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更新时间:2023-04-04 20: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为了 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发生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扩散, 确保企业、 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特制定本预案。

一、 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应急

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董事长

组 员: 各级管理人员

职 责: 组织领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工作, 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 使应急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同时向客户 单位、 疾控中心及时报送相关信息, 协同有关卫生部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控制工作。 组织指导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工作, 预防、控制、 检查及有关情况收集, 把各种信息及时报送给客户 单位。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现场应急处置。

二、 健全制度 防控有力

1、 责任制度: 公司董事长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 各级管理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人要认真履行职责, 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各部门要积极配合责任人的工作,承担相应的防控责任。

2、 疫情报告制度: 对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要立即通报给责任报告人, 同时将病人实行隔离, 立即通报区疾控中心, 并由疾控中心对其进行诊断检查, 如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将按疾控中心的要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3、 晨检制度: 每日 早接时间, 对责任区内健康状况进行观察、询问, 做好个人清洁卫生的检查, 如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 要立即报告给责任报告人, 并做好记载。

4、 缺勤登记制度: 做好缺勤的登记, 弄清缺勤的原因, 如遇缺勤人员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似的病症, 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 应立即核实患病情况, 做出相应处理。 必须具有医院病情证明, 才能允许返岗。

5、 就诊登记制度: 做好就诊登记, 凡发现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应登记在册, 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及时向有关单位汇报。

6、 值班制度: 行政人员按照要求切实认真做好值班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 要做到信息 24 小时畅通, 做到随时能联系。

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宣传制度: 利用讲故事、 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方式及时对员工、 业主进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的宣传教育。

8、 清洁制度。 每天进行清洁扫除, 坚决不留卫生死角, 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保证有良好的卫生环境。

9、 责任追究制度: 对疫情有迟报、 谎报、 瞒报、 漏报或处置不当的, 要追究有关负责人和当事者的责任。

10、 员工不能执行本预案为严重违纪行为, 应予以解决劳动合同,并不予补偿, 业主人员不能配合被预案执行, 应上报主管单位处理, 第三方不能配合预案执行, 应告知客户 及相关政府机构处理,如遇情急情况, 可以采取适当的强力措施, 控制事态发展, 等待上级机关处理。

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措施

1、 要客户 、 员工等人员的身体状况, 如有不适, 立即报告就医。

2、 加强个人卫生, 勤洗手, 保持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 多参加体育锻炼, 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3、 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人群集中的场所须保持清洁及空气流通, 窗户 必须经常打开, 如发现疫情, 尽量自我隔离, 不参加各种聚会, 必须要外出时应佩戴医用口 罩, 或者 N95 型口 罩。

4、 常触摸的物品和器械, 如桌椅凳子、 玩具等要进行定期消毒并做好登记。

5、 洗手池旁应备肥皂, 洗手后一人一巾。

6、 大型室内集体活动或会议应注意场地空气流通, 清洁卫生。

7、 要抓好餐饮管理, 饭菜品种多样, 注意食品安全, 不吃、 不接触野生动物, 生食、 熟食要严格区分。 要求餐前必须洗手, 严禁多人使用盆装水洗手。

8、 应符合卫生要求, 要求炊事员及值班人上岗操作前必须洗手、消毒、 戴口 罩和一次性手套。

9、 有关防病信息, 除按正常渠道外, 不得擅自在新闻媒体发布,注意正确宣传, 防止恐慌, 以维护稳定。

四、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 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 必须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客户 主管部门报告。 并立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或疑似病人及相关人员隔离, 等待医务、防疫工作人员到后, 按医务人员要求进行处置。 工作人员要按有关规定沉着应对, 做好现场人员的稳定工作, 并同时向当地政府、医院、 防疫部门报告。

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的诊断以政府向社会公布的定点医院诊断为准, 任何个人不得自行散布疫情, 否则将追究责任。

五、 后勤保障和物质准备 要保证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所需经费。 按防疫部门要求, 储备消毒器材、 个人防护物品比如口 罩、 手套等, 以保障应急任务的执行。

六、 评估总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事件处理完毕后, 要认真对处理过程进行评估总结, 分析经验教训, 提出类似事件的处理改进意见, 并形成书面材料, 归档。 在事件处理过程中, 也应注意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

七、 培训与演练 定期针对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员工进行演练, 使员工熟练了 解和掌握相关流程,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八、 落实责任 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组长是第一责任人, 各应急小组成员责任落实, 各司其职。 本应急处置预案未尽事宜,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客户 的相关规定执行。

**市**新区**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附赠: 制定编写应急预案基本要素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其核心内容如下:

(1) 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 辨识和评估。

(2) 规定应急救援各方组织的详细职责。

(3) 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

(4) 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 设备、 设施、 物资、 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 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

(5) 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 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

(6) 现场恢复。

(7) 其他, 如应急培训和演练, 法律法规的要求等。

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按相应的过程可分为 6 个一级关键要素, 包括: ①方针与原则; ②应急策划; ③应急准备; ④应急响应; ⑤现场恢复;⑥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6 个一级要素相互之间既相对独立, 又紧密联系, 从应急的方针、策划、 准备、 响应、 恢复到预案的管理与评审改进, 形成了 一个有机联系并持续改进的体系结构。 根据一级要素中所包括的任务和功能,其中应急策划、 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 3 个一级关键要素可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二级小要素。 所有这些要素即构成了 城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 这些要素是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所应当涉及的基本方面, 在实际编制时, 可根据职能部门的设置和职责分配等具体情况,将要素进行合并或增加, 以便于组织编写。

(一) 方针与原则

(二) 应急策划

应急策划包括危险分析、 资源分析以及法律法规要求 3 个二级要素。

1. 危险分析

2. 资源分析

3. 法律法规要求

有关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保障。应急策划时, 应列出国家、 省、 地方涉及应急各部门职责要求以及应急预案、 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文件, 以作为预案编制和应急救援的依据和授权。

(三) 应急准备

1. 机构与职责

2. 应急资源

3. 教育、 训练与演习

4. 互助协议

(四) 应急响应

1. 接警与通知

2. 指挥与控制

3. 警报和紧急公告

4. 通讯

5. 事态监测与评估

6. 警戒与治安

7. 人群疏散与安置

8. 医疗与卫生

9. 公共关系

10. 应急人员安全

城市重大事故尤其是涉及危险物质的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极大, 必需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 包括安全预防措施、 个体防护等级、 现场安全监测等, 明确应急人员进出现场和紧急撤离的条件和程序, 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11. 消防和抢险

消防和抢险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目 的是为尽快地控制事故的发展, 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 从而最终控制住事故, 并积极营救事故现场的受害人员。 尤其是涉及危险物质的泄漏、火灾事故, 其消防和抢险工作的难度和危险性巨大。 该部分应对消防和抢险工作的组织、 相关消防抢险设施、 器材和物资、 人员的培训、行动方案以及现场指挥等做好周密的安排和准备。

12. 泄漏物控制

危险物质的泄漏以及灭火用 的水由于溶解了 有毒蒸气都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同时也会给现场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危险, 因此必须对危险物质的泄漏物进行控制。 该部分应明确可用的收容装备(泵、 容器、 吸附材料等) 、 洗消设备(包括喷雾洒水车辆) 及洗消物资,并建立洗消物资供应企业的供应情况和通讯名录, 保证对泄漏物的及时围堵、 收容、 清消和妥善处置。

(五) 现场恢复

现场恢复也可称为紧急恢复, 是指事故被控制住后所进行的短期恢复, 从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 进入到另一个工作阶段, 即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 大量的经验教训表明,在现场恢复的过程中仍存在潜在的危险, 如余烬复燃、 受损建筑倒塌等, 所以应充分考虑现场恢复过程中可能的危险。 该部分主要内容应包括: 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 撤离和交接程序;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 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等。

(六)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文件, 具有法规权威性, 所以应当对预案的制定、 修改、 更新、 批准和发布做出明确的管理规定, 并保证定期或在应急演习、 应急救援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针对实际情况以及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 不断地更新、 完善和改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oi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