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规约报文解释说明

更新时间:2024-02-02 04: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链路 确认

原因 地址 类型

68 启动符 5D 长度 6C 控制域1 03 控制域2 78 控制域3 00 控制域4 01 遥信

D0 可变结构限定词(信息体个数) 14 00 传送原因 01 00 站地址

01 00 00 信息体地址(点号=信息体地址-起始地址)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规约对比 标准的104规约 格式说明 APCI 起始字节68H APDU长度 控制域八位位组1 控制域八位位组2 控制域八位位组3 控制域八位位组4 ASDU TYP VSQ COT_L COT_H ADDR_L ADDR_H InfAddr_0 InfAddr_1 InfAddr_2 ? 信息体 站地址 类型标识 可变结构限定词 传送原因 先握手再通信,不握手不通信,通信中断须再握手(建立链路)

报文的来回须对方的认可,认可方式可以是一条专用的报文也可以是下一个询问报文中的FCB来暗示

传送的信息都必须带上原因,不允许没有理由的传输 每个信息量都有一个唯一的不重复的地址 每种信息的传输都有不同的功能类型

结构说明:

TYP: 类型标识,可查表

在监视方向的过程信息

<0> := 未定义

<1> := 单点信息 M_SP_NA_1 <3> := 双点信息 M_DP_NA_1 <5> := 步位置信息 M_ST_NA_1 <7> := 32比特串 M_BO_NA_1 <9> := 测量值,归一化值 M_ME_NA_1 <11> := 测量值,标度化值 M_ME_NB_1 <13> := 测量值,短浮点数 M_ME_NC_1 <15> := 累计量 M_IT_NA_1 <20> := 带状态检出的成组单点信息 M_PS_NA_1 <21> := 不带品质描述的归一化测量值 M_ME_ND_1 <22..29>:=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

<30>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单点信息 M_SP_TB_1 <31>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双点信息 M_DP_TB_1 <32>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步位置信息 M_ST_TB_1 <33> := 带时标CP56Time2a的32比特串 M_BO_TB_1 <34>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测量值,归一化值 M_ME_TD_1 <35>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测量值,标度化值 M_ME_TE_1 <36>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测量值,短浮点数 M_ME_TF_1 <37>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累计量 M_IT_TB_1 <38>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继电保护装置事件 M_EP_TD_1 <39>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启动事件 M_EP_TE_1 <40>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输出电路信息 M_EP_TF_1 <41..44>:=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

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

类型标识 := UI8[1..8]<45..69>

CON <45> := 单命令 C_SC_NA_1 CON <46> := 双命令 C_DC_NA_1 CON <47> := 步调节命令 C_RC_NA_1 CON <48> := 设点命令,归一化值 C_SE_NA_1 CON <49> := 设点命令,标度化值 C_SE_NB_1 CON <50> := 设点命令,短浮点数 C_SE_NC_1 CON <51> := 32比特串 C_BO_NA_1 <52..57> :=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 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带时标的ASDU

CON <58>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单命令 C_SC_TA_1 CON <59>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双命令 C_DC_TA_1 CON <60>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步调节命令 C_RC_TA_1 CON <61> := 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归一化值 C_SE_TA_1 CON <62> := 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标度化值 C_SE_TB_1 CON <63> := 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短浮点数 C_SE_TC_1 CON <64> := 带时标CP56Time2a的32比特串 C_BO_TA_1 <65..69> :=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

VSQ:可变结构限定词

D7 D6 ? ? D0

SQ 信息对象数目 SQ=0:离散的信息报告 SQ=1:顺序的信息报告

信息对象数目的个数是0-127;一包报文中所含的信息(YC、YX等)的数目 COT_L,COTH:传送原因

1,NET保护单元之间的通讯怎样设置在6800里?? 2,控制域的I,S,U等格式是怎样用的

I格式:信息传输格式类型(Information transmit format)

简称 I-FORMAT。用于传输含有信息体的报文和确认对方I格式的信息报文 控制域一、二:发送Information Numbers(WORD)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位组的比特1 = 0 定义了I 格式, I格式的APDU常常包含一个ASDU。I格式的控制信息如图6所示

比特 8 7 6 5 4 3 2 1

发送序列号 N(S) LSB MSB 发送序列号 N(S) 接收序列号 N(R) LSB MSB 接收序列号 N(R) 0 0 八位位组 1 八位位组 2 八位位组 3 八位位组 4

图 6 信息传输格式类型( I格式)的控制域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位组的比特 1= 1 并且比特2 = 0 定义了S 格式。S格式的APDU只包括APCI。S格式的控制信息如图7所示。

比特 8 7 6 5 4 3 2 1 0 0 接收序列号N(R) LSB MSB 接收序列号N(R) 0 0 1 八位位组1 八位位组 2 八位位组 3 八位位组 4

图 7 编号的监视功能类型(S格式)的控制域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位组的比特1 = 1 并且比特2 =1 定义了U格式。U格式的APDU只包括APCI. U格式的控制信息如图8所示。在同一时刻,TESTFR, STOPDT 或 STARTDT中只有一个功能是激活的。

比特 8 7 6 5 4 3 2 1

TESTFR STOPDT STARTDT 1 1 确认 生效 确认 生效 确认 生效 0 0 0 0 八位位组1 八位位组 2 八位位组 3 八位位组 4

图 8 未编号的控制功能类型(U 格式 ) 的控制域

S格式:计数的监视功能类型(Numbered supervisory functions) 简称 S-FORMAT。用于传输对站端确认的报文 68 04 0100 0800 头 长度 01 接收长度

U格式:不计数的控制功能类型(Unnumbered control function) 简称 U-FORMAT。用于传输链路控制命令的报文

U格式报文(Hex) 控制域(Bin) 语义 6804 07000000 00000111 启动命令 6804 0B000000 00001011 启动确认 6804 13000000 00010011 停止命令 6804 23000000 00100011 停止确认 6804 43000000 01000011 测试命令 6804 83000000 10000011 测试确认

3,104通讯过程:

a,建链、启动传输

b,是否启动确认 (未确认等待启动帧返回a) c,站召唤 d,回答全数据

e,回答结束否 (等待d结束,未结束返回d) f,有无定时任务 g,遥控 遥调 h,对时 测试 i,超时处理 j,接收变化数据

k,S-FORMAT确认 (确认完毕,返回f)

另外:

超时时间(建议)

T0 建立连接超时。T0〈30秒

T1 发送或测试APDU的超时。T1〈15 秒。 T2 S格式确认时间。 T2〈10 秒(T2

T3 链路上没有任何格式的信息而须发出U格式命令。T3〈 20 秒。

物理层 网络特定参数 链路层 平衡传输

应用层 2Byte ASDU地址,3Byte 信息地址,2Byte 传送原因,APDU最大长度253 端口号 2404

发送状态变量和接收序号的最大差值k默认12(1-32767) 接收到w个I格式的报文后给出确认,w的默认值为8

启动

发送数据:

68 04 07 00 00 00

(对这条报文做个分析;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4 U格式帧 STARTDT:ACT=1 CON=0 STOPDT:ACT=0 CON=0 TESTFR: ACT=0 CON=0) 接收数据:

68 04 0b 00 00 00

(这条报文分析: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4 U格式帧 STARTDT:ACT=0 CON=1 STOPDT:ACT=0 CON=0 TESTFR: ACT=0 CON=0

链路连接完成!上面两条报文是:启动命令,启动确认04,07)

开始测试过程: 发送数据:

68 04 43 00 00 00

(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4 U格式帧 STARTDT:ACT=0 CON=0 STOPDT:ACT=0 CON=0 TESTFR: ACT= CON=0) 接收数据:

68 04 83 00 00 00

(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4 U格式帧 STARTDT:ACT=0 CON=0 STOPDT:ACT=0 CON=0 TESTFR: ACT=0 CON=143,83,是测试命令,和 测试确认) 发送数据:

68 04 43 00 00 00 接收数据:

68 04 83 00 00 00 发送数据:

68 04 43 00 00 00 接收数据:

68 04 83 00 00 00

开始总召过程 发送数据: (64:TPY总召命令,01:NUM,06 00:Cause激活,01 00 :F.Add,00 00 00 :I.add) 68 0E 3C 00 9E 02 64 01 06 00 01 00 00 00 00 14

104站召唤 680E00000000 64 01 0600 0100 000000 14 Head Type Num Cause F.Add I.Add

接收数据: (64:TPY总召命令,01:NUM,07 00:Cause激活确认,01 00 :F.Add,00 00 00:I.add)

68 0E 6A 03 78 00 64 01 07 00 01 00 00 00 00 14 接收数据: (01:遥信[全遥信和遥信变位],D0:可变结构限定词[信息体的个数],14 00:传送原因,全数据, 01 00:站地址,01 00 00:信息体地址[点号=信息体地址-起始地址],遥信状态 00:分,01合 )

起始地址 YX 01 00 00 YC 00 40 0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92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