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专升本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03 09: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展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

1.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__。

2.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___________的过程。 5. 发展不仅有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_____的变化。

6. 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的著作是____________。世界上第一部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著作是_________。

7. 弗洛伊德认为:个人人格由三个层次的成分构成,即本我、_______、超我。其中_________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最基本的成分;_________是介于本我与现实之间,遵循现实原则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__________是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高级方向的人格结构。 8. 与弗洛伊德不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______________因素。

9.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普莱尔在三年里每天三次对其子进行长期观察,并辅之简单实验,完成其心理发展报告,从研究设计上看,属于_________。 11.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艾斯沃斯等通过“陌生环境”研究法,根据儿童在陌生情境中

1

的不同反应,认为婴儿依恋存在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积极、良好的依恋。

13. 19个月以后,婴儿掌握新词的速度突然加快,平均每个月掌握25个新词,这就是19- 21个月时的“______________”现象。 14. “最近发展区”和“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是___________ 学派所倡导的。

15. 斯金纳认为,发生反应时看不到刺激的行为反应是__________。

16.“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

17. 语言获得的生成转换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语言获得的强化理论的提出人是 ________。

18. 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_____过程。

19. 生理、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_____期;儿童思维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是_____期;生理、心理发展均趋于成熟和稳定的时期是_____期。

20. 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这种注意实质上就是先天的定向反射,是________的最初形态。

21. 大量研究表明,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是_________。 22. 对于孩子的哭闹行为不予理睬,结果孩子渐渐就不哭不闹了,这是应用了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中的_________。

23.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其中2~7岁属于_________。

2

24. 母亲的极端情绪对胎儿造成影响主要是因为母体产生了_________。

25.托马斯、切斯等人在对婴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确立的气质九维度标准,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种:容易型、___________和迟缓型。

26.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___________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

27.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___________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它在婴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28.___________与适应和熟识截然不同,是婴儿早期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形式,也是记忆发生的重要标志。

29. 综合多种研究资料和个体差异,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大致在_________。

30. 吉布森发明了一种称为“视崖”的装置来研究婴儿的_________。

31. _____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5岁儿童掌握的词汇量约是________ 。

32.在_________期间,婴儿对陌生人的出现表露出不安—怯生。 33.托马斯、切斯的气质研究认为困难型气质的儿童占________ ,容易型气质的儿童占________ ,迟缓型气质的儿童占________ 。 34. 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这一对幼儿游戏的解释属于 _________。

35. 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转折年龄是_________。

36. 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分类,幼儿游戏主要有: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

37. 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

38. 学习障碍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9. 按照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由权威所给予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的儿童处于道德发展的_________阶段。 40. 小学儿童的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______________的描述发展。

41. 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成年初期的思维方式以_________为主,成年初期的后阶段是表现_________思维的重要时期。

42. 自我意识的第二飞跃期指的是_________。

44. 青春期易出现的心理及行为偏差有___________、自杀的倾向及行为和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45. 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的原因是自我意识突然高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程和___________。

46. 影响高中生自治需求的因素有:___________、性格特点、家教环境和心理成熟水平。

47. 高中生在心理上将自我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这种自我意识的分化使他们体验到自我的矛盾性。

48. 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______________的确立,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_________。

4

49. 按照莱文森的观点,中年阶段发展任务是巩固自己的______________、目标及各种承诺。 50. _________人群正处在“延缓偿付期”。

51.老年人比较容易产生的消极情绪与情感是:________、_________、疑虑感、_________、容易产生不满情绪、老朽感。 52.长寿者的一般心理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儿童心理学延生的时间是:( B )。

A、1879年 B、1882年 C、1918年 D、1945年 2、发展心理学中主要涉及的部分是:( A )。

A、个体发展心理学 B、儿童发展心理学 C、青年发展心理学 D、老年发展心理

3、目前影响最大的心理发展的动力理论是(C )

A、环境决定论 B、二因素论 C、相互作用论 D、遗传决定论

4、皮亚杰以( A )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A、认知发展 B、 生理发展 C、人格特征 D、儿童的主导活动

5、“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最能说明下列哪种作用?( B ) A、成熟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B、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C、关键期的作用。 D、家庭对儿童的作用 6、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 )。 A、超我 B、遗传 C、性本能 D、环境

5

A.0-4个月 B.4-8个月 C.10-14个月 D.12-16个月

39.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以上理论观点属于( )

A.强化说 B.转换生成说 C.模仿说 D.认知学说

40.在游戏理论中,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遵循效果律和练习律,受到社会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响的是( )

A.学习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认知动力说 D.复演说

41.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可使儿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并培养勇敢、坚毅、合作、关心集体等个性品质的游戏是( )

A.教学性游戏 B.活动性游戏 C.创造性游戏 D.合作性游戏

42.皮亚杰设计的“数量守恒实验”可以测试儿童的思维是否具有( )

A.守恒性 B.自我中心性 C.具体性 D.群集性 43.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概括水平处于( )

A.感知运动水平 B.直观形象水平C.形象抽象水平 D.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44.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些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

11

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___________功能。( )

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 45、如果儿童的思维形式能够从具体内容中解放出来,能够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归纳来解决问题,那么这样的儿童的认知就处于()。

A、形式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46、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被试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并分析其发展特点与规律有研究方法是( )。 A、访谈法 B、问卷法 C、临床法 D、观察法

47.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我国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人是( ) A.廖世承 B.陈鹤琴 C.潘菽 D.朱智贤

48.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这种研究设计属于( )

A.横断研究设计 B.纵向研究设计 C.聚合式交叉设计 D.因果研究设计

49.狭义的发展心理学是指( )

A.种学发展心理学 B.种族发展心理学 C.社会发展心理学 D.个体发展心理学 50.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叫(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51.弗洛伊德所指的潜伏期是在( )

12

A.1—3岁 B.3—6岁 C.6—11、12岁 D.11、12岁 52.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这个过程叫( ) A.整合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52.提出著名的成熟决定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霍尔 C.埃里克森 D.格塞尔 53.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为( )

A.直觉行动性 B.辩证性 C.具体形象性 D.抽象逻辑性 54.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标志是( )

A.区分主体与动作 B.知道自己的名字 C.掌握代词“我” D.知道自己的性

55.皮亚杰把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 A.三 B.四 C.五 D.六

56.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开始过渡的年级是(B )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57.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所完成的时间是( C ) A.初三年级 B.高一年级 C.高二年级 D.高三年级 58.将人格特质分为一般特质和特有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荣格 D.弗洛伊德

59.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将人格类型划分为内倾性人格和外倾性人格的心理学家( )

A.斯普兰格 B.威特金 C.阿德勒 D.荣格

三、名词解释

13

1. 发展心理学: 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2. 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 是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3. 观察学习: 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它不同于刺激反应学习。

4. 社会学习:指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是用其认可的方式去引导它的成员按某种行为去行动。

5.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由于教学,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 (指介于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认知任务与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完成的认知任务之间的差距。)

5. 同化: 即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6. 顺应: 即顺应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7. 纵向研究: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个体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8. 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或某几个年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聚合交叉研究:是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交叠在一起的一研究方

14

法。

9.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10. 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11. 消极词汇:指或者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12. 组织(系统化):指个体找出要识记材料所包含项目间的意义联系,并依据这些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包括对信息储存和提取两方面的系统化。

13. 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14. 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15. 侵犯行为:又称为攻击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16.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又称为\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

17. 性别化:儿童获得性别认同和关于他所生活的社会认为适合于男人或女人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过程就是性别化.

18.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19. 学习策略: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

15

过程,是认识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20.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21.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识技能。

22.自觉纪律:就是一种出自内心要求的纪律,是在儿童对于纪律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而不是依靠外力强制的纪律,因此自觉纪律的形成过程即是一个纪律行为从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儿童内心需要的过程。

23. 智力发展模式:是指智力水平随年龄变化的轨迹,任何一种智力发展模式必须回答:智力发展是单向的还是多向的、单维的还是多维的。

24.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

四、问答题

1.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 简述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的过程(阶段)? 3.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结构理论。

4. 弗洛伊德以“性”(里比多)为划分依据,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哪五个阶段?(简述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5. 简述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6. 维果斯基的“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7.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怎样?

16

8.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是什么? 9.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成哪几个阶段? 10. 依恋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哪些阶段? 11. 早期的同伴交往经历哪几个发展过程? 12. 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 13. 幼儿记忆的发展的特点? 14. 幼儿思维有什么特点?

15.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幼儿期) 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6. 简述幼儿概括的特点? 17. 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18.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19.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常用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20.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训练方法有哪些? 21. 简述同伴关系的作用?

22. 早期的伙伴关系不良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23. 简述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24. 儿童概括的水平大体上经历哪三个阶段? 25. 简述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

26. 简述小学儿童的推理能力的发展趋势? 27. 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28. 简述小学儿童的自我评价特点?

29. 塞尔曼认为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表现出哪几个阶段?

17

30.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1. 塞尔曼曾提出儿童友谊发展有几个阶段? 32. 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33. 简述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特点?

34.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35. 简述初中生思维品质的矛盾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6. 简述初中生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37. 简述初中生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38. 初中生的消极心境表现在哪些方面? 39. 简述中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

40. 成年晚期认知活动的退行性变化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1. 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特点?

五、论述题

1、述评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2、述评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3、述评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4、试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5、试述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6、试述各种言语发展理论?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0j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