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黄山奇松奇在哪里”相关的资料有哪些?“黄山奇松奇在哪里”相关的范文有哪些?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黄山奇松奇在哪里”相关范文大全或资料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黄山奇松”,到底“奇”在何处?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223001) 孙静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奇”字,详细介绍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还简略介绍了其他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那么,黄山奇松之“奇”是不是就只在姿态上呢?随着细读文本,我们还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以迎客松为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这样描写迎客松的,这也是全段着墨最多之处——“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这段话总共三句,如果只是写其姿态奇特的话,完全可以说“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道劲。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那么第一句中的“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和第三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是否多余呢?如果不多余,那和“奇”又能挂上什么钩呢?

黄山奇松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黄山奇松说课稿

一、说教材

《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本单元围绕名胜景观一共编排了三篇课文,分别是《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欣赏我国的自然奇观和名胜古迹,感受美景,体会作者的赞美和感叹,产生对景观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黄山奇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本课紧扣“奇”字,介绍了黄山松“为何而奇”,通过具体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表现了黄山松的潇洒挺秀。正是因为他们的装点,是黄山更加神奇秀美。全文以生动的笔墨展现了黄山松的奇美,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先总体点出黄山奇松“潇洒挺秀”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三大名松,最后对其他松树稍加点染,总结奇松的千姿百态。形成了鲜明的“总-分-总”的结构。

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黄山松的神奇姿态,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仿佛眼前展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抓住突出景物特点的关键字词,描述自己所读到的场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其次,把握文章写法,了解课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描述景物。最后,可指导学生仿写习作,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掌握写景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语言修辞技巧,提高学生的写

《黄山奇松》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山奇松》。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祖国各地大好河山。

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黄山松的赞叹和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把黄山松的奇和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令读者赏心悦目。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对五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和语言理解评价能力。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老师的指导。

因此根据课标、教材、学情来制定如下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3.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黄山松的奇和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其中,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将通过情景渲染、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勾画圈点法和“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自主研读课文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黄 山 奇 松》第 二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与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能仿照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能仿照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吗?今天这节语文课,老师想让同学们轻松一下。我们要去一个地方旅行。知道是什么地方吗?对,就是我们安徽的黄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2、播放黄山风景的录像。

欣赏完了黄山的美景,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同学们,课前你们都搜集了有关黄山的资料,谁来说一说? 4、过渡语

同学们准备的真充分,大家说的都很好。黄山被誉为 “天下第一奇山”,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课件出示)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文中所说,“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今天,我们一起尽情饱览一下“四

16、《黄山奇松》说课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16、《黄山奇松》说课稿

教师:夏国丽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

3、教学重点: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语文整合教学,使学生体会黄山松树的“奇”

二、说教学策略

1、提炼主线以“黄山奇松”奇在哪儿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2、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旅游”境地,感受黄山松树的奇美

3、朗读感悟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味、联想,感受黄山松树的潇洒、挺秀。

4、读写结合仿照课文写法,自选一种松树试着写一写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哪些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

【设计

《黄山奇松》试讲稿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黄山奇松》试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1号考生,我抽到的试讲题目是《黄山奇松》。下面试讲开始。

  一、回顾课堂,导入课堂

  同学们,我们知道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知道这四绝分别指什么?(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 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就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今天,我们一起去黄山尽情饱览 “四绝”之首的黄山奇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首先带大家到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在玉屏楼前,举目四望,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这些奇松的名称。同学们,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来,我们一起写下这三棵奇松的名字。(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自主学习,出示任务

  黄山是“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搜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第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三课时——作业巩固。)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吗?想不想知道黄山有那些奇美的风光?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黄山去游览一番,去领略一下黄山松的奇特,好吗?

2、板书课题:16、黄山奇松

3、简介黄山:黄山在安徽省地黄处黄山市境内,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长约40千米,宽约30千米,四季风景如画,要数松树最为神奇。今天,我们欣赏课文,重点就是描叙黄山奇松的。

过渡:我们知道,学习一篇文章,要一边读一边想。我们就从读课题开始边读边想,好吗?

二、引导质疑并梳理目标

1、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遍。

2、

黄山奇松课堂实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黄山·奇松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上课前的两分钟,林老师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注意听好了,我说一句,你们也跟着对上一句。看看咱们五(3)班的同学反应如何。

第一句:五(3)班的同学,早上好!你们跟着对一句—— 生:(齐)老师,早上好!客人老师,早上好!

师:我只想到了你们会说“老师,早上好”,没有想到你们这么懂礼貌,还加了一句“客人老师,早上好”。

不过呀,有一点点小遗憾,什么呢?有一点点拖腔,不够干脆。好,继续。第二句:我看到五(3)同学呀,有一个感觉——你们很有精神!

(学生愣住了,对不上来。)

师:你们很有精神!想想,该怎么来对呢? 生:(齐)老师很有精神!

师:谢谢你们的夸赞!上课呀,就要有股精气神儿!我的第三句,请一个同学来和我对。我说一句心里话——今天,我能和五(3)班同学一同上一节课,我很开心、激动!

生:今天,我们能和林老师一同上一节课,我们也很开心、激动! 师:这个“也”字说得好,他说的也是你们的心里话吗? 生:(齐)是!

师:请把你心里面的开心、激动,用你的眼睛来告诉我。 上课!同学们好!

生:(齐)老师好!客人老师好!

二、导入新课:黄山·奇松·问号

师:今天这节语文课,林老师想让同学们轻松点,我们

黄山奇松作文600字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黄山,一座堪称天下奇观的名山,这里风景如诗如画,在悬崖峭壁的石峰中,顽强生长许许多多,不屈不挠的奇松。

我们坐索道到达了白鹅岭,又从白鹅岭步行来到了黑虎松。眼前的这课大松树枝繁叶茂,好似一只张牙舞爪的猛虎,威武地站在那儿。那翠绿色的松针好像老虎竖起来的寒毛。那棕色的树皮,犹如猛虎精美的,满是花纹的皮毛。

离开了黑虎松,我们又来到了北海宾馆,在宾馆的旁边矗立着一座小山峰。从近处看,它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的巨石好似一个巨大的毛笔头,下面的石块犹如一根笔直的笔杆,上下两边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只巨大的毛笔”。更奇妙的是在笔头”上,长了一棵亭亭玉立的小松树。从远处看这只毛笔”上仿佛绽开了一朵花作文”,所以这里也叫梦笔生花。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传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很爱喝酒,一天他喝醉了,梦见一位神仙送给他一只金光闪闪的毛笔,而且笔头上开了一朵花。李白醒后去了许多地方,想要找到这只神笔。他来到了黄山,终于在这里看到这座山峰,正如他梦中的笔一模一样,从此,李白写的诗更加有名了。

沿着陡峭的石级,我们走了大约十公里的路程,来到了黄山最为著名的景点迎客松。迎客松的主杆十分笔直,在树干的右侧长出两枝茂密的树杈,从远处

黄山奇松课堂实录

标签:文库时间:2024-06-02
【bwwdw.com - 博文网】

黄山·奇松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上课前的两分钟,林老师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注意听好了,我说一句,你们也跟着对上一句。看看咱们五(3)班的同学反应如何。

第一句:五(3)班的同学,早上好!你们跟着对一句—— 生:(齐)老师,早上好!客人老师,早上好!

师:我只想到了你们会说“老师,早上好”,没有想到你们这么懂礼貌,还加了一句“客人老师,早上好”。

不过呀,有一点点小遗憾,什么呢?有一点点拖腔,不够干脆。好,继续。第二句:我看到五(3)同学呀,有一个感觉——你们很有精神!

(学生愣住了,对不上来。)

师:你们很有精神!想想,该怎么来对呢? 生:(齐)老师很有精神!

师:谢谢你们的夸赞!上课呀,就要有股精气神儿!我的第三句,请一个同学来和我对。我说一句心里话——今天,我能和五(3)班同学一同上一节课,我很开心、激动!

生:今天,我们能和林老师一同上一节课,我们也很开心、激动! 师:这个“也”字说得好,他说的也是你们的心里话吗? 生:(齐)是!

师:请把你心里面的开心、激动,用你的眼睛来告诉我。 上课!同学们好!

生:(齐)老师好!客人老师好!

二、导入新课:黄山·奇松·问号

师:今天这节语文课,林老师想让同学们轻松点,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