

2

2、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北京××区××机关院内,场地狭小。南侧:该建筑物基坑边距老建筑物为6m,建筑物高16.20m,基础埋深为自然地面下1.9m,为独立柱基础;北侧:该建筑物基坑边距北围墙1.5-2.0m;东侧:该建筑物基坑边超出东围墙1.0-2.5m,施工期间需圈用某公寓部分绿化场地。西侧:该建筑物基坑边距西围墙9m,且靠近围墙有一排直径为30cm杨树;基坑的北围墙与西围墙外侧10m为市政道路中心。

基坑尺寸:东西为76.275m,南北为50.800m,局部采光井部位要相应扩大开挖面积,基坑面积3900m2, 基础埋深约为6.6m,±0.00以下人防结构完工后,回填土并夯实。

主楼标高±0.00=37.95m,自然地面标高为37.05,基底标高相对于±0.00为-7.46m。

3、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3.1 基坑南侧:距基坑6m有一老建筑物。其间6m宽为施工道路。道路下方埋设管线,自北向南依次有电信、给水管、电力、排污井管、热力,埋置深度均在1.0-2.0m之间。

基坑西侧:距基坑8m有一排直径为30cm大树。距坑外侧5m自东向西依次有给水管、热力、电力管线,埋置深度在1.0-2.0m之间。

基坑北侧:距基坑1.0-2.0m为院北围墙,坑边与围墙之间设有给水、电力管线,埋置深度在1.0-2.0m之间。

基坑东侧:该建筑物基坑边超出院东围墙1.0-2.5m,施工期间需圈用某公寓部分绿化场地。

3.2 基坑南侧的老建筑物为四层框架结构,独立柱基础,基底标高为自然地面下-1.9m。200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为退休人员的办公、娱乐场所,至今结构良好。 3.3 基坑南侧6m宽施工通道是打完止水帷幕桩后新修建以供施工期间通载货车使用。设计均布负荷值为30kpa/m2。

3.4 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在开挖前已探明,现已将内部管线(排污、给水、电力、热力、燃气、电信)改移至基坑外围,距基坑较远。 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1 表层为人工堆积的粘质粉土、填土①层→其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粉砂—砂质粉土②层→粉质粘土②1层→粉砂—砂质粉土③层→粘质粉土③1层→重粉质粘土—粉质粘

3

土④层→粘质粉土④1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⑤层。

A 粘质粉土、填土①层:层厚(1.3—1.8m);土质构造(灰渣、细砂、砖渣);稍密、湿土、强度软。

B 粉砂—砂质粉土②层:层厚(2.3—2.8m);土质构造(石英、长石,粘质粉土、夹层、,细砂夹层);中密、湿-饱和土、强度较软。

C 粉质粘土②1层:层厚(约1.5m);土质构造(氧化铁、云母碎片);中密、饱和土、强度中、可塑。

D 粉砂—砂质粉土③层:层厚(1.8—2.5m);土质构造(云母片、有机质、粘质粉土夹层);中密、饱和土、强度较硬。

E 粘质粉土③1层:层厚(约0.5m);土质构造(羊毛脂、云母片);中密、饱和、强度中、可塑。

F 重粉质粘土:层厚(3.2—4.0m);土质构造(有机质、粘土夹层);中密、饱和土、强度中。

4.2自然地面下约4.5m为粉砂—砂质粉土③层(静水层埋深4.3—6.3m),基础底板处于该层,下层为重粉质粘土不透水层。 5、基坑周边使用条件

5.1基坑南侧道路为施工期间载重车道;西侧坑外1.5m为砼硬化后的木料堆放及加工区。

5.2 载重车道按能承受20吨的车辆通行考虑;西侧木料加工区按能承受10kpa/m2荷载考虑。

5.3 基坑北侧、东侧均无可利用场地。 6、施工布署

施工现场所具备的基本条件:测量定位已完成,高程控制点从场外引置施工区;现场临设施工完毕,能正常使用;施工道路基本畅通,施工用临时用水、电已连接;机械、劳动力已完成调配,现已进入施工现场。 6.1人员计划安排 6.1.1项目部管理人员

序号 人员安排 4

人数 备注

项目经理 1 2 3 4 5 6 7 8 9 6.1.2劳动力配置

生产经理 技术负责 安全、环境、健康 质 检 测 量 工 长 材 料 电 工 1 1 1 1 1 1 1 1 1 搅拌桩+钢管桩、锚杆及混凝土面层劳动力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职责 钢筋混凝土施工 1 2 土钉墙施工 钢筋工 5 2 修坡、编网、喷射混凝土 钢筋网片制作 搅拌桩+钢管桩施工 3 4 5 成桩施工 钢管加工 辅助工 5 5 5 水泥土桩搅拌、下钢管 加工 锚杆施工 6 7 8 锚杆成孔 锚索加工 力工 4 4 4 锚杆成孔、注浆 锚索加工、上钢梁、张拉锁定 搅拌水泥浆 降水井施工 9 成井 10 挖泥浆坑、钻孔、下井管、填滤料、洗井等 合计 44人 5

注:部分工种人员可穿插作业。 6.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机械设备 名称 搅拌桩机 电焊机 钢筋调直机 型材切割机 锚杆钻机 挤压泵 空压机 喷射机 注浆泵 张拉设备 打井机 规格 型号 EX500 GQ40-1 12立方米 2SNS 数量 2 2 1 1 2~3 1 1 1 1~2 1~2 2台 额 定 功率(KW) 110 33.5/台 8/台 5.5/台 22/台 5/台 70/台 15/台 5/台 用于施工 部 位 水泥土搅拌桩 护坡 护坡 护坡 护坡 锚杆 面层 面层 锚杆 锚杆 基坑降水 备注 焊接钢筋 弯曲钢筋 切断钢筋 成孔 土钉注浆 喷射砼 喷射砼 注浆 张拉 6.3主要材料供应

主要原材料为钢筋、水泥、砂、石子,商砼、钢绞线、锚具、槽钢、工字钢等。采购计划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分阶段采购。 6.4试验

本工程施工材料进入现场必须进行检验,凡是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使用,检验合格的材料必须报现场项目监理审核后方可使用;进场材料成品检验必须按要求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1) 水泥每200t必须进行一组原材检验; 2) 砂石料600t进行一组原材试验 3) 射混凝土C20施工配合比

4) 钢筋接头每300个为一批进行抗拉试验;

5) 喷射混凝土每500~1000m进行一组28天抗压强度试验。 6) 所有试验不少于100%见证。 6.5施工工期

6

2

本工程从边坡支护、张拉预应力锚杆、井点降水至土方分层开挖的整个过程严格按照3.5.2施工流程执行,各道工序要严密配合,服从统一管理。结合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我公司对本工程护坡桩至土方开挖完成的施工工期约为50天(附进度计划表)。 6.6总体施工流程

定位放线 施工水泥搅拌桩 施工压顶梁 机械分层挖土至设计标高以上20㎝ 基坑监测土钉墙分层支护 细石砼分层护坡面 人工挖土至设计标高 井点管、管井降水 地下室施工 7

7、地下水控制设计 7.1降水设计

场区内影响本工程的地下水为上层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排泄以蒸发、地下径流等方式。主要赋存于粉土层中,水位及水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变化复杂,此层水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蒸发、径流型,其水位年动态变化规律一般为:6月份--9月份水位较高,其它月份相对较低,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在2m左右;降水面积达3900m2,降深要求大于7m方可停止抽降。 7.1.1方案选择

止水帷幕桩已将基坑全部封闭,外部压力水无法进入基坑内。为了使基坑中间的地下水水位能在较短的抽降周期内达到降深要求,且又考虑经济问题,在基坑中间布置一定数量的降水管井即可满足施工要求(数量根据现场试验确定)。上层滞水不会完全疏干,仍会有少量地下水渗入基坑内,故少量降水井管需埋深至设计基底标高下1.5-2.5m左右,通过坑底坡脚排水盲沟,将残留渗水引至周边集水坑,再以水泵抽排至坑外。 7.1.2单井结构设计 (1)井布置

① 疏干井:在基坑内布12口井,井间距20×15m,东西方向间隔20m,南北方向间隔15m。

② 观测井:距基坑边沿1-2m布井,井间距30m。 (2)降水井结构

疏干井孔深10m、观测井井深为15m,孔径600mm,井管为直径400mm的水泥砾石滤水管;井管外填入砾石滤料,砂层部位填入直径为2-4mm的砾石或石硝,同时要求对砂层部位的井管包裹40目滤网,防止降水井淤砂;圆砾和卵石部位填入直径为5-8mm的砾石或石硝。 7.2帷幕隔水设计

帷幕桩:在基坑外侧先施工一排水泥土搅拌桩(主要是为了止水),桩顶位于地表,桩径为φ800mm,桩间距为0.60m,东侧、西侧的桩长为9.5m,南、北侧桩长为11m,水泥为普通硅酸盐32.5水泥,其掺入量为15%,水灰比0.8:1。

北侧帷幕桩中插入H型钢为12m,外漏1m,顶部设有压梁。

8

8、支护结构设计

根据基坑各部位的开挖深度、周边工作面的影响、场区内地质条件及现场周边实际情况,以及勘察报告及相关规范,确定本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南、北面属于一级,东、西面安全等级属于二级。拟建场地基础埋深约为6.6m,根据北京市基坑处理相关规范,需要进行基坑支护。对于基坑支护的形式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选择:

第一,受到拟建场地地质条件及现场周边实际情况,也就是拟建场地南侧约7m处存在4层楼的原有建筑物,且基坑南侧需留货运通道,基坑西侧约9m处以及北侧1.5m处即为场区围墙;

第二,全部采用土钉墙支护+止水帷幕桩的方案或是采取护坡桩+止水帷幕桩结合的方法将会进一步增加基坑支护的造价;

第三,由于受到拟建场地周边实际情况限制,拟建场地没有足够的工作面。 最终,本工程的基坑支护采用更为经济且安全性能有保障、且符合拟建场地现场周边的实际情况,内容如下:

东西两侧: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中插钢管桩+锚杆联合支护方案。 北 侧: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中插型钢+锚杆联合支护方案。 南 侧: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止水+桩锚联合支护方案。 8.1东、西两侧:搅拌桩+钢管桩设计参数

搅拌桩:在基坑外侧先施工一排水泥土搅拌桩(主要是为了止水),桩顶位于地表,桩径为φ800mm,桩间距为0.60m,桩长为9.0m,水泥的掺入量为15%,水灰比0.8:1,在施工完毕后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钢管桩。

钢管桩:桩距0.6m(每一根搅拌桩中插一根钢管),桩顶位于地表下50cm,桩长为9.0m,下φ75mm的钢管(壁厚2~3mm)。 8.2南侧:搅拌桩+桩锚设计参数

钢筋混凝土护坡桩,桩径φ600,桩距1.2m;桩顶(连梁顶)位于地表,桩长为11.0m,嵌固深度为4.4m;主筋配置7Φ20均布,箍筋为φ6@200,加劲筋为φ14@2000;桩身混凝土标号为C25;主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

桩顶连梁为600×400mm,配筋:主筋为6Φ20+2Φ20;箍筋φ8@200;混凝土标号为C25。具体参数见护坡桩剖面及配筋图。

搅拌桩:在护坡桩外侧先施工一排水泥土搅拌桩(主要是为了止水),桩顶位于

9

地表,桩径为φ800mm,桩间距为0.60m,桩长为11.0m,水泥的掺入量为15%,水灰比0.8:1。

8.3北侧:搅拌桩+H型钢设计参数

H型钢:护坡桩的计算采用理正深基坑软件计算桩的长度、桩的最大弯矩及锚杆拉力,计算结果如下:

桩径φ600(搅拌桩为φ800,护坡桩的桩径取值为φ600),H型钢桩间距为1.2m,桩长11.0m,嵌固4.4m,桩的最大弯矩为259.82KN?m(桩外侧最大值为168.77,桩内侧最大值为91.05)。 帽梁:

帽梁尺寸 600(宽)×400(高) H型钢计算

选HW300×300型H型钢进行验算 由

Mx梁顶标高 地表 砼强度 C25 配 筋 8Ф20 箍圈?6@200 rxwNX?MYrywNy?f

259.821.05?1.37?180.6?f?210MpaHW300×300型H型钢满足使用要求。

搅拌桩:在基坑外侧先施工一排水泥土搅拌桩(主要是为了止水),桩顶位于地表,桩径为φ800mm,桩间距为0.60m,北侧桩长为11m,水泥的掺入量为15%,水灰比0.8:1,在施工完毕后在水泥土桩中插入型钢。 8.4锚杆设计参数

8.4.1北侧面层及锚杆设计:

面层:墙面挂钢板网,并喷射40mm厚的混凝土面层,喷射混凝土的强度为C20,后采用1:3水泥砂浆将坑壁立面找平,其垂直度与平整度要求均应控制在1cm以内。外设置1排锚杆,张拉锁定力和槽钢的型号详见附后的剖面图。

锚杆设计参数

10

竖向间距(M) 道号 1 2.5 水平间距(M) 倾角 (0) 超挖深度(M) 钻孔直径(MM) 锚杆长度(M) 主筋(MM) 1.2 15 0.5 150 20 2束7Φ5 锚杆体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1

8.4.2东、西两侧锚杆设计:

面层:墙面挂φ6.5@200×200的钢筋网片,并喷射80mm厚的混凝土面层,喷射混凝土的强度为C20。外配1Φ14加强筋与所有锚杆相连。设置2排锚杆,张拉锁定力和槽钢的型号详见附后的剖面图。

锚杆设计参数

道号 竖向间距(M) 1 2 2.5 2.0 水平间距(M) 1.5 1.5 倾角 (0) 15 15 超挖深度(M) 0.5 0.5 钻孔直径(MM) 150 150 锚杆长度(M) 15 15 2束7Φ5 2束7Φ5 主筋(MM) 锚杆体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1 8.4.3南侧锚杆设计:

面层:墙面挂钢板网,并喷射40mm厚的混凝土面层,喷射混凝土的强度为C20,设置1道锚杆,锚杆设置在地表下2.5m,一桩一锚(水平间距1.2m),锚杆长度为20.0m(其中非锚固段长度为5m),锚杆直径φ150mm,锚杆倾角为15°,孔内注入水灰比为0.5:1的P.O 32.5水泥浆,锚索选用2束7φ5(1860级)预应力钢绞线,锁定值为250KN,锚杆锁定在连梁上。 8.4.4锚杆二次高压劈裂注浆设计

注浆是锚杆施工的一道重要工序,直接决定锚杆的质量。锚索安设完毕后,用注浆管进行一次常压注浆,待一次注浆体初凝后(20-24小时),即可采用注浆管2进行二次高压劈裂注浆,注浆压力保持在2-5Mpa,直到孔口冒浆或注浆压力超过5Mpa,可以停止注浆。锚固段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浆注浆管插入至孔底50cm处,用压浆机将水泥浆通过注浆管注入孔底,水泥浆从孔底口向外依次充满并浆孔内空气压出,而水泥浆则由孔眼处挤出并冲破第一次注浆体。 9、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9.1水泥土搅拌桩+钢管桩或水泥土搅拌桩+H型钢 9.1.1施工工艺流程

钻机定位→钻进喷浆预搅下沉→喷浆搅拌上升→重复喷浆搅拌下沉→重复搅拌

11

上升→成桩→反插钢管或H型钢→移位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9.1.2施工技术措施

(1)钻机就位前,一定要对准桩位标志下钻,对中误差应<50mm,调整好桩机,桩机的主动钻杆要保证垂直,垂直度允许偏差≤1.5%,防止桩斜。

(2)对施钻和喷浆严格要求。在施钻前,项目技术负责对钻进速度、复搅次数、钻进速度、喷浆速度、喷浆次数及停浆面向作业人员详细交待;特别对水泥用量、水泥浆液水灰比进行检查。

(3)停浆面控制:停浆面控制在与自然地面齐平,误差<10cm。

(4)制浆:根据每米有效桩长耗用水泥多少,一次性配制一根桩所用的水泥浆。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0.8:1。水泥浆进入储浆池前一定过筛。凡已配好的水泥浆大于2小时仍未使用的,应全部废弃,不准用来制桩。

(5)制桩:成桩速度不能太快,提升速度≤0.5m/min,每次上升或下沉,要求成桩速度必须均匀。

(6)浆液冲洗:当喷浆结束后,立即清洗高压泵、输泵管路、注浆管及喷头。 9.2预应力锚杆施工 9.2.1施工工艺流程

预应力锚杆成孔采用锚杆钻机螺旋钻进成孔艺,锚杆注浆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工艺,锚杆张拉用液压油泵和张拉千斤顶张拉至设计预应力后锁定,锚杆施工流程如下

12

测量放线、定孔位 钻机就位、对孔位、

不合格

找方位、调平钻机 质检检验 开孔钻进至 设计深度 锚索验材质 合格 下锚索

注水泥浆 质检检验 制作锚索 水、水泥验材质 合格

9.2.2施工技术措施 (1) 杆体制作

1) 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锚杆体,保证杆体长度。 2) 隔离架(定位支架)间距1.5~2.0m设置一个。 3) 注浆管与锚杆体应用火烧丝绑扎牢靠。

张拉、锁定 养护至张拉强度 质检检验 二次补浆 搅拌水泥浆及控制配合比 4) 非锚固段应用塑料套管包裹,与锚固体联接处用火烧丝绑牢。 (2) 钻孔

13

1)锚杆机就位前应先检查钻杆端部的标高、锚杆的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就位后必须调正钻杆,符合设计的水平倾角,并保证钻杆的水平投影垂直于坑壁,经检查无误后方可钻进。

2)钻进时应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控制钻进速度,防止蹩钻。遇到障碍物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钻,待情况清楚后再钻进或采取相应措施。

3)钻至设计要求深度后,空钻慢慢出土,以减少拔钻杆时的阻力,然后拔出钻杆。 (3)运输及插入孔内

1) 插筋前应检查锚筋,包括长度、自由段部分的处理、注浆管是否有漏浆等。 2) 杆体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扭曲、碰撞,严格保护杆体不受损伤。

3) 插筋时应抬起后部使之与孔成一个角度徐徐插进,防止碰坏孔壁。钢筋插入孔时应留出锚筋外露部分的长度以满足张拉要求。

4) 插入钻孔内的杆体应达到设计要求深度,若插入时杆体不能到达要求深度,则应拔出杆体查明原因并处理后再行插入。 (4)灌浆

1) 选用优质灌浆管,灌浆管出口应位于离杆体底端200mm-500m处。

2) 浆液搅拌必须严格按配合比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应注意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水泥。

3) 浆液由孔底开始浇注并向外返出,边注浆边向外缓慢拔管,直至浆液溢出孔口后停止注浆。浆液必须在初凝前连续不断一次注完。

4) 如有必要可以采取二次高压灌浆,应在第一次灌浆体抗压强度达到5.0MPa时(约20~24小时)实施,最大注浆压力不小于2.5MPa。 (5)锚杆的张拉与锁定

1)承压面应平整并与锚杆轴线方向垂直。

2)当浆体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

3)为使各单元锚杆受力均匀,应先对各单元锚杆分次张拉,当补偿掉各单元锚杆在同等荷载下,因自由段长度不等而引起的位移差后,在整体张拉。 4)张拉主要步骤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5)按设计要求确定锁定荷载。若锚杆锁定后,预应力值变化大于10%,需放松或重复张拉。

6)预应力锚杆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率定。

14

7)预应力锚杆张拉应按规定程序进行,在编排张拉程序时,应考虑相邻钻孔预应力锚杆张拉的相互影响。

8)预应力锚杆正式张拉前,应去20%的设计张拉荷载,对其预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使钢筋完全平直。

9)预应力锚杆正式张拉时,张拉至设计荷载的110%,然后锁定,锁定值为设计荷载的75%。

10)预应力锚杆锁定后48小时内,若发现有明显的预应力损失时,应进行补偿张拉。 9.3降水工程施工 9.3.1 施工工艺流程

为验证基坑降水设计参数选取的合理性,进场后先施工两口抽水试验管井,获取比较合理的参数后,重新进行验算,为以下的降水井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降水井的施工流程如下:

放线→定井位→挖泥浆坑→挖探坑→钻机就位→钻孔→换浆→下井管→填滤料→粘土封井→洗井→下入潜水泵试抽水→铺设排水总管及沉砂池→架设电缆→联网抽水

9.3.2施工技术措施 1)放井位

按设计要求布设井位并测量地面标高,井位与设计要求偏差不宜大于300mm,当因障碍物影响而偏差过大时,应与设计人协商。

井位应采用显著标志,必要时采用钢钎打入地面下300mm,并灌入石灰粉。 2)挖泥浆池

根据场地条件在基坑内距降水井3m处挖泥浆池,每4口井共用一个泥浆池。 3)挖探坑

为清除井位下障碍物,应在井位处挖探坑,直径800mm,深1.0-1.5m,当井口土质松散时,须设置护筒,避免泥浆侵泡、冲刷导致孔口坍塌。 4)凿井

管井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地层自造浆护壁。井径不小于600mm,井孔应保持圆正垂直。 5)换浆

井管下入前应注入清水置换,用水泵或捞砂管抽出沉渣,使井内泥浆密度保持在

15

1.15-1.25g/cm3。 6)吊放井管

井管采用无砂砼管,在混凝土预制托底上放置井管,在底部中间设导中器,四周栓8号铁丝,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玻璃丝布粘贴,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2-4条30mm宽竹条固定井管。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方向立直。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水泥砂或异物流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200mm,井口加盖。 7)填滤料

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填入,宜保持连续,将泥浆挤出井孔。填滤料时,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不得用装载机直接填料,应用铁锹下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洗井后,如滤料下沉量过大,应补填至井口下1m 处,其上用粘土封填。

滤料必须符合级配要求,合格率要大于90%,杂质含量不大于3%。 8)洗井

成井后,借助空压机清除孔内泥浆,至井内完全出清水止,再用污水泵反复进行恢复性抽洗,抽洗次数不得少于6次。

洗井应在成井4小时内进行,以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

洗井后可进行试验性抽水,确定单井出水量及水位降低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9)水泵安装

潜水泵用钢丝绳吊放,置放于-9m处。

安装并接通电源,每井附近架立电线杆,铺设电缆和电闸箱,做到单井单控电源,并安装我院研制的时间水位继电自动抽水装置和漏电保护系统。 10)铺设排水管网

排水管网采用钢管、PVC管做为排水主管路,排水管直径300mm,必要时可采用多向排水。排水管线布置在降水井外侧,每5-8m砖砌托台,排水管居中放置。井口设置保护砌衬并加盖。在排水管线转角连接处、每边中部、排水管网进入市政管线接口处设置沉淀池,沉淀池采用砌砖池,须做防水处理。排水管网向水流方向的倾斜以1‰为宜。 11)抽降

16

联网抽降后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来观测井水位变化,水泵、井管维修应逐一进行。开始抽水时,因出水量大,为防止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可有间隔的逐一起动水泵。

抽水开始后,应逐一检查单井出水量、出砂量。当出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出砂量仍然较大,应重新洗井或停泵补井。 12)水位观测

抽水前应进行静止水位的观测,抽水初期每天早晚7点观测2次,水位稳定后应每天观测1次,水位观测精度±2cm,并绘制地下水水位降深曲线。 9.4钢筋混凝土护坡桩施工 9.4.1施工施工工艺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计划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中心压灌混凝土、反插钢筋笼的成桩工艺。钢筋对接采用双面搭接焊连接。具体流程如下:

测放桩位→钻机就位→钻至设计深度→泵送压灌混凝土→提钻超灌至设计标高→振动插入钢筋笼至设计标高→桩头处理→成桩。 9.4.2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测量定孔位

在定孔位时,根据设计提供的桩位平面图,每一个桩孔均要求用经纬仪定位,并设可靠的桩位中心标志。

2)钻机就位后,下放钻杆,看钻杆中心是否对准孔中心,如正好,则用“双锤法”找平钻机;如地面较软,就用枕木垫钻机,确保钻机在钻孔过程中不出现偏斜现象;

3)开钻之前,应根据孔口标高、设计桩长和设计桩顶标高,提前计算钻进孔内的钻杆长度,并在钻杆上做明显的标记。

4)钻孔至设计深度后,立即停钻; 5) 压灌成桩

①成桩要求严格控制桩径、垂直度、桩长、拔管速度,控制保护桩长。 ②泵送砼:泵送砼之前,应检查地泵的各个仪表,以确保地泵正常工作;第一根桩或停钻时间较长时,应泵送水泥砂浆湿润泵管,以防堵管。

③提钻与泵送的配合:每次钻进至标高后,司钻应先将钻具提升约20~30cm,以利于活门打开。同时通知泵工开泵,现场设专职信号员负责司钻与泵工之间的联系。

17

④应准确掌握提拔钻杆时间,混合料泵送量应与拔管速度相匹配,确保砼导送管埋在混凝土面以下50cm左右,以防断桩。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

⑤泵送过程中如达不到设计标高时应及时处理,如砼面已超出地下水位,再采取从孔口补灌的方法;如砼面低于地下水位,在补灌时泵送管应插入砼面下50cm确保不断。

⑥实验计划

A钢筋:所有钢筋原材同一时间进场,进场后做现场见证试验,钢筋接头检验批为300头/批。

B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标号为C25,我公司准备采用商品混凝土,原材复试、配合比申请单、开盘鉴定由混凝土供应单位提供,在施工过程每批混凝土(每天)至少做两组试块,见证率不小于100%。

6)钢筋笼制作

①几何尺寸符合要求:采用模具制作以保证主筋位置准确,成孔垂直度好,无扭曲现象,几何尺寸允许偏差:

A主筋间距±10mm, (b)箍筋间距±20mm, (c)直径±10mm, (d)长度±100mm ②主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

③主筋除锈、调直,加强环筋要求正园,主筋焊接接头错开500mm,同一截面接头数目不多于主筋根数的50%;

④主筋对接采用单(双)面搭接焊或直螺纹套筒连接。

⑤在正式制作钢筋笼之前,先制作焊接试件。焊接试件经送验合格后方准进行正式加工;

⑥制作钢筋笼的钢筋应有合格证,在进入现场后进行材质复验;

⑦钢筋笼的吊筋长度要按照桩位孔口标高和桩顶设计标高严格控制,其误差不得超过50mm。

7)钢筋笼吊放

①吊装入孔要轻起轻落,不得强行压入,要居中下放; ②主筋绑保护块,以保证垂直度和保护层厚度;

③钢筋笼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定位,其底面高程偏差≤50mm。

④先利用钢筋笼和震动锤重量自动下落,之后启动震动锤将钢筋笼震动到设计

18

标高,之后边震动边起拔出孔口。

10、支护结构、土方开挖及地下水控制的施工要点

由于工期较紧,场地狭小,需撑握好各工序之间的衔接配合,对各工序施工工艺要熟悉。应先基坑西南角逆时针进行止水帷幕桩,两台桩机跳打配合施工,一台打孔、一台喷浆,待周边桩体全部打完后,南侧桩体强度已基本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待南侧桩身强度检测达标后方可进行后序土方开挖工作,开挖方向要求从南向北、从东向西、分层、分段开挖、留设汽车马道、确保施工安全,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2m。待第一步土方开挖完成后,开始打降水井、边打边降、不可一次同时降水,需将地下静水缓缓抽出,降水井需打入重粉质粘土层≮1m,以防仍有少量地下水上渗。待水位降至基底下50cm时,可停止降水继续第二步开挖。每开挖一层预应力锚杆应紧随其后施工,但要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分三层开挖,待挖至设计标高20-30cm时,应人工清理,最后待杆身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即可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 11、监测方案与应急预案 11.1监测方案 11.1.1基坑观测目的

深基坑的安全与稳定直接关系到本身及邻近建筑物,基坑周边道路和邻近地下管线的安全。根据深基坑支护有关规范要求以及本工程项目特殊的位置影响,基坑支护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必须对基坑支护系统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深基坑支护系统受到许多难以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掌握支护系统及周围环境动态变化,应用检测所得的信息指导施工,是施工过程科学化、信息化,确保支护系统和周围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11.1.2基坑监测内容

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实施以下几项监测:

1)、基坑支护体系的顶部沉降和水平位移(主要涉及本基坑上口边坡变形); 2)、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及地表裂缝 3)、基坑周围地表超载 11.1.3监测点的布置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的要求,在支护结构坡顶连梁和翻边变形变化大的部位(如基坑阳角)埋设位移观测点并作醒目标记加以保护,间距:20~35m,观测基准点埋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详见基坑支护位移、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19

11.1.4监测基本方法 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观测采用经纬仪进行坡顶位移。在基坑开挖前在坡顶槽边上布置位移观测点,并做好前后视,要求前后视点位于变形影响不到的位置并通视良好。 2)、沉降观测

基坑开挖前埋设观测点,观测点应通视良好,以利于仪器测量。

为确保观测精度,水准点设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 4)、监测周期及报告

① 基坑开挖前设置测点和预埋测试原件,土方开挖之前监测2次,用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监测在基坑开挖或降水当日实施,基坑开挖过程中每挖一步土监测一次,基坑开挖结束1周后每7-15天监测一次,在出现可能促使变形加快的情况或监测数据异常时加密观测次数,并及时停止基坑内作业,分析原因,采取还土、坡顶卸载和增补锚杆等加固措施,确保边坡及建筑物的安全。基坑监测应持续进行到土方回填至与结构顶标高一致时为止。

② 基坑开挖监测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提交阶段性监测报告。工程结束时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A 工程概况;

B 监测项目和各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 C 采用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

D 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 E 监测结果评价。

11.1.5监测委托方式

老楼和基坑的变形监测,宜要求业主聘请第三方进行监测

11.1.6施工测量

1)施工控制网

本工程以业主提供的导线点及高程控制点作为首级控制点。根据施工需要,土方及护坡施工时,控制点设在建筑物四周,利用这些点布设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以满足施工定位、轴线测量及高程传递的需要。

施工控制点埋设在施工场地变形区外,不受施工干扰,易于保护和便于使用的地

20

方。按Ⅰ级建筑方格网技术要求施测,测角中误差小于5”,相对闭合差小于1/20000。观测时采用全站仪观测,水平角左、角右观测各一测回,距离往返测量各两测回。

高程控制网一般以Ⅲ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其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小于6mm,闭合差小于±12L(L为水准路线长度公里数)。各高程控制点尽量利用平面控制点。

2)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主要工作内容有建筑物的轴线定位、土方开挖、降水与土钉墙工程等测量。

施工放线使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全站仪主要用于控制点施放,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用于开挖边线、标高、位移、沉降等的测量。 11.2应急预案

11.2.1通过监测建立预警系统

通过对基坑支护体系的监测验,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随时掌握基坑支护体系的工作状态,遇到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预警,将防止措施实施在事故发生之前,确保基坑支护体系的绝对安全。预警系统采用二级制,具体参数如下表: 观测位置 变形观测项目 水平位移(cm) 一级控制 建筑物部位 二级控制 2 2 1.5 沉降变形(cm) 1.5 提醒注意、分析原因,并加强监测频率 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立即起动预备处理措施),随进行监测 一级控制 其它部位 二级控制 4 4 3 3 提醒注意、分析原因,并加强监测频率 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立即起动预备处理措施),随进行监测 11.2.2、基坑支护异常情况的处理

基坑开挖和喷锚支护施工过程中,由于破坏了土层中的原有的应力平衡,坡面肯

21

采取措施

定会发生变形,直到达到新的平衡。为此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后,即在坡顶上口外翻的混凝土面上用经纬仪设置观测点,对坡面的位移进行观测;同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地面和周围墙面等注意进行观察。当发现坡面的安全存在问题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1) 在施工过程中,就要进行预防,严格按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在边坡建立相应的位移观测点;

(2) 如观测点累计位移量超过基坑二级控制值,应停止当前开挖,并对边坡进行增加锚杆加固处理;

(3) 注意周边现场管线情况,杜绝管道水渗漏,喷锚护坡安全的最大隐患是水,为此施工过程中对少量地下滞水,一定要将其引出。同时对地表水亦应做好排水工作,不能使其渗入,特别是在基坑周围不得有渗水井的存在。若发现基坑四周有地下管线跑漏水的现象时,一定要将其处理妥当。基坑四周坡顶施工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以保证施工机械以均布荷载的形式作用于坡面;

(4) 由于施工速度过快,锚杆水泥浆尚未凝固,锚杆沿不能起作用时坡面发生较大位移时,应和土方施工单位加强配合,安排好施工顺序,避免发生上一步坡面刚施工完就立即开挖的情况发生;

(5) 当坡顶部分地段的土质情况不好时(如坡顶附近有近期挖沟且回填不密实的松动土层),采用通过锚杆设置地面拉筋的办法进行固定;

(6) 在坡面变形较大的地段另补设锚杆,通过槽钢对坡面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来控制坡面的变形,必要时可将该坡面回填,待变形得到控制时再将该坡面挖开; (7) 一旦市政管线发生泄漏,必须及时与市政管理部门联系,便于及时抢修; (8) 现场准备足够的水泵,以备市政管线发生破裂大面积出水时进行抽水; (9) 做好在边坡上钻孔导水的准备,以备发生紧急泄漏出水时疏导之用。 (10) 现场常驻抢险用的施工班组,设置专业安全员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随时听候调遣,抢险机械和车辆以工程施工用机械车辆为主,昼夜安排操作人员值班,保证紧急情况及时出动。 12、雨季施工措施 12.1雨期施工安排 1)雨期施工范围

根据历年来北京市降雨量的统计,在6月至8月间为北京市降雨量高峰期。根据

22

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9月15日,基础施工不经历雨季,但要防止雨水突袭。

2)雨期施工管理目标

雨期施工主要以“预防为主”,采取防雨和加强排水相结合的措施,确保雨期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尽量减少因季节性气候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加强雨期施工的信息反馈。

3)施工领导小组机构

本工程施工现场狭小,施工作业场地拥挤。为了保证工程安全有序的进行,项目经理部成立雨期施工领导小组,具体落实雨期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解决雨期施工中的生产问题。防汛领导小组名单(略)。 12.2主要施工技术与措施 12.2.1基坑工程

为了保证基坑支护的安全,确保正常施工,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如下:

1)雨期施工前,完善施工场地的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畅,并采取良好的挡水措施,以阻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

2)雨期施工中应随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对于大暴雨要提前作好准备。

3)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分段进行,保证每一段在一天之内完成从挖开到喷混凝土工作。

4)现场准备足够数量的塑料布,当土方开挖至槽底时,及时进行覆盖。既能防止阳光曝晒,又能防止大雨冲刷。

5)土方挖到坑底时,要预留300mm左右覆土,待钎探验槽后,进行人工清底,并随即进行垫层混凝土的施工。

6)基槽到底后,必须及时修筑排水沟和集水井,确保雨水能及时排出,防止浸泡基坑边坡。

7)用砖块和砂石对坡道及行车路线进行铺垫。

8)当雨来临时,对于没有喷射和正在喷射混凝土的边坡,要覆盖塑料薄膜。 9)对于基坑下部土体,因为土体自身强度不足,土方开挖后,如遇小雨,可在喷混凝土中掺加适量速凝剂,掺量5~10%,在雨中继续喷射。喷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10)对于现场配置的喷射混凝土混合料、水泥、砂、石等,用塑料薄膜覆盖。 11)雨天施工应时刻检查电路,防止漏电产生安全隐患。

23

12.2.2排水及防止基坑灌水措施

1)在护坡结构顶部地面处砌筑300×240mm的截水砖墙,双侧抹水泥砂浆,并把截水墙外侧地面做成坡面后抹水泥砂浆地面。硬化场地作不小于5‰找坡,并确保排水畅通,并最终排入工地外侧道路的雨水收集井,现场派专人检查监督雨水排放情况,防止雨水进入基坑。

2)基坑四周地面要填平,留一定外坡,并与场地排水管道组成地面外排水系统,使基坑四周地面不能有积水。

3)在雨期期间,加强值班及收听天气预报,下雨之前清理集水坑及排水沟,预备好潜水泵等抽水工具,雨后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坑内抽、排水工作及基坑四周积水的疏通工作。

4)为了防止地表水渗透对喷射混凝土面层产生压力,并降低土体强度和土体与土钉之间的界面粘结力,造成基坑塌方、滑坡,在做好上面地面排水的同时,在基坑侧壁土中按一定间距预先设置滞水排水管,及时排除渗入坡体的雨水,保证坡体安全。 5)基坑内排水:为防止地表水、地下水等大量渗入基坑,造成基坑浸水,破坏边坡稳定,影响施工进行,必须采取地面截水、坑内排水相结合的措施。基坑内排水可在基坑底面四周结构以外肥槽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按宽0.2m,深200~300mm设置,坡度为1%,距离坡体下脚0.2~0.3m,集水井沿坑底边角设置,间距25m,直径0.6m,井底低于坑底1m,下无砂井管和滤料,碎石压底。集水井内的积水要随时用泵排出,保证基坑底干燥。 12.2.3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1)在砂层中开挖时,如果裸露时间较长,极易失去水分,受到扰动会使砂层成片剥落。为减少对砂层扰动机会,缩短清坡到支护时间,将开挖分段长度减到3~5m一段,并改变施工工序,清坡后,立即编网并喷射混凝土。

2)对于土质较差的地段,如果不能按照原定方案施工,可以先打入竖向钢筋,防止局部土体塌落,然后继续下挖进行支护(亦即采用超前支护)。

3)在整个施工开挖过程中,应连续观察邻近地表、地物的开裂、变形情况。一般情况下,地表发生细小裂缝和紧靠基坑的一般建筑物出现装修层的轻微开裂可以视作正常,但必须密切追踪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当裂缝出现不断加速发展并延伸时,必须停止原定施工过程,修改支护参数并及时加固。

4)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开挖深度之比超过5‰时,应密

24

切加强观察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增用其它支护方法。

5)雨后出现的地表裂缝,如果经过观察,不发生继续增大,必须及时灌注水泥净浆,以尽最大可能地封堵地下和近地表处的裂缝,同时可防止地表水进一步渗入土钉墙坡体。

6)雨中出现边坡局部塌方时,可以用麻袋装土后先压住坡角,待雨停后,采取砌砖墙、填砂石、设短土钉并低压注浆方法,使之保持整体性。雨中出现边坡局部滑移时,先用塑料布整体盖住裂缝,防止雨水大量渗入边坡;同时,密切关注裂缝的发展,如果裂缝发展很快,需要立即采取坡顶卸载措施。

7)雨中如果出现大面积的塌方或边坡滑移时,首先要将该处边坡坡顶的所有设备和人员转移,并通知周边可能要影响的居民立即搬出,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其次,尽最大可能地对塌方区用塑料薄膜覆盖。同时,通知业主、设计、监理并请相关的专家到现场组成专家抢险委员会,及时商讨并采取果断措施。

8)对于持续几天的降雨或大暴雨,需要采取地面有效的挡水、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大量灌入基坑。基坑内部排水分两种情况:若基坑未到底或基底的排水沟和集水井未修好时,需要采用泥浆泵进行雨中排水;否则,采用潜水泵排水,排水管要配备足够长,使水一次排出施工现场。 12.2.4主要材料、机具计划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材料名称 潜水泵 泥浆泵 塑料布 排水胶管 铁锨 镐 小推车 麻袋 阻燃草帘 规格型号 H=25m H=25m φ50mm 0.1m3 单位 台 台 m2 M 把 把 辆 条 m2 数量 6 3 3000 300 20 5 5 500 500 备注 现场排水 基坑排水 物料覆盖 水平运输 装砂土挡水 铺设道路 12.3主要管理措施 12.3.1雨期施工管理

25

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需在雨期来临前高度重视,成立防汛小组,由项目经理牵头,现场经理全面指挥,合理调配设备、人员和物资,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如有意外情况及时修订补充方案,确保工程的正常施工。

雨期来临前,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制定雨期施工计划,并组织各分包单位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方案中各项措施进行落实、实施,检查施工中存在的隐患。所需材料要在雨期来临前落实到位;进入雨期后,每周定期综合检查。

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制定防汛计划和紧急情况处理措施,除包括工程本身外,还应包括现场及周边居民小区的安全。

项目经理部设专职的值班人员,保证昼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同时要设天气预报员,负责收听和发布天气情况。

做好施工人员的雨期施工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临时设施、临电、机械设备、排水情况等。

检查施工现场及生产生活区的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天排水通畅。 12.3.2施工现场管理

1)场地排水:施工现场进行硬化,清理现场障碍物,道路两旁严禁堆放物品,保持现场道路畅通。

2)施工现场及生产场地的仓库等在雨期前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保证基础、屋面不塌陷、不漏雨,四周不积水。

3)雨天过后加强基坑监测,遇到非正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基坑支护的安全。 4)加强天气预报工作,防止暴雨突然袭击,合理安排每日的工作。

5)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各施工机械台、班组的主要负责人兼职安全员,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6)夜晚施工需要有足够的照明度。

7)开工前对参加的施工人员,特别是司机进行安全教育,遇有特殊情况及时向监理、甲方报告。

8)设立电工值班制度,非电工不得随意接电,电工应随时检查电路情况,及时排除隐患。严禁电缆、电线落地,必须用木架架空。严禁使用破损等不合格电缆、电线,并设专人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2.3.3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储存和堆放

26

1)水泥全部存入仓库,下面要架空通风,保证水泥不受潮。 2)砂、石等材料要有足够的储备,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2.3.4施工机械设备

1)现场的混凝土喷射机、挖掘机、空压机、电焊机、钢筋加工机等设备操作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的防雨、防潮、防淹等措施。

2)变压器等要采取防雷措施,用电和机械设备要按照相应规定做好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并经常检查和测试可靠性,保证接地电阻一般应不大于4欧姆,防雷接地电阻一般应不大于10欧姆。

3)电动机械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都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容量要与用电机械的容量相符,并专机专用。

4)雨施前,对现场所有动力及照明线路、供配电电器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线路老化、安装不良、瓷瓶裂纹以及跑漏电现象,必须及时修理和更换,严禁迁就使用。 5)各种电器动力设备,雨施前必须进行绝缘、接地、接零保护的遥测(用接地摇表),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动力设备的接地线不得与避雷地线在一起。

13、质量保证措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员:×× ×××× ×× ×××× ×× 13.1施工工艺控制

(1)开工前组织有关的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主要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2)结合施工图及技术规范,做好施工前技术交底工作,使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掌握各自工序的施工要点、施工标准及施工方法。 13.2工程材料控制

(1)水泥、钢筋、预应力锚杆、槽钢及其他成品半成品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做材质试验,使用水泥不得超过三个月的有效期。

(2)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拒收。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及时上报,及时做出处理,严禁将不合格材料使用在工程上。

(3)建立健全工程材料进场检查制度,加强材料试验、检验工作。工程使用的所有

27

物资入场、入库前一律进行验证。验证和检查中发现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内容有缺陷或不合格项目时,该材料按不合格处置,清退出场。

(4)所有入场入库材料在使用前按质量规范要求进行复验和复试。未经复验和复试的材料一律不投入使用。复验和复试材料的数量、内容按国家规范、标准确定。 13.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3.3.1水泥土搅拌桩

(1)为确保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施工前应查明并清除浅层地下障碍物。 (2)钻机就位后应进行水平、垂直校正, 钻杆应与桩位吻合, 偏差控制在10mm内。

(3)搅拌桩施工前必须确定注浆参数(注浆速度、提升速度、喷嘴直径),选择合适的注浆参数,才能获得均匀密实搅拌桩。

(4)搅拌桩管达到预定深度后,应进行高压射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喷射浆液,待达到预定压力排量后,再逐渐提升注浆管,深层注浆时应先喷浆后注浆和提升,防止注浆管扭断。

(5)在插管注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喷嘴被堵,浆、压力和流量必须符合设计值,否则要拔管清洗,再重新进行钻入和注浆。

(6)选用水泥应经试验,其细度应在标准筛的筛余量不大于15%,证明其性能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7)钻杆的旋转和提升必须连续不中断,以免使注浆固结脱节,中途机械发生故障,应停止提升、钻杆和注浆,以防柱体中断,并应立即检查,排除故障,为提高搅拌桩承载能力,在桩底部1m范围内应采取较长持续时间的措施。

(8)止水帷幕搅拌桩相邻两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应超12小时,否则应采取补救措施。 13.3.2预应力锚杆

(1)锚杆所用原材料,钢筋、水泥等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并按规范要求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锚杆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10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应大于50mm。倾角允许偏差1°~3°。

(3)水泥浆体的强度不小于20N/mm2,水灰比0.5。水泥浆体试块每30根做两组,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

(4)在使用湿作业成孔时,必须采取套管护壁,钻进时应有充足且具有一定压力的

28

清水进行洗孔,保证套管内无泥砂。

(5)杆体组装时,应控制承载体和隔离架的间距,组装好的杆体放在指定存放场,下杆体前应检查注浆管的通气性能。

(6)水泥浆随用随搅,搅拌均匀,浆液初凝前必须用完。 (7)张拉设备使用前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8)锚夹具必须进行静载拉力试验。

(9)按设计要求进行锚头的防腐处理,所用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密封应紧密,充填油脂应饱满。

(10)灌浆后,浆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前,预应力筋不得受扰动。灌浆料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切除外露的钢绞线,切口位置至外锚具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本设计未涉及方面,应严格执行现行相关规范规定。 施工中意外情况及处理 序号 1 2 3 4

13.3.3井点降水

① 保证降水井质量,井管接头要接牢,无砂混凝土井管接缝缠塑料布,浸水部分外缠40目尼龙网。

② 采用分期、分批降水,即边打井边洗井边抽水,以使水位缓缓平稳下降,因剧烈水位下降将拉动土颗粒增加沉降量。

③ 保持连续抽水,防止水位忽起忽落,因水位反复起落每次都会产生固结沉降,次数愈多,叠加沉降愈大。

④ 保证成井质量,井孔直径、井深不得偏小,井位位移±10cm。管井降水井,抽排水含砂量不得大于1/50000。

⑤ 滤料要符合要求,含泥(屑)量不大于5%。 ⑥ 降水维护:

29

施工中出现的意外问题 杆体不能插入孔底 灌浆管脱落 处理方法 将杆体拔出,用清水冲洗后再插入 将杆体拔出,重新组装灌浆管 外拔套管时,杆体与套管同步拔出 拔出后,冲洗净钻孔内水泥浆,重新下套管 灌浆过程,灌浆泵发生故障 及时更换灌浆泵

1)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不应少于3次,并应观测记录水泵的工作压力、真空泵、电动机、水泵温度,电流、电压、出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

2)抽水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3)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沟,防止渗漏。 4)在更换水泵时,应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装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 5)发现基坑出水、涌砂,应立即查明原因,组织处理。 14、安全、文明及环保措施 14.1安全施工 14.1.1安全管理体系

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由项目主管生产经理(×××)及安全员(×××)、工长(×××)、班组长等各方面管理人员组成安全保证体系。

14.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安全员是安全工作直接责任者,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各项作业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奖惩办法,做到谁施工谁对安全负责。坚持经常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奖罚当场兑现。坚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边查边改的原则,主要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领导、查隐患,结合季节特点,重点查防触电、防坠落、防机械车辆事故、防

30

项目经理 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各项目分部负责人 护坡施工安全员 土方施工安全员 其它施工安全员

火等措施的落实。

(2)工地实行安全值班制度。加强领导安全值班检查制度,每项施工工序必须有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签字齐全,方可施工。

(3)各作业队必须设一名专职安全检查员,协助项目部安全员的工作,严格贯彻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只要有人施工就要有安全员在现场。随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纠正改进。加强全员安全教育,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克服麻痹思想,组织职工有针对性的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规章制度,做到思想上重视,生产上严格执行。新工人入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签订安全协议;换季时应对外施人员进行换季教育;坚持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安全教育,坚决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各分包单位人员及时进行教育,加强管理,签订安全协议。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4)所有参施人员都必须进行进场前的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施工。一线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各类机械设备的操作工、电工、焊工等工种,必须经过专门安全操作技术训练,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5)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要求编制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对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要认真编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分部分项工程要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字手续。生产、生活设施的现场布置要做好防盗、放火、防破坏工作。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及危险作业部位设安全生产标志,随时提醒职工注意安全生产。场内各种安全设备、设施等,任何人不准擅自拆动。

(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该复审的必须复审,佩带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7)所有进入工地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系安全带,遵章守纪,佩戴标记。

(8)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工人对领导的违章指挥有权拒绝,建立安全否绝制度。

(9)坚持班组施工的班前上岗交底,班后讲评和每周一次安全活动,有检查和验桩措施。

(10)施工现场按施组规划,必须有安全生产宣传牌,主要部位作业面、通道口都必须挂有安全宣传标语或安全警示牌;

(11)对工伤事故处理要求建立工伤事故档案,按规定编制处理报告,严格做到“三

31

不放过”。

(12)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员每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总承包项目部每周组织一次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限时整改,做到定人、定措施,检查有记录。 (13)对进场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律、法规教育,防止施工扰民及治安、刑事案件发生。

(14)加强对设备的检查、保养、维修,保证安全装置完备、灵敏、可靠,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

(15)压浆、搅浆、必须配戴防护眼镜。

(16)打井前要摸清地下障碍情况,以保证施工安全。 (17)施工机械不得碰轧降水井及供电、排水系统。

(18)降水监测与维护期应对各降水井和观测孔的水位、水量进行同步监测。 (19)降水井和观测孔的水位、水量和水质的监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a)降水勘察期和降水检验前应统测一次自然水位;

b)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水量; c)当水位已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且趋于稳定时,可每天观测一次。 d)在雨季时,观测次数每日2~3次。

e)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

(20)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基坑侧壁、基坑底的渗水现场,并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工程措施。

14.1.3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施工用电必须符合用电安全规程。现场电器设备要有防漏电措施,非电工不得安装、操作电器设备。

(2)过道电缆采用硬质护套埋地并作标记。

(3)室外支线应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 (4)工地采用低压照明,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架子上。

(5)电箱内开关及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灰、无杂物、固定牢固。

(6)电箱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符合规定。

(7)电箱内应设漏电保护器,设总熔丝、分熔丝、分开关。

32

(8)配电箱、开关箱应符合要求,统一编号,有门、锁、色标。 (9)配电箱要有防护栏、防雨防砸棚,每个箱子上锁并设专人负责。

(10)配电箱的电缆应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现象。

(11)各种电器设备有测试、检测记录,现场要达到三级配电、三级漏电保护,现场要有专人负责,各种制度要健全。

(12)所有电器设备,一律安装漏电保护器,设备和线路必须良好,各种电动设备必须接零、接地,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 (13)支线沿墙或柱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

(14)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照明设备,手把灯必须采用36v低压电,地下室潮湿部位的照明也要采用低压照明,电器设备要有可靠的接地线,电器设备操作人员操作时必须带防护用具和绝缘手套。 14.2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14.2.1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组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责人(××)等施工现场文明管理小组,负责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14.2.2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施工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如下: 1)施工任务和完成情况图表化,并公布与众,使每个工人都能够明确目标与任务。 2)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施工现场管理实施细则等用看板、挂板或张贴墙上公布,展示清楚。

3)建立清晰的、标准化的视觉显示信息标志,如标志线、标志牌、标志色等。 (2)做好现场规划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划分,保证现场无不用之物,道路和通道畅通,物尽其用,在保证施工的情况下实现了库存最少,节约资金,创造最佳施工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3)做好现场整理工作:把施工现场所需要的人、机、物、料等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并根据有关法规、标准以及企业规定,科学合理地安排布置和堆码。

(4)加强维护和清扫工作: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场地、物品勤加维护打扫,保持现

33

场环境卫生,干净整齐,无垃圾,无污物,并使设备运转正常。创造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生活环境。 14.3环保措施 14.3.1废水排放控制

(1)项目部设专人对现场的废水排放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保证排放系统有效使用。 (2)在汽车洗车池前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排水沟、沉淀池应有箅、盖,上方不得放置物体、材料等杂物。 (3)厕所的化粪池委托环保部门定期进行清理。

(4)项目部设专人对废水排放的设施每半月进行检查,并按规定进行记录。 14.3.2噪音控制

(1)项目部各分项工程负责人应识别所做工作中有危害的噪声源,并将防噪措施向有关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2)从声源上降低噪声,从根本上防止噪声污染。

(3)选用低噪音设备和工艺替代高噪音设备与加工工艺,例如低噪音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4)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空气压缩机处设置阻抗复合消声器。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音。

(5)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岩棉,毛毯,泡沫塑料等)吸收通过的声音,减少噪音。

(6)所有进出现场的车辆禁止鸣笛,用灯光做信号。在现场出入口和坡道的醒目位置处做明显的禁止鸣笛的标识。

(7)装卸货物时要有组织的进行,避免产生大的噪声。

(8)为防止噪声打扰临近小区的居民生活,我们将尽量调整工序安排,尽量避免高噪音的机器夜晚工作,并将加工机器放在远离居民区的地点。 14.3.3扬尘控制

(1)项目部施工员或班组长应针对作业活动中易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粉尘,将控制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向有关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2)现场主要运输道路和材料加工场地做成混凝土硬化路面;路面应经常保持整洁干净,每天派专人洒水。

(3)在现场出入口设置洗车池,防止将施工现场的泥土、灰砂带到交通道路上,污

34

染路面,造成扬尘。

(4)施工用水泥、砂、石、白灰、外加剂等散状颗粒物一律定点覆盖或入库存放。搬运、倾倒时,配料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尘用品,并避免材料遗洒和飞扬。运输车辆一律进行有效覆盖。现场出入口处设洗车池,派专人对车辆进行清洗。 (5)现场作业面及临近马路的清扫:现场作业面清扫时,要撒水降尘,操作人员佩戴防尘用品,清理物用容器集中运输,存入封闭的垃圾站。

(6)土方开挖后未支护的边坡应进行有效覆盖,在风力超过6级时,暂停土方及土钉墙喷锚施工。

(8)土钉墙喷锚设备需搭建有效的施工棚进行遮盖。由于施工工作面狭长,因此施工棚需随喷锚设备一起挪移,确保施工中无飞扬尘土。 14.3.4废弃物管理控制

(1)本工程我们通过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施工时尽量建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2)对于现场产生的垃圾,应该进行垃圾分类,然后进入垃圾箱。

(3)现场垃圾箱要做到全封闭,并且建造垃圾和生活垃圾要分开存放,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形成扬尘。

(4)对于一般性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项目部应联系环卫部门进行消纳。 (5)对于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应到工业有害废弃物管理中心进行消纳。 (6)项目部现场的废弃物控制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并进行记录。

35

12.计算书

******************** *东西两侧计算书* ********************

原----------始----------数----------据

支护类型 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 基坑深度(m) 地下水位(m) 墙面坡角(度) 土钉墙 1.00 6.60 -4.30 90.0

土层号 厚度 重度 粘聚力 内摩擦角 摩阻力标 (m) (kN/m^3) (kPa) (度) 准值(kPa) 1 1.30 19.00 10.00 15.00 25.00 2 0.80 20.00 25.00 18.00 55.00 3 2.80 20.00 0.00 25.00 65.00 4 2.70 20.00 0.00 30.00 65.00 5 3.80 20.00 20.00 18.00 60.00

超载序号 超载类型 超载值(kPa) 距坑边距离(m) 作用宽度(m) 距地面深度(m) 1 2 15.00 2.00 15.00 0.00

土钉道号 竖向间 水平间 入射角度 超挖深度 钻孔直径 土钉长度 距(m) 距(m) (度) (m) (mm) (m) 1 2.50 1.50 10.00 0.50 150 15.00 2 2.00 1.50 10.00 0.50 150 15.00

土钉钢筋级别: 2

计----------算----------结----------果

计算方法:抗拉计算

计算步数 破裂面角(度) 土钉号 计算长度(m) 内力设计值(kN) 1 54.4 - - - 2 55.7 1 4.56 70.97 3 56.7 1 5.47 70.97 2 11.36 238.10

计算方法:抗拉验算

36

计算步数 破裂面角(度) 土钉号 安全系数 验算长度(m) 内力设计值(kN) 1 54.4 - - - - 2 55.7 1 5.58 15.00 70.97 3 56.7 1 5.21 15.00 70.97 2 1.70 15.00 238.10

计算方法:稳定计算

计算步数 破裂面角(度) 滑裂面: 深度(m) X座标(m) Y座标(m) 半径(m) 0 52.5 1.30 1.97 1.03 3.05 土钉号 计算长度(m) 内力标准值(kN) - - -

计算步数 破裂面角(度) 滑裂面: 深度(m) X座标(m) Y座标(m) 半径(m) 1 53.1 2.10 4.08 1.88 5.70 土钉号 计算长度(m) 内力标准值(kN) - - -

计算步数 破裂面角(度) 滑裂面: 深度(m) X座标(m) Y座标(m) 半径(m) 2 54.4 3.00 49.59 56.46 77.43 土钉号 计算长度(m) 内力标准值(kN) - - -

计算步数 破裂面角(度) 滑裂面: 深度(m) X座标(m) Y座标(m) 半径(m) 3 55.6 4.90 18.29 0.99 19.22 土钉号 计算长度(m) 内力标准值(kN)

1 11.57 336.16

计算步数 破裂面角(度) 滑裂面: 深度(m) X座标(m) Y座标(m) 半径(m) 4 55.7 5.00 13.22 14.53 23.58 土钉号 计算长度(m) 内力标准值(kN) 1 11.67 276.55

计算步数 破裂面角(度) 滑裂面: 深度(m) X座标(m) Y座标(m) 半径(m) 5 56.7 6.60 114.43 7.13 115.25 土钉号 计算长度(m) 内力标准值(kN) 1 11.67 344.66 2 11.46 343.93

计算方法:稳定验算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破裂面角(度) 滑裂面: 深度(m) X座标(m) Y座标(m) 半径(m) 0 2.33 52.5 1.30 1.97 1.03 3.05 土钉号 验算长度(m) - -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破裂面角(度) 滑裂面: 深度(m) X座标(m) Y座标(m) 半径(m) 1 2.20 53.1 2.10 4.08 1.88 5.70 土钉号 验算长度(m) - -

37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破裂面角(度) 滑裂面: 深度(m) X座标(m) Y座标(m) 半径(m) 2 1.31 54.4 3.00 49.59 56.46 77.43 土钉号 验算长度(m)

- -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破裂面角(度) 滑裂面: 深度(m) X座标(m) Y座标(m) 半径(m)

3 2.74 55.6 4.90 18.29 0.99 19.22

土钉号 验算长度(m) 1 15.00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破裂面角(度) 滑裂面: 深度(m) X座标(m) Y座标(m) 半径(m)

4 1.75 55.7 5.00 13.22 14.53 23.58 土钉号 验算长度(m)

1 15.00

计算步数 安全系数 破裂面角(度) 滑裂面: 深度(m) X座标(m) Y座标(m) 半径(m)

5 3.37 56.7 6.60 114.43 7.13 115.25 土钉号 验算长度(m) 1 15.00 2 15.00

配筋结果:

钢筋级别:2

计算值 实配值

土钉号 直径(mm) 根数 配筋面积(mm^2) 直径(mm) 根数 配筋面积(mm^2) 1 32 2 1440.82 2束7φ5 2 32 2 1459.21 2束7φ5

38

北侧桩锚计算书

---------------------------------------------------------------------- [ 支护方案 ]

---------------------------------------------------------------------- 排桩支护

---------------------------------------------------------------------- [ 基本信息 ]

---------------------------------------------------------------------- 内力计算方法 规范与规程 基坑等级 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γ0 基坑深度H(m) 嵌固深度(m) 桩顶标高(m) 桩直径(m) 桩间距(m) 混凝土强度等级 有无冠梁 ├冠梁宽度(m) ├冠梁高度(m) └水平侧向刚度(MN/m) 放坡级数 超载个数 增量法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99 一级 1.10 6.600 4.400 0.000 0.600 1.200 C25 有 0.400 0.600 0.200 0 1 ---------------------------------------------------------------------- [ 超载信息 ]

---------------------------------------------------------------------- 超载 类型 序号 1 39

超载值 (kPa,kN/m) 30.000 作用深度 (m) 0 作用宽度 (m) 20.000 距坑边距 (m) 4.000 形式 --- 长度 (m) ---

---------------------------------------------------------------------- [ 土层信息 ]

---------------------------------------------------------------------- 土层数 内侧降水最终深度(m) 内侧水位是否随开挖过程变化 弹性法计算方法 ---------------------------------------------------------------------- [ 土层参数 ]

---------------------------------------------------------------------- 层号 1 2 3 4 5 层号 与锚固体摩 1 2 3 4 5

---------------------------------------------------------------------- [ 支锚信息 ]

---------------------------------------------------------------------- 支锚道数 支锚 道号 1 支锚 道号 1 预加力 (kN) 250.00 支锚刚度 (MN/m) 9.31 锚固体 直径(mm) 150 工况 号 2~ 抗拉力 (kN) 1.00 支锚类型 锚索 水平间距 (m) 1.200 竖向间距 (m) 2.500 入射角 (°) 15.00 总长 (m) 20.00 锚固段 长度(m) 15.00 1 擦阻力(kPa) 25.0 55.0 65.0 65.0 60.0 粘聚力 水下(kPa) --- --- 0.00 9.00 25.00 内摩擦角 水下(度) --- --- 30.00 30.00 20.00 水土 --- --- 分算 分算 合算 计算m值 (MN/m4) 4.00 7.68 15.00 15.90 8.50 抗剪强度 (kPa) --- --- --- --- --- 土类名称 素填土 粘性土 粉砂 细砂 粘性土 层厚 (m) 1.30 0.80 2.80 2.70 3.80 重度 (kN/m3) 19.0 20.0 20.0 20.0 20.0 浮重度 (kN/m3) --- --- 10.0 10.0 10.0 粘聚力 (kPa) 10.00 30.00 0.00 9.00 25.00 内摩擦角 (度) 15.00 18.00 30.00 30.00 20.00 5 8.000 否 m法 坑内加固土 外侧水位深度(m) 否 4.300 ----------------------------------------------------------------------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ek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