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题目

更新时间:2024-05-25 02: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利用明胶和阿拉伯胶制备微囊的方法属于( )。2 1.单凝聚法 2.复凝聚法 3.溶剂- 非溶剂法 4.界面缩聚法 5.物理机械法

3:在凡士林中加入羊毛脂的作用是( )。 3 1.调节基质稠度 2.增加基质稳定 3.增加基质的吸水性 4.使基质具有适宜的熔点 5.增加基质的溶解性

4: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是( )。 3 1.羧甲基纤维素钠 2.糖粉 3.微粉硅胶

4.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5.聚乙烯醇

7:在制备蛋白、多肽类药物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冷冻干燥制剂)时常常需加入填充剂。最常用的填充剂是( )。4 1.乙醇 2.丁醇 3.辛醇 4.甘露醇 5.硬脂醇

8:在进行脆碎度检查时,片剂的减失重量不得超过( )。 3 1.0.1% 2.0.5% 3.1%

4.1.5% 5.2%

1:药物稳定性预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2 1.Stokes’s方程 2.Arrhenuis指数定律 3.Poiseuile公式 4.Noyes-Whitney方程 5.Noyes方程

2:二相气雾剂指( )。1 1.溶液型气雾剂 2.O/W乳剂型气雾剂 3.W/O乳剂型气雾剂 4.乳剂型气雾剂 5.混悬型气雾剂

3:浸出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 )。 5 1.浸润、渗透过程 2.解吸、溶解过程 3.扩散过程 4.置换过程 5.吸附过程

4:构成β-环糊精的葡萄糖分子数是( )。 3 1.5个 2.6个 3.7个 4.8个 5.9个

5: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放出大量气体的颗粒剂是( )。 2 1.混悬颗粒 2.泡腾颗粒 3.肠溶颗粒 4.缓释颗粒 5.控释颗粒

6:油脂型基质栓的融变时限为( )。 3 1.5min 2.15min 3.30min 4.45min 5.60min

7:目前,各国药典法定检查热原的方法是( )。1.家兔法 2.狗试验法 3.鲎试验法 4.大鼠法 5.A和C

8:不能起崩解作用的是( )。 2 1.干淀粉 2.聚乙二醇

3.枸橼酸与碳酸氢钠 4.CMS-Na 5.PVPP

5:下列哪个不属于乳剂的特点( )。 2 1.分层 2.胶凝 3.酸败 4.转相 5.破裂

5 9:滴丸的油脂性基质不包括( )。 5 1.硬脂酸

2.单硬脂酸甘油酯 3.甘油明胶 4.氢化植物油 5.虫腊

9:在蜂蜡的粉碎过程中加入干冰的粉碎方法属于( )。1.自由粉碎 2.开路粉碎 3.循环粉碎 4.低温粉碎 5.干法粉碎

10:下列关于休止角的正确表述为 3 1.休止角越大,物料流动性越好 2.粒子表面粗糙的物料休止角小 3.休止角小于30°,物料的流动性好 4.粒径大,物料休止角大

5.休止角越大,说明摩擦力越小,流动性越好

2:影响增溶剂增溶效果的因素不包括( )。5 1.增溶剂的种类 2.药物的性质 3.增溶剂加入的顺序 4.增溶剂的用量 5.药物的溶解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药典颁布时间( )。 3

4 1.1949年 2.1950年 3.1953年 4.1957年 5.1977年

4:用干胶法制备乳剂时,若油相为植物油,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应是( )。 4 1.1:2:1 2.2:2:1 3.3:2:1 4.4:2:1 5.2:2:1

5:关于物料恒速干燥的错误表述是( )。 1 1.降低空气温度可以加快干燥速率 2.提高空气流速可以加快干燥速率

3.物料内部的水分可以及时补充到物料表面

4.物料表面的水分气化过程完全与纯水的气化情况相同 5.干燥速率主要受物料外部条件的影响

6:注射用油最好采用哪种方法灭菌( )。1 1.干热灭菌法 2.湿热灭菌法 3.流通蒸汽灭菌法 4.紫外线灭菌法 5.微波灭菌法

7:粉末气雾剂是哪一种( )。 2 1.溶液型气雾剂 2.混悬型气雾剂 3.乳剂型气雾剂 4.高分子型气雾剂

5.两相气雾剂

8:眼膏剂常用的基质是( )。 3 1.黄凡士林:羊毛脂=8:2 2.白凡士林:液体石蜡=8:2

3.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2:1 4.白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2:1 5.黄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1:1

9:欲配置100ml 2%的盐酸普鲁卡因溶液,需加( 2)g氯化钠使成等渗溶液?(1.0.24 2.0.48 3.0.36 4.0.90 5.0.60

10:利用溶出原理达到缓(控)释目的的方法是( )。4 1.包衣 2.制成微囊

3.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4.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中 5.制成药树脂

1:注射剂的优点不包括( )。 4 1.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2.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3.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4.可迅速终止药物作用 5.可产生定向作用

1%氯化钠水溶液的冰点降低为0.58℃,1%盐酸普鲁卡因的冰点降低为0.12℃) 2:制备空胶囊时加入二氧化钛,其作用是( )。 5 1.成型材料 2.增塑剂 3.增稠剂 4.保湿剂 5.遮光剂

3:滤过除菌时所有微孔滤膜的孔径为( )。 2 1.0.8?m 2.0.22?m 3.0.1?m 4.0.6?m 5.1.0?m

4:软胶囊的囊壳处方,较适宜的重量比是干明胶:水:干增塑剂为( )。1.(0.4-0.6):1:1 2.1:(0.4-0.6):1 3.1:1:1 4.1:1:(0.4-0.6) 5.1:0.5:(0.4-0.6)

5:吐温类表面活性剂溶血作用的顺序是( )。 1 1.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 2.吐温80〉吐温60〉吐温40〉吐温20

3.吐温80〉吐温40〉吐温60〉吐温20 4.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80 5.吐温40〉吐温20〉吐温60〉吐温80

6:乳膏剂的制备方法为( )。1 1.乳化法 2.热熔法

2 3.搓捏法 4.滴制法 5.冷压法

7:关于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中表述错误的是( )。5 1.皮肤的水合作用,对水溶性药物的促进作用较脂溶性药物显著。

2.由于人体不同部位角质层的厚度不同,药物在人体许多部位的透过性差异很大。 3.选用与离子型药物所带电荷相反的物质作为载体有利于药物在角质层的透过。 4.熔点低的药物易透过皮肤。

5.由于脂溶性越强越易透过角质层,药物的脂溶性增加利于提高药物的经皮透过量。

2:以下不属于胶囊质量检查项目的是( )。 5 1.水分 2.外观 3.崩解时限 4.装量差异 5.溶化性

6: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 )。 3 1.本草纲目 2.中华药典 3.新修本草 4.佛洛伦斯药典 5.黄帝内经

9:包糖衣的正确工序是( )。 2

1.粉衣层→隔离层→有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2.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 3.粉衣层→有色糖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打光 4.隔离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糖衣层→打光 5.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

10:下列哪种靶向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 )。4 1.pH敏感脂质体 2.长循环脂质体

3.免疫脂质体 4.脂质体 5.热敏脂质体

8:制备包合物常采用的包合材料是疏水性β-环糊精衍生物的有( )。 3 1.磷脂 2.阿拉伯胶 3.β-环糊精 4.胆固醇 5.聚乳酸

9:药物稳定性长期试验的条件是( )。 5

1.供试品开口置事宜的洁净容器中、60℃度下放置10天。

2.供试品开口置恒湿密闭容器中、在温度25℃度、相对湿度(90±5)%条件下放置10天。 3.供试品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条件下放置下6个月。

4.供试品开口放置在光橱或其他适宜的光照仪器内,在照度为(4500±500)lx条件下放置10天。

5.供试品按市售包装,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条件下放置下12个月,并继续放置至36个月。

10:某药的置换价为1.6,当制备栓重2g、平均含药0.16g的10枚栓剂时,需加入基质可可豆脂的量为( )。2 1.18g 2.19g 3.20g 4.36g 5.38g

1:TTS代表( )。 2 1.药物释放系统 2.透皮给药系统 3.多剂量给药系统 4.靶向制剂 5.控释制剂

2:关于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中表述错误的是( )。5 1.皮肤的水合作用,对水溶性药物的促进作用较脂溶性药物显著。

2.由于人体不同部位角质层的厚度不同,药物在人体许多部位的透过性差异很大。 3.选用与离子型药物所带电荷相反的物质作为载体有利于药物在角质层的透过。 4.熔点低的药物易透过皮肤。

5.由于脂溶性越强越易透过角质层,药物的脂溶性增加利于提高药物的经皮透过量。

3:下列哪个不是非均相液体制剂( )。4

1.溶胶剂 2.乳剂 3.混悬剂 4.高分子溶液剂 5.乳浊液

4:制备空胶囊时加入二氧化钛,其作用是( )。 5

1.成型材料 2.增塑剂 3.增稠剂 4.保湿剂 5.遮光剂

5:在栓模内涂软肥皂作润滑剂适用于哪种基质栓剂的制备( )。 3 1.甘油明胶 2.S-40

3.半合成棕榈油酯 4.聚乙二醇类 5.Poloxamer

6:对于易溶于水而且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哪种类型注射液( )。1.注射用无菌粉末 2.溶液型注射液 3.混悬型注射液 4.乳剂型注射液 5.溶胶型注射液

1

4.防潮、避光、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5.改善片剂的外观 答案为:1 2 3 4 5

4:除特殊规定外,一般不得加入抑菌剂的注射液有( )。 1.供皮下用的注射液 2.供静脉用的注射液 3.供皮内用的注射液 4.供椎管用的注射液 5.供肌内用的注射液

答案为:2 4

5:表面活性剂可用作( )。 1.稀释剂 2.增溶剂 3.乳化剂 4.润湿剂 5.成膜剂

答案为:2 3 4

1:维生素C容易发生水解反应而降解 正确

2:pH敏感脂质体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正确

3:反映难溶性固体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主要是溶出度。 正确

4:CRH是评价散剂吸湿性的重要指标。 正确

5:栓剂中的药物质量与同体积基质的质量的比值称为酸价。 错误

1:热原具有耐热性 正确

2:渗漉法适用于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浸出。 正确

3:pH敏感脂质体属于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正确

4:注射用水和一般蒸馏水的检查项目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进行重金属检查。 错误

5:油脂性基质的灭菌方法是热压灭菌。 错误

1:药物的载药量是指微囊(或微球)中含药量与微囊(或微球)的总重量的比值。 正确

2:泊洛沙姆无昙点。 正确 错误

4:半衰期小于1h或大于12h的药物,一般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 正确

5:十二烷基硫酸钠具有Krafft点。 正确

1:长期试验的是为制定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 正确

2:十二烷基硫酸钠具有Krafft点。 正确

3: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指一般包括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生物学稳定性三方面。 正确

4:微粒的动力学性质是指微粒的大小。 错误

3:注射用水和一般蒸馏水的检查项目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进行重金属检查。

5:易溶的刺激性药物不宜制胶囊。 正确 序号 1 2 3 4 5

作业题目

正确答案

包衣的目的有( )。 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部位 , 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 掩盖药物的苦味 , 防潮、避光、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改善片剂的外观 非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包括( )。 软膏剂 , 舌下片剂 , 气雾剂 , 贴剂 关于物料混合的表述正确的是( )。

组分比例相差过大时,应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组分密度相差较大时,应先放入密度小者, 组分的吸附性相差较大时,应先放入量大且不易吸附者,

组分的吸湿性很强时,应在高于临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进行混合

热原性质包括( )。 耐热性 , 可滤过性 , 水溶性 , 被氧化性

药物微囊化的特点包括( )。 可提高药物稳定性 , 可掩盖药物不良嗅味 , 可达到控制药物释放的目的 , 可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

1:F值常用于干热灭菌法灭菌可靠性验证的参数。 正确

2:冷冻干燥的工艺过程是:测定产品共熔点→预冻→升华干燥→再干燥。 正确

3: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是 PVA和EVA 。 正确

4: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制备时应采用滑石粉作为润滑剂。 正确

5:制备固体分散体常用的载体材料是β-环糊精。 错误

1:注射用水和一般蒸馏水的检查项目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进行重金属检查。 错误

2:为提高浸出效率,常采取加大浓度差等措施。 正确

3:具有屈服值的流动为塑性流动。 正确

4:泊洛沙姆无昙点。 正确

5:经皮给药可避免肝首过作用。

正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mb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