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9:31:5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导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加深对各派学说的理解,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成就。 学习重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学习难点: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同时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 晚期的孔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 ”,主张“ ”。他又是一位大 ,创办 ,广收门徒,注意“ ”;他要求学习态度“ , ”、学习方法“ ”;他的言行记录在《 》中。

2、春秋末期的老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 , 其学说记录在《 》里;墨子主张“ 、 ”;孟子主张“ ”;庄子认为要 ,“ ”; 末期 的代表人物韩非,主张 ,提倡 ,提出建立 的封建国家。 的鼻祖 是春秋晚期的军事家,他著有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 ”是他的军事格言。

3、思考:“动脑筋”一(第47页)、二(第48页)和“活动与探究”。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1、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

2、联系实际讨论解决“动脑筋”一,看看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第二子目:思想家老子

1、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

2、导讨论解决“动脑筋”二,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三子目:百家争鸣

1、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 2、理解第49页孟子名言警句的含义。

3、讨论解决:某同学前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心里很难过。你认为用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什么观点劝导他比较合适?并请说明理由。

活动与探究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3、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4、以下几种主张,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 )

A.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 B.主张“春秋无义战” 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相互转化 D.提出“仁”的学说 5、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6、“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 )

A.庞涓 B.孙武 C.韩非 D.孙膑

7、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8、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政治主张。 学派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学后记】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zl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