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钓鱼的启示》公开课上课教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9:23:3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3、钓鱼的启示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文章,本单元的要求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以及表达效果,这篇课文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在叙事过程中对作者的心理变化写得特别细腻,在教学过程中药抓住课文这一特点。 [学情分析]

鉴于本课的特殊性,文中在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情感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通过小组讨论、换位思考等教学策略,领悟“钓鱼”这件事给作者带来的启示,以及课文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3.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说出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4.能用自己的话准确说出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5.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话的意思,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2.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作者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本单元学习的主题,阅读和习作的主要学习目标。

2.能正确认读11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

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 4.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阅读单元导语,明确重点目标

1.读导语,思考: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要求。 2.反馈:

(1)主题:生活的启示(理解启示:从生活或书本中明白一个道理) (2)语文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二、相关知识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生活处处是学问,今天我们要一起去看看钓鱼这件事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同学们事前都做了预习,了解了一些跟鲈鱼或者和捕鱼有关的知识, 我想请同学来讲一讲。

2.生回答。教师总结:由于鲈鱼的繁殖能力很差,所以在鲈鱼生育期间禁止打捞,开放捕捞的那一天,叫鲈鱼捕捞开放日。

3.了解了相关的背景,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看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评价和反馈纠正。 3.字词检查。 出示词语,读一读。

启示、剧烈、操纵、跳跃、挣扎、距离、抉择、鱼饵、实践、获得、告诫、嘴唇、沮

丧、涟漪、鱼腮、翕动、皎洁、小心翼翼、筋疲力尽

重点点拨:翕动(联系词义看字形(嘴唇,鼻翼等)一张一合地动。) 鲈鱼的鲈字,右边是卢,表示它的声。 鱼鳃的鳃是鱼字旁,腮是人脸颊的下半部。 嘴唇的唇字不要多加一瞥。告诫的诫。 四、细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顺序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评议)

2.说说概括主要内容有哪些要求。(内容完整,语言简练)

3.指导方法。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提问:“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参考答案:三十四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天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由于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在父亲不容争辩的要求下,“我”只好把大鲈鱼放回了湖里。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4.自读课文,思考:

课文哪些段落写“钓鱼”这件事?(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去钓鱼写到钓到一条罕见的大鱼,第四到九自然段,从不肯放鱼写到依依不舍把鱼放回湖里。)

这部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事情发展顺序。)

课文哪里写“启示”?(第十、十一自然段写作者从钓鱼那件事中得到的启示和感悟。) 五、学习第一到三自然段

1.具体研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写了些什么?(写钓鱼的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的美丽景色。)具体描写景色有什么作用?

2.为何作者记住了34年前的那个夜晚? (这次钓鱼和以前钓鱼有何不同?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重点句研读。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

鲈鱼,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4.学生分组阅读,注意读出当时的情景,表达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得意) 六.作业

1.再读课文,质疑问难,完成课后练习2 2.抄写本课生字词,下节课听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3.能联系上下文说出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读课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思考: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

(1)我为什么不愿意?(1.联系第三自然段,作者这么具体地描写钓到大鲈鱼的经过,说明这条大鲈鱼来之不易,作者自然舍不得放弃。2.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表明作者心中的委屈、舍不得。3.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

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以及周围无人的环境,都使我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

中。)

2.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出示:父亲让“我”把刚钓到的鲈鱼放回去,实在时太难了,因为_____________ 3.在爸爸不容争辩的要求下,“我”还是做出了“放鱼”的抉择。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的心情变化。

4.换位思考:假如你是父亲,你会坚持把鲈鱼放回湖里吗?

出示重点句: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体会父亲当时的心情,以及景物描写的作用。父亲心里也舍不得。)

5.思考问题:那父亲为什么坚持要“我”这样做?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学生找出“不容争辩”以及父亲的话) 6. 画出文中明确表示父亲这样做的目的的语句。 三.体会启示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钓鱼”和“放鱼”部分。

2.朗读“启示”部分.说说这两个部分读起来在感觉上有什么不同。(前者用了许多描写的方法,后者主要是用议论的方法讲道理。) 四.研读“启示”部分的关键词句

1.转眼间 34 年过去了,作者已由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成为一位著名的建筑师。34 年里,他没有忘记鲈鱼,没有忘记父亲的话。

出示: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1)什么是“是”与“非”?学生举例。

(2)实践起来难在哪里?(在遇到诱惑时,人往往管不住自己。) 2.出示:“我再没钓到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

(1)自由阅读,思考哪些事会像这条鲈鱼那样诱惑人?

(2)分组讨论。(“鱼”指那些不该属于自己的金钱、名利、地位等诱惑。)

3、教学提示

1.教学时抓住“我”的心情变化,理解重点词句。

(1)“得意”。例如,“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 (可引导积累词语:惊喜、喜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

(2)“急切”、不理解的心情。例如,“爸爸!为什么?”

(3)委屈、难受的心情。例如,“‘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4)“乞求”。例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5)无可奈何、依依不舍、遗憾。例如,“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2.抓住描写父亲动作神态的细节,体会父亲在道德抉择面前的态度。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和我一样喜爱这条大鲈鱼。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从情感上说,父亲也很舍不得放掉这条漂亮的、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

“??父亲平静地说。”──父亲的语气是平静的,但又是不容争辩的,爸爸在道德抉择和实践上毫不含糊。 五、总结课文,完成作业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选择喜欢的抄下来。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钓鱼 得意

放鱼 急切、委屈、依依不舍 启示 七、语言训练点:

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心里一定也在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在想什么呢?把父亲想的写下来。

3、教学提示

1.教学时抓住“我”的心情变化,理解重点词句。

(1)“得意”。例如,“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 (可引导积累词语:惊喜、喜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

(2)“急切”、不理解的心情。例如,“爸爸!为什么?”

(3)委屈、难受的心情。例如,“‘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4)“乞求”。例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5)无可奈何、依依不舍、遗憾。例如,“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2.抓住描写父亲动作神态的细节,体会父亲在道德抉择面前的态度。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和我一样喜爱这条大鲈鱼。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从情感上说,父亲也很舍不得放掉这条漂亮的、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

“??父亲平静地说。”──父亲的语气是平静的,但又是不容争辩的,爸爸在道德抉择和实践上毫不含糊。 五、总结课文,完成作业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选择喜欢的抄下来。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钓鱼 得意

放鱼 急切、委屈、依依不舍 启示 七、语言训练点:

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心里一定也在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在想什么呢?把父亲想的写下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rq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