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波的衍射和干涉

更新时间:2024-02-28 22: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 总序第 个教案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教学策略 第4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 共 1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①通过观察水波的衍射现象,认识衍射现象的特征 ②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和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③知道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现象 ④了解波的叠加原理 ⑤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涉现象和波的干涉图样 ⑥知道波发生明显干涉现象的必要条件 ⑦知道干涉现象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波的衍射、波的叠加及发生波的干涉的条件 对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的理解、对稳定的波的干涉图样的理解 实验演示、flash演示、探讨、讲授、练习 教学活动 一、波的衍射

1、定义: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小。 3、对衍射现象的解释

(1)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衍射是否发生的条件,仅是衍射现象是否明显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d

(2)衍射是否明显,通常的衡量就是孔或缝的宽度d与波长λ的比值,比值越小,衍射现

λ象相对越明显.

(3)当孔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十分突出,但衍射波的能量很弱,衍射现象不容易观察到.

①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凡能发生衍射现象的一定是波.

②波的衍射总是存在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之别,没有不发生衍射之说. 二、波的叠加

1、定义:几列波在某一区域里重叠在一起。 2、特点:

(1)独立传播性: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

(2)位移叠加的矢量性:在他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3)叠加是无条件的,任何频率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都会叠加. 三、波的干涉

1、定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幅加大,某些区域的振幅减小的现象。 2、干涉图样:波的干涉中所形成的图样。

3、干涉条件:(1)频率相同 (2)相位差必须保持不变

1

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4、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5、对波的干涉现象的理解 (1)稳定干涉

稳定干涉图样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必须是两列同类的波,并且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相位差恒定.如果两列波的频率不相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其波长就不相等,这样不能形成稳定的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因此我们就看不到稳定的干涉图样,只能是一般的振动叠加现象. (2)明显干涉

明显干涉图样和稳定干涉图样意义是不同的,明显干涉图样除了满足相干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两列波振幅差别不大.振幅越是接近,干涉图样越明显. (3)介质质点的振动

干涉区域内的各质点始终以振源的频率振动,且振幅保持不变,但其位移随时间变化(振幅为0的减弱点除外). (4)干涉图样及其特征

(1)干涉图样:如图12-4-2所示.

(2)特征:①加强区和减弱区的位置固定不变. ②加强区始终加强,减弱区始终减弱(加强区与减弱区不随时间变化). ③加强区与减弱区互相间隔. (5)“加强点”与“减弱点”的判定方法

设S1、S2为振动频率相同、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它们产生的两列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介质中某点P到S1、S2的距离分别为PS1、PS2,距离差Δx=|PS1-PS2| (1)Δx=nλ(n=0,1,2…),即距离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P点为振动加强点.

λ

(2)Δx=(2n+1)(n=0,1,2…),即距离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P点为振动减弱点.

2若两波源的振动步调相反,则上述结论相反. 四、小结

波的衍射:波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的现象。

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区互相互隔开 衍射和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即S障≤λ波

明显干涉现象的条件:1.两列波的频率相同 2.两列波的起振方向相同

课后反思: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j1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