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更新时间:2023-10-21 14: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有机体 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 社会文化结构 社会意识形态 阶级 精神文明 英雄史观

二、单项选择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D)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 D生产劳动发展史 (3)“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A)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利己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属于(A)

A宿命论 B英雄史观 C唯物史观 D诡辩论 (5)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D)

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思想关系 D生产关系 (6)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B)

A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D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 (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体现的关系是( B )

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

阶层 社会基本矛盾

群众史观人民群众

社会进步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社会形态阶级斗争 社会改革 科学技术 历史人物普通个人 杰出人物

无产阶级领袖

(8)“人定胜天”的观点表明(B) A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 C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B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D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

(9)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 D ) A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

B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

C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产关系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10)人类是社会的主体,历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因此人可以(D) A创造社会发展规律

B消灭社会发展规律

C改变社会发展规律 D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1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是(D) 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唯物史观观点 (12)哲学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C) A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范畴

B人们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范畴

C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范畴 D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能力范畴 (13)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D)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物与物的关系 (14)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D) 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D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

(1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C )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16)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 C ) A政治制度与军队、警察武装力量 C政治的上层建筑与思想的上层建筑

B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 D政权与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1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C ) 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8)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

2

A生产资料所有制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19)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B ) A文学艺术

B国家政权

B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交换和消费关系

C政党结构 D哲学思想

(20)经济基础是指(B )

A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 B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C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 (21)国家是代表(D ) A全国社会成员利益的 C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B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 D统治阶级利益的

D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总和

(22)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C ) A人口多少

B领土的大小 C国体 D政体

(2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A )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科学文化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社会规律的反映 (24)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B ) A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

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C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思想的上层建筑 (25)社会意识根源于(A ) A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

B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

C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 D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 (2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B )

D实践活动

A地理环境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 (27)生产方式是(D) A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28)社会形态是(D )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 C国体与政体的统一

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统一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状况是( E )

3

A已不存在 B越来越激烈 C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D只存在于人民内部 (30)国家的实质是(D)

A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 B社会各阶级矛盾的调节者 C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D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 (3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 C )

A法律前面人人平等 B抽象的人性论 C利己主义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2)“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应该理解为(B) A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33)“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说明(D)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34)社会进步的内涵是(D) A物质文明的进步 C政治文明的进步

B精神文明的进步

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

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E总的趋势是趋于缩小,减弱和缓和

(35)当前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是(D )

A自然规律 B人的主观意志 C阶级斗争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36)社会变革的成功,是以( A )为根本标志的。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政权易手 C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D发展高新技术 (37)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的实质是(B)

A生产关系 B阶级关系 C思想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 (38)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B )

A质变 B量变 C爆发式飞跃 D非爆发式飞跃 (39)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是(D)

A坚持为现实服务的原则 B坚持为政治服务的原则 C坚持传统观念的原则 D坚持历史主义与阶级分析的原则 (4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首先是(A)

A生产活动 B政治活动 C精神活动 D科学活动 (41)杰出人物产生的条件是((C )

4

A社会政治条件与经济条件的统一 B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 C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D个人自我奋斗的结果 (4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A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43)“时势造英雄”说明( D )

A英雄的出现是必然的 B英雄没有阶级性

C英雄都具有历史局限性 D英雄的出现是必然与偶然的统一

(44)美国经过南北战争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日耳曼人没有经过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俄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再从封建社会通过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历史事实说明(C)

A社会形态的更替是没有规律可言的 B社会发展是不存在共同道路的 C社会发展是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D社会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5)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 A )

A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B专指无产阶级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 C专指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

三、多选择题

(1)“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的论断基本依据在于( ABCD ) A劳动创造了人的天然器官和生产工具 B劳动使人们结成社会关系 C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于形成 D劳动是一切历史的前提和基础 (2)唯心史观的错误在于(BCD )

A否认阶级斗争 B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D没有找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 (3)马克思一生的两个重要发现是(AB ) A历史唯物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因为( BC ) A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B适度的最优人口状况能够起加速社会发展的作用

5

D专指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

B剩余价值学说 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0g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