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茨基进行曲

更新时间:2023-08-24 15: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拉德茨基进行曲》欣赏教案

教具准备:钢琴、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年音乐会的历史与传统,并能够结合旅游专业知识特点进行总结或概述。

2、通过欣赏进行曲,让学生了解进行曲这一音乐体裁,并能够了解进行曲在节奏,情绪,节拍上的特点。

3、了解不同场合需要不同进行曲,扩大学生视野提高独立分析乐曲的能力。

4、使学生喜欢聆听本单元的进行曲,并能够结合所学旅游专业知识进行相关的音乐活动并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5、培养学生对进行曲的兴趣,通过欣赏中外乐曲热爱和理解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欣赏中外进行曲并了解进行曲在节拍、速度、情绪、节奏、结构

上的主要特点以及对中西文化结合的认识。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情绪给进行曲分段并能够结合所学旅游专业知识进行相关的音乐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课堂(3分钟) (一)、多媒体展示奥地利维也纳标志性建筑的图片。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又神圣的地方旅游,同学们知道这个地方是哪里吗?

生答:奥地利维也纳

师:以后在座的大部分同学就将是一名导游,如果你带着一个旅游团来到奥地利维也纳你觉得应该如何向旅客介绍这个旅游圣地呢?

生答:除了介绍维也纳建筑之外,还有音乐。

师:好!今天就由老师带着你们这一群未来的“导游”走进维也纳的音乐世界吧!

(二)、引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向学生介绍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历史和背景。

(三)、多媒体展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年的节单目,总结出最经典的节目名字。(《蓝色多瑙河》《拉德次基进行曲》)

三、导入新课

(一)、导出乐曲《拉德次基进行曲》,简介乐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多媒体展示、2分钟)

(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誉满全球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吧。(利用酷狗播放器播放管弦乐版前部分音乐)在欣赏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展示、2分钟)

问:听了刚才播放的乐曲,你认为它的体裁应该是:a 进行曲 b 圆舞曲 c 梦幻曲

(三)、进行曲的定义。(多媒体出示、1分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常用于队列行进中。这种音乐作品的结构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

力,富有强烈的号召性。在十七世纪后,进行曲的用途日益扩大,可用于多种场合。

(四)、学习进行曲的特点,再次播放后部分管弦乐版《拉德次基进行曲》,完成以下问题。(多媒体出示、2分钟)

1、首先是节拍上的特点。

提问:听了刚才播放的乐曲,你认为进行曲在节拍上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2/4、4/4偶数拍子

2、其次是速度上的特点。

提问:听了刚才播放的乐曲,你认为进行曲在速度上的特点是什么?a 快速 b 中速 步伐行进速度 c 慢速

3、第三是情绪上的特点。

提问:听了刚才播放的乐曲,你认为进行曲在情绪上的特点是什么? a 深沉 b 悲愤 c 高昂而有号召力

4、多媒体播放视频版《拉德茨基进行曲》,引导学生分析进行曲结构上的特点。

(1)欣赏时,请同学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多媒体出示、5分钟) 师:你在倾听音乐时,感受到什么样的一幅画面?乐曲可分为几段?乐曲的演奏形式是什么?整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战马奔腾,马儿奔跑;3段;管弦乐;轻松、活泼、诙谐、欢快。——多媒体随着出示

(2)多媒体再次播放视频《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走进乐曲,具体的来分段分析一下。(多媒体分别出示、7分钟)

聆听第一部分音乐分析:简短的序奏后主题音乐A出现——伴有战马奔腾的节奏,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a+b+a)

聆听第二部分音乐分析:比较活泼,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慢跑,检阅部队时既轻松又严肃的形象。(a+b)

第三部分:第一部分的重复再现

(3)、刚才我们分析完了乐曲,谁来告诉我,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同桌讨论一下,找同学起来交流交流。(2分钟)

复三部曲式:A(a+b+a) B(a+b) A

5、听完两遍乐曲了,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段旋律,哼一哼。(5分钟) 嗯,是A段旋律,那让我们一起跟随着钢琴伴奏来边打节奏边哼一哼吧。(书本136页视谱唱)

教师:这段节奏鲜明、坚定有力、热烈欢快的音乐主题往往能引起听从的强烈共鸣。

(1)、学习2/2、4/4进行曲节奏拍打。

(2)、学唱乐曲A段旋律乐谱。

(3)集体拍打音乐节奏,以“啦”演唱主题音乐,感受和体验音乐。

6、师生一起总结进行曲在节拍、节奏、速度、情绪、结构上哪些特点?(1分钟)

A、多为偶数拍,节奏鲜明,附点音符运用较多。

B、速度平稳,常用于队列行进,在情绪上有推动力和号召力。

C、结构规整,常为三段体,中段较抒情,以取得前后的对比。

四、巩固练习、实践音乐(10分钟)

(一)巩固练习

进行曲常用于队列行进。我们来听听用于不同场合的进行曲。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情景说出该情景所适用的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凯旋进行曲、运动会颁奖进行曲、检阅进行曲。(多媒体展示)

情境1:咱们班的班长在我校刚刚举行的田径运动上打破了纪录,现在为他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运动会颁奖进行曲)

情境2:小明的姐姐今天要结婚了,他邀请我班同学在婚礼中担任花童,我们的任务是簇拥着新郎、新娘走向神圣、庄严的主婚台。我们现在请两组的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参加婚礼。(婚礼进行曲)

情境3:小明的爷爷昨天去世了,爷爷是位老红军,生前经常为我们讲革命故事,现在我们一起去参加爷爷的葬礼,为他老人家送行 (葬礼进行曲)

情境4: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带领着他战无不胜的队伍凯旋而归,看,他向欢呼的人群走来了,是那样的神采飞扬 (凯旋进行曲)

情境5:2009年10月1日是我们祖国60岁生日,那天全家早早的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国庆阅兵仪式,各各方阵、队伍都已做好最后的准备,都挂着鲜花、红旗 ,开始出场。(检阅进行曲)

问:为什么很多场合都可以用进行曲,进行曲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因为它符合人的情感的基本状态,可以统一步伐与速度,调动人的情绪,鼓舞士气,创造一定的情绪及气氛。

(二)结合专业知识,实践音乐

师:同学们,本课的音乐知识你都掌握了吗?如果你现在是一名导游你该如何结合本课知识为旅客介绍这座音乐之都?你能够结合所学旅游专业知识进行相关的音乐活动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在导游词中渗入音乐知识的内容,介绍伟大的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维也纳金色大厅等。还可以在旅游大巴行进中或晚上团活动中运用《拉德次基进行曲》这首非常具有节奏感的进行曲进行文艺娱乐活动。如按照进行曲节奏进行击掌游戏、分组设计舞蹈动作等等 (多媒体展示)

五、课堂延伸(2分钟)

介绍我国到过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的艺术家。

师:中国民族音乐为什么要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呢?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中国的音乐走出国门让世界倾听,向世人展示了华夏民族音乐的魅力,展示了中华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六、课堂小结:(1分钟)

这节课我们通过听-赏-唱-体验-创作等手段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并把音乐文化与旅游专业知识相结合。旅游活动不仅止于游山玩水而已,人文景观的游览当尤具魅力,特别是音乐文化这份重要的旅游资源应当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那就让我们的同学从现在做起,把所学的音乐知识文化转化有效的、

丰富的旅游资源。愿在座的每一位即将成为导游的同学感受音乐给旅游带来快乐和幸福!

七、布置作业(1分钟)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更多有关维奥地利维也纳音乐的资料,自己设计一条旅游路线,编写一份导游词,下次课在班上举行一场题为《享受音乐、快乐旅行》的作品展示会,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现场导游模拟讲解。

八、完整欣赏乐曲(1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拍手,感受进行曲的热烈气氛。课堂在《拉德次基进行曲》的音乐声中结束!

九、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旅游专业的学生,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由于农村音乐教育资源比较缺乏,有的同学从小学到初中都没有上过一节正规的音乐课,平时所谓的音乐课都是文化课老师代教,或被文化课占用,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基本乐理及传统作品的欣赏很少,对这些作品也不感兴趣。相对而言比较喜欢流行音乐,对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这种实际情况,我在设计教学方面就尽量运用通熟易懂的语言、结合图片以及他们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慢慢进入音乐世界。本课难点在于进行曲的结构分析,我采取分段分析的方法,结合书本给出的主题乐谱,引导学生用听觉、视觉和内心感受三个不同的主题,并以打节奏的形式哼唱a主题。再跟随现场气氛热烈的、节奏鲜明的视频一起拍掌感受进行曲带给人的愉悦感和快乐。学生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基本上掌握本课的音乐知识内容。本课创新点在于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教学。首先是以引领学生旅游的形式图片展示维也纳人文景观,引导学生一开始就以自己是导游的身份去学习本课内容。最后并结合专业知识,实践本课音乐知识,在把它提升到旅游和音乐文化结合运用的高度,引导学生去思考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在跟随教师钢琴伴奏哼唱A主题环节,有一部分学生掌握得不是很好。所以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我更要重视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让每位同学准备音乐札记本,积累音乐知识,逐步丰富感知,提高分析鉴赏水平,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设计课堂延伸环节旨在对学生渗入德育教育,指导他们除了欣赏中外乐曲,热爱和理解多元文化之外,还要热爱我国中国民族音乐,继承传颂和展现华夏民族音乐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8n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