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控制职能

更新时间:2024-05-25 02: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六章 控制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将控制工作划分为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的分类标准是 ( )

A.纠正措施的先后顺序 B.控制原因或结果 C. 外因和内因 D.控制的对象

2.以正在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为控制重点的控制工作是( ) 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计划控制 3.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大量的管理控制工作,尤其是基层的管理控制工作属于 ( )

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计划控制 4.以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为控制重点的控制工作是 ( ) A.前馈控制 B.间接控制 C.反馈控制 D.直接控制 5.在广泛使用的反馈控制方法中,最重要的、又是最困难的是 ( )

A.财务报告分析 B.标准成本分析 C.质量控制分析 D.工作人员成绩评定

6.在反馈控制中,要克服因时间延迟所带来的弊病,就要实行 ( )

A.直接控制 B.间接控制 C.现场控制 D.面向未来的控制

7.前馈控制的纠正措施是作用在计划执行过程的 ( )

A.输入环节上 B.输出环节上 C.系统运行上 D.AB和C

8.在管理控制过程中,造成不可避免的难以纠正的管理失误的是 ( )

A.外部不肯定因素 B.缺乏经验和知识 C.判断失误 D.费用支出过大

9.间接控制最明显的缺点是 ( )

A.成效无法计量 B.没有时间保证 C.无法进行纠正 D.费用支出较大

10.通过提高主管人员的素质来进行的控制是 ( ) A.直接控制 B.间接控制 C.前馈控制 D.反馈控制 11.为控制工作提供实施计划及纠正偏差的负责部门或人员的线索的是 ( )

A.预算 B.控制关键点 C.组织结构 D.控制标准 12.阐明有效的控制应着重于那些对计划的完成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关键问题的原理是 ( )

A.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 B.组织适应性原理 C.控制关键点原理 D.例外情况的原理

13.强调控制工作必须观察在关键点上所发生的偏差的大小的原理是 ( )

A.控制关键点原理 B.例外情况的原理 C.反映计划要求的原理 D.直接控制原理14.控制的最佳直接方式是 ( )

A.抓住控制关键点 B.适应环境变化 C.提高主管人员素质 D.控制过程反映计划要求

15.如果要使控制工作在计划出现失常或预见不到的变动情况下保持有效的话,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就要有 ( )

A.灵活性 B.客观性 巳可考核性 D.技术性 16.组织的总目标是要靠各部门及成员协调一致的活动才能实现的。所以,合格的主管人员进行控制工作时不能没有 ( ) A.面向未来的观点 B.全局观点 C.经济效益的观点 D.反映计划要求的观点

17.猎人为了纠正子弹与飞行的野鸭之间的时间延迟,常常把瞄准点定在野鸭飞行的前方,这种作法属于 ( )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直接控制 D.间接控制 18.最理想的标准是( )。

A.实物标准 B.费用标准 C.资金标准 D.可考核标准

19.控制工作通过纠正偏差的行动与管理的其他四个职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管理过程形成一个( )。

A.完全封闭的系统 B.完全开放的系统 C.相对封闭的系统 D.相对开放的系统 20. 控制活动应该( )。

A.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B.先于计划工作进行 C.在计划工作之后进行 D.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

21.管理突破的含义是( )。

A.改变现有水平 B.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C.保持现有水平 D.提高现有水平

22.管理控制系统实质上也是一个( )。

A.完全封闭的系统 B.信息反馈系统 C. 闭合回路系统 D. 自动控制系统

23.控制论是由美国的( )创立的。

A.维纳 B.波特 C.劳勒 D.泰罗 24.控制工作的第一个步骤是( )。

A.分析问题 B.拟定标准 C.纠正偏差 D

五、简答题

3.直接控制的优点是什么? 4.简述计划与控制的联系与区别。 5.简述控制关键点原理和例外情况的原理。 6.如何理解控制工作的灵活性?

7.简述一般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异同。 8.简述控制工作的步骤。 六、论述题

1.试述有效控制工作所要达到的要求。

.总结经验 2.试述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第六章 控制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C 5.D 6.D 7.A 8.A 9.D 10.A 11.C 12.C 13.B 14.C 15.A 16.B 17.B 18.D 19.C 20.D 21.B 22.B 23.A 24.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BC 3.ABCE 4.ACE 5.ABCD 6.ABCDE 7.BCDE 8.ABCDE 9.ABCDE 10.ACDE 11.CD 12.AB 13.ACD 14.BC 15.ABCDE

三、判断改错题 1.√

2.X。反馈控制的工作重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结果上,并将它作为未来行为的基础。

3.√

4.X。现场控制是一种主要为基层主管人员采用的控制方法。 5.√

6.X。例外情况原理是指主管人员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例外情况下,控制工作就越有成效。

7.√

8.X。控制系统应当切合主管人员的个别情况。

9.X。控制工作如果在计划全盘错误的情况下,也应当发挥

其作用。

10.X。二者是按控制的原因与结果而进行分类的。 四、名词解释

1.现场控制工作是指主管人员通过深入现场来亲自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其纠正措施是用于正在进行的计划执行过程,主要为基层主管人员所采用,是控制工作的基础。

2.反馈控制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3.前馈控制是当主管人员对即将出现的偏差有所察觉时,就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或防止。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控制,克服了反馈控制中因时间延迟所产生的弊病。

4.间接控制是根据计划和标准,对比和考核实际结果,追查出现偏差的原因和责任,然后进行纠正。直接控制主要是指通过提高主管人员的素质来控制工作。

5.管理控制:是指主管人员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衡量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6.管理突破过程:一个组织中存在着两类问题:急性问题和慢性问题。要是控制工作真正起作用,重点就要解决慢性问题,打破现状,实现管理突破,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段活动时间就叫做“管理突破过程”。

7.慢性问题:是指在长期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组织中大量存在的问题。人们对于其存在已经习以为常,以至于适应了它的存在,不容易被人发现,或者即便已经发现也不愿意承认和解决。

8.急性问题:是指经常产生、对多数人的工作和利益会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的问题,容易被人们发现、承认和解决。 五、简答题

1.前馈控制的优越性在于,它能使主管人员及时得到信息以便采取措施,也能使他们知道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出现的问题,它克服了反馈控制中因时间滞后所带来的缺陷。

2.(1)许多管理成绩难以计量。(2)责任感难以衡量。(3)有时主管人员不愿费时查找偏差。(4)有的误差不能及时发现而进行纠正。(5)有时主管人员推卸责任,不愿纠正偏差。

3.要点:1)在对个人委派时能有较大的准确性;2)揭露出工作中存在的缺点;3)为消除这些缺点而进行专门培训提供依据。

4.控制和计划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它们是—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首先,计划是实现控制工作的依据,主管人员往往是根据计划来设计控制系统,确定控制工作的标准;其次,控制又是实现计划的保证。例如,预算是计划的一种,是数字化的计划,它可以促使一个组织预先(不管是一周还是五年)对预期的现金流动、开支和收入、资金支出或人时、台时利用等进行数字上的整理;反之,预算也是一种控制方法,我们可以根据预算来确定控制的标准,并以此来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5.控制关键点原理,是指主管人员越是尽可能选择计划的关键点来作为控制标准,控制工作就越有效。例外情况原理,是指主管人员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例外的情况,控制工作就越有效。

例外的原理必须与控制关键点原理相结合。仅仅立足于寻找例外情况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寻找在关键问题上的例外情况。这里,这两个原理似乎相互混淆了。的确,它们确也有某些近似之处。然而,控制关键点的原理强调控制必须去注意需要观察的点,而例外情况的原理则强调必须观察在这些点上所发生的偏差的大小。

6.控制工作即使是在面临着计划发生了变动,出现了未预见到的情况或计划全盘错误的情况下,也应当能发挥它的使用。如果要使控制工作在计划出现失常或预见不到的变动的情况下保持有效的话,那么,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就要有灵活性。这就要求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而拟定各种抉择方案。一般说来,灵活的计划最有利于灵活的控制。但要注意的是,这一要求仅仅是应用于计划失常的情况,而不适用于在正确计划指导下人们的工作不当的情况。

7.简述一般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异同。

(1)我们把控制论中的控制简称为一般控制,把管理中的控制工作间称为管理控制。

(2)相同点:①同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管理控制系统实质上也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通过信息反馈,发现管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促进系统进行不断的调节和改革,使其逐渐趋于稳定、完善,甚至达到优化状态。②都由两个前提条件,即控制标准和控制结构。③都包

括三个基本步骤,即拟定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正编差。④都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根据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相应调整,不断克服系统的不肯定性,使系统保持某种稳定状态。 (3)不同点:

①一般控制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反馈过程,它的纠正措施往往是即刻就可以付诸实施的;而管理控制的信息非常复杂,因此它的纠正措施往往有一定的时间滞后。 ②一般控制的目的是设法使系统运行的偏差不超出允许的范围而维持系统活动在某一平衡点上,而管理控制的目的不仅要使一个组织按照原定计划,维持其正常活动,维持现状,而且要突破现状,即管理突破。 8.简述控制工作的步骤。

(1)控制工作是指主管人员对下层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衡量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2)控制工作的步骤是:①拟定标准;②衡量成效;⑧纠正编差。

六、论述题:

1、要点:(一)控制系统应切合主管人员的个别情况

(二)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 (三)控制工作应具有灵活性 (四)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 (五)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 (六)控制工作应具有全局观点

(七)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

2、要点:

(1)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目标确定后,为使各部门和成员的工作有助于实现目标,就需要有控制工作。 (2)控制工作的含义:即主管人员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衡量和评价,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3)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由于主、客观原因,主管人员的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制定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还会发生未曾预料到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控制工作。

(4)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在管理的五个职能中所出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上。控制工作通过纠正编差的行动与其他四个管理职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不仅可以维持其他职能的正常活动,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采取纠正编差的行动来改变其他管理职能的活动。 (5)结合实际说明。 第七章 创新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B 5、C 6、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 3、ACD 4、ABC 5、ABCD 三、判断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mb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