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概述

更新时间:2023-09-12 12: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第一章 发展心理学概况

第一节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一、发展心理学

1、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生

命全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是指个体从受孕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生命全程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2、发展的原因

? 成熟:指个体按照遗传基因中预先设定的生物程序的发展。

? 学习:学习过程使我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相对持久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家追求的目标 描述 解释

使发展最优化。 4、人类发展的历史观

1近代儿童:人类早期儿童几乎没有任何权力,甚至连生命都不被○当回事。

2现代社会的儿童观:在17、18世纪,对待儿童及养育儿童的态度○

开始改变, 儿童需要保护。

5、心理发展:广义:种系、种族、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个体心理发展 二、个体发展与种系发展

1、种系心理发展:从动物到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 人类心理的特点:意识、社会性、语言功能 2、个体心理发展:社会化 3、两者关系:复演说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一、发展历史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

?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本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卢梭、

裴斯塔洛齐等。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

2

儿童成为被试: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观察自己的孩子,传记研究法。

? 诞生标志:普莱尔,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系统观察自己

的孩子 (0—3岁)。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包括三部分:感知发展,动作(意志)发展,语言(理智)发展。

2、从儿童发展到生命全程发展研究

?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

? 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研究生命全程的发展。

– 荣格最早对成人期进行研究,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灵的发展。重视潜意识

? 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问世(毕生发展心理学

– 最早两部毕生发展心理学著作:何林渥斯《 发展心理学概论》 ;古迪纳夫《 发展心理学》 。

– 系统开展对成人期的研究:成人记忆、思维、智力、道德、自我概念。

– 发展心理学著作三种命名方式: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或毕生发展心理学(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人类发展(human development) ;人类毕生发展(life-span human development )。

– 生命全程观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主流趋势”,原因有三: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科发展的要求,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对中老年的研究成为必然;邻近学科对其有很大的促动作用。 二、发展心理学的进展与展望

1、研究体制的进展一 ------研究体制的横向整体化变化 ? 新的交叉学科不断出现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向人生的两极延伸

2、研究体制的进展二 -----研究体制的纵向整体化变化

? 是指发展心理学研究重点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指向人类的具体实践问题,把着眼点转向发展心理学的应用方面,已解决实际问题。

3、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一---系统科学原理成为发心研究方法论

基础

?

3

?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轮、突变论和耗散结构理论

4、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二 ----发心研究思路的生态化趋向 ? 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条件下研究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个体与自然、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其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 在其影响下,发心家创造了许多先进的研究设计方式和方法,如准试验设计(quasi-experimentdesign):是指在现场情境中不能用真实验设计以选择样本、控制实验情境或处理有关变量,但可以用真实验设计的某些方法来计划收集资料。

5、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三---研究方式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特点 6、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四---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研究手段的现

代化

? 表现如下:强调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强调和大量使用多变量设计;

强调采用综合设计方式;注重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7、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展五---研究结果的数量化特征

?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建立模型,如路径分析、线性结构模式;数学

领域的方法和思想,如模糊数学、拓扑原理;用数量化的方法改进定性分析。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横断研究设计 1、定义

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1、2、3、4、5年级学生工作记忆广度的比较) 2、优点

在短时间内能够收集到不同年龄的研究对象的资料。它可以研究较大样本,成本低,费用少,省时省力。 3、缺点

? 1)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

? 2)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

? 3)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不是由年龄和发展造成的(被试来自不同的群体,可能受到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而无法确定真正

4

的原因,如早期的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智力研究-同辈效应,并非发展上的变化)

? 4)在某一具体历史时间所做的研究结论不能简单地推论到其他时期,尤其是受社会文化影响较大的心理现象。 二、纵向研究设计 1、定义

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从0-3岁研究同以群个体)。 2、特点

它所取得资料来自每一个体实际增长的年龄,它可以是一些个案的发展资料,也可以是一群个案的发展趋势中概括出一般的规律。

? 3、通过追踪的分析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 4、缺点

? 样本偏差;选择性分配,代表性有局限;时间太长,研究对象会中断或流失,不能始终保持完整;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同一被试反复测验容易产生学习效应或“应试聪明”;也存在“时代变迁”的干扰;费时、昂贵、样本小。

三、系列交叉研究设计 1 定义

聚合交叉研究也称连续设计或纵向序列设计,是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的综合运用 ,兼具两者优点。先选择不同年龄的儿童为研究的对象,然后在短时期内(几个月或几年)重复观察这些对象.

1996年出生 6岁 8岁 10岁

1994年出生 8岁 10岁 12岁

测试年 2002 2004 2006

5

2 优点

? 从同辈效应中区分出真正的发展趋势,可揭示出一个群体经历的发展变化是否与另一个群体相似。比追踪研究的花费小,耗时短。 3 缺点

? 比横断研究花费多,耗时长,推广有一定的问题。

第四节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1、天性与教养的问题(遗传与环境)

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基本观点是:个体的发展及

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死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

儿童心理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主要观点是: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外界影响的被动结果。 相互作用论

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限制的制约。遗传规定心理的发展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作用。

2、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 ? 发展遵循同一路线

发展阶段带有普遍性,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和同一文化中的不同

个体,其发展都遵循同样的路线,经历同样的阶段。

? 发展遵循不同路线

生活在不同背景中的人有不同的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历,生

活在非洲小村庄的人和西方大城市的人在智力、社交技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方面差异巨大。

3、连续性和可变性 ? 发展是连续的

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成熟与不成熟之间只是行为的数量和复杂性的差异;

●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yj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