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黄山奇松》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6-05 00:3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6、《黄山奇松》说课稿

教师:夏国丽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

3、教学重点:

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语文整合教学,使学生体会黄山松树的“奇”

二、说教学策略

1、提炼主线以“黄山奇松”奇在哪儿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2、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旅游”境地,感受黄山松树的奇美

3、朗读感悟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味、联想,感受黄山松树的潇洒、挺秀。

4、读写结合仿照课文写法,自选一种松树试着写一写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哪些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直接、间接的经验,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去看一看,好吗?(板书:黄山)

3、“黄山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奇松”则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仔细观赏一下这些奇特的松树吧(补充完整题目:奇松)

【设计意图】[据题提出阅读专题一个,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能以此为主线,展开自主学习系列活动]

二、交流汇报预习情况,根据汇报情况整合出学习提纲。

三、教师点拨答疑。

精读第二节

(1)读读描写三大名松的语句感受到名松的奇特呢?

(2)联系课文说说“饱经风霜”和“郁郁苍苍”的意思,并用“郁郁苍苍”造句有困难的可访问“说文解字”

感受“迎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斜伸”等词体会,并点击这句话展示“迎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

B、部分学生把优秀的画作传送到大屏幕,图文对照,师生点评

C、读好这段话,读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们的赞美之情

感受“陪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并展示“陪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

B、、读好这句话

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学生读写“送客松”的句子,抓住“盘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体会奇特,并点击这段话出示“送客松”的图片进一步体会

C、读好这段话

(3)齐读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整体感受他们的奇特

(4)争当小导游

精读第三节

(1)默读第三节,想想“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文中列举了哪些不同的姿态?可以进入“图片集锦”欣赏千姿百态的松树

(2)理解“屹立”并造句

(3)你能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松树,学习第二节的写法,给它配上几句话吗?

(4)读好这一节

四、总结全文

黄山的松是神奇的,是黄山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风景。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黄山全有。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确实令人着迷。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部分精读回归整体,这一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则能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五、课外延伸

春城旅行社准备开辟“黄山三日游”的游览线路,请你代写一句广告词。(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说板书

总结出了全文的松树的奇,并把三大奇松的奇板书出来。

七、说教学得失

在教学中能以体检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生成学习提纲,但在点拨答疑时学生自主探究的少,老师包揽的太多,体检式教学没有完全的展示出来。指导学生朗读的较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2q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