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含答案(全册)

更新时间:2024-06-07 09: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含答案

【文段1】窃读记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昨天读过的那本书。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2、“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饿狼,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文段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苗 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A有才能的人;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1)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B ) (2)选的都是高才生。( A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喜爱) 培养——(栽培)

3、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三贯通的人才。 1、季羡林对少年儿童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背诵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

背两百首古诗,五十篇古文。这里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经验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2、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而自己看闲书行吗?闲书应该在什么时候看? 不行,应该在学有余力的课外闲时看。

【文段三】我的长生果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从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2、“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这句话说明了我对读书的热爱,也说明了我阅读范围在扩大,深度也在增加。

3、“我”养成的习惯是做笔记,它的好处是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文段四】梅花魂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第 1 页 共 1 页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大抵:大多;大都。 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 折节:使自己屈于别人。

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例: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

愈是贫穷,愈是饿着肚子,他学习愈努力,愈用功.这种人才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

3、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因为梅花最具有品格、最具有灵魂、最具有骨气,它是中华名族的象征,所以外祖父非常喜爱梅花。

抄写一些有关梅花的诗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cún chún)!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yù yùe)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yā yà),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gú gǔ)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 __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2.给句子画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写句话。无论刮风下雨,爷爷总要坚持早上起来散步。

3.外祖父是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他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单纯地赞美梅花。第二层:外祖父借助赞美梅花来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情感。第三层:外祖父想让莺儿学习梅花的秉性。 4.用“__”画出表现梅花魂的句子。

5.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外祖父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或者结合梅花的品性来谈。)

6.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 (1)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a.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 )b.梅花赶在别的花之前开放,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 c.这句话借赞美梅花不畏风雪开放飘香的特点,与下文照应,借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a.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的坚强不屈秉性。( )b.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

c.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的嘱咐: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8.“气节”在课文中是不肯低头折节、坚贞不屈的意思。

9.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是怎样的人?他们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10. 这段话赞扬了梅花,表白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声。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支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爱惜(珍惜) 玷污(污辱) 唯独(只有)顿时(霎时) 训斥(训责) 清白(清正)

2.这个片段主要写了“我”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的表情、语言和动作,请你用“—”标出外祖父表情的词语,用“~~~~”线画出外祖父的语言,用“...”画出外祖父修补图画动作的语句。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我体会到: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3.文中“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一句若改成“用保险刀片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抹净。”意思有没有改变?两句对比有什么不同? 不同,原句更具体

地写出外祖父拭擦梅花图小心细致的样子,突出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第 2 页 共 2 页

4. 《梅花魂》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读诗落泪。2.珍爱墨梅图。3.不能回国。4.赠墨梅图。5.赠梅花手绢。 表达了外祖父热爱祖国,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文段五】桂花雨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这个文段选自《桂花雨》。 2、给下面的词语找反义词。 大(小) 早(晚) 短(长 ) 乐(苦) 香(臭) 前(后)

3、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4、桂花有什么用途? 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5、用“~~~~”划出桂花落下来时像下雨一样的句子。 6、“好香的雨”指的是:(纷纷落下来的桂花。)

7、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一个“浸”字,形象地说明了桂花的香气之浓。_

【文段六】鲸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用“//”给这一自然段分层。1-2句为第一层,3-5句为第二层。

2、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

明方法。

3、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鲸的体积巨大);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大肥猪)作比较,说明了鲸的(重量)。

(1)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列数字)(3)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作比较)

(2)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举例子 )

5、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鲸的体形像鱼,所以属于鱼类( × ) (2)最大的动物不是象,而是鲸。 (×) (3)鲸的种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齿鲸,另一类是虎鲸。(√) (4)须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我现在知道的鲸鱼有:蓝鲸、长须鲸、齿鲸。

【文段七】松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 驯 训 )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 骄 )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 拢 )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 座 )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2、松鼠不是肉食动物的原因是常吃的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4、松鼠的特点是什么? 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写近义词: 敏捷(敏锐) 美丽(漂亮) 写反义词: 漂亮(难看) 喜欢(讨厌)

4、“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请用“~~~~”划出描写它的外貌的语句。 5、为什么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呢?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 座 )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第 3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72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