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

更新时间:2024-03-20 11: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

作者:梁展业 廖小文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25期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正引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校本课程的建设要在这一方向的引领下不断创新思维、调整方向、充盈内涵。“校本课程的建设”既要植根于学校的文化传统,也要着眼于学校的持续发展,还要与当前的教育价值取向保持一致。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乐善文化;恩泽教育 一、校本课程的含义及劬劳中学“恩泽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背景

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学校教师为开发主体,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者地方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等,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部分发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校本课程既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三级课程”整体,又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还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广州市海珠区劬劳中学位于广州市东部的海珠区。海珠区是全国模范文化区,素来享有“特色人才的摇篮”的美誉。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树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文件精神,海珠区实施了“学校特色建设工程”。 海珠地域文化是传承至今仍发挥着作用的文化传统,是宝贵的独具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海珠区在开展校本课程研究时,注重突出地域特色,充分挖掘社区文化、乡土文化、自然资源等,开发出多种校本文化和校本教材,在学科特色建设方面,则整合各类资源,开发学科特色校本课程。

在国家和地方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广州市海珠区劬劳中学开始探索和建设新的校本课程体系,并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2012年学校承担了海珠区“十二五”规划课题《劬劳文化构建与实施的探索》区级重点课题研究任务,历时3年,该课题于2016年1月圆满结题。在课题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劬劳中学确立了以“乐善文化”为自己的文化特色,以“恩泽教育”作为自己的教育特色,凭借这一特色,劬劳中学也顺利评选为海珠区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劬劳中学校本课程的建设脚步并未停止,2016年7月,學校再次成功申报了海珠区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区级重点课题《基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反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目前,学校在以校长梁展业同志为课题负责人的带领下,继续建设和完善劬劳校本课程体系。本文作者就劬劳中学“恩泽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探讨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和体系结构等相关问题。

二、劬劳中学文化主题的形成及“恩泽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xx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