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书写提示+日积

更新时间:2024-05-07 22: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人们交流互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全球化的社会。因此个体要学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三”,包括“口语交际”“查字典”“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内容。 课题 《小公鸡 内容简说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吃到了草地上的虫子,小鸭子又救和小鸭子》 了落水的小公鸡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懂得伙伴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这个故事写的是树和喜鹊原来非常孤独,后来,人们在树的周围又种了好多好多树,引来了好多好《树和喜多喜鹊,从此,树和喜鹊都有很多很多自己的伙伴,不再孤单,非常快乐。故事告诉同学们有了朋友才鹊》 会有快乐,与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快乐幸福! 课文以“快乐”为主题,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学生在《怎么都 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一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他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 快乐。回味快乐,继而保持快乐的生活态度。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是一种快乐。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2.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让孩子们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

5.小公鸡和小鸭子………………………………………………………… 2~3课时 6.树和喜鹊………………………………………………………………… 2~3课时 7.怎么都快乐……………………………………………………………… 2~3课时 语文园地三………………………………………………………………… 2~3课时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本单元的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5.小公鸡和小鸭子

课题 小公鸡和小鸭子 课型 新授课 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儿童小故事,课文通过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之后小鸭子又救助不会游泳设计说明的小公鸡的故事,告诉我们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本导学案设计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读文识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学习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学习按思考题读懂课文内容。 1.制作字词卡片。(教师)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学前准备 3.预习课文,自学字词。(学生) 4.观察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样子。(学生)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3.观察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样子。(学生)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12个生字。 教学环节 导案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两个小动物,这两个小动物非常可爱,你们想看看吗?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学案 达标检测 1.想象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样子,自由交流对这两种动物的认识。 1.你见过小公鸡和小鸭子吗?2.齐读课题,交流: 说一说你印象中这两种动物的样子。 (1)从课题上看,这篇课文 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2)“和”在题目中是什么 意思? 3.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全班交流。 一、谈话导入,读课题,交流以下问题: 引入新课。 (用时:3分钟) (1)从课题上看,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小公鸡和小鸭子) (2)“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小公鸡怎样对待小鸭子,小鸭子又怎样对待小公鸡。) 1.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初读课文,看图,了解大意,读准字音,能读完整的句子。(读2遍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用时:7分钟) 1.老师范读,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分小节读课文,读准字音。 4.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2.我会认,我会连。 zhuō zhí xínɡ sǐ xìn ɡēn shēn 身 跟 死 信 行 捉 直 段?几幅图?(4个自然段,进行抢答,最先答正确者获胜。 2幅图) 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 (2)2~3名同学做小老师,领读生字,其他同学跟读。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认读生字,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哪个小组就获胜。 结合看图,分段阅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提问: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书中用的“一块儿”还可以怎么说?(一同,一起) 2.学生自己读这段,对照课件观察:小公鸡和小鸭子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让学生轻声读这1.一个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价。 2.生思考: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书中用的“一块儿”还可以怎么说? 3.同桌交流以上问题,并举手回答。 4.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交流: (1)为什么小公鸡捉到很多3.给生字补充音节。 捉 uo直 zh 行 x跟 g 身 sh 说 uo 4.我会给生字按偏旁归类。 块 忽 信 听 他 急 地喊 土: 心: 人: 口: 5.用下面的词语说话。 一块儿: 6.我会读好下面的句子。(1)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2)“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3)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 7.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公鸡跟在小鸭子的后面,也下了水。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的后面,也下了水。 小鸭子 游到小公鸡的身边。小鸭子游到小公鸡的身边。 段,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虫子? 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三、细读课文,上,教师进行释疑: 理解课文内容。(用时:20分钟) (1)为什么小公鸡捉到很多虫子? (2)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2.电脑出示图片,学生借助图片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动脑筋观察图画,认真思考。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3.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个捉到虫子,一个捉不到虫子?板书:捉虫子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 5.回答以上问题。 6.用“因为……所以……”句式练习说话,全班交流评价。 7.分角色朗读课文1、2自然段。 8.同法学习交流3、4自然段重点讨论:为什么小鸭子能捉鱼?小公鸡不能下水捉鱼? 9.学生朗读以下句子: (1)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2)“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 (3)小公鸡上了岸,笑着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 (1)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2)想想:“小鸭子急得直哭”应当以什么语气读? 5.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三)同法学习3、4段 1.教师让学生轻声读这两段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释疑为什么小鸭子能下水捉鱼?小公鸡不能下水捉鱼? 3.引导学生讨论,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指着图说一说原因(出示课件)板书:捉鱼。 4.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3、4段。如:小鸭子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指导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 5.请学生练习表演3、4段,通过动作表演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请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了四、归类观察,什么? 总结课文。(用先组内说一说,最后指名时:10分钟) 向大家汇报。(1)我懂得了小鸡不会游泳,小鸭子会游泳。子。 2.读好课后读第二题的句 1.齐读课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no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