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器控制主板调试及使用说明

更新时间:2023-05-04 00:4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执行器控制主板调试及使用说明

控制模块基本接线

阀位电位器输入

Ωmax Ω

3三线制点动控制

辅助限位开关默认常开点接入24VDC-1A,120VAC-1A

主控模块端子C1~C6电源输入,使用3组独立电源,CPU 、模拟量输入、反馈输出电源完全隔离,供电端电源不正常,该处功能就会有问题,各组独立供电以提高整个系统间的信号干扰,没必要再使用信号隔离器。

控制模块端子排对于模拟量调节型基本功能控制执行器已连接至对外端子排,用户只需接线至对外端子排即可正常使用。如需用执行器故障接点输出直接接至控制模块端子排B8、B9(故障时接通),如使用开关量控制模式(三线制点动控制),短接A0,A1,并在软件菜单A1中选Manual 方式,不同供电接线方式如下:

使用内部电源供电方式

板子内部JP1跳线

使用板内15V电源JP1JP1

L、N为220V电源

A4

A3

板子内部JP1跳线

使用外部AC220V供电方式

B14N L L 24V+24V+24V-B13使用外部DC24V供电方式板子内部JP1跳线

A3A4JP1COM COM (默认出厂跳线方式)

二、面板设定器

设定面板为液晶背光型,平时监视调节输入信号(用于4~20mA 控制)、阀位反馈信号,故障时,按→键可查阅故障信息。LED 状态指示灯5个,RUN :运行灯,工作正常时闪亮,故障时常亮;MANU :本地手动或远控运行模式指示;AUTO :自动运行灯接受标准信号运行模式;R :正行,电制动瞬间闪亮;F :反行,电制动瞬间闪亮;操作按键5个,SET :设定参数、确认键;M/A :手/自动切换键;→键:移位键;↑键;设定数字增,上翻可选择项,手动开阀;↓键:设定数字减,下翻可选择项,手动关阀。当按SET 键或→键超过3秒则相当于复位键,设置若中途退出可复位。若选用带红外遥控设定功能的执行器,遥控器操作面板设定方法同液晶屏设定面板,可实现接线后免开盖智能设定及操作维护,设定时请把红外遥控设定器对准玻璃窗口。

三、设定菜单密码:(默认 555)

按M/A 键进入手动状态,按SET 键,显示SET A 菜单,再次按SET 键,显示SET B 菜单、 SET C 菜单,依次循环;显示菜单项后按M/A 键,进入密码显示555,用→键可移位,用↑↓键可修改。密码正确后按SET 键,进入各参数设定项,修改后按SET 键确认,显示下一项的设定。在设定中途如想返回重新修改,按M/A 键可连续上翻进行修改设定。

设定A 菜单:655

设定B 菜单:556

设定C菜单:出厂初始化及标定设定用,不能随意更改;否则有不可预料的后果。

四、故障信息:

执行器出现故障时,故障灯常亮,用→键可查阅到故障信息,如下表。

五、设定软件参数(必须在手动状态下进入参数的设定)

软件参数(A菜单设定),通过设定面板

1)输入信号类型参数的选择项,输入模拟量4~20mA选设Auto,开关量输入选Manual。

A1.Force to Control Type: [Manual] Auto

2)正反动作时间间隔0-9 (默认5)

A2.Brk Spac Time(×50ms): [5]

3)显示开度的小数点(默认1,最大2)

A3. Decimal Digits: [1]

4)控制方式(输入4~20mA的正反作用)(默认正作用)选择项,如反作用后4mA为开阀,20mA为关阀,一般不用设定。

A4. Control Mode: [Action] React

5)堵转阈值设定(默认0.2%),堵转发生时,检测电位器动作灵敏度。

A5. Stop Check Setup (%) : [0.1]

6)阀位的模拟输出4~20mA的正反作用(默认正作用),如反作用后,对于角行程,原顺时针方向为开阀,现逆时针方向为开阀,没把握不要去设置。

A6. Output Action:[Action] React

7)运行区间(两个端点)机械零位的设定,在此设定菜单项下手动时能到达,运行时自动包括远控受软限位作用,通过按键,可手动到达机械零位,自动记住零位。按→键后,显示屏显示当前的测量值(上次零位设定值),用↓↑可上下调整输出阀杆,到达后按SET键确认,一般使电位器值为60左右,若读取值偏小或偏大则可稍松开固定电位器三角支架上的三颗螺丝,稍旋动电位器即可,调整好电位器后一定拧紧其固定螺丝。

A7. MachineOrigin Setup(L): [0001]

8)运行区间(两个端点)机械满度的设定,在此设定菜单项下手动时能到达,运行时自动包括远控受软限位作用,通过按键,可手动到达机械满度,自动记住满度。按→键后,显示屏显示当前的测量值(上次满度设定值),用↑↓可上下调整输出阀杆,到达后按SET键确认,一般高位端电位器值不会超过1000。

A8. Machine Full Setup(H): [1003]

9)软限位零点设定(默认1.0 )

A9. Soft Bounds Origin (%): [1.0]

10)软限位满度点设定(默认99.0 )

A10. Soft Bounds Full (%): [99.0]

11)电制动时间等级设定,10ms 的整数倍,调整范围0-9 (默认4),设为0时即无电制动,一般可设定3~4,设置过大或过小均会引起来回振荡,三相电机必须设置为0。

A11. Brake Time (x10ms): [5]

12)控制输出灵敏度,死区设定(0.01mA-2.00 mA,默认0.1 mA),一般可设定0.18~0.25,设置过小会引起来回振荡,过大会降低灵敏度。

A12. Sensitive: (0.01-2mA) 0.1

13)阀门堵转允许范围(0-30秒,默认6S)时间设定,即动作输出触发后,检测到反馈不动作(电位器),时间到后,进入预设定值(预设定值见B菜单项)并提示故障,阀门堵转。

A13. Stop Rotate: Time(<30s) [6]

注意:正常运行中,如带有离合器的执行器,不要拉出离合器操纵杆使电机空转,此时输出检测到电位器不动,误认为堵转,此故障后必须手动复位(或重新上电)才能恢复运行,故电动时必须把离合器推到位,电机转动后离合器会自动落入槽内,否则机械输出轴会不转。

14)设定输入信号的下限正常范围(默认3.5 mA,可设范围0~4 mA)。

A14. Input Range (0-4mA): 3.5

15)设定输入信号的上限正常范围(默认20.5 mA,可设范围20~25 mA)。

A15. Input Range (20-25mA): 20.5

16)当给定输入信号超量程(大于上限范围)时执行指令,进入预设定值(预设定值见B菜单项)并显示故障信号超量程。

A16. Input Over Enable: [Not] / Yes

当Not时,执行缺省程序即不输出控制,保持位置,故障输出,故障排除后自动复

位;,当Yes时进入预设定方案程序。(下同)

17)当运行中输入信号突然中断(为0)执行指令(默认Not,即不输出控制,保持位置,故障输出,故障排除后自动复位;置Yes,进入预设定值(预设定值见B菜单项)并显示故障信号中断。

A17. Input Offlin Enable: [Not] / Yes

18)当电机温度过高信号出现,执行指令(默认Not,输出故障触点,不输出控制,保持位置,待温度正常后自动复位;置Yes进入预设定值(预设定值见B菜单项)并显示故障电机温度高。

A18. Motor T-Over Enable: [Not] / Yes

19)END,显示出厂编号,设置结束

A19. Serial No: 040901

软件参数(B菜单设定一般场合不用设定)

1)输入信号超量程时的预指定值,即指定要的开度(0~100%,默认50,选择B菜单4的3、4点后有效)。

B1. Input Over Preset: 50%

2)输入信号突然中断预指定值,即指定要的开度(0~100%,默认50,选择B菜单5的2、3点后有效)。

B2. Input Offline Preset: 50%

3)阀门堵转预设定方案(默认“1”,停止控制输出,输出故障触点,待故障排除后需外部手动复位。)如由于机械行程及力矩开关动作,检测行程及力矩开关的状态待故障排除后可自动复位;当一侧行程及力矩开关动作后,能向反向运行。

B3. Stop Rotate Premod(2): 1

4)输入信号超量程预设定方案(默认“1”,开到满度软限位置,停止输出,输出故障触点,故障排除后需外部手动复位。“2”,故障排除后自动复位(信号正常,输入信号不大于A菜单15点的设定值时)。“3”,输出故障触点,并开到预指定位置(B菜单1),故障排除后需外部手动复位。“4”,输出故障触点,并开到预指定位置(B菜单1),信号正常时自动复位。

B4. Input Over Premod(4): 1

5)当输入信号突然中断预设定方案(默认“1”,不输出,保持位置,故障输出,故障排除后手动复位。“2”,输出故障触点,并开到预指定位置(B菜单2),故障排除后需外部手动复位。“3”,输出故障触点,并开到预指定位置(B菜单2),信号正常A菜单14、15点的设定值时自动复位。

B5. Input Offline Premod(3): 1

6)当电机温度过高预设定方案(默认“1”,输出故障触点,不输出控制,保持位置,故障排除后需手动复位。“2”,输出故障触点,正常控制输出,温度降低后自动复位。“3”,输出故障触点,正常控制输出,故障排除后需手动复位故障触点)。

B6. Motor T-Over Premod(3): 1

7)设置结束。

六、电动执行器的安装、调试

安装前细心查对所标型号、全行程时间、输出力矩、额定电压等是否符合使用要求。对角行程的执行器安装好后,首先操作手轮,看力臂的输出角度是否足够,因输出力臂角度有限≤90度左右,范围与实际不配则拆下输出花钳力臂重新转过一合适角度后装上,注意拧紧紧固螺丝,转角度不要强行超出外面机械指示位置,否则会引起机械部分故障,阀门臂与执行器力臂保持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安装后的两个球铰受力点要在一个平面,此平面要与两个臂的平面平行,以免产生附加力矩。对直行程的执行器安装上调节阀后,首先操作手轮,看输出行程与调节阀的行程是否调整连接合适,否则安装连接不当会损坏阀杆。

执行器的行程、转角定下来后,需要调整两端点的行程限位。打开控制器盒盖,用一字改锥调整行程开关凸轮盘,转动外部手轮,有离合器的可拉出离合器阀杆,脱开电机以减轻手轮负荷,调整行程限位时不要确认实际是开向或关向实际位置,把实际行程位置调整好,凸轮片1#、2#为控制两端行程的限位,凸轮片3#和4#为两端的极限保护开关,当故障时断强电,现场可不用调整;1#、3#为一组配对凸轮,对应高柱子的一组行程开关,2#、4#为一组配对凸轮,对应低柱子的一组行程开关。调整时转动手轮或通电切入手动状态,点动到阀关(或阀开)的位置,用一字改锥对准凸轮面板上的1#螺丝槽内,向下按并旋动,直到凸轮片部分刚好顺着压动行程开关。然后调整3#凸轮,使动作稍滞后1#凸轮片。即1#凸轮失效时3#凸轮起作用。2#、4#终端凸轮片的调整同1#、3#。力矩开关出厂时已调整好,一般不用再作现场调整。

行程开关凸轮片调整示意图

接线时应断开电源,其内部接线已经

接好。接入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的信号线

必须与其他动力电缆分开敷设,否则会受

到干扰严重时会损坏控制板,影响正常工

作,信号控制线建议使用屏蔽电缆,屏蔽

层一端应可靠接地。接三相电机执行器

时,特别应注意相序,在没有相序表的情

况下,应该首先用手轮至半开位置,通电

使用后再作调整。对于三相电机电制动功

能应设置为不起作用(A11=0,出厂已设),执行器电制动由外电路完成,通电后就可进行参数设定;首先确定相序是否准确,切入手动状态按压↑键,看显示屏阀位是否也在上升,若下降,则说明接入相序反了,任意调换二相电源即可,下一步设置运行参数步骤如下:进入A 菜单,进入A7项,按→键,此时程序读取电位器当前值状态,按↓键,执行器动作,到位后停止(因行程预先已调好,先不用管此时执行器实际是开向还是关向动作)按确认SET 键此位置记忆下,进入A8项,按→键,此时程序读取电位器当前状态,按↑键,执行器动作,到位后停止(因行程预先已调好)按确认SET 键此位置记忆下。(注意,必须A7值小于A8值,否则导致工作不正常)最后切入自动信号4~20mA 运行时,如发现实际输出转角与设定反向运行(出厂时输出轴刻度盘逆时针方向为开启,直行程向上为开启),只须把A6项设成反作用React 运行即可(注意操作顺序,必须在A7,A8项行程标定退出好后最后再观察正反作用,若反后再改),整个调试过程智能化操作设定,没有电位器的调整;正反作用反后也可调整硬线路,即控制模块端子板电位器的A5、A7换接,端子排上连接电动机的任二相电机线换接(或换接控制端C7、C9),因还带有行程保护,还要把控制模块端子板B10、B12换接,此时A6项就不用设定了,没有把握或不熟练设定操作的必须换接硬线路。调试完毕后注意把箱盖盖好,并拧紧螺钉,以保证密封性能;特别是电缆出线处,应保持良好密封性能,否则尘埃、水气进入箱体,导致电气线路故障。

注意:执行器需手动操作时必须断开电源或面板切入手动状态,推入手轮装置到位

逆向转动使对应行程开关动作

后可进行手轮操作。切入电动时先把手轮拉出,否则电动时手轮转动引发事故。

附:简单调试三步走(没有把握或不熟练设定操作的必须换接硬线路)出厂时执行器凸轮开关、阀位电位器等均已调整至最佳位置,即实际使用时只需调整实际行程两个端点位置即标定软行程及标定实际开关方向即可正常使用了。

①在手动状态下,进入A7菜单,按→键,读取位置当前值,按↓键,执行器动作,到需达位置后停,按确认键,当前新位置值记住。自动至A8设置。②进入A8后按→键,读取位置当前值,按↑键,执行器动作,到需达另一所需位置后停,按确认键。③标定实际运行方向,退出菜单按↓键,观察阀门是关向运行否,若是则调试结束,若与实际相反则进入A6项设成反作用React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3q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