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部分

更新时间:2023-12-08 13: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单项选择题

1关于疾病的概念,下列哪种说法更准确? A 疾病就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不协调

B 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因稳态被破坏而发生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障碍 C 疾病就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 D:疾病就是指机体不舒服 2 关于疾病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 条件可以促进疾病发生,也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B 条件就是指在疾病原因作用下,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影响的因素 C 对某一种疾病是条件,对另一种疾病就可能是原因 D 在疾病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3 死亡的标志是

A 呼吸停止 B 瞳孔散大 C 脑死亡 D 心跳呼吸停止 4 关于脑死亡的概念正确的是

A 意识永久性消失而呈植物人状态 B 呼吸、心跳停止,神经反射消失 C 全脑机能发生不可逆性永久性停止 D 脑电波消失,瞳孔散大 5 关于疾病原因的论述不恰当的是

A 有些疾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B 不是每种疾病都有原因 C 疾病的原因是指引起某种疾病特定的因素 D 疾病的原因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6 症状不包括

A 头痛 B 恶心 C 肝脾肿大 D 呼吸困难 7 属于体征的是

A 紫绀 B 畏寒 C 恶心 D 腹痛 8 下列不属于病理过程的是

A 炎症 B 休克 C DIC D 瘢痕 9 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为

A 生物性因素 B 物理性因素 C 化学性因素 D 营养性因素 10 生物性因素致病的特点不包括

A 具有生命,经过一定途径侵入机体 B 引起的疾病常有一定的特异性 C 致病常与生物病原体的数量、侵袭力及毒力有关 D 一般仅在疾病初期起作用

11 下列哪项属化学性因素的致病特点为

A 对机体的作用部位往往有一定的选择性 B 只在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初期起作用

C 具有特定的侵入门户 D 少量长期一般无蓄积作用 12 从疾病的最初症状到出现特有的临床表现前的一段时期称为 A 潜伏期 B 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转归期 13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在躯体上、心理上与社会行为上的 完好状态

B 健康与疾病之间无明确的判定界限

C 健康就是具有强壮的体魄和不患病的状态

D 在不同地区、不同的人群,健康的标准是有差异的 14 关于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不恰当的是

A 在疾病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B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斗争以及力量对比常影响疾病的发展方向与转归 C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在疾病过程中即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D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不是相对的 15 致病的社会因素不包括

A 社会环境 B 生活方式 C 季节 D 卫生条件 16 衰老属于

A 机体发生自稳调节紊乱 B 生命发展必然的生物学现象

C 各种疾病的必然结果 D 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不可逆的病理状态 17 衰老时机体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不恰当的是

A 各种激素水平的降低 B 靶器官对相应激素的敏感性降低 C 衰老时出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障碍 D 以甲状腺素分泌减少最为突出 18 下列哪项不属于老年疾病谱范畴

A 恶性肿瘤 B 糖尿病 C 脑血管病 D 大叶性肺炎 19 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B

A 为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 B 稳态就是指机体内环境的绝对稳定 C 机体稳态被破坏后就出现疾病

D 当机体的某一部分稳态被破坏后,可经过连锁反应引起稳态的其它方面也发生紊乱 1 B 2 D 3 C 4 C 5 B 6 C 7 A 8 D 9 A 10 D 11 A 12 B 13 C 14 D 15 C 16 B 17 D 18 D 19 B

20 下列哪项为不可恢复的损伤?D

A 细胞水肿 B 脂肪变性 C 色素沉积 D 坏死 21 最常见的变性为D

A 细胞水肿 B 脂肪变性 C 玻璃样变性 D 纤维素样变性 22 下列细胞中不易发生细胞水肿的是 A

A 肝细胞 B 皮肤表皮 C 肾小管上皮 D 心肌纤维 23 一般认为细胞水肿的主要发生机制是B

A 内质网损伤 B 线粒体损伤 C 内网器损伤 D 微体损伤 24 细胞水肿的光镜特点为B

A 细胞肿大,轻度者胞浆内出现粉红色颗粒,严重者胞浆疏松化与气球样变 B 细胞肿大,胞浆中有大量空泡状物 C 细胞肿大,胞核内有大量粉红色颗粒状物

D 细胞肿大,胞浆及胞核内均出现大量粉红色颗粒状物 25 关于细胞水肿的病理变化不恰当的是 A A 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质地变硬 B 常发生于线粒体丰富、代谢活跃的细胞

C 被膜紧张,混浊无光泽 D 切面隆起,边缘外翻 26 脂肪变性是指 A

A 脂肪细胞内出现脂肪滴或脂肪滴增多 B 组织内出现脂肪细胞 C 光镜下正常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的细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 D 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增多,体积增大 27 常出现脂肪变性的细胞不包括 C

A 肝细胞 B 心肌纤维 C 肾小管上皮细胞 D 脂肪细胞 28 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可能机制不包括 D

A 肝细胞发生脂肪细胞化生 B 中性脂肪合成过多

C 脂蛋白合成障碍 D 脂肪酸发生氧化障碍 29 脂肪变性的常见原因不包括 A A 严重感染 B 缺氧 C 脱水热 D 中毒 30 引起心肌脂肪变性的常见原因主要为:C

A 发热 B 中毒 C 营养不良 D 严重贫血 31 关于脂肪变性的形态学变化不恰当的是 D A 体积增大、包膜紧张 B 颜色变黄

C 触之有油腻感 D 切面隆起,质地较硬 32 虎斑心见于 D

A 纤维素性心包炎 B 风湿性心肌炎 C 心肌退行性病变 D 心肌脂肪变性 33 血管壁的玻璃样变好发部位为 D

A 大动脉 B 中动脉 C 小动脉 D 细动脉 34 结缔组织的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于 D

A 心瓣膜的结缔组织 B 皮下结缔组织 C 血管壁的结缔组织 D 增生的结缔组织 35 细胞内玻璃样变性常发生于 B

A 心肌细胞 B 肾小管上皮细胞 C 平滑肌细胞 D 成纤维细胞 36 纤维素样变性主要是下列哪项的结果?C

A 纤维蛋白原被破坏 B 纤维蛋白肿胀、断裂、崩解 C 胶原纤维肿胀、断裂与崩解 D 弹性纤维肿胀、断裂与崩解 37 全身性皮肤黑色素增多的机制主要为 B

A 醛固酮分泌增多 B:ACTH分泌增多 C:ADH分泌增多 D 肾素产生增多 38 转移性钙化常见原因有 B

A 甲状旁腺切除 B 骨肿瘤 C 甲状腺机能亢进 D 给大量维生素D 39 纤维素样变性常见于

A 纤维素性心包炎 B 溃疡底部的动脉壁 C 间叶组织良性肿瘤 D 高血压病时的小静脉 40组织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是 C

A 胞浆的改变 B 胞核的改变 C 细胞膜的改变 D 细胞器的改变 41 坏死组织细胞核的变化是C

A 核肿大、核溶解 B 核浓缩、核仁消失 C 核固缩、核碎裂与核溶解 D 核碎裂、核膜消失

42 组织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而出现的形态学变化称为C A 变性 B 萎缩 C 坏死 D 梗死 43 坏疽主要是指 A

A 与外界相通器官的坏死 B 组织坏死后伴厌氧菌感染 C 组织坏死后伴腐败菌感染 D 组织坏死后伴细菌感染 44 坏死与坏疽的根本区别是 A

A 有无腐败菌感染 B 发生部位 C 是否有淤血 D 病变范围 45 凝固性坏死常见C

A 心与肾 B 心与脑 C 胃与脊髓 D 肺与脑 46 液化性坏死常见于A

A 心与肺 B 脑与肺 C 脑与脊髓 D 脑与脾 47 干性坏疽常发生于 D

A 四肢末端 B 脑 C 肺 D 肠 48 湿性坏疽常发生于 C

A 四肢末端 B 肺与肾 C 肠与心 D 肺与肠 49 坏死组织逐渐被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 C A 适应 B 再生 C 机化 D 化生 50 关于坏死的结局不恰当的是 D

A 纤维包裹与钙化 B 溶解吸收 C 化生 D 机化 51干性坏疽与湿性坏疽发生过程中的主要区别为 B

A 坏死范围 B 有无腐败菌感染 C 颜色 D 有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52 结核病时若变态反应剧烈病变局部常出现 D

A 液化性坏死 B 干酪样坏死 C 干性坏疽 D 湿性坏疽 53 萎缩是指 A

A 器官、组织的体积变小 B 组织细胞变小

C 组织的细胞减少 D 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变小 54 病理性萎缩不包括 C

A 老年妇女的卵巢萎缩 B 高血压病时的脑萎缩 C 神经性萎缩 D 废用性萎缩 55 脊髓灰质炎引起的下肢肌肉萎缩属于 D

A 营养不良性萎缩 B 压迫性萎缩 C 神经性萎缩 D 废用性萎缩 56 发生萎缩的器官,形态学改变不恰当的是 A

A 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B 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数量减少 C 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D 实质细胞常发生脂肪变性 57 关于增生的叙述恰当的是 B

A 增生就是实质细胞数目增多所致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B 增生与肥大常用同时存在

C 增生通常为可复性,原因消除后常可复原 D 增生就是肥大 58 关于化生较确切的是 D

A 组织损伤后由另一种组织来修补替代的过程

B 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类型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类型的过程 C 由未分化成熟的组织逐渐发育为成熟组织的过程 D 组织损伤后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 59 关于化生不恰当的是 C

A 见于具有极强再生能力的组织 B 常发生于相似性质组织之间

C 为一种适应性反应 D 化生过程是不可逆的,发生后对机体有利无害 60 下列哪项不属于完全性再生D

A 肝细胞再生 B 皮肤表皮的再生 C 肉芽组织修补缺损 D 造血细胞的再生 61 下列组织中再生能力最强的是D

A 骨骼肌 B 平滑肌 C 软骨 D 结缔组织 62 下列哪种细胞再生能力最差B

A 胃粘膜上皮 B 肾小管上皮 C 平滑肌纤维 D 神经节细胞 63 下列细胞中属于稳定细胞的是 C

A 皮肤表皮 B 肾小管上皮细胞 C 心肌细胞 D 淋巴造血细胞 64 下列哪项不妥C

A 毛细血管多以出芽方式再生 B 心肌纤维坏死后不能完全再生 C 神经胶质细胞受损后不能再生 D 成纤维细胞再生能力较强

65 下列哪项不削弱创伤愈合 A

A 感染 B 强的松大量应用 C 创缘对合整齐 D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66 维生素C缺乏时最易出现A

A 胶原纤维合成障碍 B 红细胞再生障碍 C 神经节细胞再生 D 瘢痕形成过大 67 构成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为A

A 成纤维细胞与毛细血管 B 成纤维细胞与炎细胞

C 毛细血管与炎细胞 D 胶原纤维与新生的毛细血管 68 肉芽组织填补伤口后将转变为

A 瘢痕组织 B 筋膜 C 平滑肌 D 疏松结缔组织 69 一期愈合的特点不包括 C

A 创缘整齐,对合严密 B 无感染与异物 C 愈合后常遗留下较大瘢痕 D 愈合时间较短 70 二期愈合的特点不包括 D

A 组织缺损较大,创缘对合不整齐 B 创口处常有感染与异物 C 愈合后留有较大疤痕 D 愈合时间较短 71 骨折愈合的重要条件为 A

A 骨折后良好的复位与固定 B 患肢的早期活动 C 预防感染 D 地塞米松的应用 72 在骨折愈合时、起关键作用的是 A

A 骨膜 B 骨单位 C 环骨板 D 间骨板 /73 慢性肝淤血时,镜下主要形态学变化为C A 小叶间静脉及肝血窦扩张,充盈血液 B 肝小叶周边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C 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周围的肝血窦扩张、充盈血液 D 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网状纤维胶原化 74 “槟榔肝”是指 A

A 慢性肝淤血 B 脂肪肝 C 肝硬变 D 慢性活动性病毒性肝炎 75 关于肺淤血的光镜下形态改变不恰当的是 D

A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B 肺泡腔内有多少不等的水肿液 C 肺泡内水肿液中有多少不等的红细胞、巨噬细胞及心衰细胞 D 肺泡腔内充满中性粒细胞

76 关于长期淤血的后果不恰当的是 D

A 淤血性水肿与淤血性出血 B 实质器官的主质细胞常发生变性甚至坏死 C 可发生淤血性硬化 D 常发生梗死 77 下列属于生理性充血的是 A

A 摄食后的胃肠道充血 B 侧支性充血 C 减压后充血 D 炎性充血 78 破裂性出血的原因不包括 D

A 创伤 B 动脉瘤 C 炎症对血管壁的损伤 D 淤血与缺氧 79 漏出性出血的原因不包括 B

A 维生素C缺乏 B 血液凝固性增强 C 淤血和缺氧 D 严重感染 80 下列属于内出血的是 D

A 上消化道大出血 B 鼻衄 C 血便 D 皮下血肿 81 出血的后果主要取决于 A

A 出血的部位、速度与量 B 原因 C 出血的类型 D 年龄 82 漏出性出血的常见原因不包括 B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g3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