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理】小学数学论文: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审题习惯

更新时间:2023-04-16 01:4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审题习惯

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一些学生在不该出错的地方却出错了。于是,我们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的“帽子”。仔细分析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不外乎这几类:没有读题;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等。其实只要提醒学生读读题目再重新做一遍,很多学生就能改对了;或者教师有意识地再把题目要求读一读,很多学生也会马上反应过来。深入分析原因,在粗心的背后正是学生的“审题障碍”导致解题错误。因此,要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必须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而且要注重抓早、抓源头。从一年级开始,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因此,我们首先研究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障碍,从教师教学的角度以及从学生操作的角度出发,探究出一套破解审题障碍的良好方法。

1.指点读题

教师在指导一年级孩子做作业时,要从指导孩子读题入手。首先,让孩子明白如何分清每一题的分界,以免把后一题的要求用前一题去完成;其次,在指导孩子读题时,要让孩子手指着题目一字一字地读,这样能避免他们在读题时漏字、添字。读后指名让孩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如果发现孩子对题目的意思理解不到位,就需要引导孩子再把题目读一遍。如果教师在每次练习时能做到有意识地渗透读题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孩子们对审题也会更加关注。

2.抓关键词

在读题时,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学会抓题目当中的关键词,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在读好题目后,可以问孩子们,你觉得题目中的哪个词很重要、很关键?如此训练,孩子们的审题能力定会不断提高。如题目中常见的关键词有:“大、小、多、少、长、短”等,在讲解题目要求时,可以用符号表示。如出示“最多的画√,最少的画○”,问:“你觉得题目中哪个词很关键、很重要?”

3.对比练习

通过设计对比性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一年级中有许多孩子是不仔细审题的,看题型相似就用同样的方法解答,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作业“陷阱”,让孩子们吸取教训。学生只有在审题的时候反复认真地推敲,才不掉进编写者设下的“陷阱”,才能扫清审题中的障碍,对题目的意思才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4.学科整合

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识字量较少,是造成审题障碍的最大的原因。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数学老师可以统计好这些学生在数学课上必须掌握的汉字,请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提前把这些字进行认读和书写。现整理出生字词如下:《比一比》中的“最、高矮、长、厚薄、轻重”等汉字;“前后、左”;《认识物体》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球”;《认识钟表》中的“时、半”。

5.科学评价

现在的作业形式中,存在一些教师批改后学生不需要审题也能解决的问题,对于这样的作业,教必须有正确的评价导向,以促进孩子审题能力的提高.如判断题,一年级孩子最怕字数多的题目,因此有的孩子在做判

断题时,不假思索随意判断,订正时连题目都不看一眼,将对改成错,或把错改成对。对于这样的孩子,评价一定要跟上。比如,当题目中只要存在一题是错误的,教师就要孩子重新审视所有的题目,要求学生说明判断的依据。

6.沟通家长

一年级是个起始年级,是孩子系统学习数学的起点,如果能正确引导孩子审题。就会加速学生在审题中思考。如何让家长科学地指导孩子,教师必须让家长正确认识审题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性,教给家长正确地培养孩子审题能力的方法。让家长明白:家长可以辅助孩子学习,但不能代替他读题,孩子年龄小,识字量不多,可以让孩子在完成作业前都先把题目读一遍,碰到不认识的字,让孩子做上记号,然后家长给注上拼音,也可以告诉他某个字怎么读。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主动读题、审题,理解题意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反之,如果家长们经常代替孩子读题,孩子就有了依赖性,造成学生不想审题,不会审题,不习惯审题。我们要变孩子等答案为孩子主动解决问题,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会促进孩子养成审题的习惯。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还需要养成“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好习惯。首先是口动。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可以动口大声读、轻声读或默读,它能解决漏看、错看、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其次是动眼。动眼观察时对题中关键词要多加思考,搞清含义,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的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的条件,不要急于求解,边思考、边联想,弄清题目中所涉及信息,找准信息之间的关系。一年级教材中很多题目都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的,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再次是动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用学具摆一摆,或用符号画一画。如:正确数数是一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有许多实际问题的信息需要到情境图中一数得到.如果学生在数的过程中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往往会出现数错的现象,从而导致解题错误。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边数边记,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最后是动脑。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方法信息,准确思考、全面思考、深入思考,分析遵循的规律及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正确解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a0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