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教案

更新时间:2023-04-16 12:5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通过分析各种资料,使学生能够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分析、比较,能够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通过探究、合作、讨论,能够说明动物行为对动物生

存的意义。

2.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3.尝试制定和实施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课前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主动积极学习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发

挥主观能动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以及对一些动物行为的判别。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探究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并认同人类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3.探究实验的实施。

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探究实验材料准备及操作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利用谈话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同学们养过什么宠物?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学生回忆饲养宠物的愉快经历,说出宠物的行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小狗经过训练会叼来拖鞋、会和人握“手”……

教师适时点拨: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有些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有些是后天学会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一、动物行为

导入新课时,学生已了解了动物行为的概念,对于动物的奔跑、取食、攻击、逃跑等行为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对于动物竖起耳朵静听注目凝视以及静止不动这些都是行为,可能有的同学不能很好理解,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启发学生理解动物的行为。例如可要求学生观察鼠妇的假死行为,或者加入拟态、警戒色等动物行为加深学生理解。

教师向学生展示已准备好的图表,引导学生讨论下列动物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天学会的?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学生完成表格,教师小结: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如蜘蛛结网、大雁南飞等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如鹦鹉学舌、马戏团的小狗会钻火圈等称为学习行为。

二、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教师展示资料:

毛毛是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毛毛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大小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毛毛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

请你分析毛毛的三种行为:会吃饭与睡觉,会到指定地点去大小便,会简单的加减法。

⑴以上这三种行为一样么?有哪些行为是一样的?

⑵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学习行为?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达成一致。

2.教师选择猎豹捕食、两只雄性鹿或猴子争斗、逃奔的黄鼠、野兔或羚羊、蜜蜂采蜜、鸟类的育雏行为和迁徙行为等画面让学生观看并理解:两只同种的个体互相争斗是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存空间或食物;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猎豹捕猎羚羊,羚羊躲避逃奔都是与自己生存有利的。鸟儿的育雏行为和迁徙行为有利于它们繁殖后代;蚂蚁、老鼠、蜜蜂等动物具有贮藏食物的行为,有利于它们度过食物稀少的季节等。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先天性行为对于动物的意义:先天性行为对于动物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3.教师展示演示实验:烧杯中盛放着1条金鱼,用细木棒敲击烧杯,金鱼受惊欲逃,重复几次后,金鱼便对敲击烧杯不再予以理睬。

学生观察实验,思考问题:学习行为对于动物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得出结论:学习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三、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教师展示资料: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格达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这两个女孩,大的有七、八岁,起名为卡玛娜,她后来活到了十七岁;小的不到两岁,救下后不到一年就死在了孤儿院里。卡玛娜喜欢用四肢爬行,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象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很相像:嗅觉灵敏,牙齿尖利,喜欢吃生肉,耳朵还能抖动。她十五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⑴狼孩为什么能直立而狼不能直立呢?

⑵狼孩为什么不直立行走而要四肢着地爬行呢?

学生相互交流后,得出结论。

教师强调:要抓住两点去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是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二是动物的某种行为是否生来就有的行为。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教师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小组讨论完成教材中的讨论题。

教师总结:

四、探究动物的行为。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1.提出问题: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2.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资料背景,得出假设: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3. 制定实验计划

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

⑴为什么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

⑵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师生达成共识: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⑴幼虫摄取某种食物的行为是先天性的还是学习得来的,应该从这个幼虫还没孵化开始实验,否则所得结论没有说服力。

⑵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滤纸的大小、颜色应和叶片的大小、颜色一致。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制定并完善计划。

4. 实施计划

学生分组按照制定好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观察预期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在知识构建中的作用。

2.把本节内容分解为四部分。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先天性行为说起,再通过资料分析概括出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概念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这样化难为易、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进行合作探究,达到了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师生互动、相互诱导的效果,也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完成探究实验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8s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