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 试题

更新时间:2023-12-09 04: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展理论

1. 比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发展观与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的差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这是其理论的核心。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弗洛伊德的人格的基本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具体把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 弗洛伊德建立了一整套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当时是需要理论勇气与实践精神的。敢于把生物冲动提高到突出的位置,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建立在对成年人的研究基础上的,并没有直接观察儿童,而是要求病人回答幼年经历,从而做出理论推测的,而这些回忆有时是片断的,甚至是歪曲的。因此弗洛伊德理论的科学性不足。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他提出了发展的八阶段论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其具体的发展阶段及发展任务如下:

婴儿前期(0~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2~4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幼儿期(4~7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童年期(7--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成年早期(18~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25~50岁):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成年后期(5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如下: 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即他将个体一生人格发展视为连续的而又具有不同阶段特质的统一的过程;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他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包括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即他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强调人格发展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 相同点:(1)两种理论都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都没摆脱本能论。 两种理论都同意人的心理发展分阶段的观点。 异同点:(1)弗洛伊德更注重先天的性本能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艾里克森更强调后天的文化及社会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2)弗洛分德将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到青春期,艾里克森把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到老年期

2. 请举例说明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基因影响着环境的性质和有效性,环境则影响着基因型表现的程度。(2分)

(一)基因预先决定的发展方向或道路,环境有时难以使之改变,如婴儿在第一年内咿呀学语,而且,基因设定了多数人类特质的发展潜能和环境影响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环境决定了这种可能性在多大程度上会成为现实。例如,基因对智力具有中等程度的影响,基因影响之外的部分主要由环境决定。(2分)

(二)基因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影响心理的发展。

1. 被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父母的基因影响他们为孩子设定的养育环境。 例如,有运动天赋的父母可能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培养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2分) 2.唤起的基因型/环境相关:人们的遗传特征影响他人相应的行为,并因此影响了发展的环境。例如,活泼的婴儿比忧郁被动的婴儿受到更多的注意,获得更积极的社会刺激。(2分)

3.主动的基因型/环境相关:人们的基因型影响其偏爱和寻求的环境的类型,进而对其社会性、情绪和智力的发展产生影响。例如,具有外向基因倾向的儿童很可能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内向的儿童则倾向于避免大型的社交聚会,这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社会性、情绪和智力的发展。(2分)

论述合理但与上述答案不完全一致者可酌情给分。

婴儿

?

1、简答儿童动作的发展符合哪些基本的原则或规律

(1)从上到下:头部动作(抬头、转头)——躯干动作(翻身、坐、爬)——脚的动作(站、直立行走、跑、跳);(2)由近及远: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3)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只答出每个要点的名称各得1分,对每个要点的简要解释得1分。

2. 简述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游戏的特征与本质 (一)自发性 (二)自主性 (三)趣味性 (四)虚构性

(五)社会性和团结性

二、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游戏在幼儿智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游戏扩展和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2.游戏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3.游戏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二)游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提供了幼儿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2.游戏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性行为规范 3.游戏锻炼了幼儿的意志

(三)游戏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 2.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成就感与美感 3.游戏可以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

?

第六章 幼儿的发展

1、简答:语言发展的相关理论。

2、材料分析:根据以下材料分析幼儿的发展及主要特点。

伦是一名刚满3岁,精力极其充沛的学龄前儿童。他正试着伸手去够橱柜上的那罐小甜饼。由于够不着,亚伦从厨房桌子旁拉了一把椅子,将它推到橱柜边,并爬了上去。站在椅子上的亚伦还是够不着那些小甜饼,于是他爬上了橱柜,慢慢地向那罐小甜饼爬过去。然后他将罐子的盖子打开,把手伸进去,拿出一块甜饼,并大口吃了起来。但是没过多久,他的好奇心又来了。亚伦拿着另一块甜饼,开始沿着橱柜挪动身体向水池爬去。他爬进水池,将凉水开关拧到“开”的位置,然后快乐地在凉水中拍溅水花。亚伦的父亲刚刚离开房间一会儿,回来后就发现亚伦坐在水池里,浑身都湿透了,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ny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