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开题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2-28 01: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姓名: 曹晶晶 学 号: 20132080705 专业: 行政管理 所在院系: 公共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试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阶段,世界范围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自身的现代化进程,使得我国出现的众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政府有效地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政策。但同时人们逐渐发现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不缺乏科学有效的政策,而是缺乏有效、全面和坚决的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是在政策方案形成、颁布之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成人员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将其内容转化为现实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一种行为。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 解决政策问题以及实现社会公共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径。美国公共行政学者艾利森曾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 % , 而其余90 %取决于有效的执行”。但是,公共政策执行是在复杂社会系统中进行的复杂活动,其有效性经常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公共政策付诸实施后,并不尽然取得预期的政策效果,反而造成政策执行走样,甚至导致政策执行失败,因而,只有找出并分析制约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克服其不利影响,才能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 本文将从公共政策执行的定义和特点出发,明确其在整个政策实施中的地位及作用,回顾西方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研究历程,并对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历程和现状作简要的总结。接着从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政策本身、政策对象、政策环境等方面着手分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为我国政府转型和公共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提高提供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二、文献综述 公共政策执行这一领域的研究在中外学者的共同推动下已经行进了一百多年了。维尔达夫斯后基和普雷斯曼1973年《政策执行》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开端。此后,西方的公共政策研究领域出现了政策执行研究的热潮,掀起了声势颇大的 “执行运动”。西方学界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工作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3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这一阶段,学者们把重点放在细节性地描述某项特定

1

政策是怎样在一个或几个地区得到执行的过程。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这一阶段,学者们把重点放在探索可以解释复杂的政策执行现象所需要的分析框架上,研究了影响执行的主要变量,也有强调州政府在政策执行中重要性的研究。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这一阶段,学者们把重点放在研究政府间的政策执行上。 西方学界对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了公共政策执行的三种研究模式。1.自上而下的研究模式:该研究模式是巴瑞特和福吉对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政策执行研究主导途径的概括,它的代表人物包括执行一书的作者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以及提出执行综合模型的萨巴蒂尔和马兹曼尼安等。 2.自下而上的研究模式:以李普斯基对街头官僚的研究,埃尔默对追溯性筹划的研究,贺恩和波特对执行结果的研究为代表。3.整合式研究模式:以郭锦等人的府际关系模式和萨巴蒂尔等人的政策变迁和学习模式等为代表。

我国对公共政策执行的关注开始于19世纪90年代,并于2000年开始对公共政策执行进行系统研究。2000年,杨小云的“当前中国政策执行的障碍及其克服”从地方政府管理角度阐述了我国当时的政策执行障碍。2003年,刘瑛华的“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分析”更进一步对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2008年,刘圣中的《公共政策学》一书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跳出了个案的研究,在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和巴达奇的博弈模型等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政策执行模型。2009年彭正波、赵瑞峰的《现代公共政策分析概论》一书对公共政策执行机制的构建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公共政策执行机制构建的分析提出了关于政府转型的方向性建议。接着,2011年,黄健荣等学者对英国的迈克·希尔和荷兰的彼特·休普共同著作的《执行公共政策》一书的翻译,更是给了国内学者一个从国外学者的视角来审视公共政策执行这一领域的机会,使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从目前已有的学术成果来看,我国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对西方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的演变过程进行介绍。2.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3.对影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总体而言,西方对公共政策的研究较侧重于理论,而我国的研究则主要是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但同时,无论是国内还是西方在研究中又存在着诸多不足。西方理论的突出缺陷是在体制上存在着局限性,需要我们根据国情和政治体制的不同,因地制宜的学习和借鉴。我国的缺陷是在研究方面套用国外的理论多,提出符合我国实情的政策执行研究理论少。

对于政策执行领域的探索研究一直在继续,而且越来越具体,越来具有可操作性,本文的研究也希望能为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做一些新的探索,着意研究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并在对制约因素逐个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改善或解决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的方法和途径,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效果的提高做出一些贡献。

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公共政策执行的定义、特点和在公共政策实施中的地位、作用。

第二部分:简单论述公共政策执行领域的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发展及成果,并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现状进行简单的总结。

第三部分:在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即制约因素进行逐个分析。 第四部分:最后在对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本文将采用以下的研究方法:

1、利用文献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国内外公共政策执行的概念及迄今为止本领域的研究成果。 2、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所面临的现状进行阐述和解释。

3、利用文献研究法发现、总结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并结合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4、利用对应的原则来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提供解决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李超伟,论转型期公共政策执行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意义[j],经济与法2010.06. [2]杨小云,当前中国政策执行的障碍及其客服,地方政府管理,2000,(2). [3]刘圣中,公共政策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2. [4]马娜,关于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的研究综述[J],法制与经济,2009.07.

[5]张蕊,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策略研究[J],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6]张骏生,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M],北京:清华大学,2006.12 .

[7]刘瑛华,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障碍性因素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3.

[8][英]迈克·希尔,[荷]彼特·休普,执行公共政策[M],黄健荣等,译.2011.09. [9]彭正波、赵瑞峰,现代公共政策分析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3.

3

[10]严俊,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探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8). 五、研究进度 2014年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确定论文题目。 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初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并收集文献。 2015年1月中旬确定论文大纲。 2015年2月至2015年3月完成论文初稿。 2015年3月至2015年4月完成论文二稿。 2015年5月下旬毕业论文定稿。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je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