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实验报告

更新时间:2023-09-26 14: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结构试验小论文 组号:第 5 组 姓名:刘华

学号:1011250129 指导教师:董雪花

日期:5月30日 一、概述: 在混凝土大作业(少筋梁,适筋梁,超筋梁设计)的基础上,班级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大组各进行一种的梁的破坏试验。本小组负责第二小组适筋梁的试验及相关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为配合班级的原料(钢筋,水泥,砂石)获取,尽可能使用同种钢筋,水泥,我对混凝土适筋梁的设计书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包括混凝土强度的调整,钢筋尺寸的调整,截面尺寸的调整等。

前期充分的准备让小组在第九周顺利完成了混凝土梁的制作,也包括了梁内应变片的粘贴等,为后续的试验打下基础。随后的几周,一边抽空学习实验所需的相关技术理论,一边

关注梁的养护情况,完成拆模等工作。 第十三周,在完成一些列准备实验后,我们开始适筋梁的破坏试验。梁破坏时有明显的适筋破坏特征,虽然部分应变片没有工作,未传出数据,但依然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为

后面的结果分析积累了数据基础。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小组的试验获得了成功。 二、实验目的: 通过前期设计书的撰写,熟悉混凝土梁设计的相关设计思想、理论及公式,并在后续试

验中检验设计的正确性; 了解混凝土梁浇筑过程中的各项工艺,体会钢筋下料、弯曲、绑扎,混凝土的配合比计

算、搅拌、浇筑,制模,振捣等工序; 熟悉应变片、应变仪的安装、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测得实验中应变片粘贴处钢筋的

应变值,分析数据走向;

测得混凝土梁外侧截面的应变,求出中性层高度变化; 熟悉力传感器的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 熟悉百分表的使用;

1. 观察适筋梁破坏时的现象,记录裂缝发展情况。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及支墩 2、50t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3、50t荷重传感器

4、yd-21型动态电阻应变仪 5、x-y函数记录仪

6、yj-2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及平衡箱 7、显微镜及放大镜

8、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 9、电阻应变片、导线等 四、实验对象

我们组的梁采用的是c30的混凝土,所采用的材料如下: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c?3.14g/cm3) 中砂,符合ⅱ区级配,(?0s?2.6g/cm3) 碎石,粒级5??0mm,(?0g?642./gcm3) 2.9%,

石含水率1% 自来水,现场砂含水率 纵筋为2φ18(二级带肋钢筋) 箍筋为φ8@80(一级光圆钢筋)。 3梁的尺寸为150×300×1500mm。试验加载过程中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正截面 的破坏形态。 1. 试件构造特征

1) 根据试验要求,试验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受力钢筋强度等级ⅱ级。 2) 试件尺寸及配筋如图所示,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25mm。 (3) 梁的中间700mm区段内无腹筋,其余区域配有@80的箍筋,以保证不发生斜截面破坏。

(4) 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8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

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五、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片电桥连接原理 1.电阻应变片 电阻应变片(简称应变片)是由很细的电阻丝绕成栅状或用很薄的金属箔腐蚀成栅状,井

用胶水粘在两层绝缘薄片中制成的,栅的两端各焊一小段引线,以供试时与导线联接。 实验时,将应变片用专门的胶水牢固地粘贴在构件表面需测应变片。当该部位沿应变片l方向产生线变形时,应变片亦随之一起变形,应变片的电阻值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实验

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与该处构件的长度变率成正比。 2.电阻应变仪 由电阻应变片将构件应变转换成电阻片的电阻变化r,而应变片所产生的电阻变化是很微小的。通常用惠斯顿电桥方法来测量,电阻r1,r2, r3、和r4和构成电桥的四个桥臂。在对角节点接上电桥工作电压e,另一对角点则为电桥输出端,输出端电压ubd。当四个桥臂上电阻值满足一定关系时,电桥输出电压为零,此时,称电桥平衡。由电工原理可知,若电桥的四个桥臂为粘贴在构件上的四个应变片,其初始电阻都相等,构件受力前,电桥保持平衡,即ubd=0。构件受力后,应变片各自受到应变后分别有微小电阻变化△r1、△r2、△r3、和△r4。这时,电桥的输出电压将有增量△r bd,即若四个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都相同,则上式表明,应变片感受到的应变通过电桥可以线性转变为电压(或电流)信号,将此信号进

一步放大,处理就可用应变仪读数表示出来。 若四个桥臂都接入应变片,称“全桥接法”。若只在a和b,b和c上接入应变片,而另外两个桥臂利用仪器内部的标准电阻,则称“半桥接法”。 应变片的电阻值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在测量过程中若温度有变化,将影响测试精度。在半桥测试中,将应变变1,贴在被测试件表面,而r为温度补偿片。电阻应变片r粘贴在

与被测试件材料相同的小试块上,放置在被测试件附近,但其不受力, 可知,电阻应变片1与r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温度影响将相互抵消,从而使应变仪测量结果不受温度影响。为简便起见,以上讨论中,假设r1 =r2= r3= r4。实际上,四个电阻片的电阻值是不可能完全相等的;电桥工作电源亦为交流电。所以设有电阻平衡,电容平衡

调节装置。在未加载之前,预调平衡后,方可进行测量。 在等强度梁的上下表面粘贴四枚应变片r1、r2、r3、r4。在温度补偿块上粘贴一枚应变

片r。 2)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力实验原理 纯弯曲钢筋混凝土试件,纯弯曲区截面有带有荷载传感器的试验机或由反力架、千斤顶、不同高度粘贴五枚应变片。由带有荷载传感器组成的加载装置加载。在梁的跨中安置上位移

传感器。由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将试件过程中的载荷和变形,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动态应变仪加以放大,然后由x—y函数记录仪再放大,并自动描绘出载荷挠度曲线或将传感器、

放大器转换成的电信号,输入动态数字采集系统,自行记录p—f曲线。 试验前分别对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标定,得出坐标纸(y轴)上每一厘米所代表的载荷值和位移值。设比例系数m(kn/m)和n(mm/cm)。在试件相应部位再安置上百分表,观察

其挠度变化。试件上的电阻应变片由静态电阻应变仪测定不同载荷时各应变片的应变值。 六、工作日志

4.10: 经过简单的学习,大家完成了弯钢筋的任务,并将模具支架完毕,等待材料。 4.12:上午弯起箍筋,并绑扎。下午贴应变片。 4.13:下午浇筑试件,并预留试块。 4.22: 拆模。

5.27:确定学习目标,并布置任务。 5.28:上午答辩并再次学习各个实验。下午贴应变片。 5.29:上午完成挠度,钢筋拉伸,试块压缩,静态电阻应变仪使用与桥路链接实验 5.30: 完成位移传感器的标定和钢筋混凝土梁的静定实验,以及回弹仪测混凝土强度 七、试验方法和步骤 1) 在试件表面刷上白色石灰浆涂层,以衬托出在试验中试件表面的微细裂缝。为了便于

记录和描述裂缝的发生部位, 在试件表面划出50mm×50mm左右的方格。 2) 传感器的标定 通过使用电液伺服系统的试验加载标定,结果为600με/100kn。 3) 将试件安放在支座上。安装好位移传感器和百分表。 4) 将应变片接至静态电阻应变仪,实行多点测量,各点预调平衡。 5) 预加荷载,检查加载装置、测试仪表是否正常工作,然后卸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正式加载试验,逐级加载,记录荷载-----挠度曲线;读取纯弯区各测量点的应变值。记录试验数据。 7) 试验过程中,实时监测试件裂缝的出现以及裂缝的宽度、长度随载荷的发展情况;描绘试件开裂的位置。

8) 记录试件的破坏特征。 八、试验加载阶段

试验加载程序是指试验进行期间荷载与时间的关系。加载程 序可以有多种,应根据试验对象的类型及试验目的与要求不同选择。一般结构静载试验

的加载程序分为预载、标准荷载、破坏荷载三个阶段。 1)准备温度补偿片 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时,温度变化使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变化,产生“温度效应”。我们使用温度补偿片消除“温度效应”。 2)标定应变器,测量混凝土试块强度。 对应变器逐级加压5kn,每次的微应变为:30,计算的标定值为600με/100kn。 混凝土试块强度为625kn/0.152=27.78n/mm2 3)架梁,安放百分表,连接仪器,预调平衡。 该过程比较复杂,工作量大,我们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和观察了先做的几组的操作后才顺

利完成了该项工作的。见照片。 4)预压

预压可使试件内、外部接触良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在试件制造、安装等过程中节点

和结合部位难免有缝隙,预加载可使其密合。

我们在正式加载的上午先对梁进行了预压,准备下午进行正式加载。 5)加载阶段

根据所测得的混凝土实际强度估算该超筋梁的极限荷载篇二:图结构试验实验报告 附件(四)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学院: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篇三:数据结构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图的相关概念,包括图,有向图,无向图,完全图,子图,连通图,度,入度,

出度,简单回路和环等定义。

(2)重点掌握图的各种存储结构,包括邻接矩阵和邻接表等。 (3)重点掌握图的基本运算,包括创建图,输出图,深度优先遍历,广度优先遍历等。 (4)掌握图的其他运算 ,包括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等算法。 (5)灵活运用图这种数据结构解决一些综合应用问题。 二、实验内容和方法 (1)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程序algo8-1.cpp,实现不带权图和带权图的邻接矩阵与邻接表的相互转换算法、输出邻接矩阵与邻接表的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程序exp8-1.cpp实现如下功能: ①建立如图1所示的有向图g的邻接矩阵,并输出; ②由有向图g的邻接矩阵产生邻接表,并输出; ③再由②的邻接表产生对应的邻接矩阵,并输出。 图1 2、编写一个程序algo8-2.cpp,实现图的遍历运算,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程序

exp8-2.cpp完成如下功能: ①输出图1所示的有向图g从顶点0开始的深度优先遍历序列(递归算法); ②输出图1所示的有向图g从顶点0开始的深度优先遍历序列(非递归算法); ③输出图1所示的有

向图g从顶点0开始的广度优先遍历序列。 3、设计一个程序exp8-3.cpp,采用邻接表存储图,并输出图8.1(a)中从指定顶点1

出发的所有深度优先遍历序列。 (2)实验方法:

1、综合运用课本所学的知识,用不同的算法实现在不同的程序功能。 2、结合指导老师的指导,解决程序中的问题,正确解决实际中存在的异常情况,逐步改善功能。

3、根据实验内容,编译程序。 三、实验环境:

windows 7,visual c++6.0 三、实验过程描述 文件graph.h中定义了图的邻接矩阵表示类型和邻接表表示类型,该头文件在以下三个

实验中都会使用到。其代码如下:

#ifndef graph_h_included #define graph_h_included typedef int infotype;

#define maxv 100 //最大顶点个数 #define inf 32767 //inf表示无限大 //以下定义邻接矩阵类型 typedef struct {

int no;

infotype info;

}vertextype; typedef struct {

int edges[maxv][maxv];

int n,e; vertextype vexs[maxv];

}mgraph; //以下定义邻接表类型 typedef struct anode {

int adjvex;

struct anode* nextarc; infotype info;

}arcnode; typedef int vertex; typedef struct vnode {

vertex data; 实验① 源程序。

一、输入如下所示程序; //文件名:exp8-1.cpp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include graph.h extern void mattolist1(mgraph, algraph* &); extern void

listtomat1(algraph*, mgraph&); extern void dispmat1(mgraph); extern void dispadj1(algraph*); int main() {

int i,j; mgraph g,g1; algraph *g; int a[maxv][6] = {{0,5,inf,7,inf,inf},{inf,0,4,inf,inf,inf},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oqd.html

Top