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发电厂技改工程总结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25 02: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技改二期工程(1×300MW机组)总 结 安徽电力股份公司xxx电厂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九日 1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安徽电力股份公司xxx电厂技改二期工程是国家重点技改“双高一优” 导向计划项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655”行动计划项目,安徽省政府“861”重点工程,淮南市“三大基地”建设重点工程,利用xxx电厂技改一期工程预留条件,建设一台300MW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本工程位于内,项目法人为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为: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62%,安徽力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8.12%,安徽康源电热有限公司4.18%,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3.8%,淮南市投资公司1.9%。项目资金来源构成为:资本金40%,融资60%。 本工程主厂房区采用典型的四列式布置,即按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和锅炉房的顺序排列。集控楼布置在扩建端,灰库、灰渣泵房和电除尘器控制楼合并建筑布置在电除尘器南侧,汽机房A排外布置有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储油箱及循环水管等。 脱硫区布置在炉后电除尘器的南面。

升压站区在原220KV屋外配电装置的预留场地上布置本期的220KV构架,出线新建两回。

冷却塔区包括循环水泵房和6000m2冷却塔一座,布置在主厂房东南角一期预留场地上。

厂前区位于主厂房扩建端,布置生产行政综合楼。

本工程利用现有的煤场,仅将原有的缝式煤槽卸煤装置上部土建

2

部分拆除,新建上部土建部分,增设三台螺旋卸车机,同时,将原沉煤池扩大。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区集中布置在原#5机冷却塔的西北侧。 本工程于2004年4月29日开工,2005年11月27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实际工期19个月。

主要里程碑进度如下: 项 目 完成时间 1. 主厂房封顶 2004.12.26 2. 锅炉钢架吊装 2004.10.2 3. 汽包就位 2005.3.10 4. 厂用电受电 2005.6.10 5. DCS受电 2005.6.25 6. 发电机定子就位 2005.7.4 7. 锅炉水压试验 2005.7.28 8. 汽轮机台板就位 2005.8.16 9. 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 2005.9.15 10.锅炉酸洗 2005.9.24 11.汽机扣盖 2005.9.28 12.锅炉冲管 2005.10.20 13.整套启动 2005.11.3 14.168h试运行完成 2005.11.27 3

xxx电厂技改二期(1×300MWW)工程施工里程碑进度计划

2003 11 03.12.11主厂房土方开挖 2004 12 1 2 3 4 2005 5 6 7 8 9 04.10.5汽机机座交付安装 10 11 12 04.2.8开工(浇第一方混凝土) 锅炉基础具备交安条件04.6.30 04.8.25煤斗开始吊装 汽机房封闭、交付安装 04.11.25 04.12.18除氧煤仓间封顶 04.12.31冷却塔到顶 04.7.31综合楼到顶 04.11.30集控室交付安装 2006 04.11.10锅炉钢架开始吊装 里 程 碑 计 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5.12.8机组整套启动 12 1 2 05.8.31汽轮机扣盖结束 05.9.25倒送厂用电 05.5.20汽机台板就位 05.6.10 发电机定子就位 05.12.26移交试生产(168结束) 汽机油循环结束 05.11.5 05.3.18锅炉受热面开始组合 锅炉汽包就位 05.5.10 05.11.28主蒸汽系统冲管结束 05.5.12锅炉受热面开始吊装 05.9.25锅炉水压试验结束 05.11.14锅炉酸洗结束 4

本工程管理目标是:“达标投产,创优质工程”。2004年1月20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能源[2004]129号”文,批准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2月9日,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在中国国际咨询公司已审查并取得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批准本工程的初步设计;2004年4月2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投资[2004]591号”文,批准本工程开工。

1.2工程主要特点和设备系统

本工程是技改一期的延续,充分利用电厂前期预留场地及已建设施。

三大主机由上海三大动力厂制造,锅炉是亚临界切向燃烧控制循环汽包炉,单炉膛?型露天布置,燃用烟煤,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结构,炉顶带金属防雨罩,由上海锅炉厂生产;汽轮机是单轴、双缸、双排汽、凝汽式,上海汽轮机厂生产;发电机为QFSN-300-2型,上海电机厂生产。 本工程的设计优化主要有

? 主蒸汽管道采用A335P91材料,规格为ID368.3×41.275,高压给水管道采用15NiCuMoNb5材料,规格φ355.6×25.4,管道壁厚大大降低,减少了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及力矩和支吊架荷重,也降低材料费约550万元。

? 再热蒸汽管道低温段支管由A672B70CL32焊接钢管优化为A106B无缝钢管,节约机组运行费用且提高可靠性。

? 高压加热器给水侧设置的小旁路改为大旁路系统,既简化了系统,

5

又节约了工程投资。

? 220kv系统三回出线优化为两回出线,节省了出线走廊占地和工程费用。

? 合理设置变形缝,有效地防止了墙柱结合面开裂。 本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主要有:

? 主厂房直径16毫米以上钢筋采用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 大型设备采用液压提升装置整体吊装技术。

? 汽轮发电机地脚螺栓预埋借鉴国外进口机组的施工方法采用小框架预埋技术。

? 针对汽轮机本体主设备到货滞后的实际情况,采用润滑油系统体外油循环的新方法,大大缩短了工期。

? 主厂房屋面及地下电缆隧道防水采用SBS新型防水材料。

? 工程同步安装了烟气脱硫装置、电除尘装置,成为安徽省首台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300MW机组,配套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站、工业废水处理站,锅炉采用脱氮燃烧器、气力除灰,烟气脱硫效率98.58%;电除尘效率99.62%;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全部达标回收利用;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1.3主要技术经济和运行指标

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设计值、实测值(表一)

指标名称 最大连续蒸发量 过热器出口压力 过热器出口温度 再热蒸汽流量 再热器进口压力 再热器出口压力 再热器进口温度 再热器出口温度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 省煤器进口给水压力 锅筒运行压力 过热器出口压力 给水温度 排烟温度 设计值 实测值 1025t/h 17.5Mpa 541℃ 845.4t/h 3.69Mpa 3.49Mpa 321.1℃ 541℃ 181.3℃ 19.25Mpa 18.84Mpa 17.5Mpa 273.5 ℃ 131 ℃ 17.5Mpa 541℃ 845.4t/h 3.69Mpa 3.49Mpa 321.1℃ 541℃ 181.3℃ 19.25Mpa 18.84Mpa 17.5Mpa 277.3℃ 131.52℃(烟道A1) 149.4℃(烟道A2) 147.12℃(烟道B1) 127.42℃(烟道B2) 注:因设计原因,现有排烟温度点显示偏高。测点调整后排烟温度均在130 ℃左右 92.% 1007.5t 锅炉热效率合同值(保证效率) 92.01% 锅炉额定出力 锅炉断油最低稳燃出力 987t 35% 160 MW(160MW以下时燃料自动无法投入、给水自动不稳定,CCS、AGC无法正常投运)试验时燃煤质量较差 51.76t/h (A制粉系统(给煤机处出力)) 26.71kw.h/t(制粉系统单耗)(连排粉机、给粉机等辅机的电耗) 8318.08 kJ/kw.h 327.6MW) 302MW 7

制粉系统出力 磨煤机单耗 汽机热耗 汽机最大出连续出力 汽机额定出力

59t/h 17.1kw.h/t 8172.3 kJ/kw.h 325.306 MW 300MW 全厂热效率 42.8% 43.92% 机组供电煤耗{不含脱硫} 污染物排放 {氮氧化物排放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 {烟尘排放量} {废水排放量} 废水排放 {pH值} {悬浮物含量} {3COD含量} {油含量} {氟化物含量} {砷含量} {硫化物含量} 噪声 散热 粉尘 厂用电率 309g/kw.h(发电加权) 322.36g/kw.h 327.04.g/kw.h(供电) 335.57g/kw.h 600mg/m3 813 mg /h 200 mg/dNm3 495 t/h 8-9 30mg/l BOD30mg/l 635.2 mg/dNm3 1479 mg/dNm3 92 mg/dNm3 实测结果全部不超标 <200mg/NM3 个别点超标 机组保温性能较好,4点超标 1.01 mg/M3 5.5% {不含脱硫} 3.936% {不含脱硫但辅机开的较少} 6.7%{含脱硫} 6.45% {含脱硫} 99.72% 漏风率第一年小于6%, 运行一年后小于8% 99.63% 6.52% (A侧) 6.71%(B侧) 除尘器效率 空预器漏风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设计值、实测值(表二)

序号 1 2 3 4 指 标 内 容 建设期人身死亡 建设期重伤人次 建设期重大事故 单概算值 静态 12.1163亿元 位动态 12.6576亿元 投决算值 静态 资 动态 设 计 费 用 变更费 占基本预备费的百分比 主厂房浇第一罐砼至机组投产的时间 8

单位 人 人〃次 次 元/KW 万元 % m 实 际 值 0 0 0 4038.77 4219.20 0 0 19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首次吹管至完成168h试运的时间 首次吹管至完成168h试运耗燃油 完成168h试运的启动次数 168h后不停机继续连续运行至第1次强停的时间 168h试运期间 热控自动投入率 考核期平均值 机炉协调控制正式投运时间 AGC正式投运时间 168h试运期间额定负荷下的记录值 机组额定负荷下最大额定负荷下的测试值 轴振 考核期额定负荷下的在线值 d t 次 h % 年月日 39 1346.3 2 无强停 100 100 2005.12.5 2006.4.6 65 73 63 μm 15 汽机真空严密性(停泵关阀试验值)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8h试运期间测试值 考核期测试平均值 考核期测试最小值 kpa/min 0.22 0.25 0.20 10 8.5 9.7 12 4326 4326 100 0 0 4471 0 6 98.33 8172.3 8318.08 322746 1041 327.04 327.76 347.42 340.00 92.01 92.00 6.52 6.71 25 26 27 28 29 30 合同值 发电机漏氢量 测试值 发电机及其系统的补考核期日平均值 Nm3/d 氢量 考核期日最大值 机组运行小时 h 机组可用小时 h 等效可用系数 % 机组强迫停运次数 次 机组强迫停运率 % 考核期 最长的连续运行时间 h 化学监督项目 168h试运期不合格项 项 (按《验标》试 考核期不合格项 项 7-6-1表) 考核期月平均合格率 % 合同值 汽机热耗 额定工况下修正后的测试平kj/kw.h 均值 汽机最大连续出力 VWO工况下的测试值 kW 锅炉最大连续出力 BMCR工况下的测试值 t/h 设计值 测试值 最高负荷率下两个月的平均供电煤耗 g/kw.h 值 考核期最低值 锅炉热效率(燃用设合同值 计煤种ECR工况) 测试平均值 % 甲侧测试平均值 空预器漏风率 % 乙侧测试平均值 9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锅炉无油助燃最低稳电负荷 MW 燃负荷 B-MCR的负荷 % 设计工况下厂用电的测试值 测试汽机热耗工况下的测试厂用不含脱硫 值 电率 含脱硫 % 测试值 甲侧测试平均值 电除尘效率 % 乙侧测试平均值 甲侧测试平均值 锅炉排烟温度 ℃ 乙侧测试平均值 甲侧测试平均值 烟尘排放浓度 mg/m3 乙侧测试平均值 飞灰可燃物 电除尘 测试值 考核期平均投入率 % % % ℃ ℃ ℃ 次 % 次 % 次 % db 次 150 50 3.936 3.936 6.45 99.66 99.59 140 137 92 92 1 100 1.48 277.3 538 539 0 100 0 100 0 100 99.2 0 3 5 7 8 1 3 27 1 0.3898 6.3 补水率 考核期平均值 投高加时最低给水温考核期在线平均值 度 主汽温 考核期额定工况下在线值的范围 再热汽温 考核期额定工况下在线值的范围 考核期不正确动作次数 全部热控保护 考核期正确动作率 全部电气保护装置 考核期不正确动作次数 考核期正确动作率 全部电气自动装置 考核期不正确动作次数 考核期正确动作率 最大的设备噪声测试值 噪声 最大的环境噪声测试值 非调度命令降出力次数 全部设备的滴漏点 全部设备的渗点 达标自检或年度考核时 保温表面超温点 未完的基建 机组投产时 项目 机组正式移交生产时 未完的消缺 机组投产时 项目 机组正式移交生产时 未完的试验项目 机组正式移交生产时 主厂房可比容积 厂区占地面积 个 项 项 m3/kw 公顷 10

1.4 主要项目施工过程及重大问题处理:

? 2004年2月10日冷却塔工程开挖,因塔基下土质

达不到要求,经过西南电力设计院测试,采用土加石换填进行处理。 ? 2004年3月7日地下防空洞处理完毕——采用下部碎石上部500毫米素混凝土填充进行处理。

? 2004年3月14日锅炉基础北侧大块及部分独立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毕,19日锅炉基础全部混凝土施工完毕,大体积混凝土采取控温措施。 ? 2004年3月30日主厂房除氧煤仓间南大块开始浇筑混凝土,3月31日24时施工完毕,大体积混凝土采取控温措施。

? 2004年4月21日15时至23日12时除氧煤仓间北侧4700立方米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完毕,大体积混凝土采取控温措施。 ? 2004年5月25日集控楼及主厂房柱出零米。

? 2004年5月14日电除尘器基础全部工程施工完毕(含土方回填),移交安装。

? 2004年6月8日冷水塔环基全部完工。 ? 2004年6月11日锅炉基础移交安装。

11

? 2004年7月7日么煤机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

? 2004年7月18日6.25米层除氧煤仓间混凝土浇筑完成。 ? 2004年7月22日冷水塔人字柱吊装完成。

? 2004年8月11日除氧煤仓间12.55米层混凝土浇筑完成。 ? 2004年8月16日冷却塔下环梁第一节混凝土浇筑完成。 ? 2004年8月11日除氧煤仓间12.55米层混凝土浇筑完成。? 2004年8月16日冷却塔下环梁第一节混凝土浇筑完成。 ? 2004年9月18日循环泵房开始挖土,9月30日完成土方。? 2004年9月6日钢煤斗吊装。

? 2004年10月8日除氧煤间28米层浇筑完成。

? 2004年11月8日行车梁吊装开工,11月11日吊装完成,日主行车吊装完成。

? 2004年11月19日除氧煤间32.19米层浇筑完成。 ? 2004年11月23日汽机房网架开始安装。 ? 2004年12月6日汽机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 ? 2004年12月4日汽机房网架安装完成。 ? 2004年12月11日除氧煤仓间结构完工。 ? 2004年12月26日汽机房屋面混凝土完成。 ? 2004年12月28日冷水塔风筒到顶完工。 ? 2005年元月16日脱硫工程开工。 ? 2005年元月24日集控楼结构到顶。

? 2005年元月31日循泵房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

12

月13 11? 2005年5月27日脱硫吸收塔安装到顶。

? 2005年7月25日冷水塔及循环水泵房进水投入使用。 ? 2004年10月2日,锅炉钢架开始吊装。

? 2004年11月30日,通讯保护信息中心通讯楼搬迁工作按计划顺利完成,该楼位于将要施工的循环水管上方,因此该楼的搬迁和拆除直接影响到#6机组的工程进度。

? 2004年12月11日,除氧煤仓间顺利封顶,2004年12月27日凌晨汽机房封顶。

? 2004年12月28日, 6000平方米冷却塔风筒到顶,标志着大唐集团公司年初下达的进度考核指标全部完成。 ? 2005年1月8日,#6机电除尘器开始安装。 ? 2005年1月16日,烟气脱硫工程正式动工兴建。

? 2005年3月9日至10日,经过工程建设者星夜奋战,重达161吨的锅炉汽包顺利吊装就位。

? 2005年3月14号升压站田秦2780线顺利投运。该线路是#6机新增加的出线走廊,它的顺利投运为年底技改二期工程按期投产发电提供了保障。

? 2005年3月24日,技改二期工程四大管道(主汽、热段、冷段及高压给水管道)安装第一只焊口开焊。

? 2005年3月29日,锅炉炉膛膜式水冷壁组合安装作业全面展开。 ? 2005年3月31日下午,锅炉水冷壁开始吊装。

? 2005年4月26日,安徽电网田厂技改二期工程线路接入系统全线竣

13

工,并且通过安徽省质量监督中心站质量监督检查验收及供电系统工频、高频参数测试,具备启动投运条件。

? 2005年4月27日,技改二期工程线路接入系统一次启动并送电成功。 ? 2005年6月25日,技改二期工程倒送厂用电一次成功。

? 2005年7月4日15时58分,重量达到210吨重的发电机定子成功就位。

? 2005年7月28日,锅炉整体水压试验于16时28分顺利一次成功。现场19000多个承压焊口承受了1. 5倍的设计工作压力检验,无一泄漏。比里程碑网络计划提前了20天。 ? 2005年8月15日汽机台板就位。

? 2005年8月20日, #6发电机转子顺利穿入定子

? 2005年9月15日锅炉空气动力场试验、严密性试验结束。

?

2005年9月24日锅炉酸洗结束。

? 2005年9月28日汽轮机高压缸扣缸一次成功。

? 2005年11月3日晚上10点58分,开始锅炉点火、整套启动。 ? 2005年11月6日21时48分,#6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 2005年11月14日17时34分,机组负荷带至300MW。2005年11月27日17时58分顺利完成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运行试验。

? 2006年5月27日烟气脱硫工程顺利完成连续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生产运行。

二.工程管理

14

2.1项目融资

本工程项目股权结构为: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62%,安徽力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8.12%,安徽康源电热有限公司4.18%,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3.8%,淮南市投资公司1.9%。

项目资金来源构成:资本金40%,融资60%。

本工程根据工程进度及资金计划,在贷款时用多少贷多少,资金利用率较高,使得本工程的贷款利息比批准概算减少了3278万元。

2.2项目法人管理

为建好#6机组工程,自技改二期工程项目起步起,安徽电力股份公司就挑选精兵强将组建项目公司,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和工程项目监理制进行运作,从可行性研究开始,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统筹、协调和管理,管理机构实现了科学、精干、高效。

在项目公司领导下,xxx电厂基建办公室充分发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核心作用,在组织保障、管理制度、办事程序、质量控制等方面,精心编制了招投标管理、安全管理、计划管理、施工现场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物资管理、造价管理、进度控制、技术与信息管理、工程合同管理、交工验收管理,启动试运管理、档案管理、保修与索赔等一整套工程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缩短了工期,控制了造价,提高了投资效益。

项目公司通过资质审查和招标,确定本工程由西南电力设计院勘测设计,安徽省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承建(其中脱硫部分由大唐环

15

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安徽省电力工程监理公司负责工程监理,三大主机由中国水利物资公司监造,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机组调试。

在工程管理上,项目公司和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监理、调试等单位共同提出了“目标管理,体系运作,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16字管理方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P3管理软件对工程进度、资源、质量、安全等实施动态管理。为确保#6机组高标准达标投产,项目公司组建了达标投产组织保证体系,制定了《达标投产实施细则》、《达标投产奖励办法》等有关规定,把达标投产和创精品工程的方针贯穿于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土建施工、安装调试、启动试运和动态考核期全过程。

安全管理上,首先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建立起以建设单位为核心、以施工单位为主体、以监理单位为重点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实施精品工程,以精品工程促进安全文明施工,以安全文明施工保证精品工程。项目公司基建办分别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和施工安全监理责任书,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和各专业策划,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先后共同完成了厂区总平面策划、功能区规划布置、力能管线走向策划和规范布置,实施了施工区与生产、生活区的隔离。全面推广安全设施标准化,树立 “零意外”、“零事故”和“安全、健康、环保” 管理理念,创建安全、环保、健康的工作环境。本工程连续被大唐集团公司和安徽省电力公司评为“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和“安全文明施工标准

16

化工地”。

在质量管理上,项目公司基建办从施工原料进场、审查施工图纸、施工工艺、质量事故处理等入手,制定了详细的质量保证制度,实现了以监理为主、质检站和甲方专业管理人员共同管理的质量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实施动态管理,严格过程控制,狠抓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控制。

项目公司还认真组织施工单位总结已有的建设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制订施工安装质量考核标准,同时建立奖励基金,克服以往工程建设重安装轻土建、重主机轻辅机、重大件轻小件、重明处轻暗处的弊端,对工艺标准进行剖析和细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来提高工艺水平,解决建筑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通病,同时,认真开好施工协调会,及时吸收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优化施工方案的有效建议,有针对性地召开专题会,集中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设计单位西南电力设计院中标后建立了项目目标计划,采用矩阵式项目设计管理结构,将项目目标计划分解为若干内容单一、跨越时间段的子目标,再对各个子目标进行分散控制。工地服务实行总代表负责制。

本工程建设正值全国电力超常规发展时期,西南电力设计院设计人员短缺严重,但对于本工程的现场服务工作,西南院领导一直非常重视,首先派出地质和土建工地代表,此后,根据施工的不同时期和需求,派出了设计总代表,热机、电气一次、电气二次、供水、水结、

17

化水、热控、总交等相关专业工地代表,积极主动配合施工、调试、生产、设备、监理等各方面工作。西南院领导经常关心和过问工地服务,院领导、主管部门和主管人员多次来现场了解情况和解决有关问题。从2004年初至电厂2005年底,西南电力设计院共计派出现场工代140余人次,完成现场工代耗工5000余个。

监理单位安徽省电力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在中标后及时组建了田厂技改二期工程项目监理部,实行总监负责制,下设综合、土建、安装调试三个专业组。项目监理部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规程、规范、标准,相关合同及监理规划,制定了项目监理总目标、安全目标、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投资目标,编写了监理规划、监理细则和各项监理工作流程图,并认真组织实施。

施工单位安徽省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推行了项目经理负责制,在中标后一周内就成立了xxx电厂工程项目部,下设五部一室,涵盖了标准要求的全部管理职能。

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按照工程达标创优工作要求和ISO9000、ISO14000 、ISO18000管理标准及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编制了田厂技改二期工程《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施工组织总设计》、《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管理制度。做好资源配备策划,保证本工程所需资源充足,所需人员能力适任,所需施工机械和机具、检验和试验仪器具有检验机构出具的符合使用要求的鉴定证书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18

在冷却塔施工中,项目部烟塔分公司采用目前国内冷却塔施工最先进的比利时哈蒙Ⅲ型电动爬模设备和技术,冷却塔导轨翻模、三角架翻模模具,中电建协在优质工程现场复查时认为,冷却塔工程外光内实,质量优良。

项目部仪控分公司为了适应施工项目管理的需要,有效地建

立内部管理结构,在管理层设置工程技术部、经营部和办公室,在作业层设置热控安装、用电维护和仪控试验室三大专业,为提升热工计量和检测的管理水平,仪控标准室配置了西航温度自动检定系统,现场校验设备均引进了英国德鲁克和意大利欧隆强检测系列产品。

19

项目部建筑分公司下设了工程技术部、经营管理部、办公室、综合队和热力、燃料供应、除灰、供水及水处理、电气五个系统工程及建筑共6个施工技术管理组。

项目部汽机分公司主要从事汽机安装工程,质量目标是:1) 安装工程“三不漏”(汽、水、油); 2) 汽机扣盖一次成功; 3) 单位工程优良率≥97%; 4) 机组受监焊口检验一次合格率≥96%; 5) 主机润滑油系统冲洗后清洁度达设备厂家要求,翻瓦检查,轴颈、轴瓦无杂物和磨损;抗燃油系统冲洗后达设备厂家要求,调节保安系统动作灵活、不卡涩; 6) 分系统试运一次启动成功率99%; 7) 汽机冲转一次成功的。

项目部电气分公司是一支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施工队伍,电气分公司下设办公室、经营开发部、工程技术部、一个中心(电气试验中心)、18个电气安装班组(二次线、高压厂用、电缆、照明通讯)。质量承诺是合格率100%,优良率96%,电气倒送电一次成功,继电保护投运率100%,发电机并网一次成功,且安全满发。

调试单位:为了实现调试目标,安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xxx电厂技改二期工程调试合同和性能试验合同签定后,立即成立了田厂技改二期工程调试项目部,针对工程调试工期、达标投产的目标和工作任务,对调试工作进行认真策划,主要包括资源组织、任务和质量目标的分解和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过程控制策略等,以保证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满足工程调试和和性能试验的要求为出发点,使每个阶段的各项资源满足各阶段工作任务的要求。

20

上级主管部门大唐集团公司安徽分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建设工程管理规范、制度和指导性文件,并明确由工程管理部主管田厂#6机工程建设,参与工程协调管理的还有发展计划部、安全生产部等分公司所属其它职能部门。

工程建设期间,大唐集团公司领导、安徽省政府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视察工作,了解施工情况,慰问一线职工,殷切希望工程早日竣工发电,为缓解安徽、华东地区用电紧张局面做出贡献。大唐安徽分公司和淮南市政府的领导也在建设过程中分批亲临现场视察,进行工作指导,针对不同时期的重点,多次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协调解决建设中各类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各级领导的勉励、关怀和帮助,成为工程建设者们强大的动力,成为工程顺利创优的助推器。

质量监督部门: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由安徽省电力质监中心站负责,安徽省电力质监中心站在xxx电厂设立了质监分站,同期参加监督检查的还有安徽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淮南市锅炉设备检验所。工程自开工开始,共接受各类质量监督检查13次,其中专项质量监督检查、验收共8次,分别为:火电土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厂用电受电前质量监督检查、水压试验前质量监督检查、汽机扣盖前质量监督检查、整套启动前质量监督检查、整套启动后质量监督检查、移交生产后质量监督检查和半年试生产后质量监督检查。

淮南市政府成立了重点项目建设领导机构和重点工程办公室,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开展周边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引导银行增加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对建

21

设项目的调度和信息进行统计;不定期对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3造价管理的执行

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为提高工程投资效益,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维护业主合法权益,根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火电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xxx电厂实际情况,制定了以经济合同为主的造价管理制度,实行全员合同制,人人参与造价管理。配备了以基建办计经室为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基建办工程科、土建科、设备科等部门为承办部门、以审计室、纪委监察室、法律办、财务科等部门为合同会签审查部门的合同管理体系,基建办主任和分管基建的厂部副总在厂长的授权下开展审查合同的会签工作,同时对各分管的职能部门进行了详细分工和授权,对承办部门明确分工范围,使合同管理人员在从事合同管理活动中,知道应该干什么,自身职责明确,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工作,进行造价控制管理。

造价管理程序包括合同起草、谈判、审查(会签)、签订;合同履行及变更的管理;合同档案管理等。针对基建办各部门分工和专业设有各级合同管理员,严格执行合同管理的承办人制度、审核会签制度和合同备案制度,实行不定期合同抽查和专项审计制度。合同承办人对合同从协商起至履行完毕的全过程负责,承办人在合同履行中对所发现的问题、偏差及时进行反馈并协商处理。合同承办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合同的协商、起草、谈判、报审、报签、履行等承办工作。合同审查是合同签订前的必经程序,承办人将合同草案及与合

22

同有关的证明材料送有关部门会签。根据合同性质和涉及的管理范围,审查部门按照职责和程序对合同进行严格审查。合同各承办部门设有专人负责本部门合同的管理工作,并建立合同档案,妥善保管合同文本及相关资料。

经济活动分析及统计报表管理:根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xxx电厂基建办针对工程造价管理情况,每季度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会,分管领导主持,参加的部门有:基建办的计经室、办公室、设备科、工程科、土建科、厂财务科等。 分析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形势、找出存在差距、还有哪些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统计报表有专人负责,每月根据工程形象进度及时、准确地向各级部门上报统计数据。

批准概算与实际执行情况:#6机工程批准概算总投资为127337万元,批准执行概算总投资为126613万元,竣工决算为114672万元,比执行概算节省了11941万元。

降低造价的措施:按照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充分考虑项目生命周期内的综合成本和收益,开展工程设计招标,落实限额设计,加强设计优化,保证设计深度和设计质量,避免发生设计方案变更和重大工程量变化;通过优化施工总平面布置、场地平整方案和重大施工方案,控制生产和生活临建的规模和标准等手段降低工程造价。

严格按照《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招标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设备、材料的招标,加强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查,使用规范的招标合同

23

范本。本着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作好设备选型和价格比选工作,严格控制采购标准。

以合同管理为中心,设立合同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管理,做到规范化、程序化,同时强化管理人员全员、全过程合同管理意识。

以执行概算为基础,编制年度投资计划、月度资金用款计划,每季度进行一次经济活动分析,对工程的造价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相应调整资金使用计划。

加强对建设过程中的变更和索赔管理,尽可能避免重大设计变更,对于工程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变更,在50万元以内的在施工合同中已明确规定不予调整,对于50万元以上的设计变更项目,对工程量、单价进行认真审查,并严格履行《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设计审查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设计变更报批程序,由上级部门审批后,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

2.4设计各阶段深度及审批管理特点

总的设计原则

? 在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前提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优化设计,积极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设计出业主满意的电厂。

? 适应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形势。在厂用电系统的接线、电气仪表配置、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中均考虑“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要求。

? 主、辅机设备选型中,要本着为用户高度负责的态度,选用技术

24

成熟、质量好、有信誉的设备。

? 本技改工程充分利用电厂前期预留场地及已建设施,注意与电厂现有各工艺系统的配合和衔接,使本工程在满足生产运行、检修维护的要求下,尽可能缩短建设周期,做到节水、节地、节能、节省工程量,减员增效,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为电厂的文明生产创造有利的条件。

? 贯彻实施《火力发电厂设计规程》(DL5000-2000)及限额控制指标;贯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项目部〖2003〗49号“关于发送xxx电厂技改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纪要的函”等文件;贯彻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设计要求。

? 充分利用现有建设场地,因地制宜、灵活紧凑的进行各系统布置,尽量少拆少改,减少拆迁工程量。 主要工艺系统拟定 电厂接入系统

本期技改工程采用220kV电压等级出线三回,其中新建2回,改接1回(即现有电厂至金家岭第二回线路改接至南段新母线),出线向东;电气主接线为发电机――变压器单元组直接接入厂区220KV屋外配电装置。

燃烧制粉系统

本工程经对钢球磨中间储仓制乏气送粉系统和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进行比选,结合5号机运行情况及业主意见,推荐采用钢球磨中间储仓制乏气送粉系统。磨煤机为DTM350/600型钢球磨,共

25

4台;排粉机4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2台;静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2台;不计量型皮带给煤机4台;变频调速叶轮给粉机16台;齿索式输粉机1台;防爆型粗、细粉分离器各4台;除尘效率≥99.6%的双室四电场电除尘器2台,并与5号机合用一座210m烟囱。

热力系统

本工程除辅助汽水系统外,主蒸汽、再热、主给水、凝结水等系统均采用单元制系统。为与#5机一致方便运行管理,本期工程设有容量为35%BMCR的高、低压两级串联汽机电动旁路系统;每机设二台50%容量的汽动给水泵和一台50%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采用低压系统。根据#5机运行实践,高压加热器采用小旁路;启动汽源由#5机组辅助蒸汽联箱接至本期工程辅助蒸汽联箱。

运煤系统

本期技改工程将原有铁路缝式煤槽卸煤装置上部土建部分拆除,新建上部土建部分,增设三台螺旋卸车机。由厂内既有的翻车机和本期技改加装的螺旋卸车机共同担负电厂的卸煤。

本期技改工程利用电厂现有煤场及输煤系统,将煤送至主厂房煤仓间。

除灰系统

本期技改工程除灰系统采用灰渣分除,粗细分排,厂外水力输送至灰场。

烟气脱硫系统

根据本工程开工报告,本期技改工程同步设置一套石灰石——石

26

膏全烟气脱硫装置,处理烟气量按锅炉MCR工况100%考虑,脱硫效率不小于90%。

化学水处理系统

电厂技改一期工程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采用一级除盐+混床系统,仅核实出力能够满足本期扩建的需要。

循环水浓缩倍率按3.5倍设计,循环水处理系统采用循环水加酸、加稳定剂和加杀菌剂处理。

本期工程新建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主要对本期及老厂化学再生废水、反洗废水进行处理,系统出力为50m3/h。

电气系统

本期技改工程建设的#6机仍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方式接入已建220kV屋外配电装置,与已建220kV配电装置一样采用双母线带旁路接线,且与老厂配电装置不分开。

本期技改工程厂用电电压和中性点接地方式同#5机,采用6kV和380/220V两级电压。6kV厂用电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380/220V厂用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供水系统

电厂水源为淮河水。供水系统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单元制循环供水系统,冷却塔淋水面积为6000m2,凝汽器面积17650m2,

循环冷却倍率m= 61/36.6(变倍率),循环水管直径DN2600;本期补给水由电厂原5#机组补给水泵房通过换泵供给。

热工控制系统

27

本期工程(#6机组)采用炉、机、电单元集中控制方式,一台机组设置单独的单元控制室。厂用电、发电组在单元控制室控制,电气网络控制在老厂的网络控制室。

本期工程汽机、锅炉主系统及发变组、高低压厂用电源的控制均采用分散控制系统(一台机组一套);电厂辅助系统的控制根据一期工程相应控制系统的设置情况,合理选择控制方案。

本工程增设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

本期工程针对xxx电厂已有一套面向老厂生产和管理的MIS系统这一情况,为便于管理和运行,对全厂MIS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根据最终确定的方案对原有MIS系统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各种接口、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信息数据进行全面整合,与#6机组新增的软硬件设备一起构成全厂统一的MIS系统。

基建MIS系统利用xxx电厂现有MIS的网络和系统平台,大大降低了基建MIS系统的投资。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

本工程所在地区属于采暖过渡区,本期工程对汽机房进行采暖设计。

汽机房采用自然进风,屋顶风机排风的机械通风方式。 结构设计及地基处理

主厂房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集中控制楼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自成独立的结构体系;锅炉露天布置,炉架为独立的钢结构体系。

28

本期主厂房、锅炉基础采用筏板基础;集控楼框架柱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工程优化设计

为了搞好本工程设计,西南电力设计院院狠抓了设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各工艺系统及地基处理方式进行了初步的优化;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共完成了总平面布置、主厂房布置、制粉系统选择、循环水系统优化、循环水加杀菌剂处理方案、设备选型等专题研究报告,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论证和优化。在施工图阶段,在#5机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注意与同类型机组设计先进经验进行结合,并认真组织司令图鸣放和与建设单位的设计联络会,听取建设、施工安装单位的意见,采用先进技术并注意克服包括#5机在内的同类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根据#5机运行实践,高压加热器采用了小旁路等。

设计中积极慎重地、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努力提高自动化、机械化水平,改善工作条件,为提高发电厂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修改情况

在#6机组的建设过程中,西南院组织各专业认真总结和吸取#5机组的经验和教训,对#6机组设计完善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并注意会同建设、施工及调试单位对#5机组的设计进行了完善和修改,故在#6机组建设过程中,无重大设计调整项。稍微重大一些的设计

29

变更为:

因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无法对原有铁路缝式煤槽卸煤装置进行详勘,施工中发现原有铁路缝式煤槽卸煤装置回填土质量较差,故对本期技改工程新建的槽卸煤装置旁用于支撑螺旋卸车机的基础进行了处理,将原独立基础改成连续基础,为保障周围结构安全对开挖放坡进行处理。

因本期技改工程利用已多次进行改扩建的建设场地,电厂现有地下设施非常复杂,且竣工资料不全。在施工过程中电气、水工建筑物及厂区管道有与现有设施相碰撞的情况,现场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处理。

另外,在业主的组织下,进行了大型的施工图交底,对图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及时的处理,除此之外,还视情况进行了若干次小型施工图交底工作,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

2.5物资管理

在物资计划管理方面,项目公司严格按照概算所确定的项目开展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物资采购方面,严格按照《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招标廉正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设备、材料的招标。招标前,加强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审查,使用规范的招标合同范本。本着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做好设备的选型和价格比选工作,严格控制采购标准。

对于合同签订,按厂部关于《合同管理办法》执行,履行合同签订程序:承办单位→有关科室→计经室→财务部→审计室→总工→厂

30

分管领导→计经室盖合同章,合同生效。

对于基建过程中,零星物资采购,严格按照《xxx电厂工程外包物资采购招议标规定》、《xxx电厂招议标办法》执行。

设备的运输中,对于设备的包装与标记在合同中都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设备安全无损地运至安装现场。

在设备的验收方面,除了按规定设备在出厂前进行设备验收,还制订了设备到达安装现场的开箱验收控制程序。在程序中对各个单位进行了职责分工。

安徽电建二公司供应部根据业主方与供货方所签订的合同要求,负责产品到货后接收、卸车、转运、保管,负责组织开箱检验;负责发放前的贮存、维护、标识及与业主方的日常联络。业主方基建办设备科负责与施工单位联系,及时通报设备(材料)到货信息,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接货准备工作。在接到施工单位开箱验收通知单后,负责基建办内部开箱验收人员的组织协调,并对开箱设备的数量符合性负责,并签字认可。基建办工程科、土建科对开箱设备的质量、型号等技术规范的符合性负责,并签字认可。对供货方所提供设备(材料)不满足双方合同要求的,提出书面意见,交由设备科办理。基建办安质科参加开箱验收,并提出验收意见。基建办办公室参加开箱验收,负责开箱资料接收,负责对损坏产品的拍照、记录。监理单位在接到施工单位的开箱验收通知单后,组织相关人员准时到场参加开箱验收工作,并根据有关规定对开箱设备(材料)的包装、质量、检验方法、贮存等提出意见,并对开箱验收结果签字认可。

31

大件、特殊产品的运输均编制运输作业指导书,明确运输方法、采取必要运输防护。

标识方法执行《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QAP025)。 建立“设备库存台帐”,根据设备说明书和“设备贮存、维护管理制度”的规定,对库存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供应部在发放业主提供产品时,认真审核有关领料手续,核对领用目的,防止误领误用。对于专用工具、备品备件,开箱验收后交由业主方保管,施工单位如需使用,由供应部统一向业主方领取,并在使用后及时返还。

供应部还建立并保存与业主提供产品管理相关的记录,包括:“设备代办协议”、“设备订货合同”、“设备清册”、“设备催交计划”、“车站货运记录”、“设备到货记录”、“开箱检验报告”、“损坏、丢失记录报告”、“设备库存台帐”、“设备维护记录”、“设备丢失、损坏或不适用情况记录表”、“业主处提货协议”、“业主处供货清单”等。

2.6工程档案管理

工程档案管理流程

工程档案管理流程图

上 级文件

基建档案室 厂档案室 工 程文件 施 工图纸 设 备资料 32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调试单位 质监单位 生产单位

本工程基建档案管理严格按照大唐集团制[2004]11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及《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归档整理规范》(DA/T28-2002)等要求执行。并将上述文件复印,提前发放到有关各单位,提出具体要求。

工程竣工文件、竣工图的编制

工程竣工文件由施工单位负责编制,监理单位负责审核。各种记录做到真实可靠,数据齐全;各种表格不该填写的地方加注或划杠,不留空白。表格和数据均用合格的书写材料书写,并原件归档;该签名的地方签全名,该盖公章的盖公章,不遗漏。各记录、表单、设计修改通知单等均有统一的编号。竣工文件提交一式两份,一份正本(原件),一份副本。

竣工图按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归档整理规范》中竣工图编制要求,由设计单位负责编制。竣工图有编制总说明,说明竣工图的编制原则、各专业的竣工图卷册目录以及编制情况。对每册竣工图编制分册说明,内容包括:修改内容、修改原因;相关设计变更单或工程联系单的编号,所有竣工图均由编制单位逐张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并由监理单位逐张审核签字。

33

工程文件的收集、归档与移交

从项目开始就认真做好基建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使工程档案工作与工程同步开展。为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防止资料的散失,先后制订了《工程档案归档制度》、《设备开箱制度》和《档案借阅制度》等制度。同时加强对参建单位承建项目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的监督指导。依照集团公司有关文件明确了各参建单位的职责,各参建单位在承建项目实体完成后按合同要求的时间,将项目文件向档案室归档,并做出移交清册。工程文件的收集做到及时、齐全。归档文件做到完整、准确、系统、规范。施工、设计、质监、调试、监理等单位的竣工资料先向建设单位基建档案室移交,再由建设单位向生产使用单位(厂档案室)移交(见流程图)。移交时均办理档案移交手续,明确档案移交的内容、案卷数量、图纸份数等,并有完备的清点、签字等交接手续。本工程共归档案卷2290卷,其中基本建设综合类文件723卷,施工图600卷,竣工图453卷,设备档案514卷,照片档案3册。

技改二期工程档案管理先后通过大唐集团公司的达标验收和安徽省档案局的档案专项验收。

三.工程设计 3.1总体工程设计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优化

本次#6机厂址,是在96年已建成的#5机南侧,即#5机的扩建

34

端,新建一台300MW发电机组主6厂房,拆除部分厂内建筑物(如办公楼、通信消防金属培训楼、居民住宅楼等)布置冷水塔、循环水泵房等设施,并利用#5机工程建成的部分生产附助设施系统(锅炉补给水系统、输煤系统、220KV升压站的土建部分、烟囱等),基本上是按技改一期统一规划布置。

? 主厂房区

采用典型的四列式布置,主厂房按连续扩建布置,集控楼布置在扩建端,除灰空压机房布置在两炉之间,灰库、灰渣泵房和电除尘器控制楼合并建筑布置在电除尘器南侧,并将其尽量向东移以便为实施6号机脱硫创造条件。汽机房A排外侧布置有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储油箱及循环水管等。

? 升压站区

升压站区在原220KV屋外配电装置的预留场地上布置本期的220KV构架,出线三回,其中新建2回,改接1回,出现向东。

? 冷却塔区

冷却塔区包括循环水泵房和6000㎡冷却塔一座,布置在主厂房东南角一期预留场地上,维修楼布置在冷却塔区西南角。

? 厂前区

厂前区位于主厂房扩建端,紧靠原有的通讯楼布置生产行政综合楼,厂前区围墙采用铸铁空花围墙,使生产行政综合楼前场地开阔,与南面的俱乐部相协调。

? 煤场区

35

本期技改利用现有的煤场,仅将原有的铁路缝式煤槽卸煤装置上部土建部分拆除,新建上部土建部分,增设三台螺旋卸车机,同时将原煤池扩大。本期增设的含煤废水处理装置因厂区地域狭小,毗邻现有煤场布置。

?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区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区集中布置在原5号机冷却塔的西北侧,4号机脱硫场地的北面。

本期厂区围墙内用地面积:为6.30h㎡。 竖向布置

本期工程竖向设计考虑尽量与周围场地保持协调,避免大挖大填,最大限度的减少既有场地和道路的改造工作量,减少工程费用。为便于场地、道路的衔接,本期竖向仍采用平坡式布置,设计坡度控制在0.3%以上,保证场地雨水排除畅通。

本期工程与老厂相同,厂区直接利用淮河大堤防洪,不另行设置防洪设施,场地雨水则利用既有排洪水泵抽排。

厂区场地平整土方量

挖方量:96727m3,填方量:8057m3,弃土运至洛河湾灰场,运距约13㎞。

厂区绿化紧密结合总平面布置,对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布置

36

方式。因场地紧张,本期绿化面积为0.95hm2,绿化系数为15%。

建筑结构 地基基础

根据本工程初设地质资料,场地内分布有①层杂填土、②层粘土、③层粉土、粉质粘土、④层粉质粘土、⑤层粘土、⑥层灰岩。主厂房埋深-6.0m, 置于③层粉土上,承载力特征值仅180Kpa。借鉴五号机采用筏板基础的成功经验,本次主厂房、锅炉基础采用筏板基础;集控楼框架柱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埋深-4.5m;其余基础均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并尽量浅埋,置于承载力特征值为 280Kpa的②层粘土粉质粘土上。

对于场地内的前建防空洞,本期作拆除、填实处理;对局部下卧层承载力不足的,作超挖换填处理。

冷水塔地基下因存在围沟、暗塘,局部下卧层承载力不足,经过西南电力设计院和四川大学水力水电工程学院针对现场情况,结和现场试坑取土碾压试验,室内颗粒分布和击实试验,编制出《碎石土现场碾压、室内试验报告》,采用碾压碎石土换填后的冷水塔地基,效果较好,满足使用要求。

主厂房建筑设计

四列式布置,不考虑再扩建的余地。 主厂房布置

汽机房:汽机房内汽轮发电机组纵向顺列布置,机头朝向扩建 端,汽轮发电机组中心线距(A)轴线13.000m;±0.000m层主要布置

37

有汽轮发电机机座、出线小室及凝结水精处理混床,与#5机共用检修场地,在(13)~(14)轴间分别布置#6机的6KV配电间及其空调机房;6.300m层为大平台布置,在(13)~(14)轴间分别布置#6机的380/220V配电间及其空调机房;12.600m运转层也为大平台布置。

除氧间:各层标高分别为±0.000m、6.300m、12.600m、21.800m、28.200m、39.600(屋顶);电动给水泵布置在±0.000m层,除氧器布置在28.200m层。

煤仓间:各层标高分别为±0.000m、12.600m、21.800m 、33.100m 、 39.600m、 47.100m~47.550m(屋顶);磨煤机布置在±0.000m层,给粉机布置在21.800m层,输煤皮带布置在33.100m层,输粉机布置在39.600m层。

锅炉房:锅炉房为露天岛式布置,锅炉设有1.6t客货电梯一台,电梯井采用钢结构,金属压型板材围护。

集中控制楼:布置于锅炉房侧扩建端。集中控制楼共有5层,在±0.000m层设有化水用房、柴油发电机房、蓄电池室及其空调机房;4.500m层设有热工检修及值班室、SIS机房及功能站、直流屏室、UPS室、集控楼及锅炉MCC;9.000m层为电缆夹层;12.600m层设有单元控制室、电子设备间、工程师室、电气继电器室、电源柜室、消防药品储存室、交接班室及男、女更衣室;在18.600m层设空调机房。±0.000m 、4.500m层设有卫生间。

本期主厂房在交通组织上注重与#5机的连贯和流畅,水平交通

38

及垂直交通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同时主厂房及集中控制楼内考虑有生活卫生设施。

建筑处理 主厂房造型

由于主厂房使用功能的要求,其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等的体量很大,而设于主厂房扩建端且人员较为集中的集中控制楼体量相对较小,因此在建筑处理上,对体量大的部分以简洁明了的处理手法为主,对体量小的部分则强调细节的变化,以达到协调统一而不失变化的效果。主厂房以体量的纵横变化为主,在主入口处设置大雨蓬,煤仓间墙面局部采用大面积玻璃窗,在体量、虚实、材质、纵横方向上形成对比,强调出主入口,达到整体的视觉平衡。考虑到本工程为扩建工程,因此,外墙面色彩选用、建筑立面造型等方面同原一期的建筑建筑色彩相协调、相统一,以达到明朗、和谐、大方的效果。

围护结构

主厂房及集中控制楼均为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围护,其间的汽机房运转层、电梯井、煤仓间D列22.600m以上采用彩色金属压型钢板围护;外墙门窗为塑钢门窗或折叠门,内墙门窗除各配电用房以满足防火要求而采用防火门,厕所采用木门外,其余均采用塑钢门窗。

建筑装修

建筑装修执行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

39

设计标准》(DL/T5092-1944)要求。主厂房楼地面采用二级标准,内墙面采用三级标准,天棚面采用三级标准。外墙面采用二级标准,局部一级。主厂房运转层地面为地板砖。

主厂房结构

主厂房横向结构体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由汽机房排架、除氧煤仓间双框架组成;主厂房纵向结构体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由各列柱与纵梁组成;与5号机组之间设一温度伸缩缝。

集中控制楼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自成独立的结构体系。

本工程汽机房屋面采用钢网架结构,屋面采用压型钢板为底模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对屋盖系统结构受力性能均匀、施工容易、安装速度快等优点。

其它

? 汽机基座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式结构。基座底板与主厂房B、C、D列柱基础相连,形成筏板基础。

? 本工程汽动给水泵基座布置于汽机房底层,紧邻汽机基座,与汽机房各层平台完全脱开,其振动较小且对各层无甚影响。 ? 汽机房运转层平台、中间层平台采用钢柱钢梁现浇板;除氧间和煤仓间各层楼、屋面均采用钢梁现浇板。

? A列柱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吊车梁采用焊接钢梁。 ? 原煤斗、粉煤斗均采用支承式钢煤斗。

? 汽机房扩建端山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jb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