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复习重点

更新时间:2023-03-08 05:28:15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这个材料仅供参考(题型还有选择和填空) 名词解释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新闻心理: 新闻写作心理 新闻采访心理 非智力因素 移情

现场观察法 晕轮效应 角色理论 角色互换 角色定位

新闻敏感的顿悟性 新闻编辑的全局意识 受众的逆反心理 新闻编辑的全局意识 常规思维

新闻编辑的“胆” 假设群体 创造思维 从众心理 态度

简答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新闻工作者的角色期望。

什么是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新闻采访有哪些影响? 新闻活动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规定。 新闻编辑受众意识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 新闻传播中的“暗示”及其主要方式。 新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新闻编辑的全局意识,为什么特别强调新闻编辑应具有全局意识? 主持人应该怎样运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受众? 新闻受众的态度是怎样形成的? 概述新闻受众选择性的具体表现。 心理素质的含义及其构成。

什么是新闻写作中最主要的思维形式?它与新闻真实性原则有无矛盾? 受众选择与认同新闻信息的心理过程。 新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创造性思维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

认知、情感、意向三者在受众态度中的关系

为什么说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

第 1 页

18. 受众的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受众的逆反心理? 19. 思想管理工作的意义和内容 20. 新闻领导者心理素质的构成

论述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应用分析题

1. 主持人应变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主持人应变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2. 举例分析主持人在工作中运用移情能力的必要性及其具体表现。

3. 情绪情感对新闻工作者智力活动的调节作用,并据此原理具体分析当记者情感与认知发生矛盾时,应如何进行

调节、求得统一?

4. 运用新闻敏感产生的心理过程原理分析实例。

5. 试就自己一次成功的采访(或人际交往),分析你是怎样运用首因、近因、晕轮效应的。

6. 什么是向性?刘京林老师测量结果为新闻工作者的向性为中间型,并且年龄增长与社会文化程度的提高和人格

内向的发展呈正相关的结论,对实际工作有何启示?

概述新闻写作最佳心理状态的构成因素,并结合你的实践,谈最突出的一点体会。

试述记者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具体表现,并结合实例说明探讨非智力因素对记者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结合案例概述新闻敏感产生的心理过程。

如何理解“新闻作品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记者本质力量的书”?并举一、二实例给予说明。 角色互换理论对新闻活动有何意义?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试述新闻敏感的心理学定义及其思维特点。

为什么说受众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往往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试述新闻敏感产生的过程中需创造哪些解决问题的条件?为什么?

在影响受众态度的诸多因素中,作为新闻传播者是怎样发挥影响的?请分别加以说明。

综合我国广播电视界对节目主持人媒介人格的探讨,大致可归纳出哪些共识(基本要求)?并请举出实例。 试论新闻工作者角色冲突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论述主持人与播音员创造性思维的特殊性。

第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r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