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中国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及对策——以青岛市为例

更新时间:2023-05-17 04: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圄虐孝通报

2012,28(26):146—152

ChineseAgriculturalScienceBulletin

制约中国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及对策

——以青岛市为例

盖明媚,刘学忠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几年各主产区也在积极转换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水产业还没有摆脱依靠生产规模扩张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粗放型经营方式。本研究以青岛市为例分析了制约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提出了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提高劳

动者素质等加快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关键词:水产业;发展方式;制约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2一0716

ConstraintsandCountermeasur鹤AnalysisintheChangeOfDeVelopmentM.ode

ofAqu8cuItureEconomy

——Ex锄plefromQingd加

GaiMingmei,LiuXuezhong

(a粥d∞Ag矗c澎£ur口2‰泌Mioy,Qin薛ao

convenedthemodeofdevelopmentactivelyin

shandong

266109)

Abstract:China’saquacultureindustryhasmadegreatachievementssincetheref0Hn,themainproducing

areas

werenot

recent

yearsandachievedsomesuccess.Butitwas

on

also

freef南mextensivemodeofoperationandstillreliedtheexpansionofproduetionscaleand

consumptionofnaturalresources.ThepaperanalyzedthefactorsrestrictingtransfonnationofthedeVelopmentmodeofaquacultureeconomy,proposed

series0f

countemeasures,such

soon.

as

institutionalinnoVation,scientmc

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improvedthequahtyofworkersandKeywOrds:aquaculture;development

pattem;constraints;counte珊easures

多方面的挑战,存在体制落后、结构调整力度不够、水环境污染、资源衰退、养殖品种种质退化、病害时有发生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者对水产品的消费信心,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出口,制约了水产养殖户、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的收入。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进一步转变水产业经济发展方

O引言

水产业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产业,也是山东省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大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当前海洋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几年各主产区也在积极转换发展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时至今日,水产业还没有摆脱依靠生产规模扩张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在水产业较快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

式,实现水产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和协调发展,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进入2l世纪以来,对渔业经济增长的研究日渐增

基金项目:青岛市政府双百工程项目“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2010—B一18);和青岛市软科学项目“以科技创新推进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KzJ.63)。

第一作者简介:盖明媚,女,1965年出生,山东海阳人,青岛农业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信息研究。通信地址:266109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Tel:0532—8608049l,E_mail:觯1Inei@163.com。

通讯作者:刘学忠,男,1966年出生,山东省莱阳人.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及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通信地址:266109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Tcl:0532.88030437,E.mail:lxue面ong@163.com。收稿日期:2012—03.06,修回日期:2012.07.17。

盖明媚等:制约中国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及对策

147

多,其中不乏围绕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过去中国渔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然资源、廉价人力资源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些资源的支撑是有限的,目前渔业发展面临资源匮乏、经济效益下降、水污染日趋严重等巨大挑战[“。中国必须对渔业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刻反思,要摆脱短缺型发展模式的束缚、摒弃增产指标的考核价值、降低自然资源依赖度o】。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是加速中国渔业发展,持续增加产量并提高质量的必由之路一,,为此必须加强渔业经济与政策研究,高度重视政策和科技支撑对渔业发展的作用”,:要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线性化粗放增长方式向循环经济转变,必须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和融资体制[6】。针对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有利于实现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n。

然而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依然是放在增长上,想方设法让渔业经济快速增长,注重的是速度,往往忽视增长的代价,造成环境污染、资源低效利用、环境及安全事故频发,给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此后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逐步转到产业经济发展方式,渔业也不例外,多数学者认为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是实现渔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喁。1“。作为大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渔业如何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关系到新形势下渔业发展全局,是进一步夯实现代渔业基础,确保渔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般来讲,渔业是指水生动植物采捕的养殖产业,而水产业是指水生动植物的采捕、养殖、加工、流通的产业[121。显然水产业比渔业的内涵要大得多。目前以水产业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其发展方式转变的很少。为了了解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以青岛市水产业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研究其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目前制约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探讨如何促进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的转变,旨在为中国水产业经济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1青岛市水产业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青岛市水产业实施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三大战略,重点发展水产种苗业、增殖业、健康养殖业、加工业四大支柱产业,加快了现代水产业发展的步伐。2010年全市完成水产品产量112万t、产值105.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8%,水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均位于全国副省级城市前2位。在水产业结构中,养殖占比由2000年的62%调整到20lO年的76%,高出全国平均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3%上升到2010年的73%。

从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青岛市水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开始下降,进入21世纪后增长缓慢,产值在2003年达到顶峰,自2004年开始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向下降幅度较大。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结构调整力度不够造成高附加

值产品养殖发展较慢、水环境污染、部分养殖品种种质

退化、病害灾害时有发生、品牌意识薄弱造成产品价值低下等。

目前青岛市水产品养殖产量约占青岛市水产品总产量的77%,养殖在水产品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十五”期间青岛市水产养殖面积基本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6.47万hm2,“十一五”期间呈下降趋势,2009年为5.32万hm2,养殖面积占山东的比重从“十五”期间的10%左右降至2009年的7.75%;从单产来看,大部分年份青岛市水产养殖的单产为山东省的2倍多:2005年前养殖产量基本上呈上升趋势,2005年后呈下降趋势,2009年才有较大反弹,养殖产量占山东的比重基本呈下滑趋势,从2001年的22.94%下降到2009年的

17.07%。

与山东全省相比,2004年以前青岛市水产品总产量在山东省的占比略高于20%,产值占比为20%左右,但2004年以来2个所占比例皆成下降趋势(表1)。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水产品产值在山东省水产品产值中的占比2003年以前呈上升趋势,之后各年皆呈下滑

表l2000一2009年青岛市水产品生产在山东省的地位变化

数据来源;青岛市及山东省统计年鉴2001—2010。

148

中固农孝通报

http://w、^强^,.casb,org.cn

趋势,而且产值占比低于产量占比,产值占比下滑速度比产量占比下滑速度快,这说明与全省相比,青岛市水产品的单位价值提高的速度慢。除个别年份外,青岛市水产品均价皆低于全省水产品均价。2004年以来青岛市水产业在山东省占比下降,表明其滞后于全省总体发展,这其中主要是滞后于部分水产业大市,如2009年青岛市水产业产值和增加值皆远低于烟台市和威海市(表2)。

表22009年山东省水产业大市产值及增加值

数据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10。

2近几年青岛市水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2.1结构调整力度不够

威海和烟台水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非常大,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海参等海珍品养殖,2011年威海海参养殖面积达2万hm2,占其海水养殖面积的1/3,鲜参产量达3万多t,2015年规划海参养殖面积突破6万hm2。最近3年烟台海参总面积每年增加约0.3万hm2,2011年烟台海参养殖总面积也达到了2万hm2。在结构上,海边池养海参的面积正在逐渐减少,而通过人工造礁、打造海洋牧场、底播海参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而青岛市“十二五”规划才0.7万hm2,如果要达到海水养殖面积的1/3,需要1.3万hm2。不难看出青岛海水养殖与威海和烟台的差距。2.2海水富营养化

由于种植大量的海帝,威海市海域一般不发生赤潮、浒苔等灾害,而相比之下青岛市的海藻产量却很低。2009年青岛市藻类产量仅O.7万t,而威海市藻类产量达42.2万t,其中主要是海带,大量的海带生产消耗了近海大部分氮和磷,基本解决了海水富营养化的难题,有效预防了赤潮、浒苔等海洋灾害,为其他海产品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历史上青岛附近海域也曾经大量养殖海带,后来考虑到旅游等原因逐渐取消,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海水富营养化越来越明显,终于造成浒苔爆发。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改革开放以后至20世纪末青岛市水产业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方式为依靠生产规模扩张和大量消耗自然

资源为主的粗放型经营方式。粗放型经营方式的缺陷在20世纪末已经显现,90年代后半期水产业的增速已经大大低于90年代前半期的增速。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青岛市相关部门逐步意识到粗放型经营方式带来的各种危害,开始重视水产业发展方式的调整和转变,然而从上述分析发现:2004年以后青岛市水产业的总产量、产值增长皆滞后于山东省水产业总体发展,比烟台、威海2市落后较大:青岛市水产业的结构有所调整,但调整的步伐较慢;水产养殖业的环境约束越来越明显。目前青岛市的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仍处于粗放外延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内涵的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

中。

3制约水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

目前影响水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体制转变滞后、资本和技术约束、环境约束、政策约束以及管理上

的一些问题。3.1体制约束

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优势已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消极作用日益凸现u3,:一家一户的渔民承包了滩涂、虾池、海参池、近海面等,这些渔民可能具备承包的经济实力,简单的说就是他能够交上承包款(渔村等基层组织大多只关心承包款能否按时收缴上来),但是否掌握相关的技术,能否搞好经营,基层组织不见得知道,也不很关心,渔民对自己是否具备相关技术、是否能够搞好养殖也不一定都清楚,可见承包中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就导致生产中盲目经营、乱上项目、养殖密度失控、滥用渔药,有的承包户亏损,有的中途转包等一系列问题,而且由于养殖密度失控、滥用渔药造成海域污染。这已经成为阻碍水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制创新势在必行。3.2资本约束

水产业结构调整中,远洋捕捞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高附加值的水产品养殖需要的投资大、风险也大,只有少数渔民能够支付得起,承担得起;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水产养殖高深技术的研发也需要大量资金。资金的缺乏制约了水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3.3人力资本约束

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动力Ⅲ】。当前关于水产业的职业教育尚赶不上水产业的快速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少量专业人才能在一线从事水产养殖的很少,目前主要依靠渔业管理部

盖明媚等:制约中国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及对策 149

门的一些短训班以及渔业技术部门发放的技术资料,渔民以及渔业企业的一线从业人员不能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这阻碍了相关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3.4技术约束

技术进步是水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水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在水产养殖技术上具有一定的领先水平,但在对浒苔、赤潮及外来生物的控制、疫苗及安全有效专用渔药的研发以及水产品加工等方面则较落后。

3.4.1对浒苔及外来生物的应对技术亟待提高2008年夏季爆发的浒苔给青岛市水产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此后每到七八月份养殖户就提心吊胆,尽管技术人员也提供了一些暂时的应对办法,这些措施不仅费工费力,且收效不佳。为什么在浒苔来袭4年后还是没有找到完全解决问题的办法?认为科研人员没有急渔民所急,想渔民所想;管理部门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激励科研人员,这就使问题的解决一拖再拖。近年来胶州湾“大米草”肆虐,蟹子、蛤蜊成群死亡,2005年时只有30多hm2,到2010年大米草就增加了一倍多,蔓延到整片滩涂,使鱼类、贝类、藻类等大量生物丧失生长繁殖场所,适合养殖的滩涂正在减少。

3.4.2渔用疫苗的研发滞后尽管中国从1990年就已经开始渔用疫苗的研究,但至今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缺乏在生产上应用开发的研究,导致渔用疫苗仅仅停留实验室阶段,商品性渔用疫苗迟迟不能应市。截止2010年底,仅有3种水产疫苗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但无一拿到生产批文而在生产中使用。此外,水产品加工还大多停留在粗加工阶段,精加工技术较少、落后。3.5政策约束

政策约束主要体现在免费的公共服务不够,免费的技术培训和咨询方面有待加大力度,水产养殖者对政策性保险的呼声也十分强烈。

3.5.1公共服务目前渔业部门有一些免费的技术培训和咨询,但是力度远远不够,技术服务人员大部分时问不是在搞技术推广,真正到养殖现场的时间太少,能够走到渔民中第一时间了解养殖者的技术困难、了解养殖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少;其次,发现了问题没有千方百计去解决;再者技术人员自身的知识更新跟不上。养殖技术与知识正在不断更新,技术人员不及时充电,就无法为渔民进行新技术服务。

3.5.2政策性保险水产养殖业风险巨大,养殖者中流传着“三年奔小康,一年赔精光”的说法,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2009年冬季胶州湾及部分海湾和近岸浅海海域结冰,导致青岛市部分海洋养殖

筏架、网箱、潮间带滩涂和养殖池受灾,据统计,海冰造成的渔业养殖损失达1.2亿元。2008年夏季开始的每年1次的浒苔也给水产养殖造成很大损失。面对灾害,保险自然成为渔民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然而由于渔业出险概率高、勘验定损成本大、巨灾风险无法控制等原因,商业保险几乎不涉及渔业保险市场,而目前政策性保险几乎是空白“51。3,6结构调整力度不够

水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目前水产业结构层次依然较低,尽管二、三产业的产值占比较大,但是第二产业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对中国水产业的拉动力不大,而且是低附加值的加工,产业质量不高,而第三产业中的休闲渔业刚起步时间不长,产值不大。水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还表现在产品结构上。尽管当前水产品品种很多,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对质量上乘、营养价值高的水产品需求增加。水产品供求总体供过于求,但是这种供求过剩只是结构性、低水平的过剩,大陆货多、优质产品少,原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

此外,由于技术上的问题以及管理措施不利等,也造成近海养殖环境恶化,浒苔等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4转变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4.1体制改革与创新,突破制度约束

要摆脱目前水产业发展缓慢及散乱的状态,增强水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推进经营体制创新,发展水产业规模经营。逐步改变一家一户的承包制为公司制,参照农业公司制改革的办法,经营主体通过自身资本积累或以合伙方式组建水产业养殖公司,在大规模租用滩涂、池塘、近海面的基础上形成大养殖场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基层政府要积极建立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大力投资养殖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滩涂、池塘等承包经营权流转。首先,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保障渔民利益的承包权股份化整合,将渔民分散经营的承包权量化入股,形成村集体养殖自然资源所有权不变、自然资源处分权在股份合作社里,承包权转变成为收益权在渔民手中的“三权”分离制度;其次,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发包人,通过使用权投标招包方式使渔业经营主体(公司或大的专业户等)获得大面积滩涂、池塘、近海面,从而实现规模化经营。

4.2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突破技术约束

要建设现代水产业,促进水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

150。

中国农学通报

http:/^^nvwcasb.o玛.cn

现水产业可持续发展,追切需要水产业科技进步支持。4.2.1病害防治技术作为养殖业,防疫是首要的,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是水产养殖业的头等大事u61。目前中国水产养殖的用药很普遍,用药量较大u71。这方面挪威、美国等国家研发疫苗的经验很值得学习。要采取多方面政策鼓励水产研究机构加快这方面的研究,早日开发出适用于各种水产养殖的多种疫苗。可以采用养殖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投资、研发,

除了政府的科研投资以外,加大企业投资的力度,研发

成果投资企业优先享用。也可以通过与水产业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来解决某些关键技术。当然,除了加大疫苗的研发力度,疫病的防治还需要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

4.2.2加快研究浒苔和赤潮防治技术黄海的浒苔以及渤海湾等地的赤潮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很大损失,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海水富营养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再加之水产养殖自身的

污染,海水富营养化不可避免,除了控制陆源污染物的

输入和水产养殖自身的污染外,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净化养殖水域:第一,尽快研究推广使用篮子鱼控制养殖池浒苔等海藻过度繁殖。蓝子鱼有着池塘养殖“清道夫”的功能,在福建、广东等地早已被普遍接受,但在北方尚未得到广泛应用,2009年青岛市城阳区试验从南方引进篮子鱼,控制海参池浒苔繁殖看到了些许希望。应尽快研究篮子鱼卵孵化育苗生产技术;研究适合在北方培养篮子鱼苗的生物活饵料;研究海参养殖池塘控制浒苔等海藻过度繁殖搭配篮子鱼的鱼苗比例。这些研究对北方海参等池塘无公害养殖将产生极大推动;第二,在近海大量种植大海带,解决海水富营养化问题。根据专家研究,大海带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海洋清洁工”。据专家2008年考察,南非的好望角靠近大西洋的一边发生了很严重的赤潮,而靠近印度洋的一边则海蓝水清,原因是没有发生赤潮的海域生长着大量的海带等藻类,而发生赤潮的海域则几乎没有任何海藻。在海带等藻类生长旺盛的海域,海水的营养盐指标可以达到零。如前述,海带的作用在威海水产业发展中也已经得到明显体现,因此,管理部门要尽快研究规划在近海划片种植大西洋大海带。此外,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非渔领域,水产业劳

动力逐渐变得稀缺,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被替代,加速发展替代劳动的资本密集型技术是必然趋势。

4.3发展职业教育,突破人力资本约束

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做保障,国外由传统水产业向现代水产业转化的过程,总是

伴随着水产业劳动力数量的不断降低和质量的不断提升。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让养殖者掌握较多的专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强渔民的就业能力。应鼓励职业院校开设水产养殖专业,为水产业的发展多储备一些实用人才。

4.4加大资金投入,突破资本约束

除了政府加大投入外,可以示范引导企业,特别是水产品加工企业投资高附加值的水产养殖,投资海洋

牧场建设。在发展远洋捕捞中,浙江省舟山渔民合股

发展远洋渔业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2010年11月,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长白乡7位渔民在政府部门的鼓励引导下,筹资850万元,通过挂靠舟山市明翔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打造500t的远洋渔船,2011年8月他们打造的远洋渔船远赴南太平洋投入生产。当然通过经营体制创新,资本的问题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4.5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突破政策约束

各地渔业部门在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还远远不够,需要加强。凡是有水产养殖的最基层的乡镇或办事处都至少应该有一名技术推广人员,养殖面积大的应配备2名以上;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管理,他们去养殖场走访的内容、发现的问题、解决的问题以及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的内容都要求其记录在案,每月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要根据其业绩核发工资。只有这样才能把最新的技术及时推广给渔民,及时发现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开展水产养殖保险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保费补贴㈣。国内外实践经验也表明,凡是涉及到农业保险的,除极少数完全商业化经营外,其他的都有政府的介入,只不过介入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以保费补贴、有的以颁布行政指令和行业规则等方式补贴。水产业是大农业中的重要产业,水产养殖业风险也大于种植业和畜牧业,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不包含水产养殖业,制约了水产养殖保险的开展,养殖户没有享受到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对养殖户是不公平的。水产养殖业保险不仅应该享受财政保费补贴,而且补贴水平应高于种植业、畜牧业。浙江宁波市2011年6月开始水产业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对慈溪市辖区内的一万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场实行政策性保险试点,并将在试点基础上,在宁波全市逐步推广;同时,待条件成熟时,逐步探索其他水产养殖品种的政策性保险问题。应鼓励更多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逐步推广。4.6加大水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第一产业捕捞方面,在发展远海捕捞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远洋捕捞。远洋捕捞需要的资金量大,要倡

盖明媚等:制约中国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及对策.151.

导大户渔民合资合作,浙江省舟山渔民合股发展远洋渔业的经验值得学习。养殖方面,要调整养殖结构,继续推进高附加值品种的养殖,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日本和韩国发展海洋牧场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海洋牧场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要政府、企业、渔民多方筹措。日本政府像对待修路建桥梁一样,把海洋牧场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投资,值得学习。

第二产业要加大本地产品的加工比例,提高本地产品的增值幅度,以拉动本地养殖业的发展。目前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对本地水产品加工少,多数水产品加工企业仍处于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半成品加工阶段,设备层次低、创新能力不足、附加值低。要向系列化、多样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并注意创建品牌。

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休闲渔业正方兴未艾。作为水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要素和有机组成,休闲渔业已成为各地水产业结构调整和渔区旅游业深化的重点发展目标。各休闲点的管理及从业服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需要引进优秀管理团队,提升整体经营水平。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山东威海市发展休闲渔业的经验皆有可学习之处。

当前的发展方向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快发展以垂钓为主的休闲渔业基地;二是发展以渔村生活体验为主的“渔家乐”休闲渔区;三是发展以海上观光及海岛旅游为主的休闲渔业;四是发展以“渔文化”为主题的渔业节庆活动。4.7加强管理

作为经营者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利益,缺乏长远眼光的经营者更是考虑眼前利益,往往忽视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影响水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层面首先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并通过加强管理来实现。

(1)实行养殖许可证制度与轮休制。在水产养殖业中实行许可证制度,养殖者必须持有养殖许可证才可以从事水产养殖u91。在许可证中明确规定持有者的权利和义务,每个养殖许可证都标明养殖场的位置、养殖的品种、规模。养殖者必须保持养殖日志,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养殖场的各项活动,以保证水产养殖在政府控制下有序健康发展,从源头上避免大规模的水产养殖疾病的暴发,减少药物的使用。对养殖场规模和许可证发放数量加以限制,使水产养殖业在政府控制下稳步发展。养殖场在同一滩涂、海域只能连续养殖2~3年,然后空闲一段时间,以便使大部分病原体死掉,减少病害传播保护环境。建议与承包期对接,每一承包周期内划出20%的面积,实行轮休制。对休滩区

域实行减免海域使用金政策,鼓励街道及社区实行休滩规划。

(2)控制使用生鲜饲料,积极推广配合饲料。据估计,中国配合饲料在海水鱼类养殖中的使用率约为20%,乐观的估计是30% ̄40%。大量使用生鲜饲料的主要原因是成本低。但生鲜饲料耗费水产资源,长期的滥捕必将加剧水产资源的枯竭。

推行配合饲料可分为两步实施,先是养殖小鱼阶段、低温季节用传统生鲜杂鱼作饲料,养殖大鱼阶段、高温季节用配合饲料。小鱼阶段投饲量少、残饵也少,对环境污染相对较轻。大鱼阶段投饲量大、残饵多,对环境污染重,不宜用生鲜杂鱼作饲料。低温季节生鲜杂鱼不易发酵发臭,高温季节下沉至底部的生鲜杂鱼容易发酵分解,逸出硫化氢,污染养殖环境;第二步全面推行配合饲料。这是鱼类养殖企业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化经营方式的转变,在投喂饲料方面必须的升级换代。

为了提高配合饲料的使用比例,可以借鉴韩国政府对养殖户给予饲料差价补贴的做法。5小结

在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水产业的发展也必须顺应潮流进行调整,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摆脱依靠生产规模扩张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粗放型经营方式,才能解决资源衰退、水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实现水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目前影响水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主要是体制转变滞后、资本和技术约束、环境、政策约束以及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优势已经得到充分发挥,体制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如何在这一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是首要问题;如何应对海水富营养化带来的浒苔、赤潮,如何加快渔用疫苗的研发,在免费的公共服务、技术培训和咨询方面如何加大力度以及如何加快推广政策性保险,这些都是转变水产业发展方式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建立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组建水产业养殖公司,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鼓励养殖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投资,联合研发疫苗,开展国际合作解决某些关键技术;以发展海带等海藻的生产解决海水富营养化问题;

加强渔业部门在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方面的管理;对

水产养殖保险给予政策支持和保费补贴;在水产业的3次产业中同时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参考文献

【1]

史磊.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

152’

中回农孝c亟报

http://、^n^,、矾casb.oFg.cn

论文,2009(6):l 3.

【2]

高健,刘亚娜.海洋渔业经济组织制度演进路径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11):74—79.

【3】张合成.树立现代渔业意识,引领增K方式转变[J】.中国渔业经济,

2006(5):3-9.

【4】于瑞.关于转变渔业增长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渔区建设的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2008(3):51—53.

【5】范小建.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必须加强渔业经济与政策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7(1):4—6.

[6]杨正勇,朱晓莉.论渔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线性到循环的转变【J].太平洋学报,2007(4):87.94.

[7]吕祥,骆乐.积极吸引FDI促进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J]渔业经济研究,2007(1):3卜34.

【8]董金和.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的初步思考【J】.中国水产,201l(6):

11.12.

【9】李健华.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2010

(2):5一12.

【10】侯英民.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十二五”现代渔业

建设[J].中国水产,20lO(11):2.5.

[11]杜宣.转变发展方式做强现代渔业[J】江苏农村经济,201l(12):

14—15.

[12】包特力根白乙,孙怡,杨洁涵.水产经济学若干基本概念之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2009(1):66.70.

[13]杜威漩.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以农地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建立和变迁为例[J】商业研究,2009(2):21l一216.

[14】李群,王巧云.人力资源开发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导机制分析

[J]中国科技论坛,2009(2):108.121.

[15]纪中慷,刘伟.海冰之灾与金融施救[J】中国农村金融,2010(5):

95.96.

[16】魏宝振.发挥推广体系技术和网络优势促进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

的转变[J]中国水产,2009(6):4-5.

[17]张连英.浅谈水产品质量安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7):172。174.

[18]黄延信,张成.水产养殖业保险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水产,20lO

(12):5—7.

[19】陈洪大.挪威水产养殖药物残留控制系统[J】科学养鱼,2009(3):

4243

制约中国水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及对策——以青岛市为例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盖明媚, 刘学忠, Gai Mingmei, Liu Xuezhong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266109

中国农学通报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012,28(26)

1.史磊 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研究[学位论文] 2009

2.高健.刘亚娜 海洋渔业经济组织制度演进路径的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 2007(11)3.张合成 树立现代渔业意识,引领增长方式转变[期刊论文]-中国渔业经济 2006(05)

4.于瑞 关于转变渔业增长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渔区建设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渔业经济 2008(03)5.范小建 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必须加强渔业经济与政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渔业经济 2007(01)6.杨正勇.朱晓莉 论渔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线性到循环的转变[期刊论文]-太平洋学报 2007(04)7.吕祥.骆乐 积极吸引FDI促进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期刊论文]-渔业经济研究 2007(01)8.董金和 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的初步思考[期刊论文]-中国水产 2011(06)9.李健华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渔业经济 2010(02)

10.侯英民 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十二五"现代渔业建设[期刊论文]-中国水产 2010(11)11.杜宣 转变发展方式做强现代渔业[期刊论文]-江苏农村经济 2011(12)

12.包特力根白乙.孙怡.杨洁涵 水产经济学若干基本概念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渔业经济 2009(01)

13.杜威漩 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以农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变迁为例[期刊论文]-商业研究 2009(02)14.李群.王巧云 人力资源开发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传导机制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科技论坛 2009(02)15.纪中慷.刘伟 海冰之灾与金融施救 2010(05)

16.魏宝振 发挥推广体系技术和网络优势促进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2009(06)17.张连英 浅谈水产品质量安全[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07)18.黄延信.张成 水产养殖业保险的调研与思考[期刊论文]-中国水产 2010(12)19.陈洪大 挪威水产养殖药物残留控制系统[期刊论文]-科学养鱼 2009(0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nxtb201226032.asp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mz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